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星河中短篇科幻作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好处。
对于人类来说,21世纪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大力开发月球,而恰恰就在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月球南极那能为2000人提供一个世纪水源的巨大冰块被发现了。假如证实其确为无害于人体的纯净水,那么第一批调往桂宫工作的嫦娥、吴刚们至少可以不必携带十分沉重的水壶了。
从宇航的角度来说,月亮对于人类更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来说,月球本身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一项慷慨赠与。著名的科幻与科普大师阿西莫夫曾这样论断:如果地球也像水星或金星一样没有天然卫星,那么人类很可能就不会想到要进行宇航开发。月球距离地球只有38万千米,这个距离比到距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要近上100倍。从经济的角度来说,针对这一距离的最初耗资人类还是可以接受的,宇航员在路上耽误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对于漫长的太空旅行来说,月球无疑是一级不可或缺的阶梯。
即使从最直观的意义来看,一轮明月当空普照,至少也给我们的祖先一种思考,一种想象,一种探索宇宙的好奇心。试想没有这轮明月,仅仅是满天不可测度和揣摩的群星,是不是会使人类对于天空的好奇大打折扣?事实上,一个巨大的、可视的——相对于太阳——近距离天体,对于天文学本身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甚至就连日月食的发生对于人类来说都仿佛是天赐般的幸运:一个天文单位的日地距离与光行1秒多的月地距离之比,与日月直径间高达395的倍数之差刚好相等,当距离抵消了大小之后,就剩下了两个天体那奇迹般相差无几的视半径,这才有了“等大”的日月各司昼夜,并使得日食的奇观得以实现。难怪阿西莫夫不无感慨地喟叹:从各种资料和法则来衡量,月球都不应该出现在那里——因为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食,小到仍能让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学上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来解释此种现象!
当然还有一个已被人熟视无睹但更令人匪疑所思的事实:一个行星卫星的自转周期居然与它的公转周期吻合得天衣无缝,这在整个太阳系更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巧合——巧合的几乎令人生疑。
已经走出很远了。
包括人类学家在内的全体小组成员都不是盲目乐观的冒险家,所有的人心里都十分清楚,没有氧气和饮食等给养提供,大家走不了几天就会命殒他乡。他们更不是理想主义的幻想家,乐观地凭空认定在历史遗迹中保存着至今尚能食用的珍馐佳肴。此外他们既不会不屑电脑系统对他们生命担忧的合理提醒,也不会擅自决定什么更宏伟的计划——何况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什么计划。
当饮食消耗掉三分之一的时候,他们共同的决定就是立即返回——给养必须留有足够的冗余。
可就在月球车行将调头的时候,他们突然看到了“他”
5
在中国四川省的乐山,有一座倚山而坐的大佛。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咏叹过这一人造奇观。
星河曾经到过乐山,但是他第一眼见到这座仰慕已久的文化遗迹时,却感到一种隐隐的失望。在他童年的想象当中,大佛应该比眼前的这尊圣像要大得多。
如今,在远离乐山38万千米的世界里,星河第一次看到了他童年心头的“大佛”——甚至比他的想象还要大。
把它称作“面孔”
在没有大气的月表光线可以不受任何影响地直接射入眼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远方的雕像只是一个光学幻像。在缺乏确凿的证据之前,可以将它视为以山峦为基板的巨大浮雕。
当然这种描述仍旧对两种可能都有效:如果是真实的雕刻,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承载;即使是光学投影,也需要找一个反射的衣钵——即使是有大气参与构造的海市蜃楼,至少也应该有一个赖以复制的原本。目前的资料尚无力判断两种假设孰是孰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流动的风:没有对山岩的经年风化,也没有对光波的瞬时扰动。
至少有一点与乐山大佛不同“他”不是全身肖像,只有一张面孔,这也正是它名字的最初来历。
它很像是一张人类的面孔。当然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这么说实在是缺乏实际意义,因为“他”的真实面目很可能与人类大相径庭。不过说起来这好像从一个很小的侧面印证了某些地外文明研究者的观点:高级外星文明与地球人类将十分类似,尽管细微的枝节之处不尽相同,但在昏黄的灯光下仍将难辨真伪。
然而还是那句话:在科学上最难承认的就是孤证。
按理说从清晰度来看,最多也就到隐约可见五官的程度,但不知为什么,星河却仿佛读出“他”具有一种凝重的表情,甚至可以看出眉宇间微微皱起的额纹。星河很为在自己的脑子里居然还有如人类学家般的不良残余而气愤,可是很快整个小组的成员就都独立地产生了同样的认识。尽管后来电脑给出的分析认为这纯属幻觉,可星河等人依旧坚持原来的看法,并由此对电脑中有关人类感觉的模糊判断正确率开始持怀疑态度——在这个问题上星河第一次同意了人类学家的说法。
不过星河分析“面孔”的制作者本来未必真想赋予“他”如是的表情,他们希望显示出的一定是一个不哀不喜不怒不乐的平静表情,没想到工匠的心绪不由自主地被留在了作品的脸上。
那么制造者又是因何悲哀呢?
