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之死篇 (1/2)
笔趣阁 www.biquge2.com,少年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斯的建议充满着血腥的气息,但这杀气腾腾的建议却得到了嬴政的支持!始皇制曰“可”有了皇帝“可”的批示,李斯的建议就转变成了皇帝的命令!携着专制统治者的暴力,演成全国范围内毁灭文化的暴行!这把火再加上7年后项羽进咸阳后所放的那把大火,两把火将先秦灿烂的文化积累几乎毁灭殆尽!只有曲阜孔子的家乡,由伏生与孔子后裔孔鲋将数十部书暗藏于自家的复壁之内。等到秦亡汉兴,这些遗书最终才得以重见天日…
可想而知:大批读书人眼睁睁看着他们日夜诵读的文化典籍化为灰烬,心中是如何愤懑。焚书使读书人与秦始皇离心离德。而这种离异情绪,将在第二年引发一场更大的悲剧…
BC212年,秦始皇为解决北方戍边长城将士的吃饭问题与及时抵御匈奴南下侵略,下令蒙恬从九原郡的治所到咸阳西北的云阳县,修筑一条近乎南北笔直、长达近700公里的直道…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在咸阳都城大兴土木,动用70万人工,开始营建传说中无比壮丽的阿房宫与骊山秦始皇陵。同时,秦始皇还命令迁3万户往骊邑、5万户往云阳,皆免除10年征调。之后又命人往东海郡朐县的大海中立石,以为帝国之东门。
之后,秦始皇为求长生,听从卢生建议,下令自称“真人”不称“朕”并将咸阳200里之内的270处宫观全部筑甬道相连,外设帷帐、内设钟鼓美人,所有这一切都只为一个目的:修仙,不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的所在。并下令所有侍从敢言真人行踪的,立诛!
可有一天,秦始皇游行至梁山宫,登山俯瞰,却见一队车马经过山下,很是威风。不由心中惊疑:这是谁啊?左右答这是丞相李斯的车骑。秦始皇心中暗怒,却也没有说什么。但却有人将此事告知李斯。李斯知已触始皇之怒,便命令减损车骑。可偏又被秦始皇瞧见,越发惊疑,知是有人泄其语。当然没人敢在皇帝面前承认。最终秦始皇大怒,下令将当日梁山宫时所有在旁的侍从左右,一律斩首!
这一事件直接令卢生不寒而栗!他与侯生一起留下了历史中最后一段议论批评秦始皇的话,就秘密逃走,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秦始皇大怒,派御史审问在咸阳的所有儒生。将有犯禁行为的460余儒生全部活埋!
被寄予厚望、认为是帝国未来最好接班人的秦始皇长子嬴扶苏对父皇的这一‘坑儒’行为进行劝谏,也触怒了秦始皇,被赶出咸阳,去往蒙恬驻扎的上郡做监军去了…
BC211年,这一年对大秦帝国至关重要!先是出现大凶天象:荧惑守心。紧接着又有陨石坠落于东郡。且这块天外来石上还有刻字。经仔细辨认,上面是“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七个字。秦始皇大惊!因这不仅意味着他将不久于人世,且意味着由他一手创建的伟大帝国也将随着他的死而灰飞烟灭!秦始皇紧急命御史前往调查。在查不出任何结果的情况下,秦始皇下令把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都杀掉,并将这块陨石焚毁!
这种残酷而不讲理的行动恰好说明了此事在嬴政心中引起的震动。他又下令博士们编写《仙真人诗》让全国各地的乐人颂唱。试图以这些人为的努力来抗拒天意!
