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秦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蒙骜是蒙氏家族的创始人,在他之后,他的儿子蒙武、孙子蒙恬三代人都成为了秦国的名将。如果没有蒙氏家族的出现,始皇帝也许就要晚点统一天下,是不是就没时间做那么多暴政了?
史书中关于蒙骜的记载,几乎全是他在打仗的过程,为什么他和他的子孙,都具有超凡的战争才能?可能是老天要成就秦国的霸业吧。
蒙骜是齐国人,秦昭襄王在位的时候,他来到了秦国,谋求发展的道路。当时的社会,流行着一种风气。凡是有能力的人,都喜欢到国外去谋生。蒙骜敢到秦国这样有争霸野心的大国来,也证明了他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直到秦庄襄王继位,他终于获得了向历史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公元前249年,蒙骜披挂上阵,领导了秦军攻打韩国的战争。史书上的记载很简单,只说蒙骜打下了韩国的成皋和荥阳,秦国在这里设置了三川郡。没有征战过程的描述,说明这一仗打的很轻松。
三川郡的设立,有很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秦国的疆界范围,居然达到了魏国的都城大梁。丧钟已经敲醒,不仅仅是魏国,其他战国各国,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秦国的势力范围,入侵到了中原各国的腹地,最惶恐和尴尬的人就是魏安釐王了。
想想看,当魏安釐王站在都城大梁最高的城墙上。极目望去,不是大魏辽阔无垠的沃土,而是秦国人强马壮的边防军,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
蒙骜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但却远远不能满足欲望膨胀的秦庄襄王。他要吹响扫荡天下的号角,直到胜利的欢呼回荡在战国的每一寸角落。
公元前248年,蒙骜再次率军出征,这次的目标是秦国的老对手赵国。
赵国从长平之战、邯郸之围到现在,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加上与燕国一战的大胜,国力、军备等等方面都有所恢复。
赵成王看到秦国现在声势日隆,就怀念起以前赵国作为超级大国时的风光了。赵成王不甘心屈居于秦国之后,他准备重树赵国的地位。
当时魏国和燕国正在打仗,赵成王因为几年前跟燕国的冲突,就命令廉颇率军协同魏国作战。赵国和魏国打的燕国没有还手之力,燕国的都城又被廉颇围了起来。
对赵成王来说,这是件高兴的事。又可以派使节团去燕国,商谈议和的事情了,割地、赔款仿佛正在向他招手。
实际情况却是,秦国趁廉颇带兵出征,由蒙骜发起了对赵国腹地的攻击。这时候的赵国,主力部队都在燕、赵、魏的战场上。国内布防空虚,送给蒙骜一个天大的战功。
蒙骜率领部队,一举攻占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给赵国以历史上最沉痛的打击。
蒙骜没有满足自己这样的成绩,他用一个军事家的头脑分析了当时的战场情况,得出了魏国同样空虚的结论,又对魏国发动了突袭行动,攻克了魏国的高都和汲。
本来蒙骜还可以继续扩大战果,但他显然还有一个政治家的头脑。他很明白带兵打仗切忌引起领导的猜忌,一个下属的价值不在于怎么向领导展示,而在于怎么被领导利用。
白起就是因为没搞明白这个,结果挂了。蒙骜很注意吸取前人的经验,所以他停止了对魏国的继续进攻。虽然有可能会被秦昭襄王责怪错失战机,最起码不会因为猜忌,出现在帝王的必杀名单上。
蒙骜为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没有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给了其他诸侯国凝聚力量反击的机会,也为秦国招来了随后的一场大败。(未完待续)
蒙骜是蒙氏家族的创始人,在他之后,他的儿子蒙武、孙子蒙恬三代人都成为了秦国的名将。如果没有蒙氏家族的出现,始皇帝也许就要晚点统一天下,是不是就没时间做那么多暴政了?
史书中关于蒙骜的记载,几乎全是他在打仗的过程,为什么他和他的子孙,都具有超凡的战争才能?可能是老天要成就秦国的霸业吧。
蒙骜是齐国人,秦昭襄王在位的时候,他来到了秦国,谋求发展的道路。当时的社会,流行着一种风气。凡是有能力的人,都喜欢到国外去谋生。蒙骜敢到秦国这样有争霸野心的大国来,也证明了他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直到秦庄襄王继位,他终于获得了向历史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公元前249年,蒙骜披挂上阵,领导了秦军攻打韩国的战争。史书上的记载很简单,只说蒙骜打下了韩国的成皋和荥阳,秦国在这里设置了三川郡。没有征战过程的描述,说明这一仗打的很轻松。
三川郡的设立,有很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秦国的疆界范围,居然达到了魏国的都城大梁。丧钟已经敲醒,不仅仅是魏国,其他战国各国,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秦国的势力范围,入侵到了中原各国的腹地,最惶恐和尴尬的人就是魏安釐王了。
想想看,当魏安釐王站在都城大梁最高的城墙上。极目望去,不是大魏辽阔无垠的沃土,而是秦国人强马壮的边防军,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
蒙骜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但却远远不能满足欲望膨胀的秦庄襄王。他要吹响扫荡天下的号角,直到胜利的欢呼回荡在战国的每一寸角落。
公元前248年,蒙骜再次率军出征,这次的目标是秦国的老对手赵国。
赵国从长平之战、邯郸之围到现在,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加上与燕国一战的大胜,国力、军备等等方面都有所恢复。
赵成王看到秦国现在声势日隆,就怀念起以前赵国作为超级大国时的风光了。赵成王不甘心屈居于秦国之后,他准备重树赵国的地位。
当时魏国和燕国正在打仗,赵成王因为几年前跟燕国的冲突,就命令廉颇率军协同魏国作战。赵国和魏国打的燕国没有还手之力,燕国的都城又被廉颇围了起来。
对赵成王来说,这是件高兴的事。又可以派使节团去燕国,商谈议和的事情了,割地、赔款仿佛正在向他招手。
实际情况却是,秦国趁廉颇带兵出征,由蒙骜发起了对赵国腹地的攻击。这时候的赵国,主力部队都在燕、赵、魏的战场上。国内布防空虚,送给蒙骜一个天大的战功。
蒙骜率领部队,一举攻占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给赵国以历史上最沉痛的打击。
蒙骜没有满足自己这样的成绩,他用一个军事家的头脑分析了当时的战场情况,得出了魏国同样空虚的结论,又对魏国发动了突袭行动,攻克了魏国的高都和汲。
本来蒙骜还可以继续扩大战果,但他显然还有一个政治家的头脑。他很明白带兵打仗切忌引起领导的猜忌,一个下属的价值不在于怎么向领导展示,而在于怎么被领导利用。
白起就是因为没搞明白这个,结果挂了。蒙骜很注意吸取前人的经验,所以他停止了对魏国的继续进攻。虽然有可能会被秦昭襄王责怪错失战机,最起码不会因为猜忌,出现在帝王的必杀名单上。
蒙骜为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没有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给了其他诸侯国凝聚力量反击的机会,也为秦国招来了随后的一场大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