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汉皇刘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位置。他的妹妹凭美貌母仪天下、他的孙儿何晏容貌俊美,傅粉何郎的典故流传后世,可见他一家基因之强大。
且何进入了京师,还曾拜在当时帝师杨赐的门下读书,可见他也不是一粗鄙无文的莽夫。杨赐乃弘农杨氏之后,世代缨簪不说,自己也是以人品高洁,学问精深,性格刚烈著称于世。不像后世一些人有媚骨,争相把权贵收为弟子,哪怕挂一个名也好。要没点真本事或诚心,想拜在他门下,想也别想。
当年金商门奏对,就他和蔡邕言辞最为激烈,结果蔡邕判了死刑,经过刘备等人的营救,改流放;而杨赐因为曾是帝师,被皇帝网开一面,不过也罢官在家。
何进一门心思拜杨赐为师,是为了什么?若是为了学问,他大可以去拜郑玄、卢植等学术权威,可他却没有。若是为了官职,他贵为外戚,妹妹何皇后地位尊崇稳固,也并没有求到杨赐的时候。那他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了身份的转换。
何进是有着大恒心的人,否则当年也不会耗费巨资请托郭胜送妹妹入宫了。他虽然贵为国舅,步步高升,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
国朝以来,作为外戚而得以善终的,能有几人?高皇帝开国时的诸吕、薄家、窦家太遥远就不用去说了,本朝的前大将军窦武、先帝时的前大将军梁冀,就是佐证。
何进不愿步他们的后尘,他对各种政争其实很排斥,他只愿自己的子孙长享富贵,与国同休。
经过何进的研究,他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外戚总会有新的,皇帝一换,新外戚就会取代旧外戚。但士人、士族却不会,无论谁为天子,治理天下总得依靠他们。这满天下的世代大族就是这样形成的,汉之前,可曾有闻杨氏、袁氏、羊氏、崔氏?汉之后,这些士族家中书香翰墨不绝,这才有今天的地位。只要子孙争气,就算不能高官得做,成为一郡之望,那做一个诗书传家的地方士绅,应该没有问题吧?
家中子弟没本事,就守着田舍过日子;家中子弟有本事,被举出仕自然是不在话下。如此进退自如,可比做一个担心吊胆不知富贵何日而绝的外戚,要强得多了。
这才是何进自上台后,逐渐疏远宦官而日益与士人亲近的根本原因。
他自担任高位之后,便不断举荐征辟名士大贤,如王谦、伍孚、袁绍、边让、刘表、董扶、赵岐、孔融、荀攸等等,虽然也有郑玄、陈寔、申屠蟠等不给他面子的,但也足见他的诚心。
可惜他一心为家族计,而妹妹何皇后与弟弟何苗却不理解他的一片苦心。与宦官打得火热不说,更是常常劝他,要他知道知恩图报,不能骤得富贵便翻脸不认人……
何进也是真心累,亲人不站在自己这边,而自己想亲近的士族,却步步进逼,只催着他赶快下决定,好把阉党一网打尽。
今晚,何进在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后,天平便渐渐向士人倾斜了。不为其他,为了自己的外甥皇子刘辨,他也得去争一争。
自己再与宦官密切,能密切得过天子?天子素来不喜辨儿,东宫之位空置到如今,若不是辨儿为皇后所出,自己这个国舅又官拜大将军,只怕东宫之位早已定夺了罢?
既然自己就算全面倒向宦官,也无法争取宦官在皇储之争上的帮助,那么,就怪不得自己心狠了。最起码,士人重礼,他们可是最注重嫡庶之分的。辨儿为皇长子,又是皇后所出,素无过错,理所当然的太子人选,可天子却因为自己不喜欢,导致东宫之位空悬,国本不固。士大夫们早就有意见了。不若与士人合流,铲除宦官,然后保扶外甥。这样一来,自家依然可享富贵……
何进在家中陷入沉思的时候,袁绍家里,也在开大会。
袁绍、袁术、曹操、陈琳、郑泰、王匡、荀攸等名士一一在座。袁绍坐在主位,他身材高大修长,面貌俊美,按此时的标准看,就是一等一的美郎君。袁绍缓缓开口道:“大将军天性柔弱,且有皇后与车骑从中作梗。大将军意恐难为。时间紧张,我等不可把希望全部放在大将军身上,否则,我等危矣!”
曹操在左侧开言道:“然则本初意欲何为?”
袁绍环顾左右,朗声道:“如今之计,唯有召外镇入京,诛绝宦官,方为上策!”
此言一落,郑泰、曹操、荀攸等纷纷大惊,开言道:“万万不可!”
