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三国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吗?”严。。由是背诵了孝经中“仲尼居”一节。张昭说:“严。。乃浅陋书生,臣下我请为陛下背诵。”于是背诵“君子之事上”一段,大家都认为张昭明白该在皇上面前背诵什么。张昭每次上朝,言谈吐辞雄壮严厉,义形于色,曾经因为直言而忤逆孙权的意旨,中断一段时间的入朝觐见。后来蜀国的使者来到东吴,称颂蜀国大臣的德行高尚,东吴群臣中无人出面应对,孙权叹息说:“如果张公在坐,此人不待别人使他折服就会丧气,哪里还敢自吹自擂呢?”第二天,他就派宫中使臣前往慰劳张昭,并乘机请张昭进见。张昭离席向孙权赔罪致歉,孙权跪下阻止了他。
张昭坐定后,抬头说:“过去太后、桓王不把老臣托付给陛下,而将陛下托付给老臣,故此老臣想尽臣子的节操,来报答这般厚恩,使自己在死之后,有可为人称道之处。但我见识思虑浅短,违逆陛下圣明的意旨,自己认为死后必将尸骸永远丢弃在沟壑中,不料又蒙召见,得以报效陛下于朝廷。然而我这颗愚暗的心用来服事国家,志在忠贞不移,死而后已。假如说要我改变思想,以求得世间的尊荣和陛下的欢心,这一点为臣是绝对做不到的!”孙权向他深表歉意。孙权因为公孙渊派人前来称藩,就派张弥、许晏前往辽东任命公孙渊为燕王,张昭劝谏说:“公孙渊背叛魏国,害怕受到征讨,才远道前来求援,这并非他的本意。如果公孙渊改变意图,想向魏国表明心迹,我们的两位使者就回不来了,这不是要让天下人所取笑吗?”孙权与他反复争辩,但张昭更加坚持自己的观点。孙权实难忍受,按刀在手愤怒地说:“吴国的官员士人进宫则向我拜谒,出宫则向您致礼。孤人对您的敬重,也算到了顶,而您却屡次在大庭广众中反驳孤人,孤人真担心自己会做出失策的事。”张昭久久地注视着孙权说:“为臣虽说知道自己的话不会被采用,而每每竭尽愚忠,确是因为太后临终之时,将老臣叫到床前,遗诏顾命的话语总在我的耳边啊!”说着涕泣交流。孙权把刀扔在地上,与张昭相对而泣。然而孙权最终还是派张弥、许晏去了辽东。张昭忿恨自己的忠言未被采纳,就声称有病不再上朝。
孙权对此很恼恨,用土堵塞住张昭家的大门,张昭又在里面用土把门封死。公孙渊果然杀害了张弥、许晏。孙权多次派人慰问张昭并赔不是,张昭坚决不起床,孙权因故路过张昭家门喊他出来相见,张昭以病重相推辞。孙权放火烧他家的大门,想以此把他吓出来,而张昭反而又把内室的门窗关严。孙权让人熄灭了火,在门外站立很长一段时间,张昭的几个儿子一起把张昭搀扶起来,孙权用车把他带进宫中,自我作了深深的谴责。张昭不得已,自是又恢复朝见。张昭容貌庄严端重,有威风。孙权常说:“孤人与张公谈话,不敢随便信口而言。”整个国家的人都敬畏他。
他八十一岁,即嘉禾五年(236)去世。留下遗嘱,要求对他用缣布束发,用不上漆色的棺材,以平常的穿着装殓。孙权亲自素服吊唁,追谥他为“文侯”张昭长子张承已被封侯,故由小儿子张休继承爵位。
顾雍传,(附顾邵等传)顾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人。蔡伯喈从朔方返回后,曾到吴县躲避仇人,顾雍跟着他学琴习书。州郡都上表举荐他,成年后即任合肥县县长,后转任娄县、曲阿、上虞,每处都有政绩。孙权兼任会稽太守,不在郡府就任,以顾雍为郡丞,代理太守职任,讨除贼寇,郡内安定平静,官民都归服他。几年后,他入朝任左司马。孙权为吴王时,顾雍逐步升任为大理奉常,兼任尚书令,封爵阳遂乡侯,封侯后回到官邸。而家中人尚不知道,后来听说才感到惊奇。
黄武四年(225),顾雍到吴郡迎来母亲。母亲来到后,孙权亲自前往庆贺,并在厅堂上向他母亲行拜礼。公卿大臣们全来聚会,后来太子又前往庆贺。顾雍为人从不饮酒,沉默寡言,举止得当。孙权曾感叹地说:“顾君不言,言必在理。”到饮宴欢乐之时,左右的人都怕酒后言行有失而被顾雍见怪,故此不敢放纵尽情。孙权又说:“顾公在座,人不敢乐。”他就是这样的让人敬畏。这一年,顾雍被改任为太常,晋封醴陵侯,替代孙邵为丞相,兼管尚书事。他所选择任用的文武官吏都能各尽所能,心无不适之意。他常到民间察访征询,遇上有政务上应采用的地方,就当即秘密呈报。如能被采纳施行,则归功于主上,如果未被采纳,则永远不泄露其中情况。孙权由此十分敬重他。然而他在朝廷上有所陈述与建议,言辞表情虽然恭顺,但所坚持的原则正直不屈。孙权曾咨询朝政得失,张昭趁时将自己收集到的意见陈述出来,颇以为法令太严,刑罚过重,应该有所减损。孙权听了不作声。他回头问顾雍:“您认为怎样?”顾雍回答说:“我所听到的情况,也像张昭说的那样。”于是孙权才讨论讼狱减轻刑罚。过了一个时期,吕壹、秦博为中书,主管审核各官府及州郡上报的文书。吕壹等因此逐渐作威作福,于是开始建置机构卖酒、关隘征税牟取暴利,检举他人罪过,细微的小事也上报朝廷,再加重案情进行诬陷,毁谤大臣,排斥陷害无辜之人,顾雍等人都曾受到他们的举报告发,并因此遭到谴责。后来吕壹邪恶罪行暴露,收押在廷尉府中。顾雍前往审理此案,吕壹以囚犯身份见顾雍,顾雍和颜悦色,问他诉讼言辞。临走时,又对吕壹说:“你心里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吕壹只是叩头无话可说。当时尚书郎怀叙当面斥骂羞辱吕壹,顾雍批评他说:“官府有明确的法令,何必如此呢?”顾雍任丞相十九年,享年七十六岁,赤乌六年(243)去世。
起初起病轻微时,孙权命令医官赵泉前往诊视,任命他的小儿子顾济为骑都尉。顾雍听到这个任命,悲伤地说:“赵泉善于诊别生死,我的病一定好不了,故此皇上想让我亲眼看到顾济受命任职。”孙权身穿丧服亲临吊唁,谥号为“肃侯”顾雍长子顾邵早死,次子顾裕身患顽疾,少子顾济承袭爵位。顾济无后,故绝嗣。
永安元年(258),孙休下诏说:“已故丞相顾雍,品德最为高尚,忠诚贤能,以礼仪辅佐国政。但他的侯爵后继无嗣,朕极为怜悯,现以他的次子顾裕袭爵为醴陵侯,以表彰顾雍生前的功勋。”顾邵,守孝则,博览经传,喜论人物。他年少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而陆逊、张敦、卜静等都次于他们。自州郡贤士到四方俊杰,都与他相见来往,有的与他言谈议论而去,有的与他结下深交而别,声名流播,远近称扬。孙权将孙策的女儿许给他为妻。顾邵二十七岁时,离家出任豫章郡太守。他来到豫章一下车就去祭祀前代贤士徐孺子的坟墓,优待徐家后人;同时禁止那些不合礼仪胡乱奉祀的祭奠。手下小官吏中凡资质良好者,就令他们去就学读书,从中择选成绩突出者,提拔安排在更高的重要职位上,以此扬善推广教化,使民风民俗大为改进。其初,钱塘人丁讠胥出身于行伍,阳羡人张秉生长于庶民,乌程人吴粲、云阳人殷礼来自低贱阶层,顾邵都予以提拔并与他们亲近,给他们树声扬名。张秉遇到父母大丧,顾邵亲自穿着丧服束上麻带去吊唁。顾邵将往豫章,已经要上路进发,正值张秉生病,当时送行的人数以百计,顾邵向宾客解释说:“张仲节有病,苦于不能来与我告别,我也遗憾不能见到他,暂且让我回去与他辞行,各位稍待少时。”他关心下面贤士,以善相待,都像这样。丁讠胥官至典军中郎,张秉官至云阳太守,殷礼官为零陵太守,吴粲官任太子少傅。世人都认为顾邵能知人。他在郡任职五年,死在任上,他的儿子顾谭、顾承。顾谭,字子默,成年后与诸葛恪等为太子四友,从中庶子转任辅正都尉。赤乌年间,他替代诸葛恪为左节度。每次审阅账簿,未曾下筹计算,只靠屈指心计,就能全部找出其中错谬之处,手下官员们由此很佩服他。加任奉车都尉。薛综为选曹尚书时,坚持让位给顾谭,说:“顾谭思虑精细行事慎密,通贯道义,晓达微情,才华照人,德孚众望,这些确实不是我赶得上的。”后来顾谭终于替代了薛综。祖父顾雍去世几个月后,顾谭被任为太常,接替顾雍兼理尚书事。