不过天意似乎难以抗拒!到了秋天,有一名从关东返回的使者,在经过华阴平舒道时,被一个神秘的夜客拦住。此人拿出一块璧,让使者带给‘滈池君’又神秘的说了一句话“今年祖龙死”使者想问个明白,但这神秘夜客却突然不见了!使者回来向秦始皇报告了此事,而这块璧正是8年前秦始皇渡江去湘山祠时,沉江祷风的那块璧!秦始皇默然良久…
不过始皇帝毕竟是始皇帝,他不会轻易屈服,更不会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软弱!所以尽管‘默然良久’四字已写出了这位始皇帝内心的震动。但表面上,他仍装出不在意的样子说“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把那神秘客说成是‘鬼’而不是‘神’仿佛这样就能降低这一预报实现的可能?现在来看,这件事完全可能是人为的操作,是那些仇恨秦始皇的人制造出来诅咒他的。并不是对未来事实的预报,而只是一种深切愿望的表达。如果真是这样,那些仇恨秦始皇的人们要制造这一事件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而他们的仇恨又是多么的深啊!
事实究竟如何是不可能被证实了。我们能够确知的:是这件事对秦始皇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反复请人占卜“卦得游徙吉”于是秦始皇决定再次出游,以期避开这一预言!而这恰恰证明他已默认了这一预言!
秦始皇将内地3万户赐爵一级,迁往北河、榆中之后,10月癸丑日,命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49岁的秦始皇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出游。鬼使神差,这次出巡他带上了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他很喜欢的第18子、20岁的嬴胡亥。这就注定了他此行不仅要丧失生命,还要丧失他的帝国!
11月,秦始皇行至长沙郡的云梦,望向南方,祭奠了传说中葬于九疑山的舜帝之后,便沿着长江一路东下“观藉柯,渡海渚”BC210年,过丹杨、至钱唐、临浙江。正逢钱塘江大潮,于是向西绕道近50公里,从峡中渡过江流。之后南下会稽山,祭奠传说中葬于此的大禹,立了大秦历史上最后一块歌功颂德的石碑。
在会稽,23岁的项羽与叔父项梁曾杂在人群中远远望见了秦始皇那气势非凡的排场。这位千古悲情英雄就此发出豪言“彼可取而代也”而项羽的平生大敌、未来的汉高祖刘邦也曾在一次往咸阳服徭役之时看... -->>
李斯的建议充满着血腥的气息,但这杀气腾腾的建议却得到了嬴政的支持!始皇制曰“可”有了皇帝“可”的批示,李斯的建议就转变成了皇帝的命令!携着专制统治者的暴力,演成全国范围内毁灭文化的暴行!这把火再加上7年后项羽进咸阳后所放的那把大火,两把火将先秦灿烂的文化积累几乎毁灭殆尽!只有曲阜孔子的家乡,由伏生与孔子后裔孔鲋将数十部书暗藏于自家的复壁之内。等到秦亡汉兴,这些遗书最终才得以重见天日…
可想而知:大批读书人眼睁睁看着他们日夜诵读的文化典籍化为灰烬,心中是如何愤懑。焚书使读书人与秦始皇离心离德。而这种离异情绪,将在第二年引发一场更大的悲剧…
BC212年,秦始皇为解决北方戍边长城将士的吃饭问题与及时抵御匈奴南下侵略,下令蒙恬从九原郡的治所到咸阳西北的云阳县,修筑一条近乎南北笔直、长达近700公里的直道…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在咸阳都城大兴土木,动用70万人工,开始营建传说中无比壮丽的阿房宫与骊山秦始皇陵。同时,秦始皇还命令迁3万户往骊邑、5万户往云阳,皆免除10年征调。之后又命人往东海郡朐县的大海中立石,以为帝国之东门。
之后,秦始皇为求长生,听从卢生建议,下令自称“真人”不称“朕”并将咸阳200里之内的270处宫观全部筑甬道相连,外设帷帐、内设钟鼓美人,所有这一切都只为一个目的:修仙,不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的所在。并下令所有侍从敢言真人行踪的,立诛!