也许这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许对它的提问只是为了回答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
制造者此举究竟要干什么?
也许,他们在生命就要结束的时候,要再最后留下一处显著的标志?也许,他们在文明行将没落的年代,要在进取的终点树立一座丰碑?也许,这张哀怨的面孔指示出隐秘的财富?也许,那双忧郁的眼睛吐露着历史的传说?
这些问题都是“月球一站”的小组成员无法回答的。也许,这个课题将耗费几代地球人的生命。
小组的成员们花了整整3个地球日的时间来研究“面孔”当然大部分工作都是侧重于各种测量。距离被精确地测定出来,此番能够前往到达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坐标定位工作已被反复检测核实,以使下一支探测队不会迷途而返,找不到自己的工作单位。
在大量的摄影工作完成之后,返回“图灵”号的计划被紧急议定。人类学家稍表异议,就遭到了星河的严厉制止。
决不能再多耽搁了,剩余的给养正在接近最低阈限。
我们的科幻作品描述了过多的巧合和偶然:探险队不是正好来到了雕像的脚下,就是放弃原来的计划留在了月球,接下来肯定会用一个月球昼夜的时间揭开一个掩盖了数亿年的大秘密诸如人类学家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一直是这类作品的热衷读者,如果机会允许条件适宜的话有朝一日他还有可能成为作者之一。但事实从来没有那么有趣和好玩,铁一般的冰冷逻辑告诉我们,激情只存在于探险计划被制定的日子里,而决不是探险行动被实施的过程中。
月球车开始精确地沿来路返回,依依不舍自然是每一位成员十分自然的感情流露,只不过表达的方式各不相同。星河直视前方,硬下心肠死不回头,貌似平静的面孔被试图掩饰的内心激动冲得一塌糊涂;“教授”无暇驰心旁骛,认真翻拣手头的有限数据,同时不住地以手揉眼,这恐怕是人类习惯隐形之前扶正眼镜的后遗;天文学家杨至少崇敬地凝望了一刻钟之久,才恋恋不舍地回头关注“教授”的研究。
只有人类学家坚持行注目礼告别。
人类学家的叫喊是在杨的凝望结束之后仅5分钟发出的,大家的反应整齐划一,六道目光没有在人类学家本人脸上停留半秒,便齐刷刷地回首射向“面孔”不幸的是这些目光失去了承受物,刚才山峦间那巨大的浮雕居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月球车不得不再次停下来,一行四人驻足远眺。
面对一无所有的远山,每个人的表情再次显出不同,但在星河的脑海里,人类历史上对月观测中的众多蹊跷蓦然流出。
被简称之为“tlp”的月面暂现现象首先为英国天文学家提出并为苏联天文学家证实。1958年11月3、4两夜,英国天文学家穆尔在月球的阿尔卑斯山上发现一抹奇特的淡红光斑,他当时认为是月球内部散逸出的气体经太阳照射而发光,这种解释至今尚未得以证实。
然而这种现象并不孤立,有案可查的记录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追溯到近10个世纪以前。根据史料记载,在1178年6月18日这一天,至少有5个人目睹了峨嵋月上的闪光;1671年,当时的法国科学家卡西尼曾发现月亮撒出一片云雾;在18世纪,天王星的发现者、素有观测大师之称的威廉"赫歇耳也有过两次类似的记录,一次在1783,一次在1787,这位流浪音乐家以他诗人般的语言描述道:这种闪光——“好像是燃烧着的木炭,薄薄地蒙上了一层热灰。”
这张名单还可以一直长长地开列下去:1882年4月24日“亚里斯多德区”出现不明移动物体;1945年10月19日“达尔文墙”出现三个明亮光点;1954年7月6日晚上,美国明尼苏达州天文台长和其助手观察到“皮克洛米尼坑”的一道黑线,但转瞬即逝;1955年9月8日“洛斯坑”边缘两度呈现闪光;1967年9月11日“静海”中弥漫着紫色的黑云
没有人动作,没有人说话,面罩的听觉装置中传来每个人均匀而厚重的呼吸。星河下意识地回头望向天文学家杨。
面对因不存在而产生的“奇迹”杨的神情依旧崇敬而神圣,他的思绪也同样被牵扯着流向“tlp”
月面暂现现象并不仅仅局限于光。1843年,一位曾绘制出数百张月球地图的德国天文学家发现,原来直径数千米的“利尼坑”正在变小;1866年,希腊天文台长宣称:月球“澄海”中的一座环形山突然消失!时隔两年之后,又有人报告说:一座原本直径500米的环形山增大了6倍时间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记录变得越来越煞有其事:1956年日本明治大学的丰田博士居然声称自己观察到数个排列成“dyax”和“jwa”字型的黑色物体!1966年2月4日,苏联“月神9号”登陆“雨海”拍摄到两排等距的塔状结构物,它们反射着日光,宛如跑道旁的记号,从阴影的长度可以估计出它们那15层楼的身高,然而附近却没有任何高地能使这些岩石滚落到目前的位置上,更不用说以几何形式排列了;同年11月20日,美国“轨道2号”探测飞船在距“静海”46千米的高空拍到数个金字塔形结构物,估计高度在15至25米高,也属规则排列,颜色淡于周围的岩石土壤,显然不是自然物
