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少爷攻势 (1/2)
笔趣阁 www.biquge2.com,老身聊发少年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柱儿啊,听说这是贵人睡过的被子,你盖好啊,盖盖就不烧了。”一个老妪摸着身边已经烧了一夜的孙子,“我们也带带贵人的福气……”
小孙子烧的迷迷糊糊,可还是能感觉到这个被子很软,很暖和,比他家里所有的被子都好。他原本只穿了一身夹衣,冷的像是泡在了冰水里,如今被这又厚又软的被子一包裹,顿时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
‘老天爷,求你别收了我,你收了我,我奶奶以后就没人养了!’
“刘大婶,我拿我的厚棉衣和你家棉袄换呗?”张大麻子咧开嘴,讨好地和邻居刘大婶商量。他被冰雹砸伤了头,家也倒了,什么都没救出来,王油子便也分了他一件棉衣。
“我说张大麻子,我劝你收起那臭不要脸的心。这是人家贵人家给的棉衣,怕是哪个小姐夫人穿过的,我给你?我给你一巴掌!”刘大婶嚷嚷了起来。“你要不想要你那棉袄,趁早讲,我叫差爷把你的棉袄给别人,还能救其他人!”
“别,别!刘大婶,我这不是就想见识见识贵人家小姐穿过的衣服是什么样的嘛……”
“走走走走走,走远点,看见你就生厌!”
分到棉衣和棉被的人,今夜注定要兴奋许久。虽然衣服都是旧的,但是对于这些穷苦人家来说,即使是旧的,这些料子大部分是没有见过的,他们也从来没有用过这么厚的棉衣。
信国公府拿来的棉被不多,但够大,也很厚实,家里有老弱病孺的分上一条,一家在棉被里挤挤,一晚上就能糊过去,连火盆都不用。
东西不够所有人分,贵人家说了,东西只优先给老弱妇孺和身无长物之人。
这本就无可厚非,人家是来救急的,又不是来救贫的。再说,有那么多拿着刀枪的兵士在一旁看着,就算想要硬抢的泼皮无赖,也还要想想是棉衣值钱,还是他们的命值钱。
张玄看着李大户家院子喜气洋洋的众人,对那位信国公府里的邱老太君佩服万分。
分发冬衣、提供粥米都在其次,这些有钱的人家都能做到。最主要的是这些东西来的这般快,这般及时。
此外,这些冬衣棉被都是从信国公府里直接拿正在用的过来的,这些灾民平日里连内城都进不了,对于达官贵人的生活也只有在那些说书先生的书里听听究竟。如今,他们眼里高不可攀的显贵人家居然把自己用过的东西送了来,他们见识到了富贵人家的用物,顿时多了无数谈资,老百姓们迅速的从白天冰雹造成的压抑气氛里脱离了出来。
现在,许多人都准备灾过后把这些东西供起来,以后留着传家了。
诸如“贵人穿过的马甲”、“小姐盖过的被子”、“公子披过的斗篷”……
老百姓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不知道这次雹灾过后,说书的馆里又要有多少围绕着这些用物的奇闻趣事。
许多妇人看着棉袄上的花纹,能盯上几个时辰,就为了研究大户人家刺绣的针线是如何走的针。男仆的冬衣上有许多在内里绣了名字,得了冬衣的人都对这个名字铭记在心,有些人决定以后有了机会就要去报答。
就连那些发冬衣的京兆府差吏都有些眼红。
有些衣服,这些平民不认识,他们却是认识的。有一件小孩子的八成新棉袄,用的是茄色的哆罗呢,怕是贡料,结果给王油子随手分给了一个得了肺病的小孩。
那衣服送到当铺去当,怕是能抵上他们半年的月钱。
真他娘的可惜!
信国公府,持云院里。
顾卿听到家人来报,说是京兆府已经在熬粥,家将也在看着差吏发放冬衣和棉被,确保每一条都用在老弱病孺上,心里的满足感差点爆棚。
她是不会救灾,对古代的许多事情也没有什么常识,可她有孙子,有下人,她只要吩咐了,别人一定会想法子做的尽善尽美。
当老太君真好!
