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颠鸾倒凤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事打压宁张两家,抬高杨家,这是要让宁、张、杨三家实力相当,如此才能保持平衡,杜绝他宁家一家独大。
以后宫牵制前朝,这是太后娘娘的手笔。
宁宏坤心道,女儿啊,这就是前朝后宫,永远息息相关、藕断丝连。
然而,在惊叹的同时,宁宏坤又隐隐有些得意。幸亏他冒着风险帮了张梦锡一把,太后必然没有想到宁张两家会联手,区区杨山,根本不在话下。宁张两家只需稍退一步,休养生息,放任杨家独大,使杨妃变成另一个宁郁善,不消三五年,杨家和宫中的杨妃都会陨在太后手中。到时就算杨妃手段再厉害,也只会落得比郁善更悲催的下场。
只是,那位太后娘娘回宫还不到两个月就能悄无声息的将后宫牢牢地抓到自己的手里,手段太过厉害,日后还是要提防点的好。
此时,天子驾到,早朝开始。
宁宏坤不动声色地看了高高在上的皇椅一眼,心中冷笑一声,只怕宫中那位再厉害一些,眼前这位却是要容不下了。有三年前的前车之鉴在,三年后未必不会发生同样的事。
近来早朝讨论的重点还是云州赈灾之事,赈灾物资虽然已经源源不绝地运往云州,但这后续重建事宜也拖延不得,需商议好章程,待灾情稳定之后就要紧锣密鼓地动工,动作快的话还能赶上秋种,稍有拖延,天气转凉,这个冬天恐怕要冻死不少百姓。
待正事告一段落,皇帝陛下忽然长叹了一口气,面露忧虑。
作为天子的臣子,百官们自然要为天子分忧,于是纷纷露出期待的表情,只等天子开口之后来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子不负众望地开口了,说的是善贵嫔的事。天子说,善贵嫔此前忧心国事,为云州赈灾之事殚精竭虑,虽想出了良方妙策,但也因为忧思过重而滑胎,如今日日寡欢。天子还说,他深为不忍,念在善贵嫔为国出力的份上,想擢她为妃,不过封妃之事事关重大,所以问问众位爱卿的意见,顺便商议个章程出来。
天子说罢,朝堂之上出现一小会儿诡异的安静,随即群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然,都不是天子所期望的。
于宁宏坤和张梦锡来说,自家闺女刚从妃位上跌下来,善贵嫔就想封妃,门都没有。于杨山来说,杨妃如今是后宫唯一的妃子,正是一家独大的最好时机,如若再封个妃子,必然要分权,善贵嫔想封妃,窗都没有。一个左相,一个吏部尚书,一个户部尚书,自持身份不开口,底下却有的是人代他们开口。
群臣的观点和太后娘娘一样,滑胎都算有功,不但不责罚,反而要擢升,走遍天下也没有这个道理。说善贵嫔想出赈灾的良方妙策,也就是说文武百官都没有善贵嫔聪明喽,众臣绝对不承认。区区一个贵嫔妄图染指国事,没说她牝鸡司晨还是看在太后娘娘的面子上,就凭这微不足道的功劳也能封妃,那么文武百官个个都是宰相了。看得起善贵嫔,就是看不起文武百官,这么跌份的事众臣不会做。而且说什么忧思国事导致滑胎只是全了宁相的面子,宁妃张妃都受了过,谁还不知道善贵嫔的滑胎是后宫争斗造成的,那么天子所说的封妃的理由根本不成立。善贵嫔无功有过,封妃简直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其实,封妃又不是立后,立后和立储都关系到江山社稷,必须要和朝臣商议,封妃这点小事皇帝陛下一个圣旨就能搞定,根本无需拿到朝堂上商议。当然,只要是天子的事,就是国事,天子是没有私事的,把封妃拿到朝堂上商议也说得过去。什么事一旦拿到朝堂上商议,结果就由群臣控制,而天子必须尊重群臣的意见。深究天子为何化简为繁,再思及近来后宫的变动,眼明心亮的都猜得出来肯定是太后娘娘不同意善贵嫔封妃。太后娘娘都不同意了,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岂敢越俎代庖?