当时鲁王孙霸深受恩宠,与太子孙和齐名抗衡,顾谭上疏说:“为臣听说有国有家者,必须明确嫡庶的区分,区别尊卑的礼节,使高下有别,等级有隔。这样则骨肉之间的恩情相生,非分的企图绝断。从前贾谊陈说治国安邦的大计,评论诸侯的势力,认为他们的权势重大,虽是亲属之间也一定有逆犯名节的弊端;权势轻弱,虽是疏远之人也一定有保全自身的福祥。故此淮南王是汉文帝的亲弟,不能永享封国,就失在权势过重;吴芮是外姓臣子,却将长沙王位传给子孙,就得在权势轻微。从前汉文帝让慎夫人与皇后同坐一席,袁盎撤去慎夫人座位,文帝面显怒色,及至袁盎明辨尊卑的礼仪,说明戚夫人成为‘人彘’的教训,文帝当下怒气即消,慎夫人也醒悟过来。现在为臣说明这些,并非有什么偏心偏爱,确实是想让太子安定其位而鲁王有所得益!”由是孙霸与顾谭有了嫌隙。当时长公主的丈夫卫将军全琮之子全寄正为孙霸的宾客,全寄一向行为不端,为顾谭所不容之人。在此之前,顾谭的弟弟顾承与张休都北征寿春,全琮当时为大都督,与魏国将领王凌大战于芍陂,战事不利,魏兵乘胜消灭了五营将秦晃的部队,张休、顾承奋力抗击,终于制止住魏军的进攻。当时全琮的儿子们全绪、全端也同样为军中将领,他们乘敌军被制止住后就出兵攻击,王凌军队因此退却。当时论功行赏,认为使敌军停止进攻的功劳大,使敌军撤退的功劳小,故张休、顾承一道被升为杂号将军,全绪、全端只升为偏将而已。全寄父子更为忌恨,共同构陷顾谭。顾谭由此获罪被流放到交州,他幽居发愤,撰作新言二十篇。其中知难篇即用来自我哀伤。他被流放两年,于四十二岁时,在交阯去世。
顾承,字子直。嘉禾年间与舅舅陆瑁都被礼仪征召。孙权赐予顾雍丞相信中说:“您的孙儿顾子直,有宽容乐善之名声,及至与他相见,才知比传闻还要强得多,我真为您感到高兴并加以表彰。”于是任命他为骑都尉,统率羽林军。后来顾承为吴郡西部都尉,与诸葛恪等共同平定山越,各得精兵八千人,还军驻屯章阝亢,被任为昭义中郎将,入朝为侍中。芍陂战役,被升为奋威将军,外出兼任京下督。几年后,与哥哥顾谭、张休等一道流放到交州,三十七岁时去世。
诸葛瑾传,(附诸葛融传)诸葛瑾,字子瑜,琅王牙郡阳都人。汉朝末年他避乱江东。正值孙策去世,孙权的姐夫曲阿人弘咨见诸葛瑾非同一般人,将他推荐给孙权,与鲁肃等一同被作宾客礼待,诸葛瑾后来为孙权的长史,转任中司马。
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派遣诸葛瑾出使蜀国与刘备结好,诸葛瑾与弟弟诸葛亮都以公事相见,公事之后没有任何私人的会见。诸葛瑾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吴郡太守朱治,是举荐孙权为孝廉的将领,孙权曾对他有怨望的地方,只因平时对他很敬重,难于亲自启齿责备他,故而心内忿怨无法排解。诸葛瑾揣摩到其中的缘故,又不敢公开明白地说出口。于是自求用孙权的意思来自问,这样他就在孙权面前写信,广泛地阐明事物的常理,借题用自己的思想迂回地推测分析孙权的内心活动。写完后,他将信呈交孙权,孙权看后很高兴,笑着说:“我的疙瘩让你给解开了。颜渊之德,是要人更为亲爱,难道就是这个意思吧!”孙权又责备过校尉殷模,所定罪名令人难料。很多大臣为殷模求情,孙权更加愤怒,与求情人们反复论争,只有诸葛瑾默不作声。孙权说:“子瑜怎么不说话?”诸葛瑾离开座席说:“臣下与殷模等因遭受故土沦陷,生灵灭绝。离弃祖坟,携老带幼,披荆斩棘,前来归顺圣明的教化,在流亡贱人中,蒙主公生身养命之福,不能自我互相督责砥砺,以报答万分之一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惠,自我陷入罪恶之中。为臣认罪尚来不及,确实不敢说什么。”孙权听后很为伤感,于是说:“我特为您而赦免他。”后来诸葛瑾跟随孙权讨伐关羽,被封为宣城侯,以绥南将军的身份接替吕蒙兼任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刘备东伐吴国,吴王孙权求和,诸葛瑾给刘备去信说:“陡然听说您的大军从白帝城开发,有人担心您的议事大臣会认为吴王侵夺此州,杀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当答应和解,这种思想认识只是从小处用心,没有从大局考虑。我试为陛下分析此事的轻重大小。陛下如能抑制威势,消减愤怒,姑且审查一下我的意见,主意就可立即确定,不需再咨询各位大臣。陛下同关羽之亲能比上同汉朝先皇之亲吗?荆州的大小能比上整个国家吗?对曹操和孙权都应仇恨,谁应放在第一位?如果审察权衡这些,作出决定就易于反掌。”当时有人说诸葛瑾另派亲信前与刘备报讯,孙权说:“孤人与子瑜有死生不变的誓言,子瑜不会背弃我,就像我不会背弃他一样。”
黄武元年(222),诸葛瑾升任左将军,督守公安,假节,被封为宛陵侯。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而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虞翻在给亲友的信中说:“诸葛瑾敦仁厚义,效法上天救活生灵,近来承蒙他仗义执言,为我保全名分,无奈我积怨过多犯罪过深,深为陛下所忌恨,虽有祁奚之类的人相救,而我却无羊舌氏那样的德行,解救是没有什么希望了。”诸葛瑾为人雍容大度善思,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弘缓雍雅。孙权也对他甚为看重,每有大事就要征询他的意见。他还个别征询诸葛瑾说:“最近收到陆伯言的呈表,以为曹丕已死,深受苦难的北方百姓,应当一见到我们的旌旗就会瓦解,但他们反而更加平静。听说新立魏主全都选用忠良之臣,宽刑罚,施恩惠,减轻赋税徭役,以取悦民心,对我们的祸患比曹操时期更为深重。孤人认为话不可这样说。曹操的行为,恐怕只有杀戮攻伐算是小过失,谈到他离间他人骨肉,只不过是残酷而已。至于御将用人,则自古少有。曹丕与曹操比,是万万比不上的。