感谢书友秋饬的打赏支持。
的位置。他的妹妹凭美貌母仪天下、他的孙儿何晏容貌俊美,傅粉何郎的典故流传后世,可见他一家基因之强大。
且何进入了京师,还曾拜在当时帝师杨赐的门下读书,可见他也不是一粗鄙无文的莽夫。杨赐乃弘农杨氏之后,世代缨簪不说,自己也是以人品高洁,学问精深,性格刚烈著称于世。不像后世一些人有媚骨,争相把权贵收为弟子,哪怕挂一个名也好。要没点真本事或诚心,想拜在他门下,想也别想。
当年金商门奏对,就他和蔡邕言辞最为激烈,结果蔡邕判了死刑,经过刘备等人的营救,改流放;而杨赐因为曾是帝师,被皇帝网开一面,不过也罢官在家。
何进一门心思拜杨赐为师,是为了什么?若是为了学问,他大可以去拜郑玄、卢植等学术权威,可他却没有。若是为了官职,他贵为外戚,妹妹何皇后地位尊崇稳固,也并没有求到杨赐的时候。那他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了身份的转换。
何进是有着大恒心的人,否则当年也不会耗费巨资请托郭胜送妹妹入宫了。他虽然贵为国舅,步步高升,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
国朝以来,作为外戚而得以善终的,能有几人?高皇帝开国时的诸吕、薄家、窦家太遥远就不用去说了,本朝的前大将军窦武、先帝时的前大将军梁冀,就是佐证。
何进不愿步他们的后尘,他对各种政争其实很排斥,他只愿自己的子孙长享富贵,与国同休。
经过何进的研究,他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外戚总会有新的,皇帝一换,新外戚就会取代旧外戚。但士人、士族却不会,无论谁为天子,治理天下总得依靠他们。这满天下的世代大族就是这样形成的,汉之前,可曾有闻杨氏、袁氏、羊氏、崔氏?汉之后,这些士族家中书香翰墨不绝,这才有今天的地位。只要子孙争气,就算不能高官得做,成为一郡之望,那做一个诗书传家的地方士绅,应该没有问题吧?
家中子弟没本事,就守着田舍过日子;家中子弟有本事,被举出仕自然是不在话下。如此进退自如,可比做一个担心吊胆不知富贵何日而绝的外戚,要强得多了。
这才是何进自上台后,逐渐疏远宦官而日益与士人亲近的根本原因。
他自担任高位之后,便不断举荐征辟名士大贤,如王谦、伍孚、袁绍、边让、刘表、董扶、赵岐、孔融、荀攸等等,虽然也有郑玄、陈寔、申屠蟠等不给他面子的,但也足见他的诚心。
可惜他一心为家族计,而妹妹何皇后与弟弟何苗却不理解他的一片苦心。与宦官打得火热不说,更是常常劝他,要他知道知恩图报,不能骤得富贵便翻脸不认人……
何进也是真心累,亲人不站在自己这边,而自己想亲近的士族,却步步进逼,只催着他赶快下决定,好把阉党一网打尽。
今晚,何进在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后,天平便渐渐向士人倾斜了。不为其他,为了自己的外甥皇子刘辨,他也得去争一争。
自己再与宦官密切,能密切得过天子?天子素来不喜辨儿,东宫之位空置到如今,若不是辨儿为皇后所出,自己这个国舅又官拜大将军,只怕东宫之位早已定夺了罢?
既然自己就算全面倒向宦官,也无法争取宦官在皇储之争上的帮助,那么,就怪不得自己心狠了。最起码,士人重礼,他们可是最注重嫡庶之分的。辨儿为皇长子,又是皇后所出,素无过错,理所当然的太子人选,可天子却因为自己不喜欢,导致东宫之位空悬,国本不固。士大夫们早就有意见了。不若与士人合流,铲除宦官,然后保扶外甥。这样一来,自家依然可享富贵……
何进在家中陷入沉思的时候,袁绍家里,也在开大会。
袁绍、袁术、曹操、陈琳、郑泰、王匡、荀攸等名士一一在座。袁绍坐在主位,他身材高大修长,面貌俊美,按此时的标准看,就是一等一的美郎君。袁绍缓缓开口道:“大将军天性柔弱,且有皇后与车骑从中作梗。大将军意恐难为。时间紧张,我等不可把希望全部放在大将军身上,否则,我等危矣!”
曹操在左侧开言道:“然则本初意欲何为?”
袁绍环顾左右,朗声道:“如今之计,唯有召外镇入京,诛绝宦官,方为上策!”
此言一落,郑泰、曹操、荀攸等纷纷大惊,开言道:“万万不可!”
感谢书友秋饬的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