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程步度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亲爱的女儿:
恭喜你考入河北科技大学,从此走向了崭新的人生之路,进入成长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作为你的父母,我们为你的选择感到自豪!
9月1日那天,我们满怀期盼把你带到学校,看到风景优美、绿树环绕的科大,看到热情洋溢、精神饱满的师生,我们深深地被他们震撼、折服。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更希望你珍惜这一切、把握学习机会,努力汲取各种养分,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成熟。
从你的来信我了解到,科大拥有宽阔优美的学习环境,一流的教学设备,深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课余活动,我们感谢科大为你们提供如此周全的条件,让你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
如你所说,军训过程苦中带甜,入学教育受益匪浅,这不仅锻炼了你的意志力、团结协作精神,更需要你把这种坚韧表现在学习中。四年的时光中,你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去解决。安全教育则体现校领导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学生是家长的希望、也是学校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保证你们的安全才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最重要的事。感谢校领导对学生的百般呵护!
孩子,你们长大了,有了最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们不会担忧你步入歧途,你一定要谨遵老师的教诲、虚心聆听学长学姐的经验和建议,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少走弯路、不再迷茫!
我们永远是你的精神力量和心灵港湾,同时为你提供所有的物质支持,不论你将来走多远,我们会永远支持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强化自己,提升综合素质。希望你走出科大,你就是科大的名片。
妈妈申红芳
9月20日
辅导员李纯老师在日记中写到:“作为391名新生的辅导员,我认为“给室友父母的一封信”活动意义重大,为和谐的室友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让新生家长放心、安心。我把它当作新生入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组织该项活动,以宿舍为单位,集中书写最想对室友父母说的话,分别寄给室友的家长。既增进室友情谊、缓和频发的“同室操戈”事件引发室友危机,又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让父母放心,同时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传播孝道,最终使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营造文明、健康、温馨、和谐的寝室文化。共有66个宿舍(男生宿舍49个、女生宿舍17个)参加本次活动,共寄出391封书信,收到189封回信。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增加了室友之间的交流,还增加了与父母的沟通,并且给他们提供了表达感恩之情的机会。
万里家访心连心
大学生思政工作个性化模式的重要内容是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这种指导作用可以形象地比作催化剂,使学生的思想在与社会现实的温情触摸和剧烈撞击中得到升华,离开正确的指导,或许就会出现不可预测的结果。实际上,教育者也需要在施教的过程中得到再教育,实现自身的个性化成长。
为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在个性化教育实践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发学生在思政工作个性化教育中的自主意识,2013年暑假期间,学生处策划组织了辅导员“大家访”活动。要求辅导员在家访中避免“访一家过一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走访,而是“走一家想几家”下马探花,扎扎实实地进行家访,要访出故事,访出感情,访出思政教育创新思路。家访过程不仅对特殊学生进行简单帮扶,还要通过这种一对一、面对面的深入沟通,使师生、亲子、家校与家庭的关系升华到思政工作个性化教育实践的理论高度,提升家庭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个性化教育新方式,新方法。
100多名辅导员行程4万多公里,实地走访1500个学生家庭,电话家访6000余次,形成工作日志2000余篇,适时发布微博500余条,涌现出一段段感人至深、发人深思的家访故事,把大学生思政工作个性化实践教育做到了学生家长的心里。
在这次大家访活动中,有不少辅导员是第一次亲历家访,第一次体验民风民情,家访经历很多成为美谈。如何省时省力安排行程,如何顺利到达目的地,算得上是对辅导员,特别是年轻辅导员不大不小的考验。加之要走访的孩子多是来自农村,在路上势必会多费些周折。