数百年来有关变化现象竟积累出1400起之多。做为一名严肃的天文学家,杨清楚地知道,尽管这当中不乏观测者的幻觉甚至是蓄意欺骗——有一段时间美苏两国甚至竞相撒谎——但当那些明显的伪证或疑点被剔除之后,仍有为数众多的不解之谜。
“面孔”的消失与所谓环形山的消失——假如是真的——自然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但是至少杨相信,这种消失与此前的消失,都意味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的存在。
已再次回头重新面对“虚无”的星河突然感觉到杨也在看他,当他扭头对视的时候,杨给了他一个友好的微笑。
他们都明白,从目前的情况来判断,杨被电脑系统确定留下已成为一个必然的事实。在着陆点附近,一个临时性的简陋基地正在建设中,杨的躯体将被即时低温冷冻,暂停代谢,等待再探测飞船的来临。在“图灵”号上,被保存的标以“杨”的基因正在被取出,复制工作已开始进行。“图灵”号上没有生老病死,每一个成员在即将退隐之前都要用自己的基因孕育一个新的生命。在“图灵”号可预见的将来,会有一个天文学家的后代与父辈们一同探索太空。
在“图灵”号升空之前,他们将与杨握手道别,人类学家甚至会热情地施以拥抱。
他们一定会说“再见”尽管今生今世他们根本不再可能再相见;
但他们一定会说“再见”因为他们和与杨本人别无二致的后代马上就会再次相见。
6
详尽严谨的考察报告是电脑的作业,这次的信息量很可能会比“阿波罗”数次所捡皮毛的总和还要多出许多。星河甚至连所谓人类成员的感受都不必书写,这些早已被电脑探查和收集过了——何况还有杨的口述补充并上测谎机经受验证。星河真正要总结的,也许只是一个感受性的概述,或者说是这份报告的前言。
“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只有猜测。”
星河面对话筒,信息转换成电波,几乎同步地出现在地球的电脑屏幕和放音设备中。
是的,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只有猜测。
开始部分与任何一部通俗的科幻小说一样:在宇宙的某一时空,存在着一个先进的文明,他们不但学会了如何使用火,也在成长的日子里逐渐掌握了核能。他们也许比当今的地球文明要领先一个档次,也许只是在诸如航天之类的领域有些畸形的超前。
好了,下面他们就要开始著名的“图灵计划”了。
指的当然不是那个有关电脑智能的“图灵实验”:让人与电脑一起在“黑箱”中接受提问,假如外界无法判断答案是人给出的还是电脑做出的,那么就可以认为电脑的人工智能程度已经可以与人类并驾齐驱了。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一个有关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的“图灵判断”在地外文明研究的领域中,它与阿西莫夫那个著名的“地外文明数目公式”同领风骚。
著名数学家图灵曾设计过一种以其名字命名的飞船。这种飞船是无人驾驶的,但是上面的电脑可以在其航行一段时间之后,自动搜集到足够的宇宙物质来自我复制,以制造出新的图灵飞船,然后再各向平权地等距等速发散——很显然,子一代图灵飞船的数目是以几何级数陡然增长的。而这些图灵飞船,就是最初制造者赖以向宇宙表明自己存在的星际大使。
为此图灵做出过一个详细的计算,为了避免枯燥我们将其中的具体时间数字予以省略:一个条件适宜的行星经过多少多少年即可产生生命,生命经过多少多少年即可进化成为可以构造文明社会的高等生命,这种文明再经过多少多少年将发展出足够高的航天能力,再经过多少多少年就可以掌握制造图灵飞船的技术了。而根据银河系的年龄来看,能够拥有这种能力的文明早就应该存在了,即使不考虑它是否为数众多,但只要保证一个不一定很大的初始飞船数目,它们早就应该路过太阳系这片天区了。
结论:既然迄今我们仍未发现这种装置,可见地外文明并不存在。
可以说,从逻辑上很难驳倒这位逻辑大师的立论,但是星河认为他少考虑了一层因素,那就是费用。
近数十年,人类的航天技术突飞猛进,但是为什么近在咫尺的月球仍然没有作为旅游胜地对公众开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难降,所需费用依然不菲。想当初“阿波罗”计划曾使全人类欢呼雀跃,可随后一些有识之士就对总共购买了380千克月岩的巨额耗资提出置疑——美国政府完全可以有更好的理由来糟蹋纳税人的银子。
