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绣外慧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百二十四章何事惊惶
同年七月,靖国全部领地纳入了赵国版图,樊都改回樊城,各地郡守府尹重新选派调任,军需储备亦足够支撑一年之久。
在这种前提下,赵佑熙于七月初六在沔水畔誓师,然后率百万大军,兵分两路,向衢、寿二州进发。
梁瑾瑜的几十万兵马几乎全都集结在京畿一带,下面的州府守卫薄弱,根本不堪一击,赵军的两支部队很快就在卫州会合。
也就是在卫州府城下,赵佑熙与梁瑾瑜在睽违两年后,第一次正面遭逢。
梁瑾瑜立在城楼的垛口处遥遥抱拳,饱含内力的声音听起来十分清晰,甚至带着隐隐的笑意:“与贤伉俪一别两载,瑾瑜十分想念,今日观殿下风采更胜往昔,心中颇觉安慰,不知太子妃可好?”
这人一开口就提及自己的妻子,再联想到那本该死的书,赵佑熙强压心头火,冷冷地回道:“内子一切均好,陛下的良妃娘娘呢?此次可有随行?”
一旁的何绍文忙竖起耳朵,只听梁瑾瑜用略带诧异的嗓音说:“朕的良妃新纳未久,不知从何处认识了太子妃,叫朕好不钦羡。”
何绍文急了,可两军阵前,主帅对话,哪有属下插嘴的余地,只能用哀恳的眼光看向赵佑熙,赵佑熙想到毕竟是妻子的表姐,便替他问了一句:“原来的何良妃娘娘现在何处?”
梁瑾瑜似笑非笑地说:“早知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这般关心令表姐,朕就把她带来了。好在上京离此并不远,朕这就派人接太子妃进宫和令表姐一叙如何?”
一干将领都呆在马上,互相大眼瞪小眼,个个眼里冒着问号:怎么回事,这两人好像在攀亲戚、拉家常?
牟翊见赵佑熙脸色不好,低声进言:“殿下,他在试图激怒您,别被他影响了情绪。”
赵佑熙微微点头,旋即向城上道:“这一点不劳陛下费心,反正过不了多久,赵军就要进京了,到时叙旧的机会有的是。”
梁瑾瑜依旧神定气闲,不急不躁:“那朕拭目以待”
对话到此,双方统帅很有默契地朝身后一扬手。序曲奏完,现在该正式进入主题乐章了。
如果俞宛秋看见这一幕,准会惊叹:典型的先礼后兵啊还是古人有意思,打仗都打得这么有风度。
可惜此时的她,正在军帐里急得团团转,手里拿着一封信,几次走到门口又折回。
出了这种事,她首先想到的是跟赵佑熙商量,最起码,派人去通知他,可又怕乱了军心,造成难以承受的后果。
戚长生看太子妃急成那样,几次提议:“就由属下替您回去看看二殿下吧,您放心,有陛下坐镇,二殿下不会有事的,御医并没说就是见喜了。”
“你不懂,即使不是出痘,连着几天几夜高烧不退,也会烧坏”后面的话俞宛秋说不下去了,想到可爱的阿旦可能会因高烧而烧坏脑子,心里就涌起了强烈的自责。
她是个不负责任的母亲,丢下几个月大的孩子随夫出征。可笑的是,她还自以为这样做,能培养未来储君的责任感与兄弟情,免得将来出现如唐、隋两代那种亲兄弟相争的残酷局面。
最开始她是准备带阿旦一起走的,反正尧儿小时候也在军营里生活了大半年,如果不是赵延昌秘密到前线探望,也许尧儿会一直跟在父母身边。
她没想到,坚决要求留下阿旦的,不是赵延昌,而是小哥哥尧儿。
自从阿旦百日宴那次,尧儿勇敢地保护了弟弟之后,便把弟弟当成了自己的责任,整日嚷着要“带弟弟”要弟弟跟他一起搬到启泰殿去。偏偏赵延昌每次看到这场景,就乐呵呵地在一旁推波助澜,尧儿有... -->>
第三百二十四章何事惊惶
同年七月,靖国全部领地纳入了赵国版图,樊都改回樊城,各地郡守府尹重新选派调任,军需储备亦足够支撑一年之久。
在这种前提下,赵佑熙于七月初六在沔水畔誓师,然后率百万大军,兵分两路,向衢、寿二州进发。
梁瑾瑜的几十万兵马几乎全都集结在京畿一带,下面的州府守卫薄弱,根本不堪一击,赵军的两支部队很快就在卫州会合。
也就是在卫州府城下,赵佑熙与梁瑾瑜在睽违两年后,第一次正面遭逢。
梁瑾瑜立在城楼的垛口处遥遥抱拳,饱含内力的声音听起来十分清晰,甚至带着隐隐的笑意:“与贤伉俪一别两载,瑾瑜十分想念,今日观殿下风采更胜往昔,心中颇觉安慰,不知太子妃可好?”