李玲玲老师在qq空间里晒出了几张地图,有些是在家访路上临时买的。家访前好几天,她便开始规划家访路线了,藁城、晋州、辛集、衡水一路向东北。她说,没有想到,规划家访的路线比规划旅游的路线还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她的qq日志里这样写道:“7月14日,家访第一天,早晨七点出科大门口,晚上七点到同事家,从石家庄到陈家庄到藁城到晋州槐树镇后祥村、马于镇程家营村再到辛集,坐了三次公交车,打了两次车,三次电动车,两次短途汽车,走了n多次,去了四个同学家。”“7月17日,哎哎,一个衡水就已经这么大了呀,从市区到武邑到景县,采访了五个学生家长,以为很近,实际真远!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找对路绝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对个人统筹规划能力的考验和历练。”李玲玲老师如是说。的确,行路难,很多时候是难在方法上,方法对了,路子自然也就通了。家访结束,很多辅导员都跑瘦了,也晒黑了,但是他们的心却宽敞了,明亮了。
辅导员孙海龙勾勒出了这样一幅画面:下午两点,他坐在开往某村的小公交上,车飞快地行驶在火烫的马路上,大开的车窗让风肆意地吹乱人的头发,被掀起的尘土一股一股地扑向脸上。车里人们都昏昏欲睡,而他正享受午餐,矿泉水就着驴肉火烧,大口大口地很是解饿,还不自觉地挥舞胳膊蹭去脸上的汗滴。看着身边的老乡,大学教师的身份早已全然忘却,接接地气更觉豪情万丈。
“七八月酷暑的高温,雨后天气的路途泥泞,乘坐火车、汽车、出租车、电动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的辛苦,都抵挡不了家长与学生站在路口等待的热情。”在“大家访”总结会上,几乎每位老师都对此感触颇深。辅导员每到一家,多数情况下父母双方都在,即便并非周末,有的家长也特意向单位请上半天假,或是推掉手头的工作,有位家长还专程坐夜车赶回家,为的是能与辅导员老师见一面。有的开车跑出去很远去接,有的早早地把家里收拾停当,备好各种水果等待辅导员的到来。还有的全家老小都跑到村口翘首眺望,那神态真像是在等待远方归来的亲人。听说大学老师来家访了,街坊邻居也纷纷赶来向老师们问好,甚至是村支书亲自出面迎接。家访中,家长与辅导员促膝而谈。家访结束后,家长握住辅导员的手热情挽留。我们能够读懂家长的心情,于是,辅导员们如此描述家访的感受:“收获一种感动,学会一种方法,体会一种责任。”
学生处在对家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近80%的学生家庭存在父母与孩子少沟通,甚至是不沟通的现象。甲同学便是其中一个。他爱玩电脑,很少搞个人卫生,长期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已经影响到了他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家访,辅导员委婉地把他存在的问题渗透给家长。家长听了很是诧异。原来他们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毫不知情,让家长更为吃惊的是,孩子在完全没有告知父母的情况下,擅自放弃了转国防生的机会,然而转为国防生却是父母由来已久的心愿。父母认为高中时孩子很优秀,大学肯定也错不了,因此也并未多问。“没必要讲”和“没必要问”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家访过程中,辅导员一方面耐心地给家长讲解大学生活、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天下父母心,在学生与家长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家访后不久,甲同学的母亲给辅导员打电话说,现在他们母子的话题多了,相处更融洽了。亲情化融了隔阂,甲同学在学校也改掉了自己“脏、乱、差”的坏习惯,有了精、气、神。
乙同学一开始并未被列入家访对象,只是因为辅导员在对另一位同学家访时,得知他在同村,便顺路过来。虽不是专程来访,但辅导员的到来还是让他和他的父母感到意外和兴奋。破旧的院子,土砖的房子,屋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件简单家具,仅有的几亩葡萄园支撑着家里全部开支。父母年迈,葡萄靠天收,还要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生活的艰辛我们不难想象。但他却从未流露过,也从未向老师申请过资助。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学生?在与家长的促膝交谈中,辅导员对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家境窘迫,却自立自强;不善言语,却内心坚毅;是村里当届惟一一个本一学生;正读大一却已经自学大三的专业知识;年仅18岁,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家庭状况早已是他的梦想。通过家访,一个“能吃苦,求上进,有责任,敢担当”的学生给辅导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学期一开学,辅导员根据甲同学的个人情况为他量身制定了一套培养方案:推荐他为电子设计大赛的志愿者,安排他提前进入实验室,并建议他竞选班长。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信任,以最高票当选。