如今曹睿比不上曹丕,正像曹丕比不上曹操一样。他之所以极力布施小恩小惠,必然是因为他父亲刚死,自己考虑到能力衰弱,害怕受困受难的百姓有朝一日起来崩溃他的统治,故此勉强自我委屈来换取民心,想用这种手段来稳定自己的皇位,哪里是走向兴隆的趋势呢?听说他任用陈长文、曹子丹这类人,这些人或是文弱书生,或是皇亲国戚,哪能驾驭雄才虎将以制服天下啊!威权不集中,则国家事情就会错乱不协调,正如过去张耳、陈余,他们并非不想和睦,只是涉及到权势,就自相残害,此乃世事的情理使之然。而且陈长文这类人,过去之所以能恪守善道,是因为曹操箍住了他们的头,害怕曹操的威严,故能尽心尽意,不敢为非作歹。及至曹丕继承父位,年岁已经很大,他继曹操之后尘,以恩情笼络他们,故此他们还能感恩戴德。现在曹睿年幼力薄,只能任人摆布,这类人一定会由此而弄巧作态,结党营私,各人扶助各人的依附势力。如此国家局势,奸邪谗佞必然并起,互相陷害仇视,以至彼此憎恶对立。长此以往,在下者群臣夺利争权,在上者君主年幼无力控御,他们的失败还要等好长的时间吗?所以知道他们必定失败的缘故,是因为自古至今,哪有四五人把持国家刑令权柄,而不离心离德转而互相作狗咬狗的争斗呢?强者必然欺凌弱者,弱者必然寻求外援,这确是国家乱亡的规律啊!子瑜,你只管用心听着,伯言平日能善于从长远之处分析问题,恐怕在这件事上的认识有些不周全吧。”孙权登基称帝后,任命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兼职豫州牧。及至吕壹被诛杀,孙权还有诏书责备诸葛瑾等,这些情况载在孙权传里。
诸葛瑾马上根据具体情况作了答复,话语恭顺而说理明确。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名振当时,孙权对他深为器重,另眼相待,然而诸葛瑾却总是嫌弃他,认为他不是个保全家业的儿子,并为此常常担忧。
赤乌四年(241),诸葛瑾六十八岁去世,留下遗嘱要求用不上漆色的棺材,穿上平日的衣服装殓他,丧事节省俭约。诸葛恪已经被封了侯,所以他的弟弟诸葛融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并代理军职领兵驻守公安,部属官兵都亲近依附他。边境上如果没有战事,诸葛融就在秋、冬之日狩猎习武,春、夏之日宴邀宾朋,并款待休假的官兵,有的人不远千里赶来参加。每次设宴聚会诸葛融总是逐一询问客人,让他们报知自己的技能,于是合并榻床接拼座席,将相应的对手安排在同席,有的人喜欢下棋,有的人乐于樗。。,投壶弓弹,各归同类。这时鲜甜水果不断送上,清香美酒款款斟饮,诸葛融本人则来往观看,终日不倦。诸葛融的父亲和哥哥都穿着朴素,即使在军旅之中,穿着也不华丽,而诸葛融则锦衣绣服,偏爱追求奢丽打扮。孙权去世后,他被提升为奋威将军。后来诸葛恪征讨淮南时,授予诸葛融符节,令他领军进入沔水一带,进击西部敌军。诸葛恪被诛杀,孙峻派无难督施宽召集将军施绩、孙壹、全熙等前去拘捕诸葛融。诸葛融突然听说官兵到来,恐惧犹豫,不知如何是好。官兵将城包围后,他饮药酒自杀,三个儿子也全被处死。
步骘传,(附步阐传)步陟马,字子山,临淮郡淮阴人。因世道混乱,他避难到江东,孤身一人穷困潦倒,与广陵人卫旌同年且相互友好,都靠种瓜养活自己,白天勤劳四肢,夜间诵读经传。会稽人焦征羌,郡里的豪门大族,他的门客放纵行事。步陟马与卫旌在他的地方上谋生,害怕受到他们的侵扰,于是一道写好名帖带着鲜瓜,来献给焦征羌。征羌正在内屋睡觉,步陟马与卫旌在外立等多时,卫旌想放下瓜离开,步陟马阻止他说:“我们之所以来,是怕他势力强霸,而今放弃努力离开,想借以显示清高,只会与他结下怨仇。”很久,焦征羌开窗看到他们,他自己身倚几案坐在帷帐内,叫人铺席于地,让步陟马、卫旌坐在窗外。卫旌更加感到耻辱,而步陟马言谈神色自若。焦征羌吃饭,自己坐在大食案前,上面堆满了美味佳肴,而以小盘盛饭给步陟马、卫旌,只有蔬菜下饭而已。卫旌咽不下食,步陟马却下劲地吃直至吃饱才告辞而出。卫旌发火地对步陟马说:“你怎能忍受如此侮辱?”步陟马说:“我们贫穷低贱,故此主人以贫贱的礼节对待,本来就是那样,有什么可耻辱的呢?”孙权为讨虏将军时,征召步陟马为主记,任命他为海盐县县长,后又召还他任命为车骑将军东曹掾。建安十五年(210),步陟马外出兼任鄱阳太守。年内,又改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统率武射吏一千人,很快取道南行。第二年,补任使持节、征南中郎将。刘表所设置的苍梧太守吴巨暗中怀有异心,外表归附内心背离。步陟马虚意抚诱吴巨,请吴巨前来相见,借机将他斩首示众,步陟马威声大震。士燮兄弟相继接受王命,南方归顺东吴,即从此时开始。益州豪族雍閏等杀害蜀国所设置的太守正昂,与士燮报讯,想归顺东吴。步陟马秉承上意派遣使者宣恩招纳,由此步陟马被加授平戎将军,封爵广信侯。
延康元年(220),孙权派遣吕岱替代步陟马,步陟马率领交州义士一万人出任长沙。正逢刘备东下,武陵的少数民族有所响应,孙权于是命令步陟马北进益阳。刘备惨败后,零陵、桂阳等郡仍然骚扰不宁,处处行军遇阻,步陟马辗转征讨,全部平定。黄武二年(223),被升为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为临湘侯。黄武五年(226),假节,移兵驻扎沤口。孙权称帝后,步陟马被任为骠骑将军,兼任冀州牧。当年,都督西陵,接替陆逊安抚南北边境,不久因冀州划在蜀国名分下,故解除州牧职任。当时孙权的太子孙登驻守武昌,仁慈待人乐于行善,他与步陟马的信说:“贤人君子,就是要以之兴隆教化,辅佐治理时务之人。我天性愚弊,不明达道义,虽然确实想兢兢尽心于完美的德行,致意于贤明的君子,但说到远近的士人,其先后名位如何相宜,恐怕我的想法与实际不合,未能详察他们的情况。易传有言:‘爱惜他能不使他劳苦吗?忠心者能不施以教诲吗?’这种意思,岂不是对君子所寄予的希望吗?”步陟马于是把当时在荆州境内任职的人,如诸葛瑾、陆逊、朱然、程普、潘氵睿、裴玄、夏侯承、卫旌、李肃、周条、石干十一人列了出来,甄别他们的品行业迹,借机上书进行劝说鼓励孙登说:“为臣听说君主不亲自处理小事,百官和各主管机关各负其责。故此大舜任用九贤,自己则无所用心,只是弹五弦琴,咏南风诗,不下殿堂而天下得到治理。齐桓公任用管仲,自己披散头发乘车游玩,不仅使齐国得到治理,还能一匡天下、九合诸侯。近者汉高祖用三杰而兴帝业,西楚霸王失去英雄俊杰而使前功尽丧。汲黯在朝时,淮南王不敢阴谋作祸;郅都守边防,匈奴人只好远走匿迹。故此贤人所在之地,可以御敌千里,真正为保卫国家的利器,也是王朝兴替的根本。如今圣王教化还未被覆汉江以北,黄河、洛水之滨尚有僭位背逆的丑类,这确是一个招揽英雄选拔俊杰任贤使能的时代。希望太子对此留意重视,是则天下人的大幸!”后来中书吕壹负责审查文书,受到他们纠举的人很多,步陟马上奏说:“我听说各位典校官员挑剔细微,吹毛求疵,加重案情着力诬陷,动辄就想陷害他人来达到作威作福的目的,无罪无辜的人,横受大刑。因此使得人们局促不安于天地之间,谁人不恐惧战忄栗?从前的狱官,都是以贤者当任,故此皋陶任职典狱,吕侯负责赎刑,张释之、于定国任职廷尉,则百姓没有受冤之人,国运吉祥太平,实在由此而起。
