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个大人物叫李德林。
李德林(530-590),字公辅,博陵安平人。
此人从小被称为神童,但此神童不同彼神童,是因为可以举出事例:说是在他不到十岁时,读左思写的,以文章很长,词语难懂著称的《蜀都赋》,十多天就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有个叫高隆之的见了,当下就晕了。
这人是当时北齐国的风云人物,皇亲国戚,且身居高位,与孙腾、司马子如、高岳、高隆之,并称为邺中谓之四贵。而且还是建设部、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长兼总工程师,理工科杰出人物。
其主持京都邺城的修建,还在全国搞大炼钢铁,为军队制造成铁制武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冶炼工业之父(此类人材在当时本身就罕见)。
搞理科的,见过如此文科奇才,忍不住逢人就说,这小子,过不了几年,肯定会成为天下所倚重的,堪任大任之人。
经此名人一说,弄得邺城中的京都人士,都跑到他家中看稀奇,弄得每天车马不绝,人满为患,足足一月有余。
而到了他十五岁时,读四书五经之类,一天可以读数千言,过目不忘。这样说来,用不了多久,天下之书,就快要被他读完了。
还有就是,李神童在北齐中过孝秀,即为全国高考和公务员考试的双料冠军。
其十六岁时即以中孝廉而闻名天下。
这考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所谓察举是由地方官在辖区内随时巡视,发现人才进行推荐,经过考核再任命官职。
而孝廉的标准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虽然有些模糊,但基本上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德育和智育。而孝廉由郡即介于省和县之间的地区推荐。
这李神童也确实是因为有孝子的感人事迹,而入选孝廉的。
他十六岁时,父亲去世,自己驾着灵车,运回家乡安葬。当时正值严冬,穿着单薄的丧服,光着脚,沿路人见了都很是敬佩。
有一个叫崔谌的,是博陵的豪族,是仆射之兄,仆射即中央政府办公厅主任。而这位崔谌,当时因休假还乡,一路上跟随人马很多,仪仗隆重,但有圣旨到,让他代表政府,到李德林吊丧。
听到这个消息,跟着他前去的人,只走了十余里路,原来的数十骑,就少了不少,到了李德林家门囗,就只剩下了五骑。可见其家境很贫寒,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李神童在家为父亲守孝的时间很长,且他的母亲多病,所以没有心肠想官场上的事,只是一心专研了很多历史典籍。后来,他母亲的病好了些,朝廷就要求他回去当官。
看来这官并没有马上当成,而是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刺史王湝,看重他的才能,召其进入省政协。
身份虽不是官员,但二人朝夕相处,一同出行郊游,如同老师和朋友,不讲究官与民之间的礼数。
这王湝常对李神童说:听人常说,蒙蔽贤才的人,该杀,如今你在我这时被告耽误的时间已经有些长了,我虽然与你相处受益非浅,但这样的情况,我也不愿意拖得太久,我是力荐你的,朝廷有人要是故意为难,也会害怕神灵的谴责的。
这番话说明李神童回家尽孝,一时便中断了仕途,有点一时接不上趟。但遇见王湝和当初遇见高隆之一样,对他个人前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正因为有王湝的举荐,这李神童还于北齐天保八年(公元558年),中了秀才。
考秀才,需要举荐。不是什么人都能考的,但确实要考。
而在当时,只有省级考试,内容与后来的科举考试一样,考的是笔头功夫,与举荐结合起来,叫贡举,后来称为科举。且这秀才与后来所说的秀才不同,考试通过,还要经皇帝亲自面试,所以秀才是钦点的。
中了孝廉又中秀才,称为中秀孝。
这种制度在后来,成为大隋帝国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创举,科举制度的前身。
而这位李神童,不仅做了主流文化的领头人,德才皆备,双料冠军,而且还深通阴阳八卦,易经风水之类奇论杂说,是个乱读书的人。
但写起文章来,言简意赅,文通理达,且达到惊天地而泣鬼神的效果。“北地三才子”魏收见过,惊叹不已,对高隆之说,此人文笔终当继温子升,高隆之听了后笑道,你魏常侍平时妒嫉贤能,现在身边有这样一个等同于老彭在世的人,何必要求远处的温子升呢?
