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秦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十四节:大计从来多周折,乾纲独断不逊色。
(50)
这次会议还集中研究了其他问题,比如关于建立国家组织即“华夏共产党”的决定,然而在这件事情上,照样颇费周折,原因在于范旷老夫子领头坚决反对。
他其实倒不是反对成立的这个党组织本身,他反对的是关于“党”这个称谓的提法。这家伙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立于堂上,慷慨陈词,大谈“君子不党!”按照他的说法,这个党就不应该称为党,如果要贴切一点,他认为不妨叫做“宗!”所以这个“华夏党”到他嘴里,就变成了“大同宗”。
他对易铭及众人说道:“既然主公说共产党要实现的理想社会就是大同理想社会,为何不称为大同宗?”
继而又说道:“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等等等等!”
范旷扯南山盖北瓦,信马由缰一通胡扯,又咬文嚼字,专司字面上做文章,且如茅石又硬又臭,绝不让步妥协。
易铭、李千秋、赵龙甲无可奈何,感觉他也说的有几分道理,咨询其他人意见,众委员不管懂也不懂,跟风表示同意,鲜有反对范旷的,所以易铭就同意了。
然而一改全改,这个头号领导人本来是称之为“书记”、“总裁”、“总统”或“委员长”什么的!也还贴切,叫着也让易铭感觉熟悉而亲切。到了这范旷口里,又以为不妥,就给改称为“宗主!”
这样一来,让易铭感觉他所说的宗主,似乎就与佛教扯上了关系。他这党就好比及像佛教里的宗派,比方有所谓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律宗,乃至所谓俱舍成实宗等等,让易铭觉得歧路多歧,不知何从措足。
所以易铭觉得这个“宗”的提法怪怪,内心不是很赞同。但一来二往,响应范旷的代表却越来越多。
范旷坚持说道:“既然这大同宗是主公提出的(其实是他范旷提出的),主公就是宗主,什么是开宗明义?这个就是,老夫以为:主公不称宗主都不行。”
事已至此,易铭只好不再坚持了,后来投票,果然一致通过。易铭就堂而皇之,正式上马成为“华夏大同宗的宗主”了。
易铭感叹之余,认识到这些家伙连共产主义怎么回事都一无所知,就把这好端端的党组织搞得面目全非。对此,易铭只好苦笑,在范旷心里,只以为将个党与什么“朋党”一概而论了。
接下来顺理成章,党员不叫党员,而统称“宗人!”
易铭又是一阵反对,他心想:这个宗人,怎么不叫宗人府?
于是易铭说道:“范先生,你这个说法我不赞同,我怎么看这宗人,恐怕就像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呀!掌管着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去撰写帝王族谱,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号、世袭爵位、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等杂七杂八的事情。”
那范旷客气一番,却问道:“主公,您老以为称个什么好呢?”
易铭其实早想好了,说道:“互相称同志行不行?咱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神圣的理想走到了一起,可谓志同而道合。”
众人想了想,以为贴切,都附议赞成,范旷也无反对意见,自此,同志者,大同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称谓是也。
接下来还拟定了大同宗的章程纲要,为《宗纲》和《宗章》,并规定大同宗事务经提出并表决通过,各级参议及参议长由宗内选举产生,但一切权利归宗主。宗主有权任免参议及参议长,并全权决定宗内事务,这就说明易铭在这件事情上,拥有几乎无可置疑的绝对权利。
这大同宗倒是奇奇怪怪成立了,而关于持续推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军事体制和社会各项事业改革。因涉及关系巨大,又庞杂无序,需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所以这次大会并为作出具体规定。
好在通过此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宗务、政务、军务的机构和领导人。当然不出意外,易铭在这样的体制中,被确立为高高在上的“主公”。且统揽全局、乾纲独断,拥有解散并重组宗务、政务、军务各级机关的权利,对军政大事可予“一票否决”。
宗务、政务、军务最高领导机构直接对易铭这个主公负责。同时规定:为保证政局稳定和李姓一系延绵相传,确保大位嬗递、世世相接,一致要求明确确立易铭这个主公世袭罔替。
那范旷坚持说为了避免纷争,按照封建宗法制,一定要确立嫡长继承制。
易铭坚决反对,可能是考虑到易铭还没有娶媳妇,而这个嫡长子还子虚乌有,其他人终于没有跟风坚持。
但范旷固执,一步不让,李千秋只好站出来解释,说将来如何传位,虽然是公事,但更多是易铭私事。
见李千秋表态,范旷不敢再坚持,所以这个问题得以搁置。不过范旷劝谏,说要立即给易铭张罗婚姻大事,并一再坚持说这个是眼下万分迫切的大事,要易铭赶紧给落实啰!否则于大事不利云云。
范旷这回算是出尽... -->>
第二十四节:大计从来多周折,乾纲独断不逊色。
(50)
这次会议还集中研究了其他问题,比如关于建立国家组织即“华夏共产党”的决定,然而在这件事情上,照样颇费周折,原因在于范旷老夫子领头坚决反对。
他其实倒不是反对成立的这个党组织本身,他反对的是关于“党”这个称谓的提法。这家伙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立于堂上,慷慨陈词,大谈“君子不党!”按照他的说法,这个党就不应该称为党,如果要贴切一点,他认为不妨叫做“宗!”所以这个“华夏党”到他嘴里,就变成了“大同宗”。
他对易铭及众人说道:“既然主公说共产党要实现的理想社会就是大同理想社会,为何不称为大同宗?”