一个理智的、成熟的——或者说是正在丧失激情的、像星河而非人类学家那样的成年人占大多数的——文明,是否会做这种未必具有短期效益的投资呢?
这是一个很难准确回答的问题。
于是后来又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方案,不再考虑星际播种的数量和速度,采取的是一种“放长线”的思路,这在阿西莫夫的地外文明中有详细记载:
构造一个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系统,状如一颗完整的行星。但是它不按照天体力学的原则运行,而是自主地在恒星际漂流。这样,它便不需要有多么快的运行速度,因为在它的内部,文明自在发展,按部就班,生命生生不息,繁衍不止,是一艘永不需要返回的大使星船。
最后,这位著名的科普大师借他人之口这样问道: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紧接着,阿西莫夫自己有力地反诘道:
“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是的,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现在让我们按照这个思路继续猜测下去:
这艘被称为——看来我们需要给她一个名字了:我们可以叫她露娜,也可以叫她菲菠,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阿尔忒弥斯,或者干脆就叫她“夜之王后”当然了,古老东方的嫦娥、吴刚和玉兔也可供随意选用。不过根据星河成型的前言来看,他似乎还是更喜欢黛安娜这个名字。(注)
那么好吧,我们就叫她“黛安娜”
这艘被称为“黛安娜”的飞船,开始了她告别故乡的远征
早在1970年,两位苏联科学家便语出惊人,提出了所谓的“月球飞船”理论。基本结论如下:月球并非天成,而是经过某种智慧生物改造的星体;内部载有文明资料;月球被有意置于地球上空;所谓“tlp”是至今仍生活在月内高等生物的杰作
这个说法理所当然地被整个科学界一致地予以嗤之以鼻。联想当苏联科学家的喜欢信口开河的先例——1958年一位苏联教授曾因火星卫星过小而怀疑它们是中空的人造卫星,甚至认为即使火星现在没有智慧生命,那么它们的史前文明必定保留在这两个巨大的“太空博物馆”里;更早同时也是更离奇的故事还有:众所周知,火星表面的颜色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是因为它的极冠在冬天可扩大到纬度超过50度的地区,可直到20世纪40年代,苏联科学家还坚持认为这是“火星植物”因季节而枯荣变化的证据,并据此在苏联的高等学府中开设有“火星植物学”的课程因此人们对于他们70年代还在上演这种闹剧就更觉得没有兴趣了。
但他们关于月球构造的理论却令人很难反驳,诸如中空结构,诸如双层月壳——外壳是6千米的岩石及矿物层,陨石撞击月球时可将其穿透;内壳是坚硬的人造金属层,厚度未知,由铁、钛、铬等金属的合金构成,耐高温高压,抗锈蚀腐蚀
不管以后的地球人类如何绞尽脑汁,此时此刻的“黛安娜”依旧我行我素。她横穿星系,跨越银河,在广阔的时空区域里无不留下她的欢声笑语,在无数的天体系统中无不回荡她的动人歌声。她真切地感受着星云的炽热,深刻地体会到恒星的温情。无论拜会哪一处天界星辰,还是离别哪一颗陨星流萤,她的笑靥里总是荡漾着相逢的喜悦,她的泪花中始终溢满了炽烈的深情。
叙述到这里,星河不禁停下来摇首叹息。相比之下“图灵”号显得是多么的卑微和渺小。尽管同样是一个自我补给的封闭系统,但是壮观程度却远不及那些宇宙中的前辈。
当然,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图灵”号的目的,使她完全可以不必如此巨大。但是,星河还是对那些宇宙前辈表现出了自己发自内心的敬仰。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一个激情的时代,一个开发星系宇宙拓荒的伟大时代,星河因为自己没能赶上那个年代而痛悔得沦肌浃髓。
舷窗外的月球景象匀速转动“图灵”号正在环绕中准备启航。
文明的接力棒仿佛不熄的圣火,永远、永远地被传递下去。
7
亿万年的漂流足以吞噬如太阳般的巨大能源“黛安娜”终于耗尽了自己库存的最后一滴能量。当研究工作尚未进行到能从以太空间中提取更多养料的时候,正在接近的有着众多行星的那个恒星系统,就成为全体居民心中的唯一寄托。
当然更重要的不是能源,而是这第一次面对面的接触。亿万年的等待,难道不就是为了这短暂的一瞬?
