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东夷昊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说实话,我这人的逻辑性不强,思路不缜密,而且不会写中规中矩的游记。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多大的缺点。因为好景好色都被前人写尽,再去费力,写的不好是佛头着粪,写的再好也没有古典的神韵。所以要写,还是由着思绪写些自己的东西。丹青难写是精神。景物可以照样描画,但是没有人的意象因素和感情色彩,景物再美也无非一堆景物而已。
这是2006年的秋天,我随旅行团到南方去旅行的一些杂感碎记。杂感碎记而已。
江南真如一梦
所谓江南情结应该是游历江南后得出的吧。美丽的花树,温润的气候,如诗如画的风景,如梦如幻的优游。作为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被湿润的空气和满眼的绿色熏染的竟无暇去细细领略,等回到北方这个大渔村,再看到熟稔的景色,再听到生硬的土语时,一时竟觉得江南真如一梦。
江南真如一梦,人生何处相逢。
其实这次旅程并不单单是江南。行程比较远,从山东日照出发,去黄山、千岛湖、杭州、周庄,途中经过南京、苏州等城市。10月20日起程,24日归程。五天的时间。而当我写这个东西的时候,记忆却突然变得模糊,好象许多生动的言语从我的指间悄悄溜走,一时竟不知怎么来整合它们。而耳畔满满都是那些耳熟能详的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都是如此的有情有景,让人神往而又惆怅。
江南好江南好,江南只合游人老。作为一个北方人,江南的好应该是把玩出来的吧。北方才是家国、才是一个释放抱负的舞台,而江南,只是一个供短暂休憩的花园。所谓“暖风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就是这样的立场。江南好,但是江南过于精致和细腻,承担不起过于隆重的政治命题。历史上所谓的偏安以及陪都的称谓,都是站在以北方为中心的角度来看的。作为北方人,江南可以是身心沉醉的场所,但永远不会是灵魂的归宿地。这是一种英雄情结,或者是一种人性的悲哀。
由杭州到密州,苏东坡由执唱板到挥大戟;由周庄到南京,沈万三由称豪富到阶下囚,还有胡雪岩,还有其他。江南的品格明显不是政治品格。人生的戏台在江南,又不在江南。那些一时生动的容颜在时间里湮没,舟楫车马,求官求财,所有的所有无非如波光碎影。周庄张厅听戏的房子里有一幅对联讲道:“古今来色色形形无非是戏,天地间奇奇怪怪何必认真”但是看戏的人又何尝不是戏中的人。
这些感慨都太远了。离题也有些远了。还是记录些别的吧。
路过淮安
一直期待着这样的相遇,自旅游车进入淮安境内我就开始东张西望。我在寻找一个人的居住地,哪怕望上一眼。这个人就是周恩来。
淮安沿路的景色并没有显出特别明显的南方特征,绿化木同北方一样也是杨树,而且田园房舍的布置和鲁南也并没有很大的区别。过了很长时间才看到一条宽宽的河流,河流上开始有船。继续南下,忽然看到路的东边有一块牌子,写着“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标志着一个箭头,指向远方的村舍。
这里的景色平淡无奇,慵懒庸常。你甚至会觉得如果这里的孩子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过是一时激情的誓言罢了。可是,这个人是周恩来。他就是从这样平淡无奇的风景中走出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他是自始至终实践着自己誓言的真正英雄。无论谋略、胆识、还是风度,说他是千古一人是怎么也不为过的。
我真的感到很诧异。我甚至觉得他会是我的一个邻居。而我又感到震撼,是英雄不问出处的那种震撼。这个乡下小路走出的少年最终成了中国的引路人,但当他逝去的时候,却没有再回故地所谓的入土为安,而是将骨灰撒遍了祖国的江河大地。这不仅仅出于无产者的信仰,更是出于一种高洁的品格吧。
