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千古一帝李世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4
李渊宣读完自己皇位上的最后一道诏书,看看群臣,看看自己的亲儿子李世民,一声不吭,朝身旁的张妃、尹妃一使眼色,让她们扶着自己,回到宫里去。看着父皇就这么走下皇位,走下那大臣们一辈子也走不上去的六步阶梯,走过自己的身旁,就这么离了大殿而去,李世民虽然对父亲有些怜悯,有些儿憾意,但还是突然的感到一种内心深处涌出的快意,感到浑身的轻松,他长长地舒了口气。
本太子,不……朕,终于成了皇帝!在众人仰慕与畏惧的目光中,李世民挺胸塔腰,走上那君臣之间的六步阶梯。他异常激动地坐在父亲昔日的龙椅上,双手握紧龙椅两则威猛的龙头,目光里闪烁着熠熠的光辉。他高高在上,群臣们都跪伏在他的脚下,齐声祝福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高高在上地俯视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怪模怪样的头顶,有的还能看到隆起脊椎的背。他心里感觉有些好笑,但表情依然是非常严肃的。
“众爱卿平身!”
李世民非常熟练地说了出来,声音中气十足,比他的父皇,如今的太上皇,更加雄浑,更加有力。他今年还刚满二十七岁,若是在寻常百姓家,还才刚刚开始步入社会。而他——李世民,却成了驾御群臣,统治亿万百姓的皇帝。不知为什么,李世民突然想起了隋炀帝,想起了他的一系列的大手笔:万里长城、大运河、征战高丽。炀帝正是为这些事所累,也正是为这些事所败。可是,谁又敢能不从心里佩服,一个皇帝能在短短的十三年执政期间,就能做成这一件件造福后代的大事情?隋炀帝的父亲杨坚,为他的儿子留下了一个富裕的皇室,加上炀帝自己的魄力与意志,他做成了自己要做的事,也做完了自己。可是现在,我李世民要面对的,是一个困厄的,人心还在浮动、流言还在汹汹的皇室。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大哥,想起小时候大哥教他学射箭的情形。唉!如果不是因为我,该是他坐在这个位置上。可是,我没有象杨广那样杀死父亲,我却能理解他,为什么登上皇位之后,迫不及待地做出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一个人,心里只要有遗憾,总是要设法补尝的。朕,现在也有许多的大事想做,但目前要做的,还是要进一步,收服人心……
殿上众臣,听了新皇的旨意,“平身”已有多时,却见皇上自顾自地游走于神思之间,终不再下圣旨。他们,竟没有一人敢挺身询问,只呆若木鸡般立着,静候皇上的下一个圣旨。整个大殿,如无人迹一般,静悄悄的。到是刚从山东、河北宣慰成功赶回来的魏征,实在忍不住了,对王圭使了使眼色。新皇登基,作为深受宠爱,而又资历尚浅,功劳少建的魏征与王圭,俩人都想对皇上能有个好的建议。思之再三,他们俩人共同想出了一个良策,决定今日殿前联名上表给新皇上。魏征自己,则单独还有一要事上奏,决定分个轻重急,先奏上自己与王圭看法一致的。王圭官大,表在他手上,故魏征向他使眼色。王圭见了,朝高高在上、陷入沉思的李世民看了一眼,然后对魏征摇了摇头。魏征急了,从王圭里抢过表来,一步上前,抬头望着李世民说:
“皇上,臣有表要奏。”
李世民听了,从沉思中醒来,说:“拿来看看。”宦官下来从魏征手上接过表来,双手捧了上去交给李世民。看罢魏征与王圭的联名上表,李世民心里豁然开朗。这到是个好主意,重新追封和礼葬已故的太子与齐王,而且是要非常高的规格。真是太好了,一箭双雕!既可以收服人心,又可以彰显大唐新皇的宽豁仁慈,表明皇上之所以杀死他们,是多么地不愿意;而皇上要推行的政治,又是多么的正确而势在必行。已经死了的人,再隆重、再高规格的安葬也徒然的,但对于那些活着的,心里还牵挂他的人,却有绝对的意义。
“好!好!好!”看完上表,李世民连声说:“二位爱卿所想,正合朕意。礼葬一事,就令你二人主持办理,务必要隆重大气。”
“遵命!”王圭、魏征领命谢恩。
“至于追封一事,朕令尚书左右仆射房玄龄和杜如晦共同商计,然后闻奏于朕。”
魏征听了大喜,正准备奏上自己的另一要事,只听到皇上已经在说封立皇后、皇子之事,只好闭了嘴巴,眼睁睁地望着皇上,心里却在想着自己要奏的事情。而高高在上的李世民,此时也在想着他昨日的事情。