“告诉家将和派过去的家人,今晚就不要回来了。每个灾民聚集的地方都放一个人,提防着晚上有人抢老弱病孺的东西。”
“太夫人,小人觉得这没必要。”李大管家弯着腰说:“听说中军已经过去了。有中军在城内巡查,不会有人敢闹事的。再说了,就放一个人,能起什么作用呢?”
‘能让我知道我的做法是不是对的!还是另外给灾民添了麻烦!’
顾卿刚刚提个建议,就被人拂了面子,面上的难看之色有些下不去。
她算是看出来了,这邱老太君多年不管家,对这些管事的来说已经一点威信都没有了。就拿这次赈灾来说,李大管家和其他几个管家言语之中颇有看不起她的主意,觉得她是在给府里添乱的意思。
李大管家是李茂昔年的伴当,算是李茂夫妻的头号心腹。他对这次老太太赈济灾民是一点都不愿意的,无奈全府几个大小主子都在围着这个转,他也就只能帮衬着。
流出去的米粮炭柴可都是钱啊!这老太太又不说回头灾过去了这些钱是从她私库里补贴,还是走公帐,叫他一阵头痛。
这损耗这么大……
听说这几年年底老太太发银子,夫人急的七处冒烟八处冒火。老太太手这般大,以后叫他们这些后人没法做了。
现在老太太管家,没坑到夫人,倒坑了他们这些外管事。
不知老爷什么时候回来,夫人在这个时候养胎,不是给了太夫人瞎弄的机会嘛!
顾卿并不知道自己没有明确说明白这笔赈济的费用从她这里走,已经让家里的大管事不太快活了。她脸色难看的看着老是否定他话的大管事,心里盘算着该怎么“敲山震虎”。
直接打骂回去,未免落于下乘,也不能服众,只会让他们更加反弹。
换个人替了他,别说他做这么多年没出什么差错,就算出了差错,她也找不到更能干的人来替。
最主要的是她现在确实要用人,还不得不忍下这口气。
说是主子,能做的有限,还要靠这些下人帮衬,顾卿觉得自己这个老太君做的很失败。能用的人更少。
她准备等这事过了,怎么地也要接回花嬷嬷,好好的理一理家事了。
“让他们都留一夜吧,回头都有赏。”顾卿板着脸说:“东西是我们府里出去的,要是出了什么乱子,我们府里也有责任。”
“太夫人坚持,那我们只能警醒着些,我会派下人去吩咐的。”李大管家心里叹了口气。这老太太脾气不好,还是不要硬和她顶着来比较好。
可要是把话说的太婉转,她还不一定听得懂。
“那你快去吩咐,西城那边要和府里随时保持联系。”
内城离西城还有些距离,没有手机电话的世界就是不方便啊!
李小胖到现在还没回来呢,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顾卿正在担心着李小胖,而此时的李锐和齐邵,正聚集了一堆年轻人在东城松鹤楼的雅间里“筹划大事”。
“我觉得我们应该这样……”
“不,我觉得我们应该那样……”
“我觉得你们说的都不好,应该是……”
李锐头疼的皱了皱眉头。人说“秀才造反,三年不举”,他以前不以为然,现在一看,果真如此。
齐邵早就见识过了他这帮同学“辩论”的本事,连忙叫停。
“诸位,现在灾民还在等着‘身上衣裳口中食’,我们也别讨论该如何做了。依我看,今晚信国公府已经送了一批东西过去,他们晚上怎么做的,我们就按照他们的来。只是发粥发衣这些事,最好不要让吏胥们来,我们自己做。”
“好!”
“就该这样!”