天上的云彩很厚。天有些阴。我们的车往南行,风正往南吹,而云朵也和我们一并南行着。车内很嘈杂,正在播放着娱乐片。我看着窗外。我想了很多。什么是政治家,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无产者,什么是无产;什么是革命者,什么是革命;什么是伟人,什么是人。
我想了很多。人是需要升华的。哪怕是因了一瞥。
小雨下起来了。中午得赶到南京午餐,晚上住黄山。这是去南方第一天的第某个时间。
江山如画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南京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因为是路过。我所看到的只是长江的大桥、一段长长的明城墙、夫子庙的一角和餐桌上的糖醋鱼、咸水鸭,饕餮了一番,然后直奔皖南。
皖南的山就开始多了起来,但并没有以前想象中的雄奇,而是清秀葱郁,植被茂密,远山朦胧在片片云雾当中,车辆穿行在无际的绿色里,有一种国画的质感以及意境,让人觉得亲切和愉悦。可是就在这样的群山里,路边一块牌子,写着“皖南事变纪念馆”的字样。青山忠骨。就在这样美丽的群山里。
黄山是第二天早晨去的。乘索道在云雾和峭壁中穿行一番,再游历了光明顶等景点后,跨上百步云梯,我望着脚下翻卷的云雾和深不见底的峭崖,算是明白了古代那位名人为什么爬到山顶放声哭了。这是标准的两难境地,腿软的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可是你再也没有退路,即便有同样也是险路,所以又不得不走下去或者走上来。只好战颤着心神,两眼望着石阶随人流慢慢的挪动。当时我想,我再也不会登黄山了。
前面就是黄山迎客松的所在。黄山的松树都是挺拔伟岸又不失秀美的,枝叶舒展,别有风姿,迎客松更是如此。粗而不浑,秀而不媚。周围的刻石开始多了起来。站在这里四望,群山隐隐,云雾飘渺。想一想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神仙洞府?可能古人把历经千辛万苦,有着大决心大毅力,最终站在云山之巅的人都称做神仙吧。世上本无神仙,神仙就是那种有着超拔意志的人吧?就笑自己那一时的懦弱了。于是乎决定步行下山。
果然一路风光,太阳...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说实话,我这人的逻辑性不强,思路不缜密,而且不会写中规中矩的游记。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多大的缺点。因为好景好色都被前人写尽,再去费力,写的不好是佛头着粪,写的再好也没有古典的神韵。所以要写,还是由着思绪写些自己的东西。丹青难写是精神。景物可以照样描画,但是没有人的意象因素和感情色彩,景物再美也无非一堆景物而已。
这是2006年的秋天,我随旅行团到南方去旅行的一些杂感碎记。杂感碎记而已。
江南真如一梦
所谓江南情结应该是游历江南后得出的吧。美丽的花树,温润的气候,如诗如画的风景,如梦如幻的优游。作为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被湿润的空气和满眼的绿色熏染的竟无暇去细细领略,等回到北方这个大渔村,再看到熟稔的景色,再听到生硬的土语时,一时竟觉得江南真如一梦。
江南真如一梦,人生何处相逢。
其实这次旅程并不单单是江南。行程比较远,从山东日照出发,去黄山、千岛湖、杭州、周庄,途中经过南京、苏州等城市。10月20日起程,24日归程。五天的时间。而当我写这个东西的时候,记忆却突然变得模糊,好象许多生动的言语从我的指间悄悄溜走,一时竟不知怎么来整合它们。而耳畔满满都是那些耳熟能详的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都是如此的有情有景,让人神往而又惆怅。
江南好江南好,江南只合游人老。作为一个北方人,江南的好应该是把玩出来的吧。北方才是家国、才是一个释放抱负的舞台,而江南,只是一个供短暂休憩的花园。所谓“暖风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就是这样的立场。江南好,但是江南过于精致和细腻,承担不起过于隆重的政治命题。历史上所谓的偏安以及陪都的称谓,都是站在以北方为中心的角度来看的。作为北方人,江南可以是身心沉醉的场所,但永远不会是灵魂的归宿地。这是一种英雄情结,或者是一种人性的悲哀。