14
秋的美丽在于成熟,无论是皎皎的秋月,还是析析的青林,是山中的松子,还是满城的金菊,处处都在彰显一种成熟。二十七岁的皇帝李世民,虽还是人生的夏季,却行走在秋时美丽的成熟中。人生的金果,扑面而来。他做了皇帝后,立刻享受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把父亲的武德年号,改为贞观。武德八年便又成了贞观元年,大业十三年,也是武德元年一样。做了皇帝的人是不允许他人与自己名字有相同的字,于是原本是徐世绩的李世绩,又只能改为李绩。
尽管他从没有花什么心思去追遂女人,可他做了皇帝以后,身边的女人还是越来越多起来。以至于多得他自己也数不清。这是他的不该,却并不是他的过错,因为这是皇权规定可以这么做的。不过,如果把皇帝的权力拿走,皇帝也就是个普通的人。情欲同样如此,女人虽多得数不清,但真正感觉好的,也就那么两三个。除了长孙氏,便是杨妃了。
杨妃曾是炀帝的掌上明珠,天生丽质,气质高贵。再加上聪慧温顺,善解人意,实在是男人都喜欢的女人。李世民新任皇帝,虽然欢天喜地,但皇上的那份压力,也是非常累人的,长孙氏此时刚怀上后来的皇帝李治,李世民散朝下来,便到杨妃这儿来歇息。
“如今,东宫、齐府原来的旧属都已抚慰好了,朝庭的旧臣,朕原来的僚臣也都一一擢升,该是给这些女人的名份了。”李世民虽躺在丽人的怀中,心里仍然想到国家的大事情。
“你看,朕给你一个怎样的名份?”李世民突然转过身,伏在杨妃的酥胸上,看着她明亮的双眼问道。
杨妃经历了显赫一世父皇的惨死,对名利自然非常淡泊,而且也清楚自己的处境,听李世民突然这么一问,她微微地一笑说:
“你应该删立长孙姐姐为皇后,封承乾为太子。”
“你真是这么想的?”
“臣妾何时欺骗过皇上?”
“好,这事就依你。朕就立长孙氏为皇后,封承乾为太子,你与韦氏、燕氏、王氏都为夫人,朕还要封你替朕生的儿子李恪为吴王……”
李世民还要一一说下去,杨妃轻轻地拥着他,将自己红嘟嘟地小嘴凑在他的嘴上。热吻一阵之后,杨妃真诚地说:
“臣妾希望,关于国家的大事,皇上最好说给长孙姐姐听,臣妾只希望能专心服侍皇上。”
李世民听了,目光紧紧地罩住她,默然不语。他喜欢她的身子,更喜欢她的心。他想起长孙氏替他生的承乾、李泰,俩人在长孙氏的教导下,都非常出色。承乾今年刚满八岁,就已经非常机敏聪惠,处理起一些平凡的小事来,通情达理。李泰更是文才出众,聪明过人,还不到七岁,已经能写出对仗工整的诗文。唉,子得母教,择妻有一半是为了教子。这杨妃,不也是如此?她替朕生的李恪,也还只有七岁,长得仪表堂堂,豪放豁达,仁义诚信,还真正很象母后提到自己的小时……想到这里,李世民沾沾自喜,脱口而出:
“朕的儿子,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
“他们的父皇如是,皇儿们自然也就这样了。”杨妃睁着美丽的大眼,深情地望着李世民。
“既然如此,朕与你就再做一个儿子!”说着,李世民已经深入进去。
147
皇帝讲话自然应该作数,昨日对杨妃说的话,今日需要兑现。李世民与房玄龄商量了几句,立即宣布了自己对皇室女人与儿女的册封。举朝上下,一遍赞同,长孙氏与李承乾,一个做了皇后,一个做了太子,俩人... -->>
14
李渊宣读完自己皇位上的最后一道诏书,看看群臣,看看自己的亲儿子李世民,一声不吭,朝身旁的张妃、尹妃一使眼色,让她们扶着自己,回到宫里去。看着父皇就这么走下皇位,走下那大臣们一辈子也走不上去的六步阶梯,走过自己的身旁,就这么离了大殿而去,李世民虽然对父亲有些怜悯,有些儿憾意,但还是突然的感到一种内心深处涌出的快意,感到浑身的轻松,他长长地舒了口气。
本太子,不……朕,终于成了皇帝!在众人仰慕与畏惧的目光中,李世民挺胸塔腰,走上那君臣之间的六步阶梯。他异常激动地坐在父亲昔日的龙椅上,双手握紧龙椅两则威猛的龙头,目光里闪烁着熠熠的光辉。他高高在上,群臣们都跪伏在他的脚下,齐声祝福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高高在上地俯视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怪模怪样的头顶,有的还能看到隆起脊椎的背。他心里感觉有些好笑,但表情依然是非常严肃的。
“众爱卿平身!”