今天的这伙小毛官,行为与古人相悖,断狱以行贿为准,轻视玩忽人命,反把责任归咎于上头,为国家招来怨恨。一人悲叹,则王道受损,实在可恨!德者处罚谨慎,哲人定刑公正,这是古籍赞美的事情。自今以后凡有真相不明的案例,属于京城的则应咨询顾雍,属于武昌的则应征询陆逊、潘氵睿,平心尽意,务在取得真情,步陟马倘有明见之处,受到惩罚又有何恨?”又说:“天子以天为父以地为母,故此宫室百官的设置,总是效法上天星宿的安排。如果施行政令,能敬顺时节,官任得人,则阴阳之气和协调平,七星运转正常。至于今日,官吏缺职甚多,虽有大臣,但未得信任,如此则天地岂能不发生异变?故此连年干旱,这是阳气过盛的感应。
又嘉禾六年(237)五月十四日,赤乌二年(239)正月初一及二十七日,都发生地震。地属阴,是臣子的象征,阴气过强故有此震动,这是为臣的人专擅朝政的缘故。凡天地发生异变,都是警告人间君主,岂能不深思它的用意?”又说:“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氵睿,他们忧虑深远责任重大,志在竭诚为国,日夜兢兢业业,寝食不安,心中思虑安国利民,建立长治久安的大计,可说是心腹股肱、社稷大臣。应当委他们以重任,不让其他官员监督他们所负责的工作,责令他们作出成绩,考察他们工作优劣。这三位大臣,他们的思虑只是有未顾及到的地方而已,岂敢专擅职权作威作福欺骗、辜负陛下呢?”又说:“悬赏以显彰善行,设刑以威慑奸佞,任贤使能,审明法刑,则什么功业不能作成,什么事理不能辨明,什么言语不能听闻,什么现象不能认清呢?如果今日郡守县令,都能做到所任用者各得其人,共同协助治理国家,这样,各种政务岂不顺利兴盛!我私下听说各县都有编外备用官员,官吏多了民众就受烦扰,社会风气由此败坏。而小人们却有了利用君命的机会,不努力奉行公务却由此作威作福,无益于君主的视听,倒成为百姓的祸害,我认为这类官员可全部罢免省去。”孙权阅读奏章后也有了醒觉,于是处死吕壹。步陟马前后为荐举屈居下位的贤能之士,解救遭受无辜祸患的蒙冤之人,上书数十次。孙权虽不能全都采纳,但还是经常接受他的意见,多得他的帮助之益。
赤乌九年(246),步陟马接替陆逊作丞相,他仍然教诲门生,手不释书,穿着住室仍像儒生。然而他家的妻妾服饰则极为奢侈华丽,因此颇受人讥诮。他在西陵职任上二十年,邻近的敌人都敬畏他的威严信义。步陟马性情宽宏大量颇得人心,喜怒不形于声色,内外人士对他肃然起敬。赤乌十年(247),步陟马去世。他的儿子步协继承爵位,统率步陟马所领军队,加授抚军将军。步协去世,他的儿子步玑继承侯爵。步协的弟弟步阐,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授昭武将军,封爵西亭侯。
凤凰元年(272),步阐被征召为绕帐督。步阐家几代都在西陵,突然被征召,自以为要失去职任,又害怕受到谗害,于是据守西陵投降晋国。他遣送步玑和弟弟步王睿前赴洛阳任职,晋朝廷任命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任侍中,假节兼任交州牧,封爵宜都公;任命步玑监江陵诸军事、左将军,加任散骑常侍,兼任庐陵太守,改封为江陵侯;任命步王睿为给事中、宣威将军,封爵都乡侯。命令车骑将军羊祜、荆州刺史杨肇前去救援步阐。孙皓派陆抗西进,羊祜等退军。陆抗攻陷西陵城,斩杀步阐等。步氏家族泯灭,只有步王睿继承后嗣。颍川人周昭著书赞扬步陟马及严。。等人说:“古今贤明的士大夫之所以失名丧身,倾家害国,其中原因不止一个,然而归纳其中大致规律,总结其中常见祸患,不过四种原因而已。急于议论是一,争逐名势是二,重用朋党是三,力求速效是四。急于议论就会伤害别人,争逐名势就会破损友情,重用朋党就会蒙蔽君主,力求速效就会丧失道义。这四种因素不消除,未有能保全自己的人。当今君子能不这样,也常有其人,岂只古人如此呢?然而要评说其中最为突出者,莫若顾豫章、诸葛使君、步丞相、严卫尉、张奋威表现得最为完美。论语有言‘夫子恂恂善诱他人’,又言‘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顾豫章具备了这种美德。‘望去庄严可畏,接近则温和可亲,听其言严厉可警’,诸葛使君体现出了这种品格。‘庄严安静,威严不凶’,步丞相履行了这种准则。学习不追求利禄,心中没有非分贪念,严卫尉、张奋威继承了这种品德。这五个人,虽说各人德行存在差异,地位有所轻重,但在举止进退的大操守方面,不犯上述四种弊病,这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从前丁讠胥出身孤贫之家,吾粲来自牧童之群,顾豫章发挥传扬他们的长处,使他们跻身于陆、全之列,因此人才没有受到幽闭抑滞,则社会风俗淳厚。诸葛使君、步丞相、严卫尉三人,从前为布衣时就互相友善,许多议论者据此论评他们的优劣。起初,先严卫尉,次步丞相,再是诸葛使君。后来他们共侍事明君,经营国家事务,出世处事的才干有所不同,故此他们的名次先后与从前相反。这是世间平常人依据他们名位厚薄来评定的。至于他们三人相互友好,始终没有损失友情,这难道不是古人交友的作风吗?又鲁横江(肃)从前率领一万兵马,驻守陆口,这是当时的美差事,能与不能者,谁人不乐意这种职位?而鲁肃死后,严卫尉被选中接手鲁肃,但他自知不具备将帅之才,坚辞不受,终于没有就任。后来他位列九卿、职典八座,荣耀不足以自夸,俸禄不足以自给。至于另两位君子,都是居上将之位,极尽富贵。严卫尉既没有追求名利的欲念,诸葛使君、步丞相二位也不自誉推荐,各人坚守自己志向,保全自己声誉。孔子有言:‘君子庄重而不争夸,合群而不结党’。
这三人都有这种风范。又张奋威的声名,也应与三君同列,担当一方戍守,承受上将职任,与使君、丞相没有两样。然而历任国事,论评功劳,确实有先后之差,故此他们的爵位荣显在程度上大有不同。而张奋威平静地处在自己的地位上,作出决定能明白自己的不同,心里没有丧失道义的欲念,作事没有自大失控的要求,每次上朝,举止进退遵循礼仪,言语诚恳,无不表示出忠心。张叔嗣虽是亲贵,言谈中忧虑他的失败;蔡文至虽说疏贱,言谈中赞赏他的贤明。他的女儿许配太子,接受聘礼有如接受吊唁,慷慨奔赴君命,确是忠厚笃实之人,其事业成败得失,都如他自己所虑,可说是坚守道义见机而行,喜好古风的贤士。至于治理国家,统率军队,于驰骋疆场之际,建立霸王功业,这五个人都无超人之处。至于精守道义,不求苟图,处世升降进退,都能保全名节,远远超绝世俗,确实有所师承。故此大略地评论他们事迹,以此展示于后来君子。”周昭,字恭远,与韦曜、薛莹、华核一起撰作吴书,后为中书郎,因犯罪下狱,华核上表援救,孙休不应允,于是伏法丧命。