温子升也是“北地三才子”之一,但把李神童比为老子和彭祖在世,确实是有些“耸人听闻”,可见这高隆之的溢美之词是如何了得。
因此,这李神童后来官路颇为顺畅,期间虽因其母去世回家守丧而暂时弃官,后又官复原职。在北齐时,就当到了直散骑侍郎,相当于副总理的职务,兼国家保密局长。
在北周武帝灭齐后,北周武帝就派小司马唐道和,即国防部副部长,到李强人的住宅宣旨:现在我灭了齐国,对你本人并没有什么坏处,相反是好事,我还怕你跟齐王东去了,现在知道你还在,很高兴,请你入朝来见我。
这唐道和把李强人带到了来,有内史字文昂,前来迎接,周武帝亲自接见,并向李咨询有关齐朝的风俗政教、人物善恶等问题。话很投机,于是就将李强人留在了宫中,三天三夜,才放他回家。
后来李强人又跟随周武帝,回到长安,授官内史上士。
内史是中央派出地方的最高官,而上士的官阶,在下大夫之后,即副厅局级。
自此以后,周武帝的圣旨诏书的拟写,还有就是起用山东的人材等事,都委托这李强人去办。
为此,周武帝在云阳宫,用鲜卑话对群臣说,我过去常听说这李德林名声,后来看他务齐朝所拟写的诏书檄文,我就惊叹他应该是天上人。没想到今天此人能为我所驱使,为我作文书,觉得真是很奇异。
边上自然有奉承话送上,神武公纥豆陵毅忙说:大凡圣主,得到骐驎凤凰,是它们因受圣德所感动,才自动来投的,并非想要就能得到。但是,有时候虽然得到了这种瑞物,却不堪使用。如今这李德林来,能够受您驱策,是被陛下圣德感召所致,有此大才可用,他又无所不能,要胜过骐驎凤凰。
这北周武帝于是大笑道:你说得很对。于是,宣政年末,授官御正下大夫,即中央... -->>
第一个大人物叫李德林。
李德林(530-590),字公辅,博陵安平人。
此人从小被称为神童,但此神童不同彼神童,是因为可以举出事例:说是在他不到十岁时,读左思写的,以文章很长,词语难懂著称的《蜀都赋》,十多天就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有个叫高隆之的见了,当下就晕了。
这人是当时北齐国的风云人物,皇亲国戚,且身居高位,与孙腾、司马子如、高岳、高隆之,并称为邺中谓之四贵。而且还是建设部、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长兼总工程师,理工科杰出人物。
其主持京都邺城的修建,还在全国搞大炼钢铁,为军队制造成铁制武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冶炼工业之父(此类人材在当时本身就罕见)。
搞理科的,见过如此文科奇才,忍不住逢人就说,这小子,过不了几年,肯定会成为天下所倚重的,堪任大任之人。
经此名人一说,弄得邺城中的京都人士,都跑到他家中看稀奇,弄得每天车马不绝,人满为患,足足一月有余。
而到了他十五岁时,读四书五经之类,一天可以读数千言,过目不忘。这样说来,用不了多久,天下之书,就快要被他读完了。
还有就是,李神童在北齐中过孝秀,即为全国高考和公务员考试的双料冠军。
其十六岁时即以中孝廉而闻名天下。
这考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所谓察举是由地方官在辖区内随时巡视,发现人才进行推荐,经过考核再任命官职。
而孝廉的标准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虽然有些模糊,但基本上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德育和智育。而孝廉由郡即介于省和县之间的地区推荐。
这李神童也确实是因为有孝子的感人事迹,而入选孝廉的。
他十六岁时,父亲去世,自己驾着灵车,运回家乡安葬。当时正值严冬,穿着单薄的丧服,光着脚,沿路人见了都很是敬佩。
有一个叫崔谌的,是博陵的豪族,是仆射之兄,仆射即中央政府办公厅主任。而这位崔谌,当时因休假还乡,一路上跟随人马很多,仪仗隆重,但有圣旨到,让他代表政府,到李德林吊丧。