这群学子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事,虽知会有困难,却坚信可以克服。如今心中只有兴奋。
“还有,我们要做这件事,必须要获得家里人的支持。我们不勉强所有人都从家里拿东西出来,卖艺的常说‘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我觉得我们也该这样。能出物出钱的就出钱,不能出物出钱的,就出能出的东西。”
齐邵想的很明白,总有些家里人对此有所顾忌,不愿意出手的。
“今天站在这儿的,身后都不是普通百姓家。京兆府和京中各衙门还是要卖我们这些‘小爷’一个面子的。”
李锐身旁一众学子哄笑了起来。
“每个人带些健壮的家人,防止灾民哄抢东西,我们这么多人一起,就能凑不少人了。”齐邵笑着说,“最多不过两三天,朝堂就会下旨抚民,到时候我们就能功成身退。自上次陈情,世人多称我们这些太学生是‘白衣卿相’。马上又要春闱,说不得我们之中真的会出几个上卿、宰相。此时不放手去做,更待何时?”
等有了功名在身,反倒不能像身为学子之时那么潇洒了。
“齐邵,你说吧,要我们干什么?你说,我们做!”
“那好,你们听我细细说来……”
御史大夫府中。
“你说什么?你明日要去赈灾?这次又是谁牵的头?”御史大夫惊诧莫名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上次不声不响跟着一群学子去宫门外“陈情”,吓得他一身汗。
好在圣上没有怪罪,阴差阳错还成全了他家“直谏”的家风,不然真会惹大祸。
“爹,您甭管谁牵的头。我们想做这件事,您说府里有多少粮食吧,给一点让儿子拿去接济灾民呗?”
外人都说他爹死板不通人情,黄胜却知道他爹可有意思了,虽然长得严肃吓人,却是看到野狗被车碾死都会落泪之人。
“一时问我,我也不知。家事不都是你娘管着的吗?你去找你娘去。”御史大夫赶紧想办法把磨人的儿子赶走。
“娘那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肯定不准我这么干!”黄胜死乞白赖地说:“要不,我把我今年的岁钱都给爹,爹你给我买米去?”
“得得得,我真拿你没办法。蒋二,去把府里管着粮库的叫来!”
“谢谢爹!谢谢爹!家里有没有炭火和棉衣,一并给了呗?”
... -->>
“柱儿啊,听说这是贵人睡过的被子,你盖好啊,盖盖就不烧了。”一个老妪摸着身边已经烧了一夜的孙子,“我们也带带贵人的福气……”
小孙子烧的迷迷糊糊,可还是能感觉到这个被子很软,很暖和,比他家里所有的被子都好。他原本只穿了一身夹衣,冷的像是泡在了冰水里,如今被这又厚又软的被子一包裹,顿时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
‘老天爷,求你别收了我,你收了我,我奶奶以后就没人养了!’
“刘大婶,我拿我的厚棉衣和你家棉袄换呗?”张大麻子咧开嘴,讨好地和邻居刘大婶商量。他被冰雹砸伤了头,家也倒了,什么都没救出来,王油子便也分了他一件棉衣。
“我说张大麻子,我劝你收起那臭不要脸的心。这是人家贵人家给的棉衣,怕是哪个小姐夫人穿过的,我给你?我给你一巴掌!”刘大婶嚷嚷了起来。“你要不想要你那棉袄,趁早讲,我叫差爷把你的棉袄给别人,还能救其他人!”
“别,别!刘大婶,我这不是就想见识见识贵人家小姐穿过的衣服是什么样的嘛……”
“走走走走走,走远点,看见你就生厌!”