丙同学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母亲患病不能操持家务,母女两人相依为命。但她并不是一个悲悲戚戚的女孩,却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明朗的孩子,不仅把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而且在学校里表现出色。家访时,辅导员让她的母亲讲讲自己的“育儿经”丙同学的妈妈说:“我始终相信知识就是力量,我也非常看重孩子品格的培养,每个家庭都有各自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就是多关注,多交流,多引导,多鼓励。尽量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安心地学习,阳光地生活。”他的辅导员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家访,发掘出更多家庭教育的正能量。
通过家访,很多辅导员还发现家庭与学校、学生与家长沟通的必要性,正如辅导员孙玮在家访日志中写到的:“当我们在学校为某些同学沉浸于游戏而急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当父母在家里担心孩子可能因为挂科要降级而忧心忡忡的时候,当学生担心自己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被小视而自信心不足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沟通。家访结束时,我的内心宽慰了很多,因为当家长、老师、学生坐在一起的时候,这种三角式的教育沟通方式让彼此的理解增多,心与心的相互碰撞,触动与感动无处不在。”
家访过程中,辅导员走了很多的路,路走得越多越感觉路长,越不应止步。他们以“大家访”活动为契机,自觉反思现状,主动谋划未来,鼓足干劲,兴业尽责。
王瑞飞是刚入职的辅导员,当问及她在家访中最大的感触时,她说:“从家访第一位同学的忐忑不安,到家访一路上的坎坷辛苦,现在回想,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家访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家长对辅导员的信赖,深深体会到辅导员工作的责任重大。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真心和细心去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更好地服务于那一位位辛劳伟大的父母。”
辅导员白晋波说,家访越是深入,内心就越是有一种渴望,渴望了解他的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难处,了解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每一次行为的动机,在了解中得到宽容,改进工作方法,为家长分忧,让家长放心,使学生成才。他在家访总结中写道:“家访的过程不仅仅是认识学生及学生家庭的一个过程,也是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的一个过程。我一直在路上”
开学后,家长们纷纷给学校写了家访反馈信,从中我们体味到家长的良苦用心。
学生家长李克俭在信中写到:“通过本次家访,我们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详细情况,也了解到更多的孩子作为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孩子日后的教育十分受用。在家访中,我们也感觉到辅导员老师的尽职尽责和对孩子的重视和关心。我们也就更加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
“作为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及老师对学生的教育理所应当,我们对这次家访活动十分赞同和满意。学生长期在校就读,我对她的在校情况及学习表现掌握不十分确切。通过这次辅导员同家长近距离的交谈,我了解到女儿在校作为班委的表现和学习成绩。除此之外,和老师一起还探讨了孩子考研的问题,我们对考研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和更明确的方向。希望同校方有更多的交流。”学生家长杨利雪如是说。
学生家长陶建成的回信中说:“学校组织辅导员家访,不但拉近了学生家长同老师的距离,而且拉近了学生家长同学校的距离,使我们感觉到学校对学生的关心。这次家访非常愉快。”
通过大家访实践锻炼,让辅导员对家庭在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发掘出了家庭教育所蕴藏的巨大能量,把它融合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之中,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模式从教育的诞生起,一直发展到现在,粗略地说,可以算作经历了三个阶段:上古时代的师徒相授模式,春秋时期出现的封建社会农耕经济下的各种私塾授业模式,现代工业文明下学校的批量教育模式。三种教育模式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各种教育模式在面临信息社会对人的需求和人自身的需求的冲击时,已经显现出了明显的不适。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教育模式,或者说,信息社会需要并催生的教育模式——个性化教育模式,它的结构、内容和表达式亟待完善。河北科技大学正在个性化教育的实践中,深入挖掘各种传统交流方式所蕴藏的思政教育宝贵资源,不断探索,不断升华,逐步形成具有科大特色的新的教育模式。
bsp; 亲爱的女儿:
恭喜你考入河北科技大学,从此走向了崭新的人生之路,进入成长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作为你的父母,我们为你的选择感到自豪!
