笔趣阁 www.biquge2.com,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白狼山,位于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并不高,只有800多米,但因为周围地势平坦,此山突兀而出,所以给人高耸入云的感觉。
山下有白狼水流过,今称大凌河,为辽西最著名的河流,直接注入渤海,据说白狼山因此得名。但还有一个说法,说山上有一个白石砬子,砬子是方言,也就是大石头,这块大石头样子像一只羊,也像一只狼,所以称白狼山,而白狼水因山而得名。
这座山虽然远在北疆,却历史悠久。春秋时伯夷和叔齐二人因为不食周粟而隐居于首阳山,最后饿死在那里,据学者考证这个首阳山即白狼山。曹军的快速纵队越过白檀、平冈,接近了白狼山,距此东北方向200里就是乌桓人的大本营柳城了。
这时乌桓人才发现曹军主力已经到了跟前,疾告蹋顿。蹋顿大吃一惊,仓促间集合兵马,迅速赶往白狼城迎敌。随蹋顿一块来的还有袁熙、袁尚,以及辽西郡乌桓单于楼班、右北平郡乌桓单于能臣抵之等部,总兵力多达数万人,基本上都是骑兵。
曹军快速纵队与乌桓联军相遇,此时是建安十二年(207)的8月。曹操亲率先头部队抢占了白狼山,占据了有利地形,随后数万乌桓骑兵也杀到了,气势很强大。这时曹军的后续部队还没有跟上,曹操身边只有张辽所部和曹纯率领的一部分虎豹骑,由于是急行军而来,大部分人都没有披戴铠甲。
面对数倍于己的乌桓骑兵,有些人感到了害怕。曹操让大家不要惊慌,他登上白狼山远望,发现敌人阵形不整,曹操看出他们也是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如果此时发起攻击正是时候。
站在白狼山上的曹操只向山下的乌桓人看了几眼,就断然决定不待后续部队赶到,趁敌人阵形未稳之机立即发起猛攻。曹操的想法与张辽不谋而合,张辽意气风发,主动请战,曹操把手里的指挥旗授予张辽,命他全权指挥曹军,组织对敌人的进攻。
当初曹操决定北征乌桓,张辽也是反对者之一,张辽劝曹操说许县是天下要地,绝不能轻易丢掉,应该防备刘表的偷袭。曹操最后还是决定北征,张辽不因自己的意见未被领导采纳就闹情绪,作为北征的先头部队,他坚决执行命令,面对危险来临时,他敢打敢上,这正是做大将应有的素质。张辽整顿所部人马在前,曹纯督率虎豹骑在后,直冲乌桓骑兵,结果乌桓人大败,曹军以悬殊的兵力获得大胜。
虎豹骑更是露足了脸,一举将蹋顿斩于马下!
其实乌桓人是挺有战斗力的,如果认为乌桓人本来就不堪一击那就大错特错了,乌桓人能长期驰骋于北方,绝不是吹出来的,尤其是蹋顿,有勇有谋,在乌桓人中很有号召力。
乌桓人之所以大败,一方面是张辽、曹纯所部尽是曹军中最能打的精锐部队,他们作战勇敢,如今身处险地,誓死一搏。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曹操抓住了战机,敌人远道而来,人困马乏,阵形不整,互相联络不畅,本想停下来扎住营寨再跟曹军真刀真枪地过过招,没想到曹军没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一上来就打了个冲锋,让他们措手不及。此战虎豹骑表现得确实太生猛,这支在南皮城外立斩袁谭的劲旅,此番又找到了疆场扬名的机会,他们杀了蹋顿,使乌桓人的抵抗迅速瓦解。乌桓人没有统一的指挥,很快就四分五散。
曹操见状高兴异常,他让人把蹋顿的首级拿来观看,看完亲自系在自己的马鞍上,又手舞足蹈地在马上舞了起来。楼班、能臣抵之以及袁熙、袁尚等人不敢恋战,纠合在一起约有数千人,他们没有退回柳城,而是向东南方向逃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去了。
曹操率军趁势直捣柳城,在此未遇到大的抵抗。
曹操在柳城只待了一个月就下令回师了,临行前曹操下令重新清理乌桓控制区的人口,对于那些从内地被乌桓人和袁氏兄弟挟持来的汉人,征求他们自己的意见,愿意回去的就一块带回。结果绝大多数汉人都愿意回去,人数多达10余万。
按照将领们的想法,就这样回去显然不甘心,既然袁氏兄弟逃到了辽东,还不如驱兵直赴辽东,一举把公孙康也灭了,省得今后再来一趟。但曹操撤军的命令下来了,不去辽东,直接回冀州。
这让许多人不解,大家都觉得若论敢想敢干,一般人真比不上曹公,现在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曹公反而不敢干了。
面对士气如虹的将领们,曹操笑着说:“我正在让公孙康把袁尚、袁熙的头砍了送来,不劳大家辛苦了!”这句话让大家百思不解,于是去问参谋长(军祭酒)郭嘉,希望他出面再劝劝曹公。哪知郭参谋长神秘地笑而不答,那意思是你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北征大胜,作为此次军事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首席谋士,郭嘉一直跟随大军行动,打了大胜仗,他本应和大家一样感到很振奋,但此时他却振奋不起来。
因为郭嘉病了,郭嘉得的什么病没有记载,也许是过于操劳,也许是深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后水土不服,这次他病得很重,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曹操为此很忧心,命人好好照料他,并且准备尽快回师。