可有一天,秦始皇游行至梁山宫,登山俯瞰,却见一队车马经过山下,很是威风。不由心中惊疑:这是谁啊?左右答这是丞相李斯的车骑。秦始皇心中暗怒,却也没有说什么。但却有人将此事告知李斯。李斯知已触始皇之怒,便命令减损车骑。可偏又被秦始皇瞧见,越发惊疑,知是有人泄其语。当然没人敢在皇帝面前承认。最终秦始皇大怒,下令将当日梁山宫时所有在旁的侍从左右,一律斩首!
这一事件直接令卢生不寒而栗!他与侯生一起留下了历史中最后一段议论批评秦始皇的话,就秘密逃走,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秦始皇大怒,派御史审问在咸阳的所有儒生。将有犯禁行为的460余儒生全部活埋!
被寄予厚望、认为是帝国未来最好接班人的秦始皇长子嬴扶苏对父皇的这一‘坑儒’行为进行劝谏,也触怒了秦始皇,被赶出咸阳,去往蒙恬驻扎的上郡做监军去了…
BC211年,这一年对大秦帝国至关重要!先是出现大凶天象:荧惑守心。紧接着又有陨石坠落于东郡。且这块天外来石上还有刻字。经仔细辨认,上面是“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七个字。秦始皇大惊!因这不仅意味着他将不久于人世,且意味着由他一手创建的伟大帝国也将随着他的死而灰飞烟灭!秦始皇紧急命御史前往调查。在查不出任何结果的情况下,秦始皇下令把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都杀掉,并将这块陨石焚毁!
这种残酷而不讲理的行动恰好说明了此事在嬴政心中引起的震动。他又下令博士们编写《仙真人诗》让全国各地的乐人颂唱。试图以这些人为的努力来抗拒天意!
不过天意似乎难以抗拒!到了秋天,有一名从关东返回的使者,在经过华阴平舒道时,被一个神秘的夜客拦住。此人拿出一块璧,让使者带给‘滈池君’又神秘的说了一句话“今年祖龙死”使者想问个明白,但这神秘夜客却突然不见了!使者回来向秦始皇报告了此事,而这块璧正是8年前秦始皇渡江去湘山祠时,沉江祷风的那块璧!秦始皇默然良久…
不过始皇帝毕竟是始皇帝,他不会轻易屈服,更不会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软弱!所以尽管‘默然良久’四字已写出了这位始皇帝内心的震动。但表面上,他仍装出不在意的样子说“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把那神秘客说成是‘鬼’而不是‘神’仿佛这样就能降低这一预报实现的可能?现在来看,这件事完全可能是人为的操作,是那些仇恨秦始皇的人制造出来诅咒他的。并不是对未来事实的预报,而只是一种深切愿望的表达。如果真是这样,那些仇恨秦始皇的人们要制造这一事件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而他们的仇恨又是多么的深啊!
事实究竟如何是不可能被证实了。我们能够确知的:是这件事对秦始皇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反复请人占卜“卦得游徙吉”于是秦始皇决定再次出游,以期避开这一预言!而这恰恰证明他已默认了这一预言!
秦始皇将内地3万户赐爵一级,迁往北河、榆中之后,10月癸丑日,命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49岁的秦始皇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出游。鬼使神差,这次出巡他带上了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他很喜欢的第18子、20岁的嬴胡亥。这就注定了他此行不仅要丧失生命,还要丧失他的帝国!
11月,秦始皇行至长沙郡的云梦,望向南方,祭奠了传说中葬于九疑山的舜帝之后,便沿着长江一路东下“观藉柯,渡海渚”BC210年,过丹杨、至钱唐、临浙江。正逢钱塘江大潮,于是向西绕道近50公里,从峡中渡过江流。之后南下会稽山,祭奠传说中葬于此的大禹,立了大秦历史上最后一块歌功颂德的石碑。
在会稽,23岁的项羽与叔父项梁曾杂在人群中远远望见了秦始皇那气势非凡的排场。这位千古悲情英雄就此发出豪言“彼可取而代也”而项羽的平生大敌、未来的汉高祖刘邦也曾在一次往咸阳服徭役之时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