吗?”严。。由是背诵了孝经中“仲尼居”一节。张昭说:“严。。乃浅陋书生,臣下我请为陛下背诵。”于是背诵“君子之事上”一段,大家都认为张昭明白该在皇上面前背诵什么。张昭每次上朝,言谈吐辞雄壮严厉,义形于色,曾经因为直言而忤逆孙权的意旨,中断一段时间的入朝觐见。后来蜀国的使者来到东吴,称颂蜀国大臣的德行高尚,东吴群臣中无人出面应对,孙权叹息说:“如果张公在坐,此人不待别人使他折服就会丧气,哪里还敢自吹自擂呢?”第二天,他就派宫中使臣前往慰劳张昭,并乘机请张昭进见。张昭离席向孙权赔罪致歉,孙权跪下阻止了他。
张昭坐定后,抬头说:“过去太后、桓王不把老臣托付给陛下,而将陛下托付给老臣,故此老臣想尽臣子的节操,来报答这般厚恩,使自己在死之后,有可为人称道之处。但我见识思虑浅短,违逆陛下圣明的意旨,自己认为死后必将尸骸永远丢弃在沟壑中,不料又蒙召见,得以报效陛下于朝廷。然而我这颗愚暗的心用来服事国家,志在忠贞不移,死而后已。假如说要我改变思想,以求得世间的尊荣和陛下的欢心,这一点为臣是绝对做不到的!”孙权向他深表歉意。孙权因为公孙渊派人前来称藩,就派张弥、许晏前往辽东任命公孙渊为燕王,张昭劝谏说:“公孙渊背叛魏国,害怕受到征讨,才远道前来求援,这并非他的本意。如果公孙渊改变意图,想向魏国表明心迹,我们的两位使者就回不来了,这不是要让天下人所取笑吗?”孙权与他反复争辩,但张昭更加坚持自己的观点。孙权实难忍受,按刀在手愤怒地说:“吴国的官员士人进宫则向我拜谒,出宫则向您致礼。孤人对您的敬重,也算到了顶,而您却屡次在大庭广众中反驳孤人,孤人真担心自己会做出失策的事。”张昭久久地注视着孙权说:“为臣虽说知道自己的话不会被采用,而每每竭尽愚忠,确是因为太后临终之时,将老臣叫到床前,遗诏顾命的话语总在我的耳边啊!”说着涕泣交流。孙权把刀扔在地上,与张昭相对而泣。然而孙权最终还是派张弥、许晏去了辽东。张昭忿恨自己的忠言未被采纳,就声称有病不再上朝。
孙权对此很恼恨,用土堵塞住张昭家的大门,张昭又在里面用土把门封死。公孙渊果然杀害了张弥、许晏。孙权多次派人慰问张昭并赔不是,张昭坚决不起床,孙权因故路过张昭家门喊他出来相见,张昭以病重相推辞。孙权放火烧他家的大门,想以此把他吓出来,而张昭反而又把内室的门窗关严。孙权让人熄灭了火,在门外站立很长一段时间,张昭的几个儿子一起把张昭搀扶起来,孙权用车把他带进宫中,自我作了深深的谴责。张昭不得已,自是又恢复朝见。张昭容貌庄严端重,有威风。孙权常说:“孤人与张公谈话,不敢随便信口而言。”整个国家的人都敬畏他。
他八十一岁,即嘉禾五年(236)去世。留下遗嘱,要求对他用缣布束发,用不上漆色的棺材,以平常的穿着装殓。孙权亲自素服吊唁,追谥他为“文侯”张昭长子张承已被封侯,故由小儿子张休继承爵位。
顾雍传,(附顾邵等传)顾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人。蔡伯喈从朔方返回后,曾到吴县躲避仇人,顾雍跟着他学琴习书。州郡都上表举荐他,成年后即任合肥县县长,后转任娄县、曲阿、上虞,每处都有政绩。孙权兼任会稽太守,不在郡府就任,以顾雍为郡丞,代理太守职任,讨除贼寇,郡内安定平静,官民都归服他。几年后,他入朝任左司马。孙权为吴王时,顾雍逐步升任为大理奉常,兼任尚书令,封爵阳遂乡侯,封侯后回到官邸。而家中人尚不知道,后来听说才感到惊奇。
黄武四年(225),顾雍到吴郡迎来母亲。母亲来到后,孙权亲自前往庆贺,并在厅堂上向他母亲行拜礼。公卿大臣们全来聚会,后来太子又前往庆贺。顾雍为人从不饮酒,沉默寡言,举止得当。孙权曾感叹地说:“顾君不言,言必在理。”到饮宴欢乐之时,左右的人都怕酒后言行有失而被顾雍见怪,故此不敢放纵尽情。孙权又说:“顾公在座,人不敢乐。”他就是这样的让人敬畏。这一年,顾雍被改任为太常,晋封醴陵侯,替代孙邵为丞相,兼管尚书事。他所选择任用的文武官吏都能各尽所能,心无不适之意。他常到民间察访征询,遇上有政务上应采用的地方,就当即秘密呈报。如能被采纳施行,则归功于主上,如果未被采纳,则永远不泄露其中情况。孙权由此十分敬重他。然而他在朝廷上有所陈述与建议,言辞表情虽然恭顺,但所坚持的原则正直不屈。孙权曾咨询朝政得失,张昭趁时将自己收集到的意见陈述出来,颇以为法令太严,刑罚过重,应该有所减损。孙权听了不作声。他回头问顾雍:“您认为怎样?”顾雍回答说:“我所听到的情况,也像张昭说的那样。”于是孙权才讨论讼狱减轻刑罚。过了一个时期,吕壹、秦博为中书,主管审核各官府及州郡上报的文书。吕壹等因此逐渐作威作福,于是开始建置机构卖酒、关隘征税牟取暴利,检举他人罪过,细微的小事也上报朝廷,再加重案情进行诬陷,毁谤大臣,排斥陷害无辜之人,顾雍等人都曾受到他们的举报告发,并因此遭到谴责。后来吕壹邪恶罪行暴露,收押在廷尉府中。顾雍前往审理此案,吕壹以囚犯身份见顾雍,顾雍和颜悦色,问他诉讼言辞。临走时,又对吕壹说:“你心里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吕壹只是叩头无话可说。当时尚书郎怀叙当面斥骂羞辱吕壹,顾雍批评他说:“官府有明确的法令,何必如此呢?”顾雍任丞相十九年,享年七十六岁,赤乌六年(243)去世。
起初起病轻微时,孙权命令医官赵泉前往诊视,任命他的小儿子顾济为骑都尉。顾雍听到这个任命,悲伤地说:“赵泉善于诊别生死,我的病一定好不了,故此皇上想让我亲眼看到顾济受命任职。”孙权身穿丧服亲临吊唁,谥号为“肃侯”顾雍长子顾邵早死,次子顾裕身患顽疾,少子顾济承袭爵位。顾济无后,故绝嗣。
永安元年(258),孙休下诏说:“已故丞相顾雍,品德最为高尚,忠诚贤能,以礼仪辅佐国政。但他的侯爵后继无嗣,朕极为怜悯,现以他的次子顾裕袭爵为醴陵侯,以表彰顾雍生前的功勋。”顾邵,守孝则,博览经传,喜论人物。他年少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而陆逊、张敦、卜静等都次于他们。自州郡贤士到四方俊杰,都与他相见来往,有的与他言谈议论而去,有的与他结下深交而别,声名流播,远近称扬。孙权将孙策的女儿许给他为妻。顾邵二十七岁时,离家出任豫章郡太守。他来到豫章一下车就去祭祀前代贤士徐孺子的坟墓,优待徐家后人;同时禁止那些不合礼仪胡乱奉祀的祭奠。手下小官吏中凡资质良好者,就令他们去就学读书,从中择选成绩突出者,提拔安排在更高的重要职位上,以此扬善推广教化,使民风民俗大为改进。其初,钱塘人丁讠胥出身于行伍,阳羡人张秉生长于庶民,乌程人吴粲、云阳人殷礼来自低贱阶层,顾邵都予以提拔并与他们亲近,给他们树声扬名。张秉遇到父母大丧,顾邵亲自穿着丧服束上麻带去吊唁。顾邵将往豫章,已经要上路进发,正值张秉生病,当时送行的人数以百计,顾邵向宾客解释说:“张仲节有病,苦于不能来与我告别,我也遗憾不能见到他,暂且让我回去与他辞行,各位稍待少时。”他关心下面贤士,以善相待,都像这样。丁讠胥官至典军中郎,张秉官至云阳太守,殷礼官为零陵太守,吴粲官任太子少傅。世人都认为顾邵能知人。他在郡任职五年,死在任上,他的儿子顾谭、顾承。顾谭,字子默,成年后与诸葛恪等为太子四友,从中庶子转任辅正都尉。赤乌年间,他替代诸葛恪为左节度。每次审阅账簿,未曾下筹计算,只靠屈指心计,就能全部找出其中错谬之处,手下官员们由此很佩服他。加任奉车都尉。薛综为选曹尚书时,坚持让位给顾谭,说:“顾谭思虑精细行事慎密,通贯道义,晓达微情,才华照人,德孚众望,这些确实不是我赶得上的。”后来顾谭终于替代了薛综。祖父顾雍去世几个月后,顾谭被任为太常,接替顾雍兼理尚书事。