但随着距离的接近,失望情绪却在“黛安娜”上面发芽和滋长:这是一个正在死去的恒星,所提供的能源甚至不够煮开一杯纯水。只有继续前进。看着行将离去的飞船,不能提供丝毫援手的垂暮太阳老泪纵横。
科学家也许在紧张不懈地研究着,也许面对太空无能为力空叹蹉跎——毕竟,宇宙太大了,智慧的火花微不足道。能够做的,也许只有留下坐标和遗产。
无论科学家和管理者如何思考,也丝毫不能影响一个小姑娘完成她自己的艺术作品。
没有人理睬她,她也安静地独处。对照着镜子和即将完工的巨大“面孔”细致地雕画着自己的芳容。唯一的区别是她没在上面写上忧郁,而是勾勒出一抹欢愉的笑容。
“黛安娜”在广漠无垠的时空中继续漂流,正在接近着一个新的恒星系。不过此时,她上面的最后一个人已经仙逝,她的行动只服从于天体力学的不易法则。
我们无法设想是小姑娘在钻出内舱外出游玩时丢弃了它,因为最后已经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她这样追求自由了;我们也不愿设想她是擅自跑出来并未能及时返回,因为这样将在镌片旁边守卫着一具清秀的白骨。
我们只能猜想,是后来多年的地质变化、陨星压砸或者火山爆发,使这块小小的见证被孤独地抛出了月心。
我们宁可不认为它是仍旧冬眠在月球内部智慧种族的一块路标。
你来了。
那束来自遥远中心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引力,正在慢慢地把你拉扯过来,纳入他自己的引力场当中。
这引力源,就是我们的太阳。
向中心进军是一次缓慢的长征,你掠过了矮小瘦弱的冥王,守卫天界的海王,懒惰斜躺的天王,你擦过土星的光环,告别木星的红眼,穿越火星的尘暴就这样一步步地执着前进。
你带来恒星际真挚的问候,带来宇宙间热切的叮咛。宛如一颗正在长大的彗星,你用你轻盈的步履追逐夜晚,你用你飘逸的长发掠过黎明。
假如你真是一颗误入这片天区的彗星,也许还能固执地保持自己的双曲轨道,然后悄然离别一去不返;也许在经过木星的边缘时,轨道被篡改成绕日椭圆,或者干脆就加盟成为木星那众多的编号卫星。
但你毕竟不是一个没有动力流浪四方的太空孤儿,你有你不小的初速,你有你残余的动能,因此,你能够摆脱沿途的纠缠,一路朝着光明的中心努力前进。
也许,有一种本能告诉你,那里能够找到能源?
本来你是有希望成为一颗近日行星的,甚至有可能如火凤凰一般扑进太阳公公那热情有力的怀抱。但是你太累了:经年的太空尘埃阻滞了你的行动,小行星的撞击打坏了你的动力系统,你已经耗尽了最后一丝微薄的气力。也许亿万年的奔波漂流,已经使你过于疲惫身心憔悴;也许无数次的恩恩怨怨,使得激情故事无法再度重演?当然也许,在你的原始程序中,就处处渗透着遥望恒星这不远不近的距离:这也许是为了安全圆满获取能量的忠告,也许是为了有效接触文明火焰的条件?