由杭州到密州,苏东坡由执唱板到挥大戟;由周庄到南京,沈万三由称豪富到阶下囚,还有胡雪岩,还有其他。江南的品格明显不是政治品格。人生的戏台在江南,又不在江南。那些一时生动的容颜在时间里湮没,舟楫车马,求官求财,所有的所有无非如波光碎影。周庄张厅听戏的房子里有一幅对联讲道:“古今来色色形形无非是戏,天地间奇奇怪怪何必认真”但是看戏的人又何尝不是戏中的人。
这些感慨都太远了。离题也有些远了。还是记录些别的吧。
路过淮安
一直期待着这样的相遇,自旅游车进入淮安境内我就开始东张西望。我在寻找一个人的居住地,哪怕望上一眼。这个人就是周恩来。
淮安沿路的景色并没有显出特别明显的南方特征,绿化木同北方一样也是杨树,而且田园房舍的布置和鲁南也并没有很大的区别。过了很长时间才看到一条宽宽的河流,河流上开始有船。继续南下,忽然看到路的东边有一块牌子,写着“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标志着一个箭头,指向远方的村舍。
这里的景色平淡无奇,慵懒庸常。你甚至会觉得如果这里的孩子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过是一时激情的誓言罢了。可是,这个人是周恩来。他就是从这样平淡无奇的风景中走出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他是自始至终实践着自己誓言的真正英雄。无论谋略、胆识、还是风度,说他是千古一人是怎么也不为过的。
我真的感到很诧异。我甚至觉得他会是我的一个邻居。而我又感到震撼,是英雄不问出处的那种震撼。这个乡下小路走出的少年最终成了中国的引路人,但当他逝去的时候,却没有再回故地所谓的入土为安,而是将骨灰撒遍了祖国的江河大地。这不仅仅出于无产者的信仰,更是出于一种高洁的品格吧。
天上的云彩很厚。天有些阴。我们的车往南行,风正往南吹,而云朵也和我们一并南行着。车内很嘈杂,正在播放着娱乐片。我看着窗外。我想了很多。什么是政治家,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无产者,什么是无产;什么是革命者,什么是革命;什么是伟人,什么是人。
我想了很多。人是需要升华的。哪怕是因了一瞥。
小雨下起来了。中午得赶到南京午餐,晚上住黄山。这是去南方第一天的第某个时间。
江山如画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南京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因为是路过。我所看到的只是长江的大桥、一段长长的明城墙、夫子庙的一角和餐桌上的糖醋鱼、咸水鸭,饕餮了一番,然后直奔皖南。
皖南的山就开始多了起来,但并没有以前想象中的雄奇,而是清秀葱郁,植被茂密,远山朦胧在片片云雾当中,车辆穿行在无际的绿色里,有一种国画的质感以及意境,让人觉得亲切和愉悦。可是就在这样的群山里,路边一块牌子,写着“皖南事变纪念馆”的字样。青山忠骨。就在这样美丽的群山里。
黄山是第二天早晨去的。乘索道在云雾和峭壁中穿行一番,再游历了光明顶等景点后,跨上百步云梯,我望着脚下翻卷的云雾和深不见底的峭崖,算是明白了古代那位名人为什么爬到山顶放声哭了。这是标准的两难境地,腿软的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可是你再也没有退路,即便有同样也是险路,所以又不得不走下去或者走上来。只好战颤着心神,两眼望着石阶随人流慢慢的挪动。当时我想,我再也不会登黄山了。
前面就是黄山迎客松的所在。黄山的松树都是挺拔伟岸又不失秀美的,枝叶舒展,别有风姿,迎客松更是如此。粗而不浑,秀而不媚。周围的刻石开始多了起来。站在这里四望,群山隐隐,云雾飘渺。想一想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神仙洞府?可能古人把历经千辛万苦,有着大决心大毅力,最终站在云山之巅的人都称做神仙吧。世上本无神仙,神仙就是那种有着超拔意志的人吧?就笑自己那一时的懦弱了。于是乎决定步行下山。
果然一路风光,太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