当时鲁王孙霸深受恩宠,与太子孙和齐名抗衡,顾谭上疏说:“为臣听说有国有家者,必须明确嫡庶的区分,区别尊卑的礼节,使高下有别,等级有隔。这样则骨肉之间的恩情相生,非分的企图绝断。从前贾谊陈说治国安邦的大计,评论诸侯的势力,认为他们的权势重大,虽是亲属之间也一定有逆犯名节的弊端;权势轻弱,虽是疏远之人也一定有保全自身的福祥。故此淮南王是汉文帝的亲弟,不能永享封国,就失在权势过重;吴芮是外姓臣子,却将长沙王位传给子孙,就得在权势轻微。从前汉文帝让慎夫人与皇后同坐一席,袁盎撤去慎夫人座位,文帝面显怒色,及至袁盎明辨尊卑的礼仪,说明戚夫人成为‘人彘’的教训,文帝当下怒气即消,慎夫人也醒悟过来。现在为臣说明这些,并非有什么偏心偏爱,确实是想让太子安定其位而鲁王有所得益!”由是孙霸与顾谭有了嫌隙。当时长公主的丈夫卫将军全琮之子全寄正为孙霸的宾客,全寄一向行为不端,为顾谭所不容之人。在此之前,顾谭的弟弟顾承与张休都北征寿春,全琮当时为大都督,与魏国将领王凌大战于芍陂,战事不利,魏兵乘胜消灭了五营将秦晃的部队,张休、顾承奋力抗击,终于制止住魏军的进攻。当时全琮的儿子们全绪、全端也同样为军中将领,他们乘敌军被制止住后就出兵攻击,王凌军队因此退却。当时论功行赏,认为使敌军停止进攻的功劳大,使敌军撤退的功劳小,故张休、顾承一道被升为杂号将军,全绪、全端只升为偏将而已。全寄父子更为忌恨,共同构陷顾谭。顾谭由此获罪被流放到交州,他幽居发愤,撰作新言二十篇。其中知难篇即用来自我哀伤。他被流放两年,于四十二岁时,在交阯去世。
顾承,字子直。嘉禾年间与舅舅陆瑁都被礼仪征召。孙权赐予顾雍丞相信中说:“您的孙儿顾子直,有宽容乐善之名声,及至与他相见,才知比传闻还要强得多,我真为您感到高兴并加以表彰。”于是任命他为骑都尉,统率羽林军。后来顾承为吴郡西部都尉,与诸葛恪等共同平定山越,各得精兵八千人,还军驻屯章阝亢,被任为昭义中郎将,入朝为侍中。芍陂战役,被升为奋威将军,外出兼任京下督。几年后,与哥哥顾谭、张休等一道流放到交州,三十七岁时去世。
诸葛瑾传,(附诸葛融传)诸葛瑾,字子瑜,琅王牙郡阳都人。汉朝末年他避乱江东。正值孙策去世,孙权的姐夫曲阿人弘咨见诸葛瑾非同一般人,将他推荐给孙权,与鲁肃等一同被作宾客礼待,诸葛瑾后来为孙权的长史,转任中司马。
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派遣诸葛瑾出使蜀国与刘备结好,诸葛瑾与弟弟诸葛亮都以公事相见,公事之后没有任何私人的会见。诸葛瑾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吴郡太守朱治,是举荐孙权为孝廉的将领,孙权曾对他有怨望的地方,只因平时对他很敬重,难于亲自启齿责备他,故而心内忿怨无法排解。诸葛瑾揣摩到其中的缘故,又不敢公开明白地说出口。于是自求用孙权的意思来自问,这样他就在孙权面前写信,广泛地阐明事物的常理,借题用自己的思想迂回地推测分析孙权的内心活动。写完后,他将信呈交孙权,孙权看后很高兴,笑着说:“我的疙瘩让你给解开了。颜渊之德,是要人更为亲爱,难道就是这个意思吧!”孙权又责备过校尉殷模,所定罪名令人难料。很多大臣为殷模求情,孙权更加愤怒,与求情人们反复论争,只有诸葛瑾默不作声。孙权说:“子瑜怎么不说话?”诸葛瑾离开座席说:“臣下与殷模等因遭受故土沦陷,生灵灭绝。离弃祖坟,携老带幼,披荆斩棘,前来归顺圣明的教化,在流亡贱人中,蒙主公生身养命之福,不能自我互相督责砥砺,以报答万分之一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惠,自我陷入罪恶之中。为臣认罪尚来不及,确实不敢说什么。”孙权听后很为伤感,于是说:“我特为您而赦免他。”后来诸葛瑾跟随孙权讨伐关羽,被封为宣城侯,以绥南将军的身份接替吕蒙兼任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刘备东伐吴国,吴王孙权求和,诸葛瑾给刘备去信说:“陡然听说您的大军从白帝城开发,有人担心您的议事大臣会认为吴王侵夺此州,杀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当答应和解,这种思想认识只是从小处用心,没有从大局考虑。我试为陛下分析此事的轻重大小。陛下如能抑制威势,消减愤怒,姑且审查一下我的意见,主意就可立即确定,不需再咨询各位大臣。陛下同关羽之亲能比上同汉朝先皇之亲吗?荆州的大小能比上整个国家吗?对曹操和孙权都应仇恨,谁应放在第一位?如果审察权衡这些,作出决定就易于反掌。”当时有人说诸葛瑾另派亲信前与刘备报讯,孙权说:“孤人与子瑜有死生不变的誓言,子瑜不会背弃我,就像我不会背弃他一样。”
黄武元年(222),诸葛瑾升任左将军,督守公安,假节,被封为宛陵侯。虞翻因为狂放直率而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多次替他说情。虞翻在给亲友的信中说:“诸葛瑾敦仁厚义,效法上天救活生灵,近来承蒙他仗义执言,为我保全名分,无奈我积怨过多犯罪过深,深为陛下所忌恨,虽有祁奚之类的人相救,而我却无羊舌氏那样的德行,解救是没有什么希望了。”诸葛瑾为人雍容大度善思,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弘缓雍雅。孙权也对他甚为看重,每有大事就要征询他的意见。他还个别征询诸葛瑾说:“最近收到陆伯言的呈表,以为曹丕已死,深受苦难的北方百姓,应当一见到我们的旌旗就会瓦解,但他们反而更加平静。听说新立魏主全都选用忠良之臣,宽刑罚,施恩惠,减轻赋税徭役,以取悦民心,对我们的祸患比曹操时期更为深重。孤人认为话不可这样说。曹操的行为,恐怕只有杀戮攻伐算是小过失,谈到他离间他人骨肉,只不过是残酷而已。至于御将用人,则自古少有。曹丕与曹操比,是万万比不上的。如今曹睿比不上曹丕,正像曹丕比不上曹操一样。他之所以极力布施小恩小惠,必然是因为他父亲刚死,自己考虑到能力衰弱,害怕受困受难的百姓有朝一日起来崩溃他的统治,故此勉强自我委屈来换取民心,想用这种手段来稳定自己的皇位,哪里是走向兴隆的趋势呢?