李世民非常熟练地说了出来,声音中气十足,比他的父皇,如今的太上皇,更加雄浑,更加有力。他今年还刚满二十七岁,若是在寻常百姓家,还才刚刚开始步入社会。而他——李世民,却成了驾御群臣,统治亿万百姓的皇帝。不知为什么,李世民突然想起了隋炀帝,想起了他的一系列的大手笔:万里长城、大运河、征战高丽。炀帝正是为这些事所累,也正是为这些事所败。可是,谁又敢能不从心里佩服,一个皇帝能在短短的十三年执政期间,就能做成这一件件造福后代的大事情?隋炀帝的父亲杨坚,为他的儿子留下了一个富裕的皇室,加上炀帝自己的魄力与意志,他做成了自己要做的事,也做完了自己。可是现在,我李世民要面对的,是一个困厄的,人心还在浮动、流言还在汹汹的皇室。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大哥,想起小时候大哥教他学射箭的情形。唉!如果不是因为我,该是他坐在这个位置上。可是,我没有象杨广那样杀死父亲,我却能理解他,为什么登上皇位之后,迫不及待地做出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一个人,心里只要有遗憾,总是要设法补尝的。朕,现在也有许多的大事想做,但目前要做的,还是要进一步,收服人心……
殿上众臣,听了新皇的旨意,“平身”已有多时,却见皇上自顾自地游走于神思之间,终不再下圣旨。他们,竟没有一人敢挺身询问,只呆若木鸡般立着,静候皇上的下一个圣旨。整个大殿,如无人迹一般,静悄悄的。到是刚从山东、河北宣慰成功赶回来的魏征,实在忍不住了,对王圭使了使眼色。新皇登基,作为深受宠爱,而又资历尚浅,功劳少建的魏征与王圭,俩人都想对皇上能有个好的建议。思之再三,他们俩人共同想出了一个良策,决定今日殿前联名上表给新皇上。魏征自己,则单独还有一要事上奏,决定分个轻重急,先奏上自己与王圭看法一致的。王圭官大,表在他手上,故魏征向他使眼色。王圭见了,朝高高在上、陷入沉思的李世民看了一眼,然后对魏征摇了摇头。魏征急了,从王圭里抢过表来,一步上前,抬头望着李世民说:
“皇上,臣有表要奏。”
李世民听了,从沉思中醒来,说:“拿来看看。”宦官下来从魏征手上接过表来,双手捧了上去交给李世民。看罢魏征与王圭的联名上表,李世民心里豁然开朗。这到是个好主意,重新追封和礼葬已故的太子与齐王,而且是要非常高的规格。真是太好了,一箭双雕!既可以收服人心,又可以彰显大唐新皇的宽豁仁慈,表明皇上之所以杀死他们,是多么地不愿意;而皇上要推行的政治,又是多么的正确而势在必行。已经死了的人,再隆重、再高规格的安葬也徒然的,但对于那些活着的,心里还牵挂他的人,却有绝对的意义。
“好!好!好!”看完上表,李世民连声说:“二位爱卿所想,正合朕意。礼葬一事,就令你二人主持办理,务必要隆重大气。”
“遵命!”王圭、魏征领命谢恩。
“至于追封一事,朕令尚书左右仆射房玄龄和杜如晦共同商计,然后闻奏于朕。”
魏征听了大喜,正准备奏上自己的另一要事,只听到皇上已经在说封立皇后、皇子之事,只好闭了嘴巴,眼睁睁地望着皇上,心里却在想着自己要奏的事情。而高高在上的李世民,此时也在想着他昨日的事情。
14
