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重生乱世有空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过了端午到五月十七,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这样的日子本是多雷雨的季节,可这会儿,太阳烤的地上都起了热浪,热得人不动都会流汗。哪还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景致。
北方干旱,热得人头晕脑胀,而南方却迎来了“梅雨”季节,一连半个多月连太阳长什么样儿都没看见,连箱柜里的衣、被都开始发霉长毛。虽然没有漏雨可墙上整日的挂着水珠。
吴谨向夫子行礼出了族学,一路赶到自己的庄子上,李有柱这会儿正带着人在地里排涝。如果再不出太阳,怕是这一季的庄稼就要保不住了。看着奴才们在地里忙,吴谨情不自禁的望向北方,担心起那个倔强的小妹。去年他让人送去的银票被退了回来,不仅如此,小妹还装了一箱的点心给他带了回来,他明白小妹的意思,是在告诉他,她活的很好,连这种点心都吃的上。
小妹的信中又提起让他多留意朝政时势,他这些日子也打听着,自然明白了小妹的苦心,所以这会儿他更担心北方边境的安危。
南涝北旱,可魏国的皇上仍沉迷女色,在寝宫中花天酒地、赏舞听曲。这也许就是上天昭示魏国气数将尽。
司徒嫣这些日子几乎天天往城里跑,四处打听着南边的情况,一是自己的亲哥哥吴谨人还在南方;二是北方今年又是个灾荒年,要是南方跟着受灾,怕是魏国战事即起,她也好早做打算。
并将北边的灾情写成信,托镖局的人给吴谨带去,一是怕朝廷这些官员报喜不报忧,或为了中饱私囊夸大灾情让吴谨担心。二是提醒吴谨早做准备,随时回京城躲避战乱。也正因为这封信,吴谨虽躲过了一时的抓丁充兵上战场,却仍没躲过成为军户远赴边关戍边的命运。
入了夏,虽然水源少了,可蚊虫却没跟着少,太阳刚下山,满天的蚊虫就飞了出来,司徒嫣几人天一黑连屋都不出,她甚至还给胡萝卜的牲口棚做了个蚊帐。至于雪狼从进了这个家,就一直跟司徒嫣睡一个屋,自然也就不用这些。
几兄弟吃过晚饭,大郎和二郎就坐在堂屋里跟着三郎和四郎一起读书,学今天蒋夫子新教的《中庸》,端午节前《大学》这本书蒋夫子就讲完了,虽然三郎和四郎在堂上只学了一部分,可蒋夫子怜其二人刻苦聪敏,特别与李大郎商量,每日午歇时多留二人一个时辰教授其没学到的内容。李大郎当时并没答应,只说要回家与家人商量一下,蒋夫子和这几人相处久了,早就发现,这个家真正能做主的是那个年纪最小的小娃儿,可那小娃儿像是怕了他,几乎再没来过县学,他也没机会收其为徒。回到家李大郎将事情与司徒嫣商量,有这么好的事儿,司徒嫣自然是一口答应。
三郎教完大哥,这才开始准备写蒋夫子留的课业,“小五,夫子让俺谢谢你,端午节送的粽子和艾果,夫子说吃着特别香,连家里人都赞不绝口。”
“蒋夫子喜欢就好,夫子可是为了让哥哥们把落下的课补上,可都是用自己歇息的时辰授课,这些个东西又算个啥,既然夫子吃着好,明儿个哥哥们去时再带上一篮子。”
“小五,都过了这些天了,家里哪还有艾果,虽说还有些晒干的芦苇叶子,可俺也不会包粽子。”
“三哥不会,俺会啊,这有啥难的,哥哥们先练字,俺一会儿就能做得。”也不等几人拦着,就起身进了灶房。
“这热的天,小五哪次做饭不是浑身湿个透,俺去帮忙。”李大郎怕小妹辛苦,放了笔就要进灶房。
“大哥,这事儿是俺挑起的,俺去。”
“你给俺老实呆着,你去那蒋夫子留的课业谁帮你做。蒋夫子肯教你和小四,是看着你们刻苦,就算你送了吃食,可课业没做好,你以为蒋夫子就会高兴?”李大郎心里有些生气,要不是三郎提起这事儿,小妹也不用到灶房里受累,可这事儿又不全是三郎的错,所以虽然口气冲些,但道理却也讲的明白。
三郎也恨自己多嘴,可大哥讲的也是事实,他这会儿还有十页字没写,要是写不完拿啥脸去见蒋夫子。更没脸面对为他操持一切的小妹。
李大郎穿了鞋进了灶房,没一会儿就又回来了,“大哥,是不是小五不让帮?”四郎觉得以小妹的脾气,不会让他们进灶房去帮忙的。
“嗯。俺这前脚刚进门,就让小五撵了出来,让俺回来专心读书,说她做的不多不累的。”李大郎心疼司徒嫣,可又不敢不听话,这小妹倔起来,那是谁的面子都不给。
“算了大哥,等会儿俺写完了,去东次间给小五打扇去。”全家人都知道司徒嫣怕热,连着几个晚上都热的睡不着,兄弟几个商量,由李大郎或李二郎睡前去给司徒嫣打会儿扇,等人睡了才回屋,三郎心里有愧,就想着今天他去给小妹打扇。