继而又说道:“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等等等等!”
范旷扯南山盖北瓦,信马由缰一通胡扯,又咬文嚼字,专司字面上做文章,且如茅石又硬又臭,绝不让步妥协。
易铭、李千秋、赵龙甲无可奈何,感觉他也说的有几分道理,咨询其他人意见,众委员不管懂也不懂,跟风表示同意,鲜有反对范旷的,所以易铭就同意了。
然而一改全改,这个头号领导人本来是称之为“书记”、“总裁”、“总统”或“委员长”什么的!也还贴切,叫着也让易铭感觉熟悉而亲切。到了这范旷口里,又以为不妥,就给改称为“宗主!”
这样一来,让易铭感觉他所说的宗主,似乎就与佛教扯上了关系。他这党就好比及像佛教里的宗派,比方有所谓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律宗,乃至所谓俱舍成实宗等等,让易铭觉得歧路多歧,不知何从措足。
所以易铭觉得这个“宗”的提法怪怪,内心不是很赞同。但一来二往,响应范旷的代表却越来越多。
范旷坚持说道:“既然这大同宗是主公提出的(其实是他范旷提出的),主公就是宗主,什么是开宗明义?这个就是,老夫以为:主公不称宗主都不行。”
事已至此,易铭只好不再坚持了,后来投票,果然一致通过。易铭就堂而皇之,正式上马成为“华夏大同宗的宗主”了。
易铭感叹之余,认识到这些家伙连共产主义怎么回事都一无所知,就把这好端端的党组织搞得面目全非。对此,易铭只好苦笑,在范旷心里,只以为将个党与什么“朋党”一概而论了。
接下来顺理成章,党员不叫党员,而统称“宗人!”
易铭又是一阵反对,他心想:这个宗人,怎么不叫宗人府?
于是易铭说道:“范先生,你这个说法我不赞同,我怎么看这宗人,恐怕就像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呀!掌管着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去撰写帝王族谱,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号、世袭爵位、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等杂七杂八的事情。”
那范旷客气一番,却问道:“主公,您老以为称个什么好呢?”
易铭其实早想好了,说道:“互相称同志行不行?咱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神圣的理想走到了一起,可谓志同而道合。”
众人想了想,以为贴切,都附议赞成,范旷也无反对意见,自此,同志者,大同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称谓是也。
接下来还拟定了大同宗的章程纲要,为《宗纲》和《宗章》,并规定大同宗事务经提出并表决通过,各级参议及参议长由宗内选举产生,但一切权利归宗主。宗主有权任免参议及参议长,并全权决定宗内事务,这就说明易铭在这件事情上,拥有几乎无可置疑的绝对权利。
这大同宗倒是奇奇怪怪成立了,而关于持续推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军事体制和社会各项事业改革。因涉及关系巨大,又庞杂无序,需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所以这次大会并为作出具体规定。
好在通过此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宗务、政务、军务的机构和领导人。当然不出意外,易铭在这样的体制中,被确立为高高在上的“主公”。且统揽全局、乾纲独断,拥有解散并重组宗务、政务、军务各级机关的权利,对军政大事可予“一票否决”。
宗务、政务、军务最高领导机构直接对易铭这个主公负责。同时规定:为保证政局稳定和李姓一系延绵相传,确保大位嬗递、世世相接,一致要求明确确立易铭这个主公世袭罔替。
那范旷坚持说为了避免纷争,按照封建宗法制,一定要确立嫡长继承制。
易铭坚决反对,可能是考虑到易铭还没有娶媳妇,而这个嫡长子还子虚乌有,其他人终于没有跟风坚持。
但范旷固执,一步不让,李千秋只好站出来解释,说将来如何传位,虽然是公事,但更多是易铭私事。
见李千秋表态,范旷不敢再坚持,所以这个问题得以搁置。不过范旷劝谏,说要立即给易铭张罗婚姻大事,并一再坚持说这个是眼下万分迫切的大事,要易铭赶紧给落实啰!否则于大事不利云云。
范旷这回算是出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