总之,你终于静静地停在了地球的身旁。
这时地球刚刚结束了他那火热放肆的青春时代,刚刚有了早期无脊椎动物的生命气息,刚刚进入三叶虫横行天下的寒武纪,可惜它们还没有进化到可以眺视星空仰头望月的境地,不懂得万人空巷一睹芳容。因而也就没有欢腾跳跃的迎接致意,也就没有惊恐万状的可笑慌张,到处是一派死气沉沉,只有星星与你说话作伴。
于是,你开始了漫长的沉睡。
你实在太累了。
流淌的时间不间断地修订着历史,旋转使你的体型变得日趋接近球体,吸附的厚厚尘埃覆盖了你圣洁的身躯,来自你身心内外的激动和重创反复体现着自然规律的冷漠与无情,在亿万年的岁月里终于凝聚成后来人类手中那张褪色的月质年代表。
你像一位睡美人一样一睡就是许多亿年,在你的邻家院落那里衍生出无数有关美女与野兽的传说,直到为了追寻这些传说他们一次次朝你缓缓走来。
然后呢?故事完了吗?
当然没有,但那已不是“图灵”号所能目睹的景象,只不过星河预知了它悲伤的结局。
永不停息的自转使地球日趋倦怠,他的速度随着时间逐渐流逝,数亿年来的稳定婚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月球一天天悄然离去,爱人同志的忠贞正在动摇。看远一些,4亿年前地月距离仅为现有距离的一半;看近一些,7千万年来她一直在以94。5厘米的年速远离地球。
列一个简单的方程就可以解出,只要时间参数的定义域足够宽广,这种倒退就有一个极限。在那一处空间坐标,月球开始与地球像陀螺般地相互旋转。它们将不分主次,分庭抗礼,仿佛舞池中和谐旋转的一对高大和娇小的伴侣。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人能够判断,地球与月球究竟是血缘母子、孪生兄弟还是一对偶然邂逅的相知情侣。
在经典的月球形成理论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始自乔治"达尔文的“潮汐分裂说”、格斯腾孔提出并由阿尔文极力推广的“俘获说”以及在现代太阳系起源学派中最有影响的“共同形成说”等诸多假说,可是无论那种假说都没能良好完整地向我们讲清月球的诞生:无论是46亿年前同源的星云襁褓,还是惊天骇地的抛射后留下的太平洋,都难以解释清楚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月岩月壤,化验分析的数据都显出了与地球的截然不同,地球铁富硅稀,月球则正好相反,却盛产地球稀有的钛矿;“俘获说”曾经也有它致命的弱点,假如真有一位误入太阳系的过客,主人的引力应远胜于仆婢,她如何会恋恋不舍地留在这颗蓝色行星的上空?
那么如今“月球一站”的新发现是不是可以给这些假说来一次彻底的清算?
那就姑且让我们认为他们是恋人吧——一对跨越了亿万光年相聚在此的恋人。
运动并没有止息,任何和谐的建立都意味着这种状态最终将被打破:地球再次将月球慢慢地拉近、拉近、拉近如果说刚才还是布鲁斯舞里暧昧的之字盘旋,现在则是探戈劲曲中潇洒的大王子步了。
然后呢?它们相撞吗?
决不会。当月球一但步入潮汐力大于引力的洛希半径之内,地球巨大的潮汐力就将无情地把这位昔日恋人狠狠撕碎,形成一道五彩缤纷、美丽壮观的巨大光环
因此,即使人们永远也不去探查月球的内部,仍有可能在一个理论上的未来日子里,看到那分崩离析的文明碎块。
无论月球与地球的告别速度增长到何种程度,也不会比她告别“图灵”号的速度更快。月球正在远去,对于“图灵”号来说,它们很快就会互相成为昊宇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天体亮点。“月海”的反照率相对较低,因此美丽的月神面庞正在变得日益黝黑,不过这也使得好几处闪烁的光芒显得更为耀眼,仿佛是一畦畦一束束为“图灵”号送行的鲜花在迎风怒放,此起彼伏,蔚为壮观。
那是一些以环形山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亮带,这些长宽明暗各不相同的美丽辐射纹几乎以笔直的方向穿过山系、月海和环形山。她的成因曾众说纷纭,陨石撞击在没有大气的月表可以使那些高温的碎块远溅尘寰,同时还有缘自火山爆发时炽烈的岩浆喷射,没有风的活动也有可能使这些不同成因的尘埃像文明本身一样等距等速地四处飞散。
“这是一个已经逝去的文明。”星河望别正在越来越小的月球,低下头来把玩手中那张镌片的复制品。“它与我们交肩错过。”
是的,他们与我们交肩错过。目前人类所找到的唯一完整证明,只有这张饱含着笑容的镌片。那笑容将永不消失,那笑容将亘古长在,那笑容将跨越永恒。
到好处。
对于人类来说,21世纪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大力开发月球,而恰恰就在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月球南极那能为2000人提供一个世纪水源的巨大冰块被发现了。假如证实其确为无害于人体的纯净水,那么第一批调往桂宫工作的嫦娥、吴刚们至少可以不必携带十分沉重的水壶了。
