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平安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候非要把一兜沉重的红薯背上山。
不过既然想要起兵,总得拿出点办法来。这个时候造反,大部分良善百姓有活路饿不了肚子,是不会跟着干的。
初期只能靠姚姬,因为只有她才能号召一帮没有合法身份的人起来。该怎么才能说服她?张宁轻轻咳了一声,说道:“我突然想起在南京听到的一个故事,母亲可有兴趣一听?”
姚姬的神情放松下来,看着他的目光带着疼爱,故意露出一丝微笑,点点头:“你说来听听。”
每次见面都说这段时间发生的几乎无解的难事,把张宁的头发都愁白了,姚姬以为他想谈点别的放松心境,一双清澈的美目便温和地注视着他,一副倾听的样子。
而且有个让自己乐意的人这样陪着闲聊,说一些轻松的话题,姚姬觉得是一件很好的事。东岛都城京都的正南门名为罗生门,十三世纪之前曾经历过长期的战乱,一个过程简单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乱世。
一天暴雨,有三个倭人在罗生门避雨,聊起了一件犯罪案件: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武士惨遭杀害。
惨案的结果一目了然,过程却朴素迷离。四个人各执一词,凶手、妻子、代替武士亡魂做证的女巫、以及目击者柴夫都各有说法。
真相只有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每个人的叙述中,自己的道德都被美化,就算犯了罪也仿佛应该得到原谅,而其它人的贪婪、放荡、贪生怕死在讲述的过程中暴露无遗
张宁逐一说起四个相似却有细微差别的作案过程,无不合情合理。但是故事里的四个角色或好或坏、或让人同情或让人唾弃的结论却大相径庭,一个本来值得同情的无辜者、换了一张嘴叙述就完全不同了,谁也无从判断道德好坏与真相。
姚姬听得渐渐入戏,时不时若有所思地点头。这种事在宫廷里十分常见,歪曲事实说他人坏话是一种常规的勾心斗角手段,姚姬自然很熟悉
只是在此之前没有人将类似的东西编成一个故事。这时张宁轻轻叹道:“常言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但有些事多听几个人描述也不一定能明了,无非各人想掩饰的东西不同而已。
无论家事、国事不免如此。正如太子中毒的事,母亲认为马皇后等人会用怎样的版本?”听到这里,姚姬恍然明白了张宁讲故事的目的,颦眉沉吟未已。张宁趁热打铁劝道:“这次上头来的密信未追究您的罪责,那是因为皇上及诸臣顾忌诸多牵连,特别因儿臣为巡按御史当朝官员、并掌握建文党的很多秘密,于是他们不敢轻动
可是吴庸之死纸包不住火,儿臣在朝里的处境岌岌可危,等到咱们丧失了一切制衡和讨价还价的条件,那时的生死难道只能祈求皇上及马皇后的怜悯?”
姚姬仍然低头不语,张宁忍不住又说了一句:“常言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现在应是从长计议的时候了,请母亲明鉴。”“可是昨日你提到的起兵之事,几无胜算。”
她终于抬头、自然而然地端详着张宁的脸,平时她真不好意思这样盯着看他或是因为隐隐提防着什么,或是心底一直有点无法面对,毕竟“那件”难以启齿的事真实地发生过。
但并不是因为姚姬讨厌面前的这张脸,其实她觉得张宁的相貌很耐看。虽然这几天他的脸看起来有些憔悴,脸色也因此隐隐暗沉,嘴上浅浅的胡须也仿佛变粗了一些。
但端正的面部轮廓和五官是不会变的,年轻平坦而宽宽的额头,两道剑眉颇有英气,明亮的眼睛下挺直的鼻梁让面部很有立体感,嘴唇和下巴在偶尔兴起时扬起将骄傲的心态隐隐展现。
这种英俊却不带丝毫纨绔娇气的感觉最符合姚姬的眼光。不知怎地,姚姬觉得他在发愁时的认真紧张最是好看,另外还有认真心无旁骛写东西时的眼神
她注视着张宁良久,竟然一时忘记了烦扰,她的脸上轻轻露出一丝微笑来。这不能怪她,她在这里封闭得太久,感官都快要麻木了,压抑无聊的心境长期没法排解。
而最容易刺激人感官和心情的,恰恰是一些简单肤浅甚至于低级趣味的东西,比如叫人喜欢的外表
与之相比,诸如对尚未发生的未来的忧心等等虽然重要却显得太抽象,一时间姚姬似乎麻木不仁毫无感觉,却被张宁的面目和他低沉有序的语气吸引。
张宁对于她忽然露出的微笑很纳闷,是因为被说服了赞成起兵?可是用微笑来表达赞成好像不太准确。他猜不透,面露疑惑沉默了一会儿。姚姬很快回过神来,随口道:“你说。”“说什么?”
