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秦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十节:见君泣诉痛欲绝,满朝忠烈苦无依。
(117)
话说这三个公人领着易铭、杨明义,一路疾行,到了涿县县衙。几人从后门小心翼翼进去,里头潘胜安陪着韩知礼,找了两张椅子坐着,他已将闲杂人等,全都喝退,他两人呆在后门处,早等得火急火燎。赵元成处,潘胜安已安排歇下,到了早上,吩咐心腹之人,传去早膳。他于赵元成那儿,却将易铭消息,刻意隐瞒不说。这是因韩知礼特别交代过,说真人尚未现身,不得暴露这等紧要大事。潘胜安懂得,所以陪着赵元成说了好一会儿话,赵元成问的急了,只说传书带信,有人以求面见,对于韩知礼等,忌讳莫深,一点实情也不敢暴露。
赵元成虽然觉得潘胜安举动怪怪,不过鉴于两人过命的交情和绝对的信任,也不好过多追问,只好一言不发,就听凭潘胜安安排,他逆来顺受,很是泰然。
潘胜安这边招待好赵元成,即赶往后院,陪着韩知礼等了约莫两个小时,终于从后门传来约定好的敲门声,潘胜安亲往开了门,就迎着几人进来。
为首走着的,却是个高高壮壮的汉子,那潘胜安一看,此人他老早认识,正是杨明义。他见着杨明义,心里当然吃惊,到了此时,方知韩知礼所言非虚。杨明义贵为忠义侯,自然有侯爷的气度和架子,所以双目如电,只目无表情看了潘胜安一眼。潘胜安心里慌,跪在了地上,正要请安,被一旁韩知礼扶住,韩知礼对潘胜安说道:“潘大人,不必心急,先找个稳妥的地方再说。”潘胜安答:“是”,眼见着杨明义身后还有一人,个子较高,穿一身黑色襟袍,不紧不慢地走过来。潘胜安心里激动得砰砰跳,他知道,心中的神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原来见过,虽然远远的数面之缘,但他却知道这是谁。
潘胜安不敢拜见那人,按照先前安排,将几人领进花园,那里假山下面,有密室,他原本是为赵元成准备的,正是在里面,赵元成成功躲了半年。
易铭等下了几十级阶梯,方才进了密室,看见眼前韩知礼、杨明义边上,一个三十多岁年纪的人随后跟进来,躬身站着,虽然不认识,但易铭知道,此人正是潘胜安。
易铭觉得这潘胜安忠心可嘉,为了自己的事情,都急成了猴样,这下见了,应该打个招呼才是。于是易铭对那人说道:“你就是潘胜安吧?”
潘胜安早知道皇上驾到,先前还不能确定,这下听易铭问他,这厮就抬眼看了易铭一眼,一瞥之下,早认出来,对面之人,不是皇上又是谁?所以赶紧跪下磕头请安,易铭让他平身,这厮就起来了,老老实实站在一旁,一副荣幸之至的样子。
韩知礼要他传赵元成前来见驾,这潘胜安才回过神来,想起正事要办,慌慌的退下了,不一会,带着赵元成过来。
赵元成走进密室,见着里头几个人,因刚才外头光线明亮,这密室里就点了一盏桐油灯,所以眼睛还一时不能适应,以至于这几人都没有看清楚。
也就是片刻功夫,他首先认出了韩知礼,接着是易铭和杨明义。
赵元成将这几人看得清晰了,实在不敢相信,以为自己眼花,他揉了一下,再看看,那韩知礼、杨明义都对着他笑着,中间坐着的,是他朝思暮想而不得相见的皇帝,此刻也以温和的眼神注视着他。
赵元成觉得热血一下子就涌上了大脑,以致头晕目眩、不知何为,他傻傻地站原地,神色惊恐怪异,眼神呆滞,如同傻了一样。旁边潘胜安提醒道:“将军,快、快拜见皇上呀!”
