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淡菊如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流年似水,年年花开花谢,春去秋来,光阴像天上的流云,漂流而逝。好在总有些什么,会留在心里,留在梦里,留在不灭的记忆里。
六月刚到,朋友小薇便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家店里的水果,我看到了黄澄澄的杏子,口水似乎要流淌出来。对于杏子,我算是情有独钟。杏熟季节,总要寻着买些回来。爱人和孩子都不爱吃,我独独享受着杏子独特的味道。杏子要等熟透了才能吃,熟透的杏子,遍体橙黄,像个黄色的乒乓球。轻轻一掰,分成两半,去掉小小的杏仁,捧着果肉尽情啃吧。杏肉没有苹果的爽脆香甜,没有蜜桃的润滑甜蜜,没有荔枝的汁多肉肥,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口感。软软的,绵绵的,吃在嘴里有蒸南瓜的细丝感和烤红薯的甜糯感,味道清淡,甜中微酸。吃一两个肯定不过瘾,但也不能多吃,民间有“桃饱杏伤人”的说法,说是桃子吃多了顶多有饱胀感,但杏子吃多了会伤胃。所以,民间种杏子的越来越少了,我老家的村里里,春日已难得赏到杏花了。我小的时候,一到春天,满村的杏花、桃花啊,如云霞翩飞,美不胜收。
我出生在70年代初的春天,听母亲说,生我的日子,屋后杏花开了一片,母亲坐月子的时候,每天坐在床上,看着杏花红得艳丽、耀眼,心里甚是欢喜,便给我起了“新红”这个名字。春日新红初绽,我来到人间,想来倒是颇有几分诗情画意。或许因为这个原因,我跟杏花、杏子结缘了,爱上杏花,爱上杏子。
小时候,春天一到,燕子归来杏花开。村子里灰暗的泥墙茅屋、沉寂一冬的田野小河,都被这房前屋后的杏花照亮了,唤醒了!整个村子掩映在粉色的红云中,氤氲着淡淡的香气。贫瘠的村子,因为一树一树的杏花儿而鲜活美丽,宛若图画中的田园。只是,杏花虽好,结出的杏子却是又小又苦又涩,难以入口。倒是某一日,父亲的一个朋友来家里,捎来一布袋杏子,又红有大,好些杏子裂开口子,能看到红红的果肉。母亲捡了开口的,轻轻一掰,塞到我的嘴里,又软又甜的杏肉包裹着舌头,粘稠细腻,舌头都难以搅动了。这杏子,可比地里的黄瓜、莴笋、茄子好吃多啦!那种香甜的满足感如同生命中的烙印至今还清晰、明亮。
十五岁去外地读师范,离开村子,杏林远了,却在书本里,诗词里读到了杏花、杏树。书本里的杏林是块圣地,一开始,孔子讲学的地方被唤作杏坛,那是一片杏林,杏树环绕,花香弥漫,孔夫子在花影中抚琴而歌,击节吟诵,书声朗朗、歌声飞扬,微风吹来,落花如雪,宛如仙境。而弟子们就在那样一个“绕坛红杏垂垂发,依树白云冉冉飞”的环境中读书学习,真是令人神往。青春飞扬的年代,我亦时常憧憬那样的学习画面,愿自己就是一个白衣少年,落座杏花下,聆听圣人音。后来,也读到道医董奉的故事“杏林”成了医家的代名词。然而,每每读到“杏林春暖”这样的词儿,眼前依然是春意盎然、杏花满园,不会去想医生的事儿。大都时候,我在诗词里亲近杏林、杏花。诗词里的杏花是有个性,有情义的。有的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热烈、果敢;有的是“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的寥落与散淡;有的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浪漫、温馨,也有“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的轻薄、艳俗。其实,杏花一直那么素淡、清雅、温婉、柔和,只是有人故意污浊了她而已。所以,我亦常常为“红杏出墙”这样的贬损比喻而愤愤不平。
师范毕业分配到县城小学做老师,几年后,村子里一远方亲戚把孩子送到我这里,让我帮忙留在县城读六年级,然后考县中。那些年,转学不像现在规范,孩子就留在城里读书,由我照顾着。放暑假前,亲戚来接孩子给我带来大半蛇皮袋的杏子,说是自家种的。那些杏子,我分了一些给同事,还是吃了好多天,回味了好多年。村子里竟然还有这么一棵老杏树,还结出那么多甜杏子,真叫我欣喜万千。后来好多年,就再也没有吃到杏子。年年叨念着,却难得找到。
朋友小薇知道我爱杏子,每到杏子上市,都要特地回老家山东拉一车黄杏回来,捎给我一些。今年七月,县里组织百十人去南京培训,在车上,我拿出山东杏子与大家分享,大家很惊喜、感慨,都说好多年没吃过杏子了。其实,他们应该知道,村子里的杏树基本没了,还留下少许桃树、柿树装点着村子的灰暗。他们可能也知道,村子里的小河越来越少了,田野越来越少了,绿树越来越少了,楼房越来越密了,工厂越来越多了,乌烟瘴气越来越浓了杏花疏影、风吹香雪的景致早已定格在图画和记忆中了。而杏子,也只能在水果店里去寻找。
春天去了,春会回来;杏花谢了,花还会再开,只是有些东西,比如乡村宁静、优美的环境,比如乡民的淳朴、简单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一曲杏花天影只能在影视剧里袅袅而出,而“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的困惑与无奈,将久久留给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我等俗辈。
