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血色江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一天,见朱元璋又对着母后的画像沉默,朱标上前劝解:“父皇,儿臣知道您与母后,夫妻情重,母后在世的时候,凡事都以父皇为重,您这个样子,母后会担心的。”
朱元璋像是陷入自己的沉思中:“你母后与朕成亲整整三十年,一半的时间陪着朕打江山,担惊受怕、居无定所,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好不容易,打下了江山,她却这么狠心的丢下朕一个人,让朕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说到此处,朱元璋眼中泛起了泪光,朱标心中也十分悲痛,一时竟无法劝说朱元璋。
朱元璋看看朱标叹口气:“朕也知道,这么年你母后劳心劳力,身体不好,她又事事处处都把别人放在前面,这一走,朕很担心没有朕在她身边护着她,她会不会被欺负啊?”
“父皇。”朱标忍住眼中的泪和忧伤:“父皇您放心吧,母后菩萨心肠,是被世人所敬的。”
朱元璋却摇摇头:“她一个人在另一个世界里,朕不放心啊。”
朱标闻言,知道父皇与母后的感情,是在十几年的刀光剑影中磨练出来的,不比其他,除非把父皇的这个心结解开,否则,朱元璋的身体真可能会垮掉。
略微一想,朱标突然跪在朱元璋脚下,叩拜道:“父皇,儿臣有一个不情之请。”
朱元璋见朱标突然如此,向他说道:“什么事,起来说。”
朱标起身后向朱元璋说道:“儿臣想让已就藩的几位臣弟,从为母后超度祈福的僧侣中各选一人,带回藩属之地诵经祈福,以尽对母后的孝道之情,父皇可否恩准?”
朱元璋听了朱标的话,心中似豁然开朗一般,高兴了不少,竟含了一丝笑意:“朕就知道,还是你最孝顺,这个想法不错。”
朱元璋长长的舒口气:“你母后对你们兄弟照拂有加,为人子是该好好尽一尽孝道,就按你说的,命僧录寺左善世宗泐,为就藩的诸位藩王推举高僧,为皇后随侍祈福。”
九月下旬,宗泐便安排好了高僧事宜,僧录寺便尊请已就藩的六位藩王(洪武十五年皇七子齐王朱榑就藩青州府)与僧录寺所荐的几位高僧相谈。
虽说是以父皇之命,选高僧随侍祈福,但是各位皇子心中清楚,此事也是为了了却父皇对孝慈皇后的惦念之情。
故一众人等对于选择何人随侍,众人心中并非十分重视,最先到达僧录寺的是燕王朱棣。
宗泐见朱棣前来,忙向朱棣引荐众位高僧。
就在这群人之中,有位体态臃肿、面色似有病容而略显灰暗的僧人,一直静默的在大堂西南边沉稳的坐着。
朱棣一路与众位高僧打过招呼,当走到这位僧人身边的时候,见此人眼如三角、却目光精狠,如病虎卧榻,却掩不住一股与出家人极不相称的杀伐之气。
宗泐向朱棣引荐:“燕王殿下,这位是道衍大师,本名姚广孝,道衍大师十四岁出家,师从临济宗南派大宗师愚庵智及。”
朱棣虽有些奇怪此人的举止形容,却仍旧礼节性的打招呼,道衍一见朱棣,眼中极快的闪过一种兴奋的情绪,很快便掩饰了过去,也恭谨的双手合十与朱棣相见。
便在此时秦王朱樉和晋王朱也来到了僧录寺,宗泐见状忙迎了上去,其余众僧也都纷纷上前施礼。
朱棣刚想去跟两位哥哥打招呼,道衍却突然近前一步,压低声音:“大王骨相非常,英武冠世,贫道有大礼相送。”
“哦?”朱棣闻言,好奇心起转首含笑,目光闪烁中含了疑问:“不知大师相赠何礼?”
道衍见众人围绕着秦晋两王,无人注意到燕王,便更贴近一步,向朱棣近乎耳语:“殿下若能用臣,贫僧当奉一白帽子与大王戴也。”
朱棣闻言,面色急变,看向道衍的神色含了几分凌厉和告诫,低言怒斥:“放肆!”