时候非要把一兜沉重的红薯背上山。
不过既然想要起兵,总得拿出点办法来。这个时候造反,大部分良善百姓有活路饿不了肚子,是不会跟着干的。
初期只能靠姚姬,因为只有她才能号召一帮没有合法身份的人起来。该怎么才能说服她?张宁轻轻咳了一声,说道:“我突然想起在南京听到的一个故事,母亲可有兴趣一听?”
姚姬的神情放松下来,看着他的目光带着疼爱,故意露出一丝微笑,点点头:“你说来听听。”
每次见面都说这段时间发生的几乎无解的难事,把张宁的头发都愁白了,姚姬以为他想谈点别的放松心境,一双清澈的美目便温和地注视着他,一副倾听的样子。
而且有个让自己乐意的人这样陪着闲聊,说一些轻松的话题,姚姬觉得是一件很好的事。东岛都城京都的正南门名为罗生门,十三世纪之前曾经历过长期的战乱,一个过程简单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乱世。
一天暴雨,有三个倭人在罗生门避雨,聊起了一件犯罪案件: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武士惨遭杀害。
惨案的结果一目了然,过程却朴素迷离。四个人各执一词,凶手、妻子、代替武士亡魂做证的女巫、以及目击者柴夫都各有说法。
真相只有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每个人的叙述中,自己的道德都被美化,就算犯了罪也仿佛应该得到原谅,而其它人的贪婪、放荡、贪生怕死在讲述的过程中暴露无遗
张宁逐一说起四个相似却有细微差别的作案过程,无不合情合理。但是故事里的四个角色或好或坏、或让人同情或让人唾弃的结论却大相径庭,一个本来值得同情的无辜者、换了一张嘴叙述就完全不同了,谁也无从判断道德好坏与真相。
姚姬听得渐渐入戏,时不时若有所思地点头。这种事在宫廷里十分常见,歪曲事实说他人坏话是一种常规的勾心斗角手段,姚姬自然很熟悉
只是在此之前没有人将类似的东西编成一个故事。这时张宁轻轻叹道:“常言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但有些事多听几个人描述也不一定能明了,无非各人想掩饰的东西不同而已。
无论家事、国事不免如此。正如太子中毒的事,母亲认为马皇后等人会用怎样的版本?”听到这里,姚姬恍然明白了张宁讲故事的目的,颦眉沉吟未已。张宁趁热打铁劝道:“这次上头来的密信未追究您的罪责,那是因为皇上及诸臣顾忌诸多牵连,特别因儿臣为巡按御史当朝官员、并掌握建文党的很多秘密,于是他们不敢轻动
可是吴庸之死纸包不住火,儿臣在朝里的处境岌岌可危,等到咱们丧失了一切制衡和讨价还价的条件,那时的生死难道只能祈求皇上及马皇后的怜悯?”
姚姬仍然低头不语,张宁忍不住又说了一句:“常言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现在应是从长计议的时候了,请母亲明鉴。”“可是昨日你提到的起兵之事,几无胜算。”
她终于抬头、自然而然地端详着张宁的脸,平时她真不好意思这样盯着看他或是因为隐隐提防着什么,或是心底一直有点无法面对,毕竟“那件”难以启齿的事真实地发生过。
但并不是因为姚姬讨厌面前的这张脸,其实她觉得张宁的相貌很耐看。虽然这几天他的脸看起来有些憔悴,脸色也因此隐隐暗沉,嘴上浅浅的胡须也仿佛变粗了一些。
但端正的面部轮廓和五官是不会变的,年轻平坦而宽宽的额头,两道剑眉颇有英气,明亮的眼睛下挺直的鼻梁让面部很有立体感,嘴唇和下巴在偶尔兴起时扬起将骄傲的心态隐隐展现。
这种英俊却不带丝毫纨绔娇气的感觉最符合姚姬的眼光。不知怎地,姚姬觉得他在发愁时的认真紧张最是好看,另外还有认真心无旁骛写东西时的眼神
她注视着张宁良久,竟然一时忘记了烦扰,她的脸上轻轻露出一丝微笑来。这不能怪她,她在这里封闭得太久,感官都快要麻木了,压抑无聊的心境长期没法排解。
而最容易刺激人感官和心情的,恰恰是一些简单肤浅甚至于低级趣味的东西,比如叫人喜欢的外表
与之相比,诸如对尚未发生的未来的忧心等等虽然重要却显得太抽象,一时间姚姬似乎麻木不仁毫无感觉,却被张宁的面目和他低沉有序的语气吸引。
张宁对于她忽然露出的微笑很纳闷,是因为被说服了赞成起兵?可是用微笑来表达赞成好像不太准确。他猜不透,面露疑惑沉默了一会儿。姚姬很快回过神来,随口道:“你说。”“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