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2.com,东东一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愧。

    不知何因动力的驱使,令我在一个黄昏时分,又一次站在河岸傍与荻芦花对视,那隔河的河滩上,荻芦花一穗一穗的洁白素雅。田野、河道都是荻芦花柔曼的舞姿,仿佛有召唤的声音从芦荡里传出,仿佛有凝望的眼睛从芦荡里向我这边张望。很快,芦滩沉醉在夕阳的浑照里,每一杆荻芦都向往着光芒,都踮着脚尖去与最后的辉光会面。白茫茫的荻芦花倒映在澄碧的水面上,仿若下了一场不融之秋雪,衬得河水顿然亮白了几分。金色阳光裹紧坚挺的芦苇,苇杆清亮如竹,蓝天、树木、田畴、河流,在此构成了那样优美和谐的一幅天蓝、金黄与雪白色的画图。

    我久久地伫立,秋风从芦滩边不停地掠驰,带走荻芦花千丝万缕的不尽怀念。此时,那少许的业已枯黄的荻芦杆叶在河水里打圈漂浮,它们终将沉没到河底。植物的生长和消亡总是那样的坦然宁静,不由令我“茫茫吁天情,唯已心知之”此时,铭刻在心底的得与失、苦与乐,伤感和愁绪,在家乡的芦滩前消失得干干净净,感觉到的只是水乡泽国大地的博大宽容和水色天空的无比广阔。那一片荻芦花总是那样地安宁,人间的大美和真善在这片土地上总是呈现地那样纯粹。或许,这片土地经历了过多的苦难,它依然流淌着远古清清的河水,生长着千年旺盛的荻芦花和与她朝夕相依的忍辱负重的父老乡亲。在这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色面前,我恍然觉得自己也成了一管清癯的荻芦竹,头著白色的冠花,把家乡的情怀装在了行囊之中。

    垛田 的菜 花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若步出兴化城往东走,用不多远,遥遥望去,就有一片极为奇特的田块映入你的眼帘。它没有平常庄稼地那一望无垠的葱绿,却拥有漫天盖地的金黄。这就是苏中里下河负有盛名的“千岛之乡”─垛田的菜花。

    迎着拂面的和煦春风,人未走近垛田,就飘来一阵又一阵夹杂着湿润泥土气息的菜花异香。走到近前,只见无数个四面环水而生长着繁密菜花的垛格,恰似一个又一个金色的小岛,在清澈的碧波中微微的浮动;那一道又一道曲曲弯弯的河沟,俨然布下了古代“八卦阵”一般。

    登上农家新建的小楼,放眼远眺,这里菜花黄,河水清,蜿蜒曲曲的小河包围着金色的田畦,编织成一圈又一圈美丽的金色花环。河网纵横交错,垛岸星罗棋布,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犹如水中的金山,溶溶滟滟,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特有的地形地貌构成了独特无有的田园风光,直叫人叹为壮观。象垛田菜花这样恢宏博大的气势,不用说在兴化别的地方,即便是踏遍苏中大地,恐怕也很难寻觅。垛田菜花,无论是作为大自然对人间的恩赐,还是作为农作物生长期的召唤,在这里都以其惊人的奇艳和独特的芬香令人赞叹不已。

    这方圆不足数十平方公里的泽国黑土上,孕育这片奇特田野的母亲是遍布周边大大小小的湖荡。若随便询问哪一家庄户,从他们的嘴里信口拈来,附近能称得出名字的湖荡有十数个,象旗杆荡、高家荡、得胜湖、芦州荡、乌巾荡等等。与湖荡相联系的就是这些独具风采的垛格。相传先人们为了抗击外侮,将一望无际的平川,挖掘并堆砌成大小不一的土丘,引来附近湖荡的水系造就成沟河纵横的屏障。难怪有不少考古和历史学者们论证,垛田腹部的“旗杆荡”乃因岳飞抗金胜利时立起胜利大旗而得名;毗邻的“得胜湖”曾经是元末农民领袖张士诚大败官军的地方,水浒作者施耐庵就是在这里找到生活的原型。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亦诞生在垛田的下甸村。抗日战争那拉锯式的年代,新四军战士和游击健儿凭借这块有利的地形,埋伏得有影无踪,活跃得如鱼似水,与扫荡的日寇百般周旋,打得敌伪军龟缩在兴化县城里心悸胆寒。人们也不会忘记,这灵动的垛格,这欢快的流水,尽管曾领略过无数次狂风暴雨,但芬芳的菜花却依然是金灿灿地开着,奉献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的执着却依然一往情深而不改初衷。

    多少年来“垛田油菜,全国挂帅”油菜的品种、质量、产量一直是这块富庶之地群众的骄傲。也许,相见固然有缘,可沟通却需琢磨。不少来过此地的人们只知赞美垛田那金黄金黄的菜花,却很少注意到点点垛格的深邃。那一块块方阵般的垛格,星罗棋布;一条又一条沟溪,九曲十八弯,让人仿佛进入了一片梦幻般的世界。此时此刻,如若能趁着融融的春日,登上农家一叶扁扁的轻舟,却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河面清波粼粼,河底水草飘飘,船儿水中走,人在花中行,荡漾的碧波映着蓝天上一抹抹淡白淡白的云彩,映着垛岸上的一片片金黄,那花香浓烈得醉人,直撩人肺腑。若半躺在小小木船的舱首,头枕着船板,仰望着那湛蓝湛蓝天空中淡白淡白的云彩,嗅着四面袭来的油菜花香,耳闻小船与水波叮咚的撞击声,相信你不会不被这大自然天人合一的神奇造化的妙处所折服。在这天籁之声中,默默地品尝茫茫世间的水与花的韵味,感受到的是别一般的大自然造化的宁静与和谐,一种在阳光水汽交融之中悄悄升腾的朦胧式的美,胸中荡漾着的是一种返朴归真的涟漪,那悠长绵缠不尽的乡思会油然而生。