听到这个消息,跟着他前去的人,只走了十余里路,原来的数十骑,就少了不少,到了李德林家门囗,就只剩下了五骑。可见其家境很贫寒,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李神童在家为父亲守孝的时间很长,且他的母亲多病,所以没有心肠想官场上的事,只是一心专研了很多历史典籍。后来,他母亲的病好了些,朝廷就要求他回去当官。
看来这官并没有马上当成,而是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刺史王湝,看重他的才能,召其进入省政协。
身份虽不是官员,但二人朝夕相处,一同出行郊游,如同老师和朋友,不讲究官与民之间的礼数。
这王湝常对李神童说:听人常说,蒙蔽贤才的人,该杀,如今你在我这时被告耽误的时间已经有些长了,我虽然与你相处受益非浅,但这样的情况,我也不愿意拖得太久,我是力荐你的,朝廷有人要是故意为难,也会害怕神灵的谴责的。
这番话说明李神童回家尽孝,一时便中断了仕途,有点一时接不上趟。但遇见王湝和当初遇见高隆之一样,对他个人前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正因为有王湝的举荐,这李神童还于北齐天保八年(公元558年),中了秀才。
考秀才,需要举荐。不是什么人都能考的,但确实要考。
而在当时,只有省级考试,内容与后来的科举考试一样,考的是笔头功夫,与举荐结合起来,叫贡举,后来称为科举。且这秀才与后来所说的秀才不同,考试通过,还要经皇帝亲自面试,所以秀才是钦点的。
中了孝廉又中秀才,称为中秀孝。
这种制度在后来,成为大隋帝国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创举,科举制度的前身。
而这位李神童,不仅做了主流文化的领头人,德才皆备,双料冠军,而且还深通阴阳八卦,易经风水之类奇论杂说,是个乱读书的人。
但写起文章来,言简意赅,文通理达,且达到惊天地而泣鬼神的效果。“北地三才子”魏收见过,惊叹不已,对高隆之说,此人文笔终当继温子升,高隆之听了后笑道,你魏常侍平时妒嫉贤能,现在身边有这样一个等同于老彭在世的人,何必要求远处的温子升呢?
温子升也是“北地三才子”之一,但把李神童比为老子和彭祖在世,确实是有些“耸人听闻”,可见这高隆之的溢美之词是如何了得。
因此,这李神童后来官路颇为顺畅,期间虽因其母去世回家守丧而暂时弃官,后又官复原职。在北齐时,就当到了直散骑侍郎,相当于副总理的职务,兼国家保密局长。
在北周武帝灭齐后,北周武帝就派小司马唐道和,即国防部副部长,到李强人的住宅宣旨:现在我灭了齐国,对你本人并没有什么坏处,相反是好事,我还怕你跟齐王东去了,现在知道你还在,很高兴,请你入朝来见我。
这唐道和把李强人带到了来,有内史字文昂,前来迎接,周武帝亲自接见,并向李咨询有关齐朝的风俗政教、人物善恶等问题。话很投机,于是就将李强人留在了宫中,三天三夜,才放他回家。
后来李强人又跟随周武帝,回到长安,授官内史上士。
内史是中央派出地方的最高官,而上士的官阶,在下大夫之后,即副厅局级。
自此以后,周武帝的圣旨诏书的拟写,还有就是起用山东的人材等事,都委托这李强人去办。
为此,周武帝在云阳宫,用鲜卑话对群臣说,我过去常听说这李德林名声,后来看他务齐朝所拟写的诏书檄文,我就惊叹他应该是天上人。没想到今天此人能为我所驱使,为我作文书,觉得真是很奇异。
边上自然有奉承话送上,神武公纥豆陵毅忙说:大凡圣主,得到骐驎凤凰,是它们因受圣德所感动,才自动来投的,并非想要就能得到。但是,有时候虽然得到了这种瑞物,却不堪使用。如今这李德林来,能够受您驱策,是被陛下圣德感召所致,有此大才可用,他又无所不能,要胜过骐驎凤凰。
这北周武帝于是大笑道:你说得很对。于是,宣政年末,授官御正下大夫,即中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