9月1日那天,我们满怀期盼把你带到学校,看到风景优美、绿树环绕的科大,看到热情洋溢、精神饱满的师生,我们深深地被他们震撼、折服。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更希望你珍惜这一切、把握学习机会,努力汲取各种养分,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成熟。
从你的来信我了解到,科大拥有宽阔优美的学习环境,一流的教学设备,深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课余活动,我们感谢科大为你们提供如此周全的条件,让你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
如你所说,军训过程苦中带甜,入学教育受益匪浅,这不仅锻炼了你的意志力、团结协作精神,更需要你把这种坚韧表现在学习中。四年的时光中,你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去解决。安全教育则体现校领导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学生是家长的希望、也是学校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保证你们的安全才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最重要的事。感谢校领导对学生的百般呵护!
孩子,你们长大了,有了最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们不会担忧你步入歧途,你一定要谨遵老师的教诲、虚心聆听学长学姐的经验和建议,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少走弯路、不再迷茫!
我们永远是你的精神力量和心灵港湾,同时为你提供所有的物质支持,不论你将来走多远,我们会永远支持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强化自己,提升综合素质。希望你走出科大,你就是科大的名片。
妈妈申红芳
9月20日
辅导员李纯老师在日记中写到:“作为391名新生的辅导员,我认为“给室友父母的一封信”活动意义重大,为和谐的室友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让新生家长放心、安心。我把它当作新生入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组织该项活动,以宿舍为单位,集中书写最想对室友父母说的话,分别寄给室友的家长。既增进室友情谊、缓和频发的“同室操戈”事件引发室友危机,又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让父母放心,同时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传播孝道,最终使新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营造文明、健康、温馨、和谐的寝室文化。共有66个宿舍(男生宿舍49个、女生宿舍17个)参加本次活动,共寄出391封书信,收到189封回信。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增加了室友之间的交流,还增加了与父母的沟通,并且给他们提供了表达感恩之情的机会。
万里家访心连心
大学生思政工作个性化模式的重要内容是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这种指导作用可以形象地比作催化剂,使学生的思想在与社会现实的温情触摸和剧烈撞击中得到升华,离开正确的指导,或许就会出现不可预测的结果。实际上,教育者也需要在施教的过程中得到再教育,实现自身的个性化成长。
为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在个性化教育实践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发学生在思政工作个性化教育中的自主意识,2013年暑假期间,学生处策划组织了辅导员“大家访”活动。要求辅导员在家访中避免“访一家过一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走访,而是“走一家想几家”下马探花,扎扎实实地进行家访,要访出故事,访出感情,访出思政教育创新思路。家访过程不仅对特殊学生进行简单帮扶,还要通过这种一对一、面对面的深入沟通,使师生、亲子、家校与家庭的关系升华到思政工作个性化教育实践的理论高度,提升家庭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个性化教育新方式,新方法。
100多名辅导员行程4万多公里,实地走访1500个学生家庭,电话家访6000余次,形成工作日志2000余篇,适时发布微博500余条,涌现出一段段感人至深、发人深思的家访故事,把大学生思政工作个性化实践教育做到了学生家长的心里。
在这次大家访活动中,有不少辅导员是第一次亲历家访,第一次体验民风民情,家访经历很多成为美谈。如何省时省力安排行程,如何顺利到达目的地,算得上是对辅导员,特别是年轻辅导员不大不小的考验。加之要走访的孩子多是来自农村,在路上势必会多费些周折。