然而道衍却含了出家人一贯的平静神色,默然未语。
此时周王、楚王和齐王也结伴而来,朱棣也便走出去与众位兄弟见礼,无暇再理会道衍。
其实众位皇子本就心高,对此事也并不看重,对众位高僧也便并未有十分的热情,敷衍一番,也便散了。
只有燕王朱棣,对众位僧人礼遇有加,备受僧录寺及高僧们的推崇。
只是,朱棣一向眼光甚高,虽则恭敬有礼,众位高僧也知道,除非自... -->>
这一天,见朱元璋又对着母后的画像沉默,朱标上前劝解:“父皇,儿臣知道您与母后,夫妻情重,母后在世的时候,凡事都以父皇为重,您这个样子,母后会担心的。”
朱元璋像是陷入自己的沉思中:“你母后与朕成亲整整三十年,一半的时间陪着朕打江山,担惊受怕、居无定所,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好不容易,打下了江山,她却这么狠心的丢下朕一个人,让朕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说到此处,朱元璋眼中泛起了泪光,朱标心中也十分悲痛,一时竟无法劝说朱元璋。
朱元璋看看朱标叹口气:“朕也知道,这么年你母后劳心劳力,身体不好,她又事事处处都把别人放在前面,这一走,朕很担心没有朕在她身边护着她,她会不会被欺负啊?”
“父皇。”朱标忍住眼中的泪和忧伤:“父皇您放心吧,母后菩萨心肠,是被世人所敬的。”
朱元璋却摇摇头:“她一个人在另一个世界里,朕不放心啊。”
朱标闻言,知道父皇与母后的感情,是在十几年的刀光剑影中磨练出来的,不比其他,除非把父皇的这个心结解开,否则,朱元璋的身体真可能会垮掉。
略微一想,朱标突然跪在朱元璋脚下,叩拜道:“父皇,儿臣有一个不情之请。”
朱元璋见朱标突然如此,向他说道:“什么事,起来说。”
朱标起身后向朱元璋说道:“儿臣想让已就藩的几位臣弟,从为母后超度祈福的僧侣中各选一人,带回藩属之地诵经祈福,以尽对母后的孝道之情,父皇可否恩准?”
朱元璋听了朱标的话,心中似豁然开朗一般,高兴了不少,竟含了一丝笑意:“朕就知道,还是你最孝顺,这个想法不错。”
朱元璋长长的舒口气:“你母后对你们兄弟照拂有加,为人子是该好好尽一尽孝道,就按你说的,命僧录寺左善世宗泐,为就藩的诸位藩王推举高僧,为皇后随侍祈福。”
九月下旬,宗泐便安排好了高僧事宜,僧录寺便尊请已就藩的六位藩王(洪武十五年皇七子齐王朱榑就藩青州府)与僧录寺所荐的几位高僧相谈。
虽说是以父皇之命,选高僧随侍祈福,但是各位皇子心中清楚,此事也是为了了却父皇对孝慈皇后的惦念之情。
故一众人等对于选择何人随侍,众人心中并非十分重视,最先到达僧录寺的是燕王朱棣。
宗泐见朱棣前来,忙向朱棣引荐众位高僧。
就在这群人之中,有位体态臃肿、面色似有病容而略显灰暗的僧人,一直静默的在大堂西南边沉稳的坐着。
朱棣一路与众位高僧打过招呼,当走到这位僧人身边的时候,见此人眼如三角、却目光精狠,如病虎卧榻,却掩不住一股与出家人极不相称的杀伐之气。
宗泐向朱棣引荐:“燕王殿下,这位是道衍大师,本名姚广孝,道衍大师十四岁出家,师从临济宗南派大宗师愚庵智及。”
朱棣虽有些奇怪此人的举止形容,却仍旧礼节性的打招呼,道衍一见朱棣,眼中极快的闪过一种兴奋的情绪,很快便掩饰了过去,也恭谨的双手合十与朱棣相见。
便在此时秦王朱樉和晋王朱也来到了僧录寺,宗泐见状忙迎了上去,其余众僧也都纷纷上前施礼。
朱棣刚想去跟两位哥哥打招呼,道衍却突然近前一步,压低声音:“大王骨相非常,英武冠世,贫道有大礼相送。”
“哦?”朱棣闻言,好奇心起转首含笑,目光闪烁中含了疑问:“不知大师相赠何礼?”
道衍见众人围绕着秦晋两王,无人注意到燕王,便更贴近一步,向朱棣近乎耳语:“殿下若能用臣,贫僧当奉一白帽子与大王戴也。”
朱棣闻言,面色急变,看向道衍的神色含了几分凌厉和告诫,低言怒斥:“放肆!”
然而道衍却含了出家人一贯的平静神色,默然未语。
此时周王、楚王和齐王也结伴而来,朱棣也便走出去与众位兄弟见礼,无暇再理会道衍。
其实众位皇子本就心高,对此事也并不看重,对众位高僧也便并未有十分的热情,敷衍一番,也便散了。
只有燕王朱棣,对众位僧人礼遇有加,备受僧录寺及高僧们的推崇。
只是,朱棣一向眼光甚高,虽则恭敬有礼,众位高僧也知道,除非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