流年似水,年年花开花谢,春去秋来,光阴像天上的流云,漂流而逝。好在总有些什么,会留在心里,留在梦里,留在不灭的记忆里。
六月刚到,朋友小薇便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家店里的水果,我看到了黄澄澄的杏子,口水似乎要流淌出来。对于杏子,我算是情有独钟。杏熟季节,总要寻着买些回来。爱人和孩子都不爱吃,我独独享受着杏子独特的味道。杏子要等熟透了才能吃,熟透的杏子,遍体橙黄,像个黄色的乒乓球。轻轻一掰,分成两半,去掉小小的杏仁,捧着果肉尽情啃吧。杏肉没有苹果的爽脆香甜,没有蜜桃的润滑甜蜜,没有荔枝的汁多肉肥,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口感。软软的,绵绵的,吃在嘴里有蒸南瓜的细丝感和烤红薯的甜糯感,味道清淡,甜中微酸。吃一两个肯定不过瘾,但也不能多吃,民间有“桃饱杏伤人”的说法,说是桃子吃多了顶多有饱胀感,但杏子吃多了会伤胃。所以,民间种杏子的越来越少了,我老家的村里里,春日已难得赏到杏花了。我小的时候,一到春天,满村的杏花、桃花啊,如云霞翩飞,美不胜收。
我出生在70年代初的春天,听母亲说,生我的日子,屋后杏花开了一片,母亲坐月子的时候,每天坐在床上,看着杏花红得艳丽、耀眼,心里甚是欢喜,便给我起了“新红”这个名字。春日新红初绽,我来到人间,想来倒是颇有几分诗情画意。或许因为这个原因,我跟杏花、杏子结缘了,爱上杏花,爱上杏子。
小时候,春天一到,燕子归来杏花开。村子里灰暗的泥墙茅屋、沉寂一冬的田野小河,都被这房前屋后的杏花照亮了,唤醒了!整个村子掩映在粉色的红云中,氤氲着淡淡的香气。贫瘠的村子,因为一树一树的杏花儿而鲜活美丽,宛若图画中的田园。只是,杏花虽好,结出的杏子却是又小又苦又涩,难以入口。倒是某一日,父亲的一个朋友来家里,捎来一布袋杏子,又红有大,好些杏子裂开口子,能看到红红的果肉。母亲捡了开口的,轻轻一掰,塞到我的嘴里,又软又甜的杏肉包裹着舌头,粘稠细腻,舌头都难以搅动了。这杏子,可比地里的黄瓜、莴笋、茄子好吃多啦!那种香甜的满足感如同生命中的烙印至今还清晰、明亮。
十五岁去外地读师范,离开村子,杏林远了,却在书本里,诗词里读到了杏花、杏树。书本里的杏林是块圣地,一开始,孔子讲学的地方被唤作杏坛,那是一片杏林,杏树环绕,花香弥漫,孔夫子在花影中抚琴而歌,击节吟诵,书声朗朗、歌声飞扬,微风吹来,落花如雪,宛如仙境。而弟子们就在那样一个“绕坛红杏垂垂发,依树白云冉冉飞”的环境中读书学习,真是令人神往。青春飞扬的年代,我亦时常憧憬那样的学习画面,愿自己就是一个白衣少年,落座杏花下,聆听圣人音。后来,也读到道医董奉的故事“杏林”成了医家的代名词。然而,每每读到“杏林春暖”这样的词儿,眼前依然是春意盎然、杏花满园,不会去想医生的事儿。大都时候,我在诗词里亲近杏林、杏花。诗词里的杏花是有个性,有情义的。有的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热烈、果敢;有的是“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的寥落与散淡;有的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浪漫、温馨,也有“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的轻薄、艳俗。其实,杏花一直那么素淡、清雅、温婉、柔和,只是有人故意污浊了她而已。所以,我亦常常为“红杏出墙”这样的贬损比喻而愤愤不平。
师范毕业分配到县城小学做老师,几年后,村子里一远方亲戚把孩子送到我这里,让我帮忙留在县城读六年级,然后考县中。那些年,转学不像现在规范,孩子就留在城里读书,由我照顾着。放暑假前,亲戚来接孩子给我带来大半蛇皮袋的杏子,说是自家种的。那些杏子,我分了一些给同事,还是吃了好多天,回味了好多年。村子里竟然还有这么一棵老杏树,还结出那么多甜杏子,真叫我欣喜万千。后来好多年,就再也没有吃到杏子。年年叨念着,却难得找到。
朋友小薇知道我爱杏子,每到杏子上市,都要特地回老家山东拉一车黄杏回来,捎给我一些。今年七月,县里组织百十人去南京培训,在车上,我拿出山东杏子与大家分享,大家很惊喜、感慨,都说好多年没吃过杏子了。其实,他们应该知道,村子里的杏树基本没了,还留下少许桃树、柿树装点着村子的灰暗。他们可能也知道,村子里的小河越来越少了,田野越来越少了,绿树越来越少了,楼房越来越密了,工厂越来越多了,乌烟瘴气越来越浓了杏花疏影、风吹香雪的景致早已定格在图画和记忆中了。而杏子,也只能在水果店里去寻找。
春天去了,春会回来;杏花谢了,花还会再开,只是有些东西,比如乡村宁静、优美的环境,比如乡民的淳朴、简单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一曲杏花天影只能在影视剧里袅袅而出,而“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的困惑与无奈,将久久留给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我等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