赵元成这才反应过来,只见他“扑通”跪倒在地,刹那间泪如泉涌倾泻而出,他嚎啕大哭,一时声泪俱下,用沙哑的声音嚎叫道:“皇上,您让微臣想得好苦啊!皇上啊!这几年您都到哪里去了呀……。”
赵元成一边大哭,一边爬到易铭处,搂着易铭双腿就不放,不一会,只见他泪水顺势流到易铭袍子上。
易铭已得知他全家几十口,均已成刀下之鬼,而赵龙甲死得尤其惨烈,到现在连尸首都七零八落,不得入土为安。所以见到赵元成在自己面前不讲体统,哭得死去活来,易铭心里也难过不已。想到了可怜的怡晴,他本性情中人,也跟着失声痛哭。韩知礼、杨明义及潘胜安,全都跟着哭泣,一时密室之内,五人哭了个天昏地暗、地动山摇一般。
过来一会儿,杨明义、韩知礼不哭了,就和潘胜安不住地劝慰易铭。易铭见赵元成数度哽咽,声音也哭哑,话说不出来。他就止住哭泣,拉了赵元成起来,让他自己一旁椅子上坐着。赵元成依旧泣不成声难以自持,易铭又安慰了许久,这赵元成方才擦掉那些鼻涕眼泪,重新振作起来。
易铭见他好不容易心情平静下来,这才问道:“元成,这几年难为你了,你都怎么坚持下来的?”
赵元成听了这话,想到自家种种惨状,全家老小,都早化作刀下之鬼,自己忍辱偷生、苟活于世,要不是期待有朝一日平反昭雪、大仇得报,他赵元成恐怕早就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所以想及于此,他鼻子一酸,竟又哭起来。
易铭见他仍然心潮难平,想到自己不在的这几年,怡晴不是也给琦玉逼死了么!自己连儿子也没有保护得了,想他在这世上,匆匆而来,尚未来得及体验这世间百态,甚至连自我的意识都没有确立,懵懵懂懂的就走了。易铭一念至此,心里难过,就又流泪不止、叹息连连,一时无语。
韩知礼见易铭和赵元成两人情绪低落,心里感觉不是个事,这渡尽劫波生死重逢,难道就这样婆婆妈妈哭哭啼啼不止,这还有好多大事呢!所以韩知礼看了两人一眼,却对赵元成说道:“将军,请节哀顺变,你快给皇上禀报,这几年都发生了什么?”
易铭听韩知礼这么一说,瞬间清醒过来,也问道:“对对对!你讲讲,究竟怎么回事?我们走了之后,不是有你父亲和朱信、秦任及众大臣吗?怎么就乱得一塌糊涂了?”
赵元成想了一想,回答道:“禀皇上,家父及朝中大臣,找了几日,均不得皇上及敬妃的下落,且秦公公、韩将军、杨将军也不见踪影。家父及几位中枢的大臣以为陛下或许有意为之、微服私访去了也难说。后来问了淑妃,淑妃也不知道陛下去了哪里,韩夫人、杨夫人也说不清楚。后来又拷问八嫔、太监、侍女等,就连敬妃身边的人,问了个遍,人也打残了不少,竟毫无结果。所以只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宗政军务均不敢懈怠,又多方查找陛下下落。然而时间越久,事情就愈加不可控制,朝中谣言四起,上下人心惶惶,说什么的都有。家父和众大臣实在不敢再隐瞒下去,于是只好将皇上失踪的消息告之群臣,继而诏告天下。”
易铭插话道:“不是有淑妃和幻生吗?他们这帮家伙不知道要辅佐我儿子呀?”
赵元成道:“皇上恕罪!国不可一日无君,家父及朝中大臣也是这么想的。范旷大人也说皇上失踪,生不见人、音讯全无,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实乃天下奇闻、亘古未有。于是他就主张另立新君,皇上失踪三个多月后,群臣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群臣公议,就立幻生为新君,改元至正……。”
易铭待他说完,又问道:“这不好吗?为何又生出祸乱?”
赵元成继续说道:“是,拥立新君本无不妥,只是幻生年幼,尚处于襁褓之年,无法理政,所以朝中宗政军要务,就由群臣议定,设立辅政大臣若干,代为署理,于是……。”
易铭奇怪问道:“辅政大臣?哪些人?”