“不行,你要是睡不好,哪有精神听课。”李大... -->>
过了端午到五月十七,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这样的日子本是多雷雨的季节,可这会儿,太阳烤的地上都起了热浪,热得人不动都会流汗。哪还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景致。
北方干旱,热得人头晕脑胀,而南方却迎来了“梅雨”季节,一连半个多月连太阳长什么样儿都没看见,连箱柜里的衣、被都开始发霉长毛。虽然没有漏雨可墙上整日的挂着水珠。
吴谨向夫子行礼出了族学,一路赶到自己的庄子上,李有柱这会儿正带着人在地里排涝。如果再不出太阳,怕是这一季的庄稼就要保不住了。看着奴才们在地里忙,吴谨情不自禁的望向北方,担心起那个倔强的小妹。去年他让人送去的银票被退了回来,不仅如此,小妹还装了一箱的点心给他带了回来,他明白小妹的意思,是在告诉他,她活的很好,连这种点心都吃的上。
小妹的信中又提起让他多留意朝政时势,他这些日子也打听着,自然明白了小妹的苦心,所以这会儿他更担心北方边境的安危。
南涝北旱,可魏国的皇上仍沉迷女色,在寝宫中花天酒地、赏舞听曲。这也许就是上天昭示魏国气数将尽。
司徒嫣这些日子几乎天天往城里跑,四处打听着南边的情况,一是自己的亲哥哥吴谨人还在南方;二是北方今年又是个灾荒年,要是南方跟着受灾,怕是魏国战事即起,她也好早做打算。
并将北边的灾情写成信,托镖局的人给吴谨带去,一是怕朝廷这些官员报喜不报忧,或为了中饱私囊夸大灾情让吴谨担心。二是提醒吴谨早做准备,随时回京城躲避战乱。也正因为这封信,吴谨虽躲过了一时的抓丁充兵上战场,却仍没躲过成为军户远赴边关戍边的命运。
入了夏,虽然水源少了,可蚊虫却没跟着少,太阳刚下山,满天的蚊虫就飞了出来,司徒嫣几人天一黑连屋都不出,她甚至还给胡萝卜的牲口棚做了个蚊帐。至于雪狼从进了这个家,就一直跟司徒嫣睡一个屋,自然也就不用这些。
几兄弟吃过晚饭,大郎和二郎就坐在堂屋里跟着三郎和四郎一起读书,学今天蒋夫子新教的《中庸》,端午节前《大学》这本书蒋夫子就讲完了,虽然三郎和四郎在堂上只学了一部分,可蒋夫子怜其二人刻苦聪敏,特别与李大郎商量,每日午歇时多留二人一个时辰教授其没学到的内容。李大郎当时并没答应,只说要回家与家人商量一下,蒋夫子和这几人相处久了,早就发现,这个家真正能做主的是那个年纪最小的小娃儿,可那小娃儿像是怕了他,几乎再没来过县学,他也没机会收其为徒。回到家李大郎将事情与司徒嫣商量,有这么好的事儿,司徒嫣自然是一口答应。
三郎教完大哥,这才开始准备写蒋夫子留的课业,“小五,夫子让俺谢谢你,端午节送的粽子和艾果,夫子说吃着特别香,连家里人都赞不绝口。”
“蒋夫子喜欢就好,夫子可是为了让哥哥们把落下的课补上,可都是用自己歇息的时辰授课,这些个东西又算个啥,既然夫子吃着好,明儿个哥哥们去时再带上一篮子。”
“小五,都过了这些天了,家里哪还有艾果,虽说还有些晒干的芦苇叶子,可俺也不会包粽子。”
“三哥不会,俺会啊,这有啥难的,哥哥们先练字,俺一会儿就能做得。”也不等几人拦着,就起身进了灶房。
“这热的天,小五哪次做饭不是浑身湿个透,俺去帮忙。”李大郎怕小妹辛苦,放了笔就要进灶房。
“大哥,这事儿是俺挑起的,俺去。”
“你给俺老实呆着,你去那蒋夫子留的课业谁帮你做。蒋夫子肯教你和小四,是看着你们刻苦,就算你送了吃食,可课业没做好,你以为蒋夫子就会高兴?”李大郎心里有些生气,要不是三郎提起这事儿,小妹也不用到灶房里受累,可这事儿又不全是三郎的错,所以虽然口气冲些,但道理却也讲的明白。
三郎也恨自己多嘴,可大哥讲的也是事实,他这会儿还有十页字没写,要是写不完拿啥脸去见蒋夫子。更没脸面对为他操持一切的小妹。
李大郎穿了鞋进了灶房,没一会儿就又回来了,“大哥,是不是小五不让帮?”四郎觉得以小妹的脾气,不会让他们进灶房去帮忙的。
“嗯。俺这前脚刚进门,就让小五撵了出来,让俺回来专心读书,说她做的不多不累的。”李大郎心疼司徒嫣,可又不敢不听话,这小妹倔起来,那是谁的面子都不给。
“算了大哥,等会儿俺写完了,去东次间给小五打扇去。”全家人都知道司徒嫣怕热,连着几个晚上都热的睡不着,兄弟几个商量,由李大郎或李二郎睡前去给司徒嫣打会儿扇,等人睡了才回屋,三郎心里有愧,就想着今天他去给小妹打扇。
“不行,你要是睡不好,哪有精神听课。”李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