分到棉衣和棉被的人,今夜注定要兴奋许久。虽然衣服都是旧的,但是对于这些穷苦人家来说,即使是旧的,这些料子大部分是没有见过的,他们也从来没有用过这么厚的棉衣。
信国公府拿来的棉被不多,但够大,也很厚实,家里有老弱病孺的分上一条,一家在棉被里挤挤,一晚上就能糊过去,连火盆都不用。
东西不够所有人分,贵人家说了,东西只优先给老弱妇孺和身无长物之人。
这本就无可厚非,人家是来救急的,又不是来救贫的。再说,有那么多拿着刀枪的兵士在一旁看着,就算想要硬抢的泼皮无赖,也还要想想是棉衣值钱,还是他们的命值钱。
张玄看着李大户家院子喜气洋洋的众人,对那位信国公府里的邱老太君佩服万分。
分发冬衣、提供粥米都在其次,这些有钱的人家都能做到。最主要的是这些东西来的这般快,这般及时。
此外,这些冬衣棉被都是从信国公府里直接拿正在用的过来的,这些灾民平日里连内城都进不了,对于达官贵人的生活也只有在那些说书先生的书里听听究竟。如今,他们眼里高不可攀的显贵人家居然把自己用过的东西送了来,他们见识到了富贵人家的用物,顿时多了无数谈资,老百姓们迅速的从白天冰雹造成的压抑气氛里脱离了出来。
现在,许多人都准备灾过后把这些东西供起来,以后留着传家了。
诸如“贵人穿过的马甲”、“小姐盖过的被子”、“公子披过的斗篷”……
老百姓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不知道这次雹灾过后,说书的馆里又要有多少围绕着这些用物的奇闻趣事。
许多妇人看着棉袄上的花纹,能盯上几个时辰,就为了研究大户人家刺绣的针线是如何走的针。男仆的冬衣上有许多在内里绣了名字,得了冬衣的人都对这个名字铭记在心,有些人决定以后有了机会就要去报答。
就连那些发冬衣的京兆府差吏都有些眼红。
有些衣服,这些平民不认识,他们却是认识的。有一件小孩子的八成新棉袄,用的是茄色的哆罗呢,怕是贡料,结果给王油子随手分给了一个得了肺病的小孩。
那衣服送到当铺去当,怕是能抵上他们半年的月钱。
真他娘的可惜!
信国公府,持云院里。
顾卿听到家人来报,说是京兆府已经在熬粥,家将也在看着差吏发放冬衣和棉被,确保每一条都用在老弱病孺上,心里的满足感差点爆棚。
她是不会救灾,对古代的许多事情也没有什么常识,可她有孙子,有下人,她只要吩咐了,别人一定会想法子做的尽善尽美。
当老太君真好!
“告诉家将和派过去的家人,今晚就不要回来了。每个灾民聚集的地方都放一个人,提防着晚上有人抢老弱病孺的东西。”
“太夫人,小人觉得这没必要。”李大管家弯着腰说:“听说中军已经过去了。有中军在城内巡查,不会有人敢闹事的。再说了,就放一个人,能起什么作用呢?”
‘能让我知道我的做法是不是对的!还是另外给灾民添了麻烦!’
顾卿刚刚提个建议,就被人拂了面子,面上的难看之色有些下不去。
她算是看出来了,这邱老太君多年不管家,对这些管事的来说已经一点威信都没有了。就拿这次赈灾来说,李大管家和其他几个管家言语之中颇有看不起她的主意,觉得她是在给府里添乱的意思。
李大管家是李茂昔年的伴当,算是李茂夫妻的头号心腹。他对这次老太太赈济灾民是一点都不愿意的,无奈全府几个大小主子都在围着这个转,他也就只能帮衬着。
流出去的米粮炭柴可都是钱啊!这老太太又不说回头灾过去了这些钱是从她私库里补贴,还是走公帐,叫他一阵头痛。
这损耗这么大……
听说这几年年底老太太发银子,夫人急的七处冒烟八处冒火。老太太手这般大,以后叫他们这些后人没法做了。
现在老太太管家,没坑到夫人,倒坑了他们这些外管事。
不知老爷什么时候回来,夫人在这个时候养胎,不是给了太夫人瞎弄的机会嘛!