赵元成答道:“禀皇上,在此事上争论日久,难以弥合各方矛盾,请了淑妃懿旨,淑妃也难以裁断。只说无意干政,朝中大臣议定了,报她知晓就是……。”
易铭心想:怡晴小女人一个,没有政治野心,虽然当时升格当了太后,可这天下大事,她确实难以胜任。
赵元成又说道:“后来各方妥协,达成一致,决定由家父、朱信总长、秦任总理、唐王李侔、秦兴侯钱虎乙、戚兴侯吴能奇、忠谏侯范旷七人辅佐新君。这家父主掌军队,吴能奇协助家父,朱信总长负责宗务,秦任总理负责政务,唐王协助秦任总理,又主抓外交,范旷也协助秦总理。”
易铭又插话道:“这几个本来就是我大秦中流砥柱,为什么后来不能协同一致,闹得你死我活?”
赵元成说到这里,心情又激动起来。赵元成道:“开始还好,后来家父因处置了吴能奇手下,这吴能奇护短,事情就变得复杂。因这事涉及到吴能奇,如若深究,照我大秦律令,恐怕要撤职查办,所以他狗急跳墙、倒打一耙,来了个恶人先告状。他就在朝堂议事的时候向家父发难,说家父是奸臣,家父有意隐瞒皇上去处,是包藏祸心图谋篡逆……。”
易铭怒道:“他说你父亲篡逆就篡逆呀!你父亲就那么老实呀?”
赵元成道:“家父自然义正言辞予以驳斥,但吴能奇还诬陷家父,说家父非但隐瞒皇上下落,家父甚至已弑君。又说家父先是迫害睿王溺水而亡,继而又谋害皇上,这样无非是要篡位自立、改朝换代。”
易铭愤愤不平说道:“这个吴能奇,本来就奸佞小人一个,只是老子想不通,这满朝文武都由他信口雌黄啊?”
赵元成道:“开始时是有不少大臣帮着家父,不过后来,后来没人敢说话了,因为还有人在后头推波助澜……。”
易铭急问道:“谁?”
赵元成答道:“吴琦玉。”
易铭道:“吴琦玉!她?”
听到吴琦玉三个字... -->>
第八十节:见君泣诉痛欲绝,满朝忠烈苦无依。
(117)
话说这三个公人领着易铭、杨明义,一路疾行,到了涿县县衙。几人从后门小心翼翼进去,里头潘胜安陪着韩知礼,找了两张椅子坐着,他已将闲杂人等,全都喝退,他两人呆在后门处,早等得火急火燎。赵元成处,潘胜安已安排歇下,到了早上,吩咐心腹之人,传去早膳。他于赵元成那儿,却将易铭消息,刻意隐瞒不说。这是因韩知礼特别交代过,说真人尚未现身,不得暴露这等紧要大事。潘胜安懂得,所以陪着赵元成说了好一会儿话,赵元成问的急了,只说传书带信,有人以求面见,对于韩知礼等,忌讳莫深,一点实情也不敢暴露。
赵元成虽然觉得潘胜安举动怪怪,不过鉴于两人过命的交情和绝对的信任,也不好过多追问,只好一言不发,就听凭潘胜安安排,他逆来顺受,很是泰然。
潘胜安这边招待好赵元成,即赶往后院,陪着韩知礼等了约莫两个小时,终于从后门传来约定好的敲门声,潘胜安亲往开了门,就迎着几人进来。
为首走着的,却是个高高壮壮的汉子,那潘胜安一看,此人他老早认识,正是杨明义。他见着杨明义,心里当然吃惊,到了此时,方知韩知礼所言非虚。杨明义贵为忠义侯,自然有侯爷的气度和架子,所以双目如电,只目无表情看了潘胜安一眼。潘胜安心里慌,跪在了地上,正要请安,被一旁韩知礼扶住,韩知礼对潘胜安说道:“潘大人,不必心急,先找个稳妥的地方再说。”潘胜安答:“是”,眼见着杨明义身后还有一人,个子较高,穿一身黑色襟袍,不紧不慢地走过来。潘胜安心里激动得砰砰跳,他知道,心中的神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原来见过,虽然远远的数面之缘,但他却知道这是谁。
潘胜安不敢拜见那人,按照先前安排,将几人领进花园,那里假山下面,有密室,他原本是为赵元成准备的,正是在里面,赵元成成功躲了半年。
易铭等下了几十级阶梯,方才进了密室,看见眼前韩知礼、杨明义边上,一个三十多岁年纪的人随后跟进来,躬身站着,虽然不认识,但易铭知道,此人正是潘胜安。
易铭觉得这潘胜安忠心可嘉,为了自己的事情,都急成了猴样,这下见了,应该打个招呼才是。于是易铭对那人说道:“你就是潘胜安吧?”