所以,讨论到最后,群臣的意见是请太后娘娘定夺。
天子的那张脸哟,铁青铁青的。
事打压宁张两家,抬高杨家,这是要让宁、张、杨三家实力相当,如此才能保持平衡,杜绝他宁家一家独大。
以后宫牵制前朝,这是太后娘娘的手笔。
宁宏坤心道,女儿啊,这就是前朝后宫,永远息息相关、藕断丝连。
然而,在惊叹的同时,宁宏坤又隐隐有些得意。幸亏他冒着风险帮了张梦锡一把,太后必然没有想到宁张两家会联手,区区杨山,根本不在话下。宁张两家只需稍退一步,休养生息,放任杨家独大,使杨妃变成另一个宁郁善,不消三五年,杨家和宫中的杨妃都会陨在太后手中。到时就算杨妃手段再厉害,也只会落得比郁善更悲催的下场。
只是,那位太后娘娘回宫还不到两个月就能悄无声息的将后宫牢牢地抓到自己的手里,手段太过厉害,日后还是要提防点的好。
此时,天子驾到,早朝开始。
宁宏坤不动声色地看了高高在上的皇椅一眼,心中冷笑一声,只怕宫中那位再厉害一些,眼前这位却是要容不下了。有三年前的前车之鉴在,三年后未必不会发生同样的事。
近来早朝讨论的重点还是云州赈灾之事,赈灾物资虽然已经源源不绝地运往云州,但这后续重建事宜也拖延不得,需商议好章程,待灾情稳定之后就要紧锣密鼓地动工,动作快的话还能赶上秋种,稍有拖延,天气转凉,这个冬天恐怕要冻死不少百姓。
待正事告一段落,皇帝陛下忽然长叹了一口气,面露忧虑。
作为天子的臣子,百官们自然要为天子分忧,于是纷纷露出期待的表情,只等天子开口之后来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子不负众望地开口了,说的是善贵嫔的事。天子说,善贵嫔此前忧心国事,为云州赈灾之事殚精竭虑,虽想出了良方妙策,但也因为忧思过重而滑胎,如今日日寡欢。天子还说,他深为不忍,念在善贵嫔为国出力的份上,想擢她为妃,不过封妃之事事关重大,所以问问众位爱卿的意见,顺便商议个章程出来。
天子说罢,朝堂之上出现一小会儿诡异的安静,随即群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然,都不是天子所期望的。
于宁宏坤和张梦锡来说,自家闺女刚从妃位上跌下来,善贵嫔就想封妃,门都没有。于杨山来说,杨妃如今是后宫唯一的妃子,正是一家独大的最好时机,如若再封个妃子,必然要分权,善贵嫔想封妃,窗都没有。一个左相,一个吏部尚书,一个户部尚书,自持身份不开口,底下却有的是人代他们开口。
群臣的观点和太后娘娘一样,滑胎都算有功,不但不责罚,反而要擢升,走遍天下也没有这个道理。说善贵嫔想出赈灾的良方妙策,也就是说文武百官都没有善贵嫔聪明喽,众臣绝对不承认。区区一个贵嫔妄图染指国事,没说她牝鸡司晨还是看在太后娘娘的面子上,就凭这微不足道的功劳也能封妃,那么文武百官个个都是宰相了。看得起善贵嫔,就是看不起文武百官,这么跌份的事众臣不会做。而且说什么忧思国事导致滑胎只是全了宁相的面子,宁妃张妃都受了过,谁还不知道善贵嫔的滑胎是后宫争斗造成的,那么天子所说的封妃的理由根本不成立。善贵嫔无功有过,封妃简直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其实,封妃又不是立后,立后和立储都关系到江山社稷,必须要和朝臣商议,封妃这点小事皇帝陛下一个圣旨就能搞定,根本无需拿到朝堂上商议。当然,只要是天子的事,就是国事,天子是没有私事的,把封妃拿到朝堂上商议也说得过去。什么事一旦拿到朝堂上商议,结果就由群臣控制,而天子必须尊重群臣的意见。深究天子为何化简为繁,再思及近来后宫的变动,眼明心亮的都猜得出来肯定是太后娘娘不同意善贵嫔封妃。太后娘娘都不同意了,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岂敢越俎代庖?
所以,讨论到最后,群臣的意见是请太后娘娘定夺。
天子的那张脸哟,铁青铁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