这人一开口就提及自己的妻子,再联想到那本该死的书,赵佑熙强压心头火,冷冷地回道:“内子一切均好,陛下的良妃娘娘呢?此次可有随行?”
一旁的何绍文忙竖起耳朵,只听梁瑾瑜用略带诧异的嗓音说:“朕的良妃新纳未久,不知从何处认识了太子妃,叫朕好不钦羡。”
何绍文急了,可两军阵前,主帅对话,哪有属下插嘴的余地,只能用哀恳的眼光看向赵佑熙,赵佑熙想到毕竟是妻子的表姐,便替他问了一句:“原来的何良妃娘娘现在何处?”
梁瑾瑜似笑非笑地说:“早知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这般关心令表姐,朕就把她带来了。好在上京离此并不远,朕这就派人接太子妃进宫和令表姐一叙如何?”
一干将领都呆在马上,互相大眼瞪小眼,个个眼里冒着问号:怎么回事,这两人好像在攀亲戚、拉家常?
牟翊见赵佑熙脸色不好,低声进言:“殿下,他在试图激怒您,别被他影响了情绪。”
赵佑熙微微点头,旋即向城上道:“这一点不劳陛下费心,反正过不了多久,赵军就要进京了,到时叙旧的机会有的是。”
梁瑾瑜依旧神定气闲,不急不躁:“那朕拭目以待”
对话到此,双方统帅很有默契地朝身后一扬手。序曲奏完,现在该正式进入主题乐章了。
如果俞宛秋看见这一幕,准会惊叹:典型的先礼后兵啊还是古人有意思,打仗都打得这么有风度。
可惜此时的她,正在军帐里急得团团转,手里拿着一封信,几次走到门口又折回。
出了这种事,她首先想到的是跟赵佑熙商量,最起码,派人去通知他,可又怕乱了军心,造成难以承受的后果。
戚长生看太子妃急成那样,几次提议:“就由属下替您回去看看二殿下吧,您放心,有陛下坐镇,二殿下不会有事的,御医并没说就是见喜了。”
“你不懂,即使不是出痘,连着几天几夜高烧不退,也会烧坏”后面的话俞宛秋说不下去了,想到可爱的阿旦可能会因高烧而烧坏脑子,心里就涌起了强烈的自责。
她是个不负责任的母亲,丢下几个月大的孩子随夫出征。可笑的是,她还自以为这样做,能培养未来储君的责任感与兄弟情,免得将来出现如唐、隋两代那种亲兄弟相争的残酷局面。
最开始她是准备带阿旦一起走的,反正尧儿小时候也在军营里生活了大半年,如果不是赵延昌秘密到前线探望,也许尧儿会一直跟在父母身边。
她没想到,坚决要求留下阿旦的,不是赵延昌,而是小哥哥尧儿。
自从阿旦百日宴那次,尧儿勇敢地保护了弟弟之后,便把弟弟当成了自己的责任,整日嚷着要“带弟弟”要弟弟跟他一起搬到启泰殿去。偏偏赵延昌每次看到这场景,就乐呵呵地在一旁推波助澜,尧儿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