    或许,你若还未曾登上这方物阜丰厚的水土,想必也能会隐隐地感受到一种令人无法拒绝的律动;假若你能有幸亲临观赏这里花光水影的田园风光,兴许能在不知不觉之中领略到恬淡情调的幽雅;如若你能再亲手来捧上一把这草木华滋的垛田沃土,定会相信你能挤捏出水乡泽国古文明的汁液,也自然会能寻觅到淡远的岁月章回。

    沙沟菩提树

    在我的家乡,只要说起菩提树,稍有点佛教知识的人都会将其称之为“神树”因为它与佛祖释迦牟尼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这“神树”一般只生长在南方,在长江以北地区则是非常稀有的了。可是,我家乡县城西北部有一镇,名唤沙沟,镇中有一“大士禅林”庵内,就有一棵十分罕见的菩提树,那是清朝道光年间栽植的,距今有200多年。

    沙沟本是兴化、高邮、宝应、盐都等县域交界的僻隅之处,隶属于兴化的一个重镇,因为此地低洼呈盆地状,湖河港汊交横纵错,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洼中之洼”旧时对外的交通仅靠水路往来,所以显得相对十分封闭。抗战初期,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因为躲避日寇进攻,曾一度将省政府机构迁至兴化沙沟镇隐藏起来。

    这苏北并不富裕的集镇之中,现今值得寻觅的,是那些仍然保持着旧时容貌的风物景观,其中就有这珍贵的菩提树。

    五月初夏的一天,偶有的工作机遇,使我们有机会专门造访这小镇特有的景致。当踅走在镇里弯弯曲曲的小巷,穿过一座古老的砖砌拱桥时“大士禅林”庵突兀就在桥北的拐角处了。

    进入这座佛庵,并不收门票。且进门、出门,皆一切随缘,显得格外平易近人。进得庵内,里面空间甚为宽敞,佛像众多,但这座庵里,并看不出香火旺盛的迹象,只让人感受到一种出奇的静穆。在这座恍若隔世的庵院中小心移步,心中却是十分唯恐冒犯了比丘尼们独有的这份清静。

    我们进庵的目的,就是寻觅仰慕已久的那棵菩提树。不多时,好象有一种意念的提示,让我们忽然眼睛一亮,那修茸一新的庵院东侧,静静地伫立在一隅的,不就是那棵高直挺立的菩提树吗?我急速来到树下,仰起了脸,看到那树叶呈碧玉般的绿,绿得真是有点青翠欲滴,厚密的枝叶之中,此时竟有着无数串玲珑剔透的“菩提子”倒悬下挂。想必,那美丽而带有百般禅意的“菩提子”必定是此树的果实,稚小的一簇一簇“菩提子”竟宛若僧尼们挂在项上的颗颗佛珠,细观之,其上还附着一层层粉粉的绒絮,使人从心底愈加感受到此树种的不凡经历。想当年,佛祖就静坐此树种下,参禅悟法,苦修六年,终于得道成佛。他曾誓言:“我不能得证,就不起此座。”其时,佛祖慧眼相中的正是这青翠欲滴的玉叶的荫庇啊。后人无不认为,树种的珍奇正在于此。

    那么,更令我们好奇的是,为什么在苏北的偏僻小镇会有这样的神树?经细细地询问当地人,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大都摇头回答不出。然而,庵中却有一位热心的俗家老人,为我们讲述了虽不久远但却仍也十分神奇的故事。抗战期间,因为日寇得获沙沟镇驻有国民党重要人物的情报,便派出大批飞机进行狂轰滥炸,全镇民居大部分均被毁于战火,无辜平民死伤无数“大士禅林”庵这佛家清静之地也不能幸免,全部毁于大火,这棵菩提树也被日寇扔下的炸弹拦腰斩断,罹难的树身被大火烧焦。此刻正值寒冬,附近一位信佛的“二太爷”伤心惋惜之余,在庵里余烬中帮助收拾物什时,发现了残留的菩提树根,于是他便试着用河泥稻草将幸存树根捂盖好,不料第二年开春,这棵历经磨难的菩提树竟神奇般地从树根处冒出新的萌芽复活了。后经“二太爷”精心培护数年,小树又渐渐长高长成。数十年过去,此树又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年年开花结果,被当地人视为全镇的宝树。

    初夏的阳光,正穿过厚厚的枝叶,点点滴滴泼洒了一地,繁茂的树冠向四周伸展得似一把墨绿色的巨伞,使得树荫下的人们格外感受到被庇护的清凉快感。然而,这棵菩提树在恶劣环境中生生不息,乐观向上的可贵品格,则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灵。面对此菩提树静默无语的神态和历尽沧桑而不衰的顽强生命力,我感到自己更加肤浅弱小,更无资格来解读它,留下的只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虽然,我不是一个佛教徒,但,这也不会丝毫影响对博大精深的佛教哲理的仰慕。两百多年,这菩提树曾见证了家乡兴衰历史,目睹了小镇变迁的风风雨雨。古人曾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于眼前这棵郁郁苍苍而又禅意十分的菩提树,我的内心产生出一种说不出道不白的虔诚与感动。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