秋的美丽在于成熟,无论是皎皎的秋月,还是析析的青林,是山中的松子,还是满城的金菊,处处都在彰显一种成熟。二十七岁的皇帝李世民,虽还是人生的夏季,却行走在秋时美丽的成熟中。人生的金果,扑面而来。他做了皇帝后,立刻享受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把父亲的武德年号,改为贞观。武德八年便又成了贞观元年,大业十三年,也是武德元年一样。做了皇帝的人是不允许他人与自己名字有相同的字,于是原本是徐世绩的李世绩,又只能改为李绩。
尽管他从没有花什么心思去追遂女人,可他做了皇帝以后,身边的女人还是越来越多起来。以至于多得他自己也数不清。这是他的不该,却并不是他的过错,因为这是皇权规定可以这么做的。不过,如果把皇帝的权力拿走,皇帝也就是个普通的人。情欲同样如此,女人虽多得数不清,但真正感觉好的,也就那么两三个。除了长孙氏,便是杨妃了。
杨妃曾是炀帝的掌上明珠,天生丽质,气质高贵。再加上聪慧温顺,善解人意,实在是男人都喜欢的女人。李世民新任皇帝,虽然欢天喜地,但皇上的那份压力,也是非常累人的,长孙氏此时刚怀上后来的皇帝李治,李世民散朝下来,便到杨妃这儿来歇息。
“如今,东宫、齐府原来的旧属都已抚慰好了,朝庭的旧臣,朕原来的僚臣也都一一擢升,该是给这些女人的名份了。”李世民虽躺在丽人的怀中,心里仍然想到国家的大事情。
“你看,朕给你一个怎样的名份?”李世民突然转过身,伏在杨妃的酥胸上,看着她明亮的双眼问道。
杨妃经历了显赫一世父皇的惨死,对名利自然非常淡泊,而且也清楚自己的处境,听李世民突然这么一问,她微微地一笑说:
“你应该删立长孙姐姐为皇后,封承乾为太子。”
“你真是这么想的?”
“臣妾何时欺骗过皇上?”
“好,这事就依你。朕就立长孙氏为皇后,封承乾为太子,你与韦氏、燕氏、王氏都为夫人,朕还要封你替朕生的儿子李恪为吴王……”
李世民还要一一说下去,杨妃轻轻地拥着他,将自己红嘟嘟地小嘴凑在他的嘴上。热吻一阵之后,杨妃真诚地说:
“臣妾希望,关于国家的大事,皇上最好说给长孙姐姐听,臣妾只希望能专心服侍皇上。”
李世民听了,目光紧紧地罩住她,默然不语。他喜欢她的身子,更喜欢她的心。他想起长孙氏替他生的承乾、李泰,俩人在长孙氏的教导下,都非常出色。承乾今年刚满八岁,就已经非常机敏聪惠,处理起一些平凡的小事来,通情达理。李泰更是文才出众,聪明过人,还不到七岁,已经能写出对仗工整的诗文。唉,子得母教,择妻有一半是为了教子。这杨妃,不也是如此?她替朕生的李恪,也还只有七岁,长得仪表堂堂,豪放豁达,仁义诚信,还真正很象母后提到自己的小时……想到这里,李世民沾沾自喜,脱口而出:
“朕的儿子,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
“他们的父皇如是,皇儿们自然也就这样了。”杨妃睁着美丽的大眼,深情地望着李世民。
“既然如此,朕与你就再做一个儿子!”说着,李世民已经深入进去。
147
皇帝讲话自然应该作数,昨日对杨妃说的话,今日需要兑现。李世民与房玄龄商量了几句,立即宣布了自己对皇室女人与儿女的册封。举朝上下,一遍赞同,长孙氏与李承乾,一个做了皇后,一个做了太子,俩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