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嘉靖攻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站在底下的郑光,微微一笑,开口道:“状元郎来了,朕等了你有一会儿了。”
郑光忙道:“臣惶恐,不知陛下有何事要召见臣。”
嘉靖皇帝放下手里的纸张,说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重要的事情,只是你的这份策论,朕看了有好几遍了,觉得写得很好,也不妨告诉你,最开始,评卷大臣们给你定的名次是一甲第三,探花,是朕把你提到了状元的位置上,你可知道是为什么?”
郑光心里疑惑,想着是不是自己的主张和大部分人的主张不太一样,然后自己的观点更受到皇帝的青睐,便开口道:“臣,臣不知。”
嘉靖皇帝开口道:“你写的策论,其主旨,在于平定倭患之前,不可与蒙古人轻起战端,哪怕是目前多数人支持的复套之战也不可以进行,而其余两份一甲策论,主旨都是主张复套之战和东南之战可以同时进行,并不会相互影响,夏阁老他们认为你的策论过于保守,故将你定为第三,而朕以为,你的策论最是合适,所以定为第一。”
说道这里,郑光终于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已经成功了,成功的说服了嘉靖皇帝,把复套之战的想法打消了,从而也将严嵩害死夏言和曾铣的最大依仗给打消了,自己的两个目的,看起来都成功了,这不由得不让郑光感到高兴。
“臣,万分感谢陛下的赏识!”郑光行礼拜谢。
嘉靖皇帝摇摇头,叹道:“不是朕赏识你,而是只有你的策论最是说到了大明问题的根子上,早些时候,陕西总督曾铣上书请求河套之战,说复套之战的费用不过宣大一年之费,一旦收复河套,则鞑虏必不能年年南下,威胁京师,害的京师年年戒严,朕总是心里不安稳,所以一开始,朕想到了曾铣的战功,又有夏阁老支持,朕便打算同意复套之战。
可是之后,朕又寻思着,复套之战固然好,但是蒙古人真的会坐视我们收复河套而没有任何动作,他们不会不知道河套的重要性,谁掌握了河套,谁就掌握了主动权,我们知道河套的重要性,蒙古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肯定也知道,就这么被咱们夺回了河套,他们就真的心甘情愿?
但是朕也只是疑虑,毕竟很多大臣都支持这场战争,觉得收复河套利大于弊,对于大明大有好处,直到朕看到了你的策论,这才惊觉,收复河套的眼前利益的确是不少,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会更加棘手,大明目前的财政状况绝对支持不起和蒙古人的大战,正如你说的,打仗打得就是钱,没有钱,打不了仗。
而除了你,大部分士子的观点都是国虽大好战恒亡,朕要他们写策论,问计,他们倒好,直接写成了弹劾奏折,而且还是弹劾朕,这批人一律打入三甲,不容留情;至于另外一批人,认为北方边患严重,应该立刻发动对蒙古人作战,仿前汉之例,击破蒙古人,解决北方变换,而未提到东南倭患,还有一批人认为东南倭患和北方复套之战可以一起进行。
朕看了不少份策论,发现,只有你的,是最切合实际的,不仅提出论点,还能给出做事的方法,整整三百零一份策论,能做到这些的,寥寥无几,只有你的,最符合朕的心意,朕也知道,让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做什么策论,其实是天方夜谭的,朕其实也没想着真要在这些人里面现在就得到人才,人才是要经过磨练的,没个十年八年的功夫,新进士是不能被重用的。
但是你不同,朕看了你的策论,又想起你之前曾在东南取得的战绩,朕就知道,你是个可以立刻就用的人才,再者,之前你自己也曾说过,愿意回到东南平定倭患,然后再北上京师,之前,你没考取进士,更没考取状元,翰林院修撰还没到手,朕也不好说的太满,但是现在,一切已成定局,你已经是状元,明日之后,定然可以被授官翰林院修撰,成为满朝最清贵的闲职,所以,朕再问你一次,你愿意接受吗?”