潘胜安早知道皇上驾到,先前还不能确定,这下听易铭问他,这厮就抬眼看了易铭一眼,一瞥之下,早认出来,对面之人,不是皇上又是谁?所以赶紧跪下磕头请安,易铭让他平身,这厮就起来了,老老实实站在一旁,一副荣幸之至的样子。
韩知礼要他传赵元成前来见驾,这潘胜安才回过神来,想起正事要办,慌慌的退下了,不一会,带着赵元成过来。
赵元成走进密室,见着里头几个人,因刚才外头光线明亮,这密室里就点了一盏桐油灯,所以眼睛还一时不能适应,以至于这几人都没有看清楚。
也就是片刻功夫,他首先认出了韩知礼,接着是易铭和杨明义。
赵元成将这几人看得清晰了,实在不敢相信,以为自己眼花,他揉了一下,再看看,那韩知礼、杨明义都对着他笑着,中间坐着的,是他朝思暮想而不得相见的皇帝,此刻也以温和的眼神注视着他。
赵元成觉得热血一下子就涌上了大脑,以致头晕目眩、不知何为,他傻傻地站原地,神色惊恐怪异,眼神呆滞,如同傻了一样。旁边潘胜安提醒道:“将军,快、快拜见皇上呀!”
赵元成这才反应过来,只见他“扑通”跪倒在地,刹那间泪如泉涌倾泻而出,他嚎啕大哭,一时声泪俱下,用沙哑的声音嚎叫道:“皇上,您让微臣想得好苦啊!皇上啊!这几年您都到哪里去了呀……。”
赵元成一边大哭,一边爬到易铭处,搂着易铭双腿就不放,不一会,只见他泪水顺势流到易铭袍子上。
易铭已得知他全家几十口,均已成刀下之鬼,而赵龙甲死得尤其惨烈,到现在连尸首都七零八落,不得入土为安。所以见到赵元成在自己面前不讲体统,哭得死去活来,易铭心里也难过不已。想到了可怜的怡晴,他本性情中人,也跟着失声痛哭。韩知礼、杨明义及潘胜安,全都跟着哭泣,一时密室之内,五人哭了个天昏地暗、地动山摇一般。
过来一会儿,杨明义、韩知礼不哭了,就和潘胜安不住地劝慰易铭。易铭见赵元成数度哽咽,声音也哭哑,话说不出来。他就止住哭泣,拉了赵元成起来,让他自己一旁椅子上坐着。赵元成依旧泣不成声难以自持,易铭又安慰了许久,这赵元成方才擦掉那些鼻涕眼泪,重新振作起来。
易铭见他好不容易心情平静下来,这才问道:“元成,这几年难为你了,你都怎么坚持下来的?”
赵元成听了这话,想到自家种种惨状,全家老小,都早化作刀下之鬼,自己忍辱偷生、苟活于世,要不是期待有朝一日平反昭雪、大仇得报,他赵元成恐怕早就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所以想及于此,他鼻子一酸,竟又哭起来。
易铭见他仍然心潮难平,想到自己不在的这几年,怡晴不是也给琦玉逼死了么!自己连儿子也没有保护得了,想他在这世上,匆匆而来,尚未来得及体验这世间百态,甚至连自我的意识都没有确立,懵懵懂懂的就走了。易铭一念至此,心里难过,就又流泪不止、叹息连连,一时无语。
韩知礼见易铭和赵元成两人情绪低落,心里感觉不是个事,这渡尽劫波生死重逢,难道就这样婆婆妈妈哭哭啼啼不止,这还有好多大事呢!所以韩知礼看了两人一眼,却对赵元成说道:“将军,请节哀顺变,你快给皇上禀报,这几年都发生了什么?”
