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战国帝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完犹豫要不要派人去和谈时,秦赵即将召开和谈大会的消息传到了郢都,楚王完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应,表示支持。
参战各国都愿意表示和谈,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没什么悬念了,双方按照先前的约定,各自派出代表前往洛邑参加和会。
赵国这边派出的代表是丞相赵胜,秦国那边派出的和谈代表则是应侯范睢,而楚国这边派出的代表则是已经沦为俘虏的黄歇,齐国的代表是丞相后胜,韩国的代表是丞相张平,魏国的代表则是魏相段干子。
洛邑此时名义上是周朝的都城,也就是天子的居住地,但周天子因为当年拒绝秦武王举鼎,被秦国举兵赶出王城,所以他只能居住在西周公的宫殿。
当六国要在洛邑召开和谈大会的消息传出后,西周公顿觉欲哭无泪,凭什么其他六国打仗要在他的地盘上开会和谈?
西周公的先祖乃是周威烈王之子公子根,当年韩魏联手煽动周朝内乱,使得天子不得不把周朝仅剩不多的领地一分为二,东面由东周公组成东周国,西面则由西周公组成西周国。
西周国名义上是个国家,拥有30多座城池,但人口加起来仅有三万多,这点人口还没有韩魏一座大城大,所以西周公在其他几国眼里压根儿就没什么地位,这也是各国把和谈地点放在洛邑的原因。
为了迎接六国的代表,西周公特意让出了自己的宫殿,并用迎接王侯的礼仪将六国的使者迎进自己的宫殿。
哪怕他心里一万个cnm,但前来参加和会的六国没有一个是西周公惹得起的,就拿这六国里最弱的韩国,韩国都有100多万百姓,惹急和韩王分分钟率兵灭了西周公。
因此为了防止惹怒六国中的那大佬,西周公只能像个婢女一样,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六国的代表。
六国的代表用了十天时间会集,等代表们到齐之后,和会也就该如期举行。
8月3日,和谈大会在洛邑正式展开,一时间大会吸引了天下各国的目光。
和谈大会召开之际,田秀也并没闲着,他整顿军备,收编秦军中的俘虏,秦军中有一部分是河东以及河内魏人,三晋源出一家,赵国经力大战后非常虚弱,急需补充壮丁,这些人就正合适。
收编战俘的工作非常顺利,许多魏人在听说赵人要招降他们之后,都纷纷表示愿意加入。
这并不是说田秀的魅力已经大到了让这些俘虏慕名投奔的地步,主要是田秀为了防止秦军的战俘搞事,每天只给他们吃一顿饭,秦军士兵个个饿得有气无力,根本就没力气出来搞事。
听说加入赵军就有肉包子吃,那些魏人、韩人、楚人甚至一些老秦人都争先恐后的要加入赵军。
田秀也不是什么人都要,他命人进行了仔细甄别,把那些没有家眷的接纳到了赵军中,至于有家眷的只能放在后面考虑。
没办法,秦国又不是燕国,两国哪怕和谈,秦国也不可能像燕国那样把战俘们的家眷送来。
没有家眷在身边,投奔过来的俘虏没准过不了几天就会跑回秦国,因此田秀在征集俘虏时,只能优先选择那些没有家眷或者家眷很少的。
相比田秀忙着抓俘虏补充赵军战力,信陵君要冷静的多,他仅仅是在战俘中挑选了一些自愿回到魏国的魏人,其余的韩人、楚人、老秦人他压根没兴趣。
听说了信陵君只要魏国的俘虏之后,田秀还大方的把3000个加入赵国的魏人还给了信陵君。
这一战魏军出力不小,田秀也不能吃相太难看,总得分点战利品给魏国,这样也能让信陵君好交差。
几天时间过后,田秀顺利的在战俘营中挑选到了四万多名自愿加入赵军的秦军俘虏,这些人中有一半都是来自关中的老秦人。
对于这些俘虏,田秀并没有选择将它们分散打散到各营中安置,而是集中将他们集合到了一起。
集中到一起确实容易引发俘虏们的集体叛乱,但好处是也能更容易让他们归心,把他们分散打乱这些人难免会受到赵军的歧视,更容易激起军队的混乱。
不过田秀也并不是对这些俘虏充足信任,他命令这些俘虏之间互相监视,严防有人逃跑,并且向俘虏们做出许诺,他们来到赵国后不会受到任何歧视,赵国会给他们分配田亩,表现好的还能得到女人做妻。
这种大棒加甜枣的方法,很快让这些归顺的秦军战俘安下心来。
田秀忙着收编战俘的时候,赵孝成王六年8月20日(公元前260年),历时半个多月的洛邑和谈大会正式结束。
六国之间成功议和,而后六国共同制定了一份盟书,这一份盟书中约定了各国在战后的利益划分。