顾卿并不知道自己没有明确说明白这笔赈济的费用从她这里走,已经让家里的大管事不太快活了。她脸色难看的看着老是否定他话的大管事,心里盘算着该怎么“敲山震虎”。
直接打骂回去,未免落于下乘,也不能服众,只会让他们更加反弹。
换个人替了他,别说他做这么多年没出什么差错,就算出了差错,她也找不到更能干的人来替。
最主要的是她现在确实要用人,还不得不忍下这口气。
说是主子,能做的有限,还要靠这些下人帮衬,顾卿觉得自己这个老太君做的很失败。能用的人更少。
她准备等这事过了,怎么地也要接回花嬷嬷,好好的理一理家事了。
“让他们都留一夜吧,回头都有赏。”顾卿板着脸说:“东西是我们府里出去的,要是出了什么乱子,我们府里也有责任。”
“太夫人坚持,那我们只能警醒着些,我会派下人去吩咐的。”李大管家心里叹了口气。这老太太脾气不好,还是不要硬和她顶着来比较好。
可要是把话说的太婉转,她还不一定听得懂。
“那你快去吩咐,西城那边要和府里随时保持联系。”
内城离西城还有些距离,没有手机电话的世界就是不方便啊!
李小胖到现在还没回来呢,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顾卿正在担心着李小胖,而此时的李锐和齐邵,正聚集了一堆年轻人在东城松鹤楼的雅间里“筹划大事”。
“我觉得我们应该这样……”
“不,我觉得我们应该那样……”
“我觉得你们说的都不好,应该是……”
李锐头疼的皱了皱眉头。人说“秀才造反,三年不举”,他以前不以为然,现在一看,果真如此。
齐邵早就见识过了他这帮同学“辩论”的本事,连忙叫停。
“诸位,现在灾民还在等着‘身上衣裳口中食’,我们也别讨论该如何做了。依我看,今晚信国公府已经送了一批东西过去,他们晚上怎么做的,我们就按照他们的来。只是发粥发衣这些事,最好不要让吏胥们来,我们自己做。”
“好!”
“就该这样!”
这群学子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事,虽知会有困难,却坚信可以克服。如今心中只有兴奋。
“还有,我们要做这件事,必须要获得家里人的支持。我们不勉强所有人都从家里拿东西出来,卖艺的常说‘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我觉得我们也该这样。能出物出钱的就出钱,不能出物出钱的,就出能出的东西。”
齐邵想的很明白,总有些家里人对此有所顾忌,不愿意出手的。
“今天站在这儿的,身后都不是普通百姓家。京兆府和京中各衙门还是要卖我们这些‘小爷’一个面子的。”
李锐身旁一众学子哄笑了起来。
“每个人带些健壮的家人,防止灾民哄抢东西,我们这么多人一起,就能凑不少人了。”齐邵笑着说,“最多不过两三天,朝堂就会下旨抚民,到时候我们就能功成身退。自上次陈情,世人多称我们这些太学生是‘白衣卿相’。马上又要春闱,说不得我们之中真的会出几个上卿、宰相。此时不放手去做,更待何时?”
等有了功名在身,反倒不能像身为学子之时那么潇洒了。
“齐邵,你说吧,要我们干什么?你说,我们做!”
“那好,你们听我细细说来……”
御史大夫府中。
“你说什么?你明日要去赈灾?这次又是谁牵的头?”御史大夫惊诧莫名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上次不声不响跟着一群学子去宫门外“陈情”,吓得他一身汗。
好在圣上没有怪罪,阴差阳错还成全了他家“直谏”的家风,不然真会惹大祸。
“爹,您甭管谁牵的头。我们想做这件事,您说府里有多少粮食吧,给一点让儿子拿去接济灾民呗?”
外人都说他爹死板不通人情,黄胜却知道他爹可有意思了,虽然长得严肃吓人,却是看到野狗被车碾死都会落泪之人。
“一时问我,我也不知。家事不都是你娘管着的吗?你去找你娘去。”御史大夫赶紧想办法把磨人的儿子赶走。
“娘那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肯定不准我这么干!”黄胜死乞白赖地说:“要不,我把我今年的岁钱都给爹,爹你给我买米去?”
“得得得,我真拿你没办法。蒋二,去把府里管着粮库的叫来!”
“谢谢爹!谢谢爹!家里有没有炭火和棉衣,一并给了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