易铭听韩知礼这么一说,瞬间清醒过来,也问道:“对对对!你讲讲,究竟怎么回事?我们走了之后,不是有你父亲和朱信、秦任及众大臣吗?怎么就乱得一塌糊涂了?”
赵元成想了一想,回答道:“禀皇上,家父及朝中大臣,找了几日,均不得皇上及敬妃的下落,且秦公公、韩将军、杨将军也不见踪影。家父及几位中枢的大臣以为陛下或许有意为之、微服私访去了也难说。后来问了淑妃,淑妃也不知道陛下去了哪里,韩夫人、杨夫人也说不清楚。后来又拷问八嫔、太监、侍女等,就连敬妃身边的人,问了个遍,人也打残了不少,竟毫无结果。所以只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宗政军务均不敢懈怠,又多方查找陛下下落。然而时间越久,事情就愈加不可控制,朝中谣言四起,上下人心惶惶,说什么的都有。家父和众大臣实在不敢再隐瞒下去,于是只好将皇上失踪的消息告之群臣,继而诏告天下。”
易铭插话道:“不是有淑妃和幻生吗?他们这帮家伙不知道要辅佐我儿子呀?”
赵元成道:“皇上恕罪!国不可一日无君,家父及朝中大臣也是这么想的。范旷大人也说皇上失踪,生不见人、音讯全无,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实乃天下奇闻、亘古未有。于是他就主张另立新君,皇上失踪三个多月后,群臣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群臣公议,就立幻生为新君,改元至正……。”
易铭待他说完,又问道:“这不好吗?为何又生出祸乱?”
赵元成继续说道:“是,拥立新君本无不妥,只是幻生年幼,尚处于襁褓之年,无法理政,所以朝中宗政军要务,就由群臣议定,设立辅政大臣若干,代为署理,于是……。”
易铭奇怪问道:“辅政大臣?哪些人?”
赵元成答道:“禀皇上,在此事上争论日久,难以弥合各方矛盾,请了淑妃懿旨,淑妃也难以裁断。只说无意干政,朝中大臣议定了,报她知晓就是……。”
易铭心想:怡晴小女人一个,没有政治野心,虽然当时升格当了太后,可这天下大事,她确实难以胜任。
赵元成又说道:“后来各方妥协,达成一致,决定由家父、朱信总长、秦任总理、唐王李侔、秦兴侯钱虎乙、戚兴侯吴能奇、忠谏侯范旷七人辅佐新君。这家父主掌军队,吴能奇协助家父,朱信总长负责宗务,秦任总理负责政务,唐王协助秦任总理,又主抓外交,范旷也协助秦总理。”
易铭又插话道:“这几个本来就是我大秦中流砥柱,为什么后来不能协同一致,闹得你死我活?”
赵元成说到这里,心情又激动起来。赵元成道:“开始还好,后来家父因处置了吴能奇手下,这吴能奇护短,事情就变得复杂。因这事涉及到吴能奇,如若深究,照我大秦律令,恐怕要撤职查办,所以他狗急跳墙、倒打一耙,来了个恶人先告状。他就在朝堂议事的时候向家父发难,说家父是奸臣,家父有意隐瞒皇上去处,是包藏祸心图谋篡逆……。”
易铭怒道:“他说你父亲篡逆就篡逆呀!你父亲就那么老实呀?”
赵元成道:“家父自然义正言辞予以驳斥,但吴能奇还诬陷家父,说家父非但隐瞒皇上下落,家父甚至已弑君。又说家父先是迫害睿王溺水而亡,继而又谋害皇上,这样无非是要篡位自立、改朝换代。”
易铭愤愤不平说道:“这个吴能奇,本来就奸佞小人一个,只是老子想不通,这满朝文武都由他信口雌黄啊?”
赵元成道:“开始时是有不少大臣帮着家父,不过后来,后来没人敢说话了,因为还有人在后头推波助澜……。”
易铭急问道:“谁?”
赵元成答道:“吴琦玉。”
易铭道:“吴琦玉!她?”
听到吴琦玉三个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