各国在盟书中约定,自会盟成功之日起,立刻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各国军队退回各自国家。
盟书约定,秦国和韩国争夺的上党由双方平分,上党原来的百姓可自行决定去留。
盟书约定,秦国交还原先占领赵国的离石、皋狼、交邑、文水、兹氏等25城。赵国则释放所有被俘的秦军战俘。(关于这一项,双方进行了长达三天的唇枪舌战,起初赵国希望双方的领土退回到惠文王元年,按照惠文王元年的版图,赵国的版图将大大向西部延伸一直到达上郡(陕西榆林),这是秦国万万不能接受的,最终,双方经过激烈商讨后,秦国承诺归还上述原赵国失地。)
盟书约定,楚国止步于郢都,郢都归还楚,楚国三年内不得主动进攻秦国,作为交换秦军将无条件释放全部秦国战俘。
盟书约定,秦军退出魏国境内并释放全部战俘,作为交换魏国不再向秦国索取河内以及河东失地。
盟书中还约定,陶邑周边十五城划归齐国,秦国放弃对陶邑的所有权,而齐国则释放被俘虏的秦国官吏。
这份长达字的盟书中,约定了诸多事项,不过绝大多数的都是对各国战后利益的分配。
非常明显,这份盟书赵国占了天大的便宜,相比于其他六国几乎毫无所获,赵国可以说斩获颇丰,不仅和秦国平分了上党,还夺回了离石要塞周边25城的土地。
而最惨的莫过于魏国,相比于韩国什么都没有收获,当然也什么都没损失。魏国不仅损失了大量士卒,还彻底丢失了河内、河东的主权。
以至于盟书传回到大梁后,魏国上下都气愤难平,此时整个魏国都有一种被赵国耍了的感觉。
魏王亲自给赵王写信,希望赵国能够将上党之地拿出来和魏国平分,这一项提议遭到了赵王的严词拒绝,魏国上下顿时暴跳如雷。
赵国在和谈中得到的分明是战胜国的待遇,魏国作为赵国的盟友,非但没有得到等同待遇,反而损失了大量土地、士兵,这让魏国君臣恨得咬牙切齿发誓要报复背信弃义的赵国。
而赵王和负责和谈的平原君,都对此不以为意,在他们看来此战出力的主要是赵国,魏国还在关键时刻向秦国投降,赵国没有追究魏国的责任就算不错了,魏国竟然还想要找赵国索取领土?
对赵国不满的不光是魏国,楚国同样不满,楚国认为这一仗他们出力也并不小,楚国完全是为了赵国才加入战争,可战争结束后,赵国只顾着为自己争取利益,完全不顾盟友死活。
尤其是在看到赵国从秦国手上得到了离石要塞,这让仅仅得到了一个残破不堪的郢都的楚国更加气愤难平。
完犹豫要不要派人去和谈时,秦赵即将召开和谈大会的消息传到了郢都,楚王完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应,表示支持。
参战各国都愿意表示和谈,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没什么悬念了,双方按照先前的约定,各自派出代表前往洛邑参加和会。
赵国这边派出的代表是丞相赵胜,秦国那边派出的和谈代表则是应侯范睢,而楚国这边派出的代表则是已经沦为俘虏的黄歇,齐国的代表是丞相后胜,韩国的代表是丞相张平,魏国的代表则是魏相段干子。
洛邑此时名义上是周朝的都城,也就是天子的居住地,但周天子因为当年拒绝秦武王举鼎,被秦国举兵赶出王城,所以他只能居住在西周公的宫殿。
当六国要在洛邑召开和谈大会的消息传出后,西周公顿觉欲哭无泪,凭什么其他六国打仗要在他的地盘上开会和谈?
西周公的先祖乃是周威烈王之子公子根,当年韩魏联手煽动周朝内乱,使得天子不得不把周朝仅剩不多的领地一分为二,东面由东周公组成东周国,西面则由西周公组成西周国。
西周国名义上是个国家,拥有30多座城池,但人口加起来仅有三万多,这点人口还没有韩魏一座大城大,所以西周公在其他几国眼里压根儿就没什么地位,这也是各国把和谈地点放在洛邑的原因。
为了迎接六国的代表,西周公特意让出了自己的宫殿,并用迎接王侯的礼仪将六国的使者迎进自己的宫殿。
哪怕他心里一万个cnm,但前来参加和会的六国没有一个是西周公惹得起的,就拿这六国里最弱的韩国,韩国都有100多万百姓,惹急和韩王分分钟率兵灭了西周公。
因此为了防止惹怒六国中的那大佬,西周公只能像个婢女一样,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六国的代表。
六国的代表用了十天时间会集,等代表们到齐之后,和会也就该如期举行。
8月3日,和谈大会在洛邑正式展开,一时间大会吸引了天下各国的目光。
和谈大会召开之际,田秀也并没闲着,他整顿军备,收编秦军中的俘虏,秦军中有一部分是河东以及河内魏人,三晋源出一家,赵国经力大战后非常虚弱,急需补充壮丁,这些人就正合适。
