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东芳泽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在所有的钓鱼人中,绝不该忘记的大概要算姜子牙了,人们都说姜太公钓鱼意不在鱼,他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人,继而钓国,后来他果真如愿,封国于齐。司马迁看得十分明白,他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奸周西伯”呵呵,好一个“以鱼钓奸周西伯”其实,子牙还是有意于鱼的,据说苑记载,他七十岁在渭水边钓鱼,三天三夜不见鱼来咬钩,气得浑身直冒火,把衣服帽子全脱了,后来得到一位异人的指点,学得一些钓鱼的技术才钓到鲫鱼和鲤鱼,看来姜太公是钓鱼、钓人也钓国的。这样很保险,进可得国,退可得鱼,如果连鱼也得不到时,子牙也会气得火冒三丈。他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幅悠然自得“愿者上钩”的样子“用无饵直钩,离水面三尺”大概是后人的诈传了,在他的身上,钓鱼也是政治与经济的混合体了。
把钓鱼与政治、经济完全割裂开来,钓就是一切,钓就是目的,钓的过程就是全部,当首推孔子——他同时也是真正具有东方精神的伟大哲人。论语过而说:“孔子钓而不网”钓鱼在孔子身上是修身养性,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交融,这种交融需要一种媒介,孔子把它选定为钓丝,将人与自然同化。在东方,一切真正超功利的东西都是业余的,典型的艺术活动。钓鱼也一样,钓鱼在以鱼为生的人身上没有什么精神可言,只有在那些可以钓也可以不钓的人那里才可以显现,把东方钓鱼精神推向极至的是一些有闲的文人士大夫们,钓鱼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他们在钓鱼这种方式中注入了宁静淡泊与闲适空灵,达到与自然的和谐。
所以,孟浩然所谓的“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该是宁静致远的最佳境界了。“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洲逐钓纶”李商隐把钓鱼和下棋等而同之。而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成了千古绝唱。
钓鱼在东方很大程度上与隐者连在一起,把钓鱼作为一种避世的方式,从复杂纷繁的人人关系退到简单纯净的人鱼关系之中,进而进入大化,进入天人合一的最高人生境界。最能体现这一境界的钓法是溪流独钓。求的是一份闲适,一份宁静,一份空灵,一份物我为一的感觉。最后钓与不钓都无所谓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与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征服,物我化一,大概是东方钓鱼精神的主旨了,张志和有“乐是风波钓是闲”到了“狂风浪起且须还”东方钓鱼追求的是一份闲适,自由。这自由还表现在于可以钓,可以不钓的选择上,故而白居易有“兴尽钓亦罢,归来饮我觞。”而吴镇说得更明白“轻拨棹,且归去,挂起渔竿不钓鱼”
东方智慧很大一部分体现在能从事物的两方面去看问题。记得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人问一个垂钓者,你每天这么钓鱼,你快乐了,鱼可就痛苦了,此人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意思是说,你不是鱼,怎知鱼不快乐呢?其实,在一个真正的东方钓鱼人的观念中,人在钓鱼的同时鱼也在钓人。人钓鱼,同时不为鱼所钓,才是一个真正自由的钓鱼人。两千多年前的宋玉就深谙此理,他在钓赋中记下了一个令一切钓鱼人或想成为钓鱼人的人都扪心自问的故事:楚襄王很爱钓鱼,非常仰慕当时的钓鱼高手玄洲,于是让宋玉和登徒子到玄洲那里学习。回来后,登徒子详细地向楚襄王讲解了那些绝妙高超的技术细节。而宋玉却说:“我看玄洲右手挟着鱼篓,左手拿着钓竿,立在肮脏的河岸上,精神离不开鱼嘴巴,思想离不开鲫鱼和鳊鱼,他形容枯槁,神色憔悴,整天除了钓鱼其他什么事都不干。他不过是一个水边的奴隶罢了。”是的,玄洲这个职业钓鱼专家不过是水边的一个囚徒罢了,他的确不是真正的钓鱼人,而是一个被鱼钓走了的人,他在钓鱼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得到自由,而且失去了自身的自由。
唐代有个著名的和尚叫德诚,曾经写了一首船子和尚拨棹歌的诗:“揭却云篷进却船,一竿云影一潭烟。既抛网,又抛签,莫教倒被钓丝牵”由此可见德诚真正领悟了东方钓鱼精神的精髓,人的智慧往往在禅师那里有出类拔萃的表现。
世事相通,能钓而不被钓的事,恐怕不止于钓鱼一件上,当你拿起有形或无形的鱼竿时,你有没有想过,你准备好了吗?