建安十... -->>
白狼山,位于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并不高,只有800多米,但因为周围地势平坦,此山突兀而出,所以给人高耸入云的感觉。
山下有白狼水流过,今称大凌河,为辽西最著名的河流,直接注入渤海,据说白狼山因此得名。但还有一个说法,说山上有一个白石砬子,砬子是方言,也就是大石头,这块大石头样子像一只羊,也像一只狼,所以称白狼山,而白狼水因山而得名。
这座山虽然远在北疆,却历史悠久。春秋时伯夷和叔齐二人因为不食周粟而隐居于首阳山,最后饿死在那里,据学者考证这个首阳山即白狼山。曹军的快速纵队越过白檀、平冈,接近了白狼山,距此东北方向200里就是乌桓人的大本营柳城了。
这时乌桓人才发现曹军主力已经到了跟前,疾告蹋顿。蹋顿大吃一惊,仓促间集合兵马,迅速赶往白狼城迎敌。随蹋顿一块来的还有袁熙、袁尚,以及辽西郡乌桓单于楼班、右北平郡乌桓单于能臣抵之等部,总兵力多达数万人,基本上都是骑兵。
曹军快速纵队与乌桓联军相遇,此时是建安十二年(207)的8月。曹操亲率先头部队抢占了白狼山,占据了有利地形,随后数万乌桓骑兵也杀到了,气势很强大。这时曹军的后续部队还没有跟上,曹操身边只有张辽所部和曹纯率领的一部分虎豹骑,由于是急行军而来,大部分人都没有披戴铠甲。
面对数倍于己的乌桓骑兵,有些人感到了害怕。曹操让大家不要惊慌,他登上白狼山远望,发现敌人阵形不整,曹操看出他们也是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如果此时发起攻击正是时候。
站在白狼山上的曹操只向山下的乌桓人看了几眼,就断然决定不待后续部队赶到,趁敌人阵形未稳之机立即发起猛攻。曹操的想法与张辽不谋而合,张辽意气风发,主动请战,曹操把手里的指挥旗授予张辽,命他全权指挥曹军,组织对敌人的进攻。
当初曹操决定北征乌桓,张辽也是反对者之一,张辽劝曹操说许县是天下要地,绝不能轻易丢掉,应该防备刘表的偷袭。曹操最后还是决定北征,张辽不因自己的意见未被领导采纳就闹情绪,作为北征的先头部队,他坚决执行命令,面对危险来临时,他敢打敢上,这正是做大将应有的素质。张辽整顿所部人马在前,曹纯督率虎豹骑在后,直冲乌桓骑兵,结果乌桓人大败,曹军以悬殊的兵力获得大胜。
虎豹骑更是露足了脸,一举将蹋顿斩于马下!
其实乌桓人是挺有战斗力的,如果认为乌桓人本来就不堪一击那就大错特错了,乌桓人能长期驰骋于北方,绝不是吹出来的,尤其是蹋顿,有勇有谋,在乌桓人中很有号召力。
乌桓人之所以大败,一方面是张辽、曹纯所部尽是曹军中最能打的精锐部队,他们作战勇敢,如今身处险地,誓死一搏。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曹操抓住了战机,敌人远道而来,人困马乏,阵形不整,互相联络不畅,本想停下来扎住营寨再跟曹军真刀真枪地过过招,没想到曹军没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一上来就打了个冲锋,让他们措手不及。此战虎豹骑表现得确实太生猛,这支在南皮城外立斩袁谭的劲旅,此番又找到了疆场扬名的机会,他们杀了蹋顿,使乌桓人的抵抗迅速瓦解。乌桓人没有统一的指挥,很快就四分五散。
曹操见状高兴异常,他让人把蹋顿的首级拿来观看,看完亲自系在自己的马鞍上,又手舞足蹈地在马上舞了起来。楼班、能臣抵之以及袁熙、袁尚等人不敢恋战,纠合在一起约有数千人,他们没有退回柳城,而是向东南方向逃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去了。
曹操率军趁势直捣柳城,在此未遇到大的抵抗。
曹操在柳城只待了一个月就下令回师了,临行前曹操下令重新清理乌桓控制区的人口,对于那些从内地被乌桓人和袁氏兄弟挟持来的汉人,征求他们自己的意见,愿意回去的就一块带回。结果绝大多数汉人都愿意回去,人数多达10余万。
按照将领们的想法,就这样回去显然不甘心,既然袁氏兄弟逃到了辽东,还不如驱兵直赴辽东,一举把公孙康也灭了,省得今后再来一趟。但曹操撤军的命令下来了,不去辽东,直接回冀州。
这让许多人不解,大家都觉得若论敢想敢干,一般人真比不上曹公,现在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曹公反而不敢干了。
面对士气如虹的将领们,曹操笑着说:“我正在让公孙康把袁尚、袁熙的头砍了送来,不劳大家辛苦了!”这句话让大家百思不解,于是去问参谋长(军祭酒)郭嘉,希望他出面再劝劝曹公。哪知郭参谋长神秘地笑而不答,那意思是你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北征大胜,作为此次军事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首席谋士,郭嘉一直跟随大军行动,打了大胜仗,他本应和大家一样感到很振奋,但此时他却振奋不起来。
因为郭嘉病了,郭嘉得的什么病没有记载,也许是过于操劳,也许是深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后水土不服,这次他病得很重,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曹操为此很忧心,命人好好照料他,并且准备尽快回师。
建安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