收编战俘的工作非常顺利,许多魏人在听说赵人要招降他们之后,都纷纷表示愿意加入。
这并不是说田秀的魅力已经大到了让这些俘虏慕名投奔的地步,主要是田秀为了防止秦军的战俘搞事,每天只给他们吃一顿饭,秦军士兵个个饿得有气无力,根本就没力气出来搞事。
听说加入赵军就有肉包子吃,那些魏人、韩人、楚人甚至一些老秦人都争先恐后的要加入赵军。
田秀也不是什么人都要,他命人进行了仔细甄别,把那些没有家眷的接纳到了赵军中,至于有家眷的只能放在后面考虑。
没办法,秦国又不是燕国,两国哪怕和谈,秦国也不可能像燕国那样把战俘们的家眷送来。
没有家眷在身边,投奔过来的俘虏没准过不了几天就会跑回秦国,因此田秀在征集俘虏时,只能优先选择那些没有家眷或者家眷很少的。
相比田秀忙着抓俘虏补充赵军战力,信陵君要冷静的多,他仅仅是在战俘中挑选了一些自愿回到魏国的魏人,其余的韩人、楚人、老秦人他压根没兴趣。
听说了信陵君只要魏国的俘虏之后,田秀还大方的把3000个加入赵国的魏人还给了信陵君。
这一战魏军出力不小,田秀也不能吃相太难看,总得分点战利品给魏国,这样也能让信陵君好交差。
几天时间过后,田秀顺利的在战俘营中挑选到了四万多名自愿加入赵军的秦军俘虏,这些人中有一半都是来自关中的老秦人。
对于这些俘虏,田秀并没有选择将它们分散打散到各营中安置,而是集中将他们集合到了一起。
集中到一起确实容易引发俘虏们的集体叛乱,但好处是也能更容易让他们归心,把他们分散打乱这些人难免会受到赵军的歧视,更容易激起军队的混乱。
不过田秀也并不是对这些俘虏充足信任,他命令这些俘虏之间互相监视,严防有人逃跑,并且向俘虏们做出许诺,他们来到赵国后不会受到任何歧视,赵国会给他们分配田亩,表现好的还能得到女人做妻。
这种大棒加甜枣的方法,很快让这些归顺的秦军战俘安下心来。
田秀忙着收编战俘的时候,赵孝成王六年8月20日(公元前260年),历时半个多月的洛邑和谈大会正式结束。
六国之间成功议和,而后六国共同制定了一份盟书,这一份盟书中约定了各国在战后的利益划分。
各国在盟书中约定,自会盟成功之日起,立刻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各国军队退回各自国家。
盟书约定,秦国和韩国争夺的上党由双方平分,上党原来的百姓可自行决定去留。
盟书约定,秦国交还原先占领赵国的离石、皋狼、交邑、文水、兹氏等25城。赵国则释放所有被俘的秦军战俘。(关于这一项,双方进行了长达三天的唇枪舌战,起初赵国希望双方的领土退回到惠文王元年,按照惠文王元年的版图,赵国的版图将大大向西部延伸一直到达上郡(陕西榆林),这是秦国万万不能接受的,最终,双方经过激烈商讨后,秦国承诺归还上述原赵国失地。)
盟书约定,楚国止步于郢都,郢都归还楚,楚国三年内不得主动进攻秦国,作为交换秦军将无条件释放全部秦国战俘。
盟书约定,秦军退出魏国境内并释放全部战俘,作为交换魏国不再向秦国索取河内以及河东失地。
盟书中还约定,陶邑周边十五城划归齐国,秦国放弃对陶邑的所有权,而齐国则释放被俘虏的秦国官吏。
这份长达字的盟书中,约定了诸多事项,不过绝大多数的都是对各国战后利益的分配。
非常明显,这份盟书赵国占了天大的便宜,相比于其他六国几乎毫无所获,赵国可以说斩获颇丰,不仅和秦国平分了上党,还夺回了离石要塞周边25城的土地。
而最惨的莫过于魏国,相比于韩国什么都没有收获,当然也什么都没损失。魏国不仅损失了大量士卒,还彻底丢失了河内、河东的主权。
以至于盟书传回到大梁后,魏国上下都气愤难平,此时整个魏国都有一种被赵国耍了的感觉。
魏王亲自给赵王写信,希望赵国能够将上党之地拿出来和魏国平分,这一项提议遭到了赵王的严词拒绝,魏国上下顿时暴跳如雷。
赵国在和谈中得到的分明是战胜国的待遇,魏国作为赵国的盟友,非但没有得到等同待遇,反而损失了大量土地、士兵,这让魏国君臣恨得咬牙切齿发誓要报复背信弃义的赵国。
而赵王和负责和谈的平原君,都对此不以为意,在他们看来此战出力的主要是赵国,魏国还在关键时刻向秦国投降,赵国没有追究魏国的责任就算不错了,魏国竟然还想要找赵国索取领土?
对赵国不满的不光是魏国,楚国同样不满,楚国认为这一仗他们出力也并不小,楚国完全是为了赵国才加入战争,可战争结束后,赵国只顾着为自己争取利益,完全不顾盟友死活。
尤其是在看到赵国从秦国手上得到了离石要塞,这让仅仅得到了一个残破不堪的郢都的楚国更加气愤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