2003-8-23
; 在所有的钓鱼人中,绝不该忘记的大概要算姜子牙了,人们都说姜太公钓鱼意不在鱼,他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人,继而钓国,后来他果真如愿,封国于齐。司马迁看得十分明白,他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奸周西伯”呵呵,好一个“以鱼钓奸周西伯”其实,子牙还是有意于鱼的,据说苑记载,他七十岁在渭水边钓鱼,三天三夜不见鱼来咬钩,气得浑身直冒火,把衣服帽子全脱了,后来得到一位异人的指点,学得一些钓鱼的技术才钓到鲫鱼和鲤鱼,看来姜太公是钓鱼、钓人也钓国的。这样很保险,进可得国,退可得鱼,如果连鱼也得不到时,子牙也会气得火冒三丈。他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幅悠然自得“愿者上钩”的样子“用无饵直钩,离水面三尺”大概是后人的诈传了,在他的身上,钓鱼也是政治与经济的混合体了。
把钓鱼与政治、经济完全割裂开来,钓就是一切,钓就是目的,钓的过程就是全部,当首推孔子——他同时也是真正具有东方精神的伟大哲人。论语过而说:“孔子钓而不网”钓鱼在孔子身上是修身养性,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交融,这种交融需要一种媒介,孔子把它选定为钓丝,将人与自然同化。在东方,一切真正超功利的东西都是业余的,典型的艺术活动。钓鱼也一样,钓鱼在以鱼为生的人身上没有什么精神可言,只有在那些可以钓也可以不钓的人那里才可以显现,把东方钓鱼精神推向极至的是一些有闲的文人士大夫们,钓鱼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他们在钓鱼这种方式中注入了宁静淡泊与闲适空灵,达到与自然的和谐。
所以,孟浩然所谓的“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该是宁静致远的最佳境界了。“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洲逐钓纶”李商隐把钓鱼和下棋等而同之。而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成了千古绝唱。
钓鱼在东方很大程度上与隐者连在一起,把钓鱼作为一种避世的方式,从复杂纷繁的人人关系退到简单纯净的人鱼关系之中,进而进入大化,进入天人合一的最高人生境界。最能体现这一境界的钓法是溪流独钓。求的是一份闲适,一份宁静,一份空灵,一份物我为一的感觉。最后钓与不钓都无所谓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与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征服,物我化一,大概是东方钓鱼精神的主旨了,张志和有“乐是风波钓是闲”到了“狂风浪起且须还”东方钓鱼追求的是一份闲适,自由。这自由还表现在于可以钓,可以不钓的选择上,故而白居易有“兴尽钓亦罢,归来饮我觞。”而吴镇说得更明白“轻拨棹,且归去,挂起渔竿不钓鱼”
东方智慧很大一部分体现在能从事物的两方面去看问题。记得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人问一个垂钓者,你每天这么钓鱼,你快乐了,鱼可就痛苦了,此人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意思是说,你不是鱼,怎知鱼不快乐呢?其实,在一个真正的东方钓鱼人的观念中,人在钓鱼的同时鱼也在钓人。人钓鱼,同时不为鱼所钓,才是一个真正自由的钓鱼人。两千多年前的宋玉就深谙此理,他在钓赋中记下了一个令一切钓鱼人或想成为钓鱼人的人都扪心自问的故事:楚襄王很爱钓鱼,非常仰慕当时的钓鱼高手玄洲,于是让宋玉和登徒子到玄洲那里学习。回来后,登徒子详细地向楚襄王讲解了那些绝妙高超的技术细节。而宋玉却说:“我看玄洲右手挟着鱼篓,左手拿着钓竿,立在肮脏的河岸上,精神离不开鱼嘴巴,思想离不开鲫鱼和鳊鱼,他形容枯槁,神色憔悴,整天除了钓鱼其他什么事都不干。他不过是一个水边的奴隶罢了。”是的,玄洲这个职业钓鱼专家不过是水边的一个囚徒罢了,他的确不是真正的钓鱼人,而是一个被鱼钓走了的人,他在钓鱼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得到自由,而且失去了自身的自由。
唐代有个著名的和尚叫德诚,曾经写了一首船子和尚拨棹歌的诗:“揭却云篷进却船,一竿云影一潭烟。既抛网,又抛签,莫教倒被钓丝牵”由此可见德诚真正领悟了东方钓鱼精神的精髓,人的智慧往往在禅师那里有出类拔萃的表现。
世事相通,能钓而不被钓的事,恐怕不止于钓鱼一件上,当你拿起有形或无形的鱼竿时,你有没有想过,你准备好了吗?
200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