从宇航的角度来说,月亮对于人类更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来说,月球本身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一项慷慨赠与。著名的科幻与科普大师阿西莫夫曾这样论断:如果地球也像水星或金星一样没有天然卫星,那么人类很可能就不会想到要进行宇航开发。月球距离地球只有38万千米,这个距离比到距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要近上100倍。从经济的角度来说,针对这一距离的最初耗资人类还是可以接受的,宇航员在路上耽误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对于漫长的太空旅行来说,月球无疑是一级不可或缺的阶梯。
即使从最直观的意义来看,一轮明月当空普照,至少也给我们的祖先一种思考,一种想象,一种探索宇宙的好奇心。试想没有这轮明月,仅仅是满天不可测度和揣摩的群星,是不是会使人类对于天空的好奇大打折扣?事实上,一个巨大的、可视的——相对于太阳——近距离天体,对于天文学本身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甚至就连日月食的发生对于人类来说都仿佛是天赐般的幸运:一个天文单位的日地距离与光行1秒多的月地距离之比,与日月直径间高达395的倍数之差刚好相等,当距离抵消了大小之后,就剩下了两个天体那奇迹般相差无几的视半径,这才有了“等大”的日月各司昼夜,并使得日食的奇观得以实现。难怪阿西莫夫不无感慨地喟叹:从各种资料和法则来衡量,月球都不应该出现在那里——因为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食,小到仍能让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学上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来解释此种现象!
当然还有一个已被人熟视无睹但更令人匪疑所思的事实:一个行星卫星的自转周期居然与它的公转周期吻合得天衣无缝,这在整个太阳系更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巧合——巧合的几乎令人生疑。
已经走出很远了。
包括人类学家在内的全体小组成员都不是盲目乐观的冒险家,所有的人心里都十分清楚,没有氧气和饮食等给养提供,大家走不了几天就会命殒他乡。他们更不是理想主义的幻想家,乐观地凭空认定在历史遗迹中保存着至今尚能食用的珍馐佳肴。此外他们既不会不屑电脑系统对他们生命担忧的合理提醒,也不会擅自决定什么更宏伟的计划——何况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什么计划。
当饮食消耗掉三分之一的时候,他们共同的决定就是立即返回——给养必须留有足够的冗余。
可就在月球车行将调头的时候,他们突然看到了“他”
5
在中国四川省的乐山,有一座倚山而坐的大佛。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咏叹过这一人造奇观。
星河曾经到过乐山,但是他第一眼见到这座仰慕已久的文化遗迹时,却感到一种隐隐的失望。在他童年的想象当中,大佛应该比眼前的这尊圣像要大得多。
如今,在远离乐山38万千米的世界里,星河第一次看到了他童年心头的“大佛”——甚至比他的想象还要大。
把它称作“面孔”
在没有大气的月表光线可以不受任何影响地直接射入眼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远方的雕像只是一个光学幻像。在缺乏确凿的证据之前,可以将它视为以山峦为基板的巨大浮雕。
当然这种描述仍旧对两种可能都有效:如果是真实的雕刻,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承载;即使是光学投影,也需要找一个反射的衣钵——即使是有大气参与构造的海市蜃楼,至少也应该有一个赖以复制的原本。目前的资料尚无力判断两种假设孰是孰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流动的风:没有对山岩的经年风化,也没有对光波的瞬时扰动。
至少有一点与乐山大佛不同“他”不是全身肖像,只有一张面孔,这也正是它名字的最初来历。
它很像是一张人类的面孔。当然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这么说实在是缺乏实际意义,因为“他”的真实面目很可能与人类大相径庭。不过说起来这好像从一个很小的侧面印证了某些地外文明研究者的观点:高级外星文明与地球人类将十分类似,尽管细微的枝节之处不尽相同,但在昏黄的灯光下仍将难辨真伪。
然而还是那句话:在科学上最难承认的就是孤证。
按理说从清晰度来看,最多也就到隐约可见五官的程度,但不知为什么,星河却仿佛读出“他”具有一种凝重的表情,甚至可以看出眉宇间微微皱起的额纹。星河很为在自己的脑子里居然还有如人类学家般的不良残余而气愤,可是很快整个小组的成员就都独立地产生了同样的认识。尽管后来电脑给出的分析认为这纯属幻觉,可星河等人依旧坚持原来的看法,并由此对电脑中有关人类感觉的模糊判断正确率开始持怀疑态度——在这个问题上星河第一次同意了人类学家的说法。
不过星河分析“面孔”的制作者本来未必真想赋予“他”如是的表情,他们希望显示出的一定是一个不哀不喜不怒不乐的平静表情,没想到工匠的心绪不由自主地被留在了作品的脸上。
那么制造者又是因何悲哀呢?