李玲玲老师在qq空间里晒出了几张地图,有些是在家访路上临时买的。家访前好几天,她便开始规划家访路线了,藁城、晋州、辛集、衡水一路向东北。她说,没有想到,规划家访的路线比规划旅游的路线还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她的qq日志里这样写道:“7月14日,家访第一天,早晨七点出科大门口,晚上七点到同事家,从石家庄到陈家庄到藁城到晋州槐树镇后祥村、马于镇程家营村再到辛集,坐了三次公交车,打了两次车,三次电动车,两次短途汽车,走了n多次,去了四个同学家。”“7月17日,哎哎,一个衡水就已经这么大了呀,从市区到武邑到景县,采访了五个学生家长,以为很近,实际真远!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找对路绝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对个人统筹规划能力的考验和历练。”李玲玲老师如是说。的确,行路难,很多时候是难在方法上,方法对了,路子自然也就通了。家访结束,很多辅导员都跑瘦了,也晒黑了,但是他们的心却宽敞了,明亮了。
辅导员孙海龙勾勒出了这样一幅画面:下午两点,他坐在开往某村的小公交上,车飞快地行驶在火烫的马路上,大开的车窗让风肆意地吹乱人的头发,被掀起的尘土一股一股地扑向脸上。车里人们都昏昏欲睡,而他正享受午餐,矿泉水就着驴肉火烧,大口大口地很是解饿,还不自觉地挥舞胳膊蹭去脸上的汗滴。看着身边的老乡,大学教师的身份早已全然忘却,接接地气更觉豪情万丈。
“七八月酷暑的高温,雨后天气的路途泥泞,乘坐火车、汽车、出租车、电动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的辛苦,都抵挡不了家长与学生站在路口等待的热情。”在“大家访”总结会上,几乎每位老师都对此感触颇深。辅导员每到一家,多数情况下父母双方都在,即便并非周末,有的家长也特意向单位请上半天假,或是推掉手头的工作,有位家长还专程坐夜车赶回家,为的是能与辅导员老师见一面。有的开车跑出去很远去接,有的早早地把家里收拾停当,备好各种水果等待辅导员的到来。还有的全家老小都跑到村口翘首眺望,那神态真像是在等待远方归来的亲人。听说大学老师来家访了,街坊邻居也纷纷赶来向老师们问好,甚至是村支书亲自出面迎接。家访中,家长与辅导员促膝而谈。家访结束后,家长握住辅导员的手热情挽留。我们能够读懂家长的心情,于是,辅导员们如此描述家访的感受:“收获一种感动,学会一种方法,体会一种责任。”
学生处在对家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近80%的学生家庭存在父母与孩子少沟通,甚至是不沟通的现象。甲同学便是其中一个。他爱玩电脑,很少搞个人卫生,长期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已经影响到了他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家访,辅导员委婉地把他存在的问题渗透给家长。家长听了很是诧异。原来他们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毫不知情,让家长更为吃惊的是,孩子在完全没有告知父母的情况下,擅自放弃了转国防生的机会,然而转为国防生却是父母由来已久的心愿。父母认为高中时孩子很优秀,大学肯定也错不了,因此也并未多问。“没必要讲”和“没必要问”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家访过程中,辅导员一方面耐心地给家长讲解大学生活、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天下父母心,在学生与家长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家访后不久,甲同学的母亲给辅导员打电话说,现在他们母子的话题多了,相处更融洽了。亲情化融了隔阂,甲同学在学校也改掉了自己“脏、乱、差”的坏习惯,有了精、气、神。
乙同学一开始并未被列入家访对象,只是因为辅导员在对另一位同学家访时,得知他在同村,便顺路过来。虽不是专程来访,但辅导员的到来还是让他和他的父母感到意外和兴奋。破旧的院子,土砖的房子,屋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件简单家具,仅有的几亩葡萄园支撑着家里全部开支。父母年迈,葡萄靠天收,还要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生活的艰辛我们不难想象。但他却从未流露过,也从未向老师申请过资助。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学生?在与家长的促膝交谈中,辅导员对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家境窘迫,却自立自强;不善言语,却内心坚毅;是村里当届惟一一个本一学生;正读大一却已经自学大三的专业知识;年仅18岁,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家庭状况早已是他的梦想。通过家访,一个“能吃苦,求上进,有责任,敢担当”的学生给辅导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学期一开学,辅导员根据甲同学的个人情况为他量身制定了一套培养方案:推荐他为电子设计大赛的志愿者,安排他提前进入实验室,并建议他竞选班长。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信任,以最高票当选。