听说他任用陈长文、曹子丹这类人,这些人或是文弱书生,或是皇亲国戚,哪能驾驭雄才虎将以制服天下啊!威权不集中,则国家事情就会错乱不协调,正如过去张耳、陈余,他们并非不想和睦,只是涉及到权势,就自相残害,此乃世事的情理使之然。而且陈长文这类人,过去之所以能恪守善道,是因为曹操箍住了他们的头,害怕曹操的威严,故能尽心尽意,不敢为非作歹。及至曹丕继承父位,年岁已经很大,他继曹操之后尘,以恩情笼络他们,故此他们还能感恩戴德。现在曹睿年幼力薄,只能任人摆布,这类人一定会由此而弄巧作态,结党营私,各人扶助各人的依附势力。如此国家局势,奸邪谗佞必然并起,互相陷害仇视,以至彼此憎恶对立。长此以往,在下者群臣夺利争权,在上者君主年幼无力控御,他们的失败还要等好长的时间吗?所以知道他们必定失败的缘故,是因为自古至今,哪有四五人把持国家刑令权柄,而不离心离德转而互相作狗咬狗的争斗呢?强者必然欺凌弱者,弱者必然寻求外援,这确是国家乱亡的规律啊!子瑜,你只管用心听着,伯言平日能善于从长远之处分析问题,恐怕在这件事上的认识有些不周全吧。”孙权登基称帝后,任命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兼职豫州牧。及至吕壹被诛杀,孙权还有诏书责备诸葛瑾等,这些情况载在孙权传里。
诸葛瑾马上根据具体情况作了答复,话语恭顺而说理明确。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名振当时,孙权对他深为器重,另眼相待,然而诸葛瑾却总是嫌弃他,认为他不是个保全家业的儿子,并为此常常担忧。
赤乌四年(241),诸葛瑾六十八岁去世,留下遗嘱要求用不上漆色的棺材,穿上平日的衣服装殓他,丧事节省俭约。诸葛恪已经被封了侯,所以他的弟弟诸葛融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并代理军职领兵驻守公安,部属官兵都亲近依附他。边境上如果没有战事,诸葛融就在秋、冬之日狩猎习武,春、夏之日宴邀宾朋,并款待休假的官兵,有的人不远千里赶来参加。每次设宴聚会诸葛融总是逐一询问客人,让他们报知自己的技能,于是合并榻床接拼座席,将相应的对手安排在同席,有的人喜欢下棋,有的人乐于樗。。,投壶弓弹,各归同类。这时鲜甜水果不断送上,清香美酒款款斟饮,诸葛融本人则来往观看,终日不倦。诸葛融的父亲和哥哥都穿着朴素,即使在军旅之中,穿着也不华丽,而诸葛融则锦衣绣服,偏爱追求奢丽打扮。孙权去世后,他被提升为奋威将军。后来诸葛恪征讨淮南时,授予诸葛融符节,令他领军进入沔水一带,进击西部敌军。诸葛恪被诛杀,孙峻派无难督施宽召集将军施绩、孙壹、全熙等前去拘捕诸葛融。诸葛融突然听说官兵到来,恐惧犹豫,不知如何是好。官兵将城包围后,他饮药酒自杀,三个儿子也全被处死。
步骘传,(附步阐传)步陟马,字子山,临淮郡淮阴人。因世道混乱,他避难到江东,孤身一人穷困潦倒,与广陵人卫旌同年且相互友好,都靠种瓜养活自己,白天勤劳四肢,夜间诵读经传。会稽人焦征羌,郡里的豪门大族,他的门客放纵行事。步陟马与卫旌在他的地方上谋生,害怕受到他们的侵扰,于是一道写好名帖带着鲜瓜,来献给焦征羌。征羌正在内屋睡觉,步陟马与卫旌在外立等多时,卫旌想放下瓜离开,步陟马阻止他说:“我们之所以来,是怕他势力强霸,而今放弃努力离开,想借以显示清高,只会与他结下怨仇。”很久,焦征羌开窗看到他们,他自己身倚几案坐在帷帐内,叫人铺席于地,让步陟马、卫旌坐在窗外。卫旌更加感到耻辱,而步陟马言谈神色自若。焦征羌吃饭,自己坐在大食案前,上面堆满了美味佳肴,而以小盘盛饭给步陟马、卫旌,只有蔬菜下饭而已。卫旌咽不下食,步陟马却下劲地吃直至吃饱才告辞而出。卫旌发火地对步陟马说:“你怎能忍受如此侮辱?”步陟马说:“我们贫穷低贱,故此主人以贫贱的礼节对待,本来就是那样,有什么可耻辱的呢?”孙权为讨虏将军时,征召步陟马为主记,任命他为海盐县县长,后又召还他任命为车骑将军东曹掾。建安十五年(210),步陟马外出兼任鄱阳太守。年内,又改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统率武射吏一千人,很快取道南行。第二年,补任使持节、征南中郎将。刘表所设置的苍梧太守吴巨暗中怀有异心,外表归附内心背离。步陟马虚意抚诱吴巨,请吴巨前来相见,借机将他斩首示众,步陟马威声大震。士燮兄弟相继接受王命,南方归顺东吴,即从此时开始。益州豪族雍閏等杀害蜀国所设置的太守正昂,与士燮报讯,想归顺东吴。步陟马秉承上意派遣使者宣恩招纳,由此步陟马被加授平戎将军,封爵广信侯。
延康元年(220),孙权派遣吕岱替代步陟马,步陟马率领交州义士一万人出任长沙。正逢刘备东下,武陵的少数民族有所响应,孙权于是命令步陟马北进益阳。刘备惨败后,零陵、桂阳等郡仍然骚扰不宁,处处行军遇阻,步陟马辗转征讨,全部平定。黄武二年(223),被升为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为临湘侯。黄武五年(226),假节,移兵驻扎沤口。孙权称帝后,步陟马被任为骠骑将军,兼任冀州牧。当年,都督西陵,接替陆逊安抚南北边境,不久因冀州划在蜀国名分下,故解除州牧职任。当时孙权的太子孙登驻守武昌,仁慈待人乐于行善,他与步陟马的信说:“贤人君子,就是要以之兴隆教化,辅佐治理时务之人。我天性愚弊,不明达道义,虽然确实想兢兢尽心于完美的德行,致意于贤明的君子,但说到远近的士人,其先后名位如何相宜,恐怕我的想法与实际不合,未能详察他们的情况。易传有言:‘爱惜他能不使他劳苦吗?忠心者能不施以教诲吗?’这种意思,岂不是对君子所寄予的希望吗?”步陟马于是把当时在荆州境内任职的人,如诸葛瑾、陆逊、朱然、程普、潘氵睿、裴玄、夏侯承、卫旌、李肃、周条、石干十一人列了出来,甄别他们的品行业迹,借机上书进行劝说鼓励孙登说:“为臣听说君主不亲自处理小事,百官和各主管机关各负其责。故此大舜任用九贤,自己则无所用心,只是弹五弦琴,咏南风诗,不下殿堂而天下得到治理。齐桓公任用管仲,自己披散头发乘车游玩,不仅使齐国得到治理,还能一匡天下、九合诸侯。近者汉高祖用三杰而兴帝业,西楚霸王失去英雄俊杰而使前功尽丧。汲黯在朝时,淮南王不敢阴谋作祸;郅都守边防,匈奴人只好远走匿迹。故此贤人所在之地,可以御敌千里,真正为保卫国家的利器,也是王朝兴替的根本。如今圣王教化还未被覆汉江以北,黄河、洛水之滨尚有僭位背逆的丑类,这确是一个招揽英雄选拔俊杰任贤使能的时代。希望太子对此留意重视,是则天下人的大幸!”后来中书吕壹负责审查文书,受到他们纠举的人很多,步陟马上奏说:“我听说各位典校官员挑剔细微,吹毛求疵,加重案情着力诬陷,动辄就想陷害他人来达到作威作福的目的,无罪无辜的人,横受大刑。因此使得人们局促不安于天地之间,谁人不恐惧战忄栗?从前的狱官,都是以贤者当任,故此皋陶任职典狱,吕侯负责赎刑,张释之、于定国任职廷尉,则百姓没有受冤之人,国运吉祥太平,实在由此而起。