也许这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许对它的提问只是为了回答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
制造者此举究竟要干什么?
也许,他们在生命就要结束的时候,要再最后留下一处显著的标志?也许,他们在文明行将没落的年代,要在进取的终点树立一座丰碑?也许,这张哀怨的面孔指示出隐秘的财富?也许,那双忧郁的眼睛吐露着历史的传说?
这些问题都是“月球一站”的小组成员无法回答的。也许,这个课题将耗费几代地球人的生命。
小组的成员们花了整整3个地球日的时间来研究“面孔”当然大部分工作都是侧重于各种测量。距离被精确地测定出来,此番能够前往到达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坐标定位工作已被反复检测核实,以使下一支探测队不会迷途而返,找不到自己的工作单位。
在大量的摄影工作完成之后,返回“图灵”号的计划被紧急议定。人类学家稍表异议,就遭到了星河的严厉制止。
决不能再多耽搁了,剩余的给养正在接近最低阈限。
我们的科幻作品描述了过多的巧合和偶然:探险队不是正好来到了雕像的脚下,就是放弃原来的计划留在了月球,接下来肯定会用一个月球昼夜的时间揭开一个掩盖了数亿年的大秘密诸如人类学家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一直是这类作品的热衷读者,如果机会允许条件适宜的话有朝一日他还有可能成为作者之一。但事实从来没有那么有趣和好玩,铁一般的冰冷逻辑告诉我们,激情只存在于探险计划被制定的日子里,而决不是探险行动被实施的过程中。
月球车开始精确地沿来路返回,依依不舍自然是每一位成员十分自然的感情流露,只不过表达的方式各不相同。星河直视前方,硬下心肠死不回头,貌似平静的面孔被试图掩饰的内心激动冲得一塌糊涂;“教授”无暇驰心旁骛,认真翻拣手头的有限数据,同时不住地以手揉眼,这恐怕是人类习惯隐形之前扶正眼镜的后遗;天文学家杨至少崇敬地凝望了一刻钟之久,才恋恋不舍地回头关注“教授”的研究。
只有人类学家坚持行注目礼告别。
人类学家的叫喊是在杨的凝望结束之后仅5分钟发出的,大家的反应整齐划一,六道目光没有在人类学家本人脸上停留半秒,便齐刷刷地回首射向“面孔”不幸的是这些目光失去了承受物,刚才山峦间那巨大的浮雕居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月球车不得不再次停下来,一行四人驻足远眺。
面对一无所有的远山,每个人的表情再次显出不同,但在星河的脑海里,人类历史上对月观测中的众多蹊跷蓦然流出。
被简称之为“tlp”的月面暂现现象首先为英国天文学家提出并为苏联天文学家证实。1958年11月3、4两夜,英国天文学家穆尔在月球的阿尔卑斯山上发现一抹奇特的淡红光斑,他当时认为是月球内部散逸出的气体经太阳照射而发光,这种解释至今尚未得以证实。
然而这种现象并不孤立,有案可查的记录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追溯到近10个世纪以前。根据史料记载,在1178年6月18日这一天,至少有5个人目睹了峨嵋月上的闪光;1671年,当时的法国科学家卡西尼曾发现月亮撒出一片云雾;在18世纪,天王星的发现者、素有观测大师之称的威廉"赫歇耳也有过两次类似的记录,一次在1783,一次在1787,这位流浪音乐家以他诗人般的语言描述道:这种闪光——“好像是燃烧着的木炭,薄薄地蒙上了一层热灰。”
这张名单还可以一直长长地开列下去:1882年4月24日“亚里斯多德区”出现不明移动物体;1945年10月19日“达尔文墙”出现三个明亮光点;1954年7月6日晚上,美国明尼