丙同学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母亲患病不能操持家务,母女两人相依为命。但她并不是一个悲悲戚戚的女孩,却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明朗的孩子,不仅把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而且在学校里表现出色。家访时,辅导员让她的母亲讲讲自己的“育儿经”丙同学的妈妈说:“我始终相信知识就是力量,我也非常看重孩子品格的培养,每个家庭都有各自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就是多关注,多交流,多引导,多鼓励。尽量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安心地学习,阳光地生活。”他的辅导员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家访,发掘出更多家庭教育的正能量。
通过家访,很多辅导员还发现家庭与学校、学生与家长沟通的必要性,正如辅导员孙玮在家访日志中写到的:“当我们在学校为某些同学沉浸于游戏而急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当父母在家里担心孩子可能因为挂科要降级而忧心忡忡的时候,当学生担心自己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被小视而自信心不足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沟通。家访结束时,我的内心宽慰了很多,因为当家长、老师、学生坐在一起的时候,这种三角式的教育沟通方式让彼此的理解增多,心与心的相互碰撞,触动与感动无处不在。”
家访过程中,辅导员走了很多的路,路走得越多越感觉路长,越不应止步。他们以“大家访”活动为契机,自觉反思现状,主动谋划未来,鼓足干劲,兴业尽责。
王瑞飞是刚入职的辅导员,当问及她在家访中最大的感触时,她说:“从家访第一位同学的忐忑不安,到家访一路上的坎坷辛苦,现在回想,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家访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家长对辅导员的信赖,深深体会到辅导员工作的责任重大。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真心和细心去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更好地服务于那一位位辛劳伟大的父母。”
辅导员白晋波说,家访越是深入,内心就越是有一种渴望,渴望了解他的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难处,了解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每一次行为的动机,在了解中得到宽容,改进工作方法,为家长分忧,让家长放心,使学生成才。他在家访总结中写道:“家访的过程不仅仅是认识学生及学生家庭的一个过程,也是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的一个过程。我一直在路上”
开学后,家长们纷纷给学校写了家访反馈信,从中我们体味到家长的良苦用心。
学生家长李克俭在信中写到:“通过本次家访,我们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详细情况,也了解到更多的孩子作为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孩子日后的教育十分受用。在家访中,我们也感觉到辅导员老师的尽职尽责和对孩子的重视和关心。我们也就更加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
“作为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及老师对学生的教育理所应当,我们对这次家访活动十分赞同和满意。学生长期在校就读,我对她的在校情况及学习表现掌握不十分确切。通过这次辅导员同家长近距离的交谈,我了解到女儿在校作为班委的表现和学习成绩。除此之外,和老师一起还探讨了孩子考研的问题,我们对考研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和更明确的方向。希望同校方有更多的交流。”学生家长杨利雪如是说。
学生家长陶建成的回信中说:“学校组织辅导员家访,不但拉近了学生家长同老师的距离,而且拉近了学生家长同学校的距离,使我们感觉到学校对学生的关心。这次家访非常愉快。”
通过大家访实践锻炼,让辅导员对家庭在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发掘出了家庭教育所蕴藏的巨大能量,把它融合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之中,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模式从教育的诞生起,一直发展到现在,粗略地说,可以算作经历了三个阶段:上古时代的师徒相授模式,春秋时期出现的封建社会农耕经济下的各种私塾授业模式,现代工业文明下学校的批量教育模式。三种教育模式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各种教育模式在面临信息社会对人的需求和人自身的需求的冲击时,已经显现出了明显的不适。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教育模式,或者说,信息社会需要并催生的教育模式——个性化教育模式,它的结构、内容和表达式亟待完善。河北科技大学正在个性化教育的实践中,深入挖掘各种传统交流方式所蕴藏的思政教育宝贵资源,不断探索,不断升华,逐步形成具有科大特色的新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