今天的这伙小毛官,行为与古人相悖,断狱以行贿为准,轻视玩忽人命,反把责任归咎于上头,为国家招来怨恨。一人悲叹,则王道受损,实在可恨!德者处罚谨慎,哲人定刑公正,这是古籍赞美的事情。自今以后凡有真相不明的案例,属于京城的则应咨询顾雍,属于武昌的则应征询陆逊、潘氵睿,平心尽意,务在取得真情,步陟马倘有明见之处,受到惩罚又有何恨?”又说:“天子以天为父以地为母,故此宫室百官的设置,总是效法上天星宿的安排。如果施行政令,能敬顺时节,官任得人,则阴阳之气和协调平,七星运转正常。至于今日,官吏缺职甚多,虽有大臣,但未得信任,如此则天地岂能不发生异变?故此连年干旱,这是阳气过盛的感应。
又嘉禾六年(237)五月十四日,赤乌二年(239)正月初一及二十七日,都发生地震。地属阴,是臣子的象征,阴气过强故有此震动,这是为臣的人专擅朝政的缘故。凡天地发生异变,都是警告人间君主,岂能不深思它的用意?”又说:“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氵睿,他们忧虑深远责任重大,志在竭诚为国,日夜兢兢业业,寝食不安,心中思虑安国利民,建立长治久安的大计,可说是心腹股肱、社稷大臣。应当委他们以重任,不让其他官员监督他们所负责的工作,责令他们作出成绩,考察他们工作优劣。这三位大臣,他们的思虑只是有未顾及到的地方而已,岂敢专擅职权作威作福欺骗、辜负陛下呢?”又说:“悬赏以显彰善行,设刑以威慑奸佞,任贤使能,审明法刑,则什么功业不能作成,什么事理不能辨明,什么言语不能听闻,什么现象不能认清呢?如果今日郡守县令,都能做到所任用者各得其人,共同协助治理国家,这样,各种政务岂不顺利兴盛!我私下听说各县都有编外备用官员,官吏多了民众就受烦扰,社会风气由此败坏。而小人们却有了利用君命的机会,不努力奉行公务却由此作威作福,无益于君主的视听,倒成为百姓的祸害,我认为这类官员可全部罢免省去。”孙权阅读奏章后也有了醒觉,于是处死吕壹。步陟马前后为荐举屈居下位的贤能之士,解救遭受无辜祸患的蒙冤之人,上书数十次。孙权虽不能全都采纳,但还是经常接受他的意见,多得他的帮助之益。
赤乌九年(246),步陟马接替陆逊作丞相,他仍然教诲门生,手不释书,穿着住室仍像儒生。然而他家的妻妾服饰则极为奢侈华丽,因此颇受人讥诮。他在西陵职任上二十年,邻近的敌人都敬畏他的威严信义。步陟马性情宽宏大量颇得人心,喜怒不形于声色,内外人士对他肃然起敬。赤乌十年(247),步陟马去世。他的儿子步协继承爵位,统率步陟马所领军队,加授抚军将军。步协去世,他的儿子步玑继承侯爵。步协的弟弟步阐,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授昭武将军,封爵西亭侯。
凤凰元年(272),步阐被征召为绕帐督。步阐家几代都在西陵,突然被征召,自以为要失去职任,又害怕受到谗害,于是据守西陵投降晋国。他遣送步玑和弟弟步王睿前赴洛阳任职,晋朝廷任命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任侍中,假节兼任交州牧,封爵宜都公;任命步玑监江陵诸军事、左将军,加任散骑常侍,兼任庐陵太守,改封为江陵侯;任命步王睿为给事中、宣威将军,封爵都乡侯。命令车骑将军羊祜、荆州刺史杨肇前去救援步阐。孙皓派陆抗西进,羊祜等退军。陆抗攻陷西陵城,斩杀步阐等。步氏家族泯灭,只有步王睿继承后嗣。颍川人周昭著书赞扬步陟马及严。。等人说:“古今贤明的士大夫之所以失名丧身,倾家害国,其中原因不止一个,然而归纳其中大致规律,总结其中常见祸患,不过四种原因而已。急于议论是一,争逐名势是二,重用朋党是三,力求速效是四。急于议论就会伤害别人,争逐名势就会破损友情,重用朋党就会蒙蔽君主,力求速效就会丧失道义。这四种因素不消除,未有能保全自己的人。当今君子能不这样,也常有其人,岂只古人如此呢?然而要评说其中最为突出者,莫若顾豫章、诸葛使君、步丞相、严卫尉、张奋威表现得最为完美。论语有言‘夫子恂恂善诱他人’,又言‘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顾豫章具备了这种美德。‘望去庄严可畏,接近则温和可亲,听其言严厉可警’,诸葛使君体现出了这种品格。‘庄严安静,威严不凶’,步丞相履行了这种准则。学习不追求利禄,心中没有非分贪念,严卫尉、张奋威继承了这种品德。这五个人,虽说各人德行存在差异,地位有所轻重,但在举止进退的大操守方面,不犯上述四种弊病,这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从前丁讠胥出身孤贫之家,吾粲来自牧童之群,顾豫章发挥传扬他们的长处,使他们跻身于陆、全之列,因此人才没有受到幽闭抑滞,则社会风俗淳厚。诸葛使君、步丞相、严卫尉三人,从前为布衣时就互相友善,许多议论者据此论评他们的优劣。起初,先严卫尉,次步丞相,再是诸葛使君。后来他们共侍事明君,经营国家事务,出世处事的才干有所不同,故此他们的名次先后与从前相反。这是世间平常人依据他们名位厚薄来评定的。至于他们三人相互友好,始终没有损失友情,这难道不是古人交友的作风吗?又鲁横江(肃)从前率领一万兵马,驻守陆口,这是当时的美差事,能与不能者,谁人不乐意这种职位?而鲁肃死后,严卫尉被选中接手鲁肃,但他自知不具备将帅之才,坚辞不受,终于没有就任。后来他位列九卿、职典八座,荣耀不足以自夸,俸禄不足以自给。至于另两位君子,都是居上将之位,极尽富贵。严卫尉既没有追求名利的欲念,诸葛使君、步丞相二位也不自誉推荐,各人坚守自己志向,保全自己声誉。孔子有言:‘君子庄重而不争夸,合群而不结党’。
这三人都有这种风范。又张奋威的声名,也应与三君同列,担当一方戍守,承受上将职任,与使君、丞相没有两样。然而历任国事,论评功劳,确实有先后之差,故此他们的爵位荣显在程度上大有不同。而张奋威平静地处在自己的地位上,作出决定能明白自己的不同,心里没有丧失道义的欲念,作事没有自大失控的要求,每次上朝,举止进退遵循礼仪,言语诚恳,无不表示出忠心。张叔嗣虽是亲贵,言谈中忧虑他的失败;蔡文至虽说疏贱,言谈中赞赏他的贤明。他的女儿许配太子,接受聘礼有如接受吊唁,慷慨奔赴君命,确是忠厚笃实之人,其事业成败得失,都如他自己所虑,可说是坚守道义见机而行,喜好古风的贤士。至于治理国家,统率军队,于驰骋疆场之际,建立霸王功业,这五个人都无超人之处。至于精守道义,不求苟图,处世升降进退,都能保全名节,远远超绝世俗,确实有所师承。故此大略地评论他们事迹,以此展示于后来君子。”周昭,字恭远,与韦曜、薛莹、华核一起撰作吴书,后为中书郎,因犯罪下狱,华核上表援救,孙休不应允,于是伏法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