站在底下的郑光,微微一笑,开口道:“状元郎来了,朕等了你有一会儿了。”
郑光忙道:“臣惶恐,不知陛下有何事要召见臣。”
嘉靖皇帝放下手里的纸张,说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重要的事情,只是你的这份策论,朕看了有好几遍了,觉得写得很好,也不妨告诉你,最开始,评卷大臣们给你定的名次是一甲第三,探花,是朕把你提到了状元的位置上,你可知道是为什么?”
郑光心里疑惑,想着是不是自己的主张和大部分人的主张不太一样,然后自己的观点更受到皇帝的青睐,便开口道:“臣,臣不知。”
嘉靖皇帝开口道:“你写的策论,其主旨,在于平定倭患之前,不可与蒙古人轻起战端,哪怕是目前多数人支持的复套之战也不可以进行,而其余两份一甲策论,主旨都是主张复套之战和东南之战可以同时进行,并不会相互影响,夏阁老他们认为你的策论过于保守,故将你定为第三,而朕以为,你的策论最是合适,所以定为第一。”
说道这里,郑光终于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已经成功了,成功的说服了嘉靖皇帝,把复套之战的想法打消了,从而也将严嵩害死夏言和曾铣的最大依仗给打消了,自己的两个目的,看起来都成功了,这不由得不让郑光感到高兴。
“臣,万分感谢陛下的赏识!”郑光行礼拜谢。
嘉靖皇帝摇摇头,叹道:“不是朕赏识你,而是只有你的策论最是说到了大明问题的根子上,早些时候,陕西总督曾铣上书请求河套之战,说复套之战的费用不过宣大一年之费,一旦收复河套,则鞑虏必不能年年南下,威胁京师,害的京师年年戒严,朕总是心里不安稳,所以一开始,朕想到了曾铣的战功,又有夏阁老支持,朕便打算同意复套之战。
可是之后,朕又寻思着,复套之战固然好,但是蒙古人真的会坐视我们收复河套而没有任何动作,他们不会不知道河套的重要性,谁掌握了河套,谁就掌握了主动权,我们知道河套的重要性,蒙古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肯定也知道,就这么被咱们夺回了河套,他们就真的心甘情愿?
但是朕也只是疑虑,毕竟很多大臣都支持这场战争,觉得收复河套利大于弊,对于大明大有好处,直到朕看到了你的策论,这才惊觉,收复河套的眼前利益的确是不少,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会更加棘手,大明目前的财政状况绝对支持不起和蒙古人的大战,正如你说的,打仗打得就是钱,没有钱,打不了仗。
而除了你,大部分士子的观点都是国虽大好战恒亡,朕要他们写策论,问计,他们倒好,直接写成了弹劾奏折,而且还是弹劾朕,这批人一律打入三甲,不容留情;至于另外一批人,认为北方边患严重,应该立刻发动对蒙古人作战,仿前汉之例,击破蒙古人,解决北方变换,而未提到东南倭患,还有一批人认为东南倭患和北方复套之战可以一起进行。
朕看了不少份策论,发现,只有你的,是最切合实际的,不仅提出论点,还能给出做事的方法,整整三百零一份策论,能做到这些的,寥寥无几,只有你的,最符合朕的心意,朕也知道,让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做什么策论,其实是天方夜谭的,朕其实也没想着真要在这些人里面现在就得到人才,人才是要经过磨练的,没个十年八年的功夫,新进士是不能被重用的。
但是你不同,朕看了你的策论,又想起你之前曾在东南取得的战绩,朕就知道,你是个可以立刻就用的人才,再者,之前你自己也曾说过,愿意回到东南平定倭患,然后再北上京师,之前,你没考取进士,更没考取状元,翰林院修撰还没到手,朕也不好说的太满,但是现在,一切已成定局,你已经是状元,明日之后,定然可以被授官翰林院修撰,成为满朝最清贵的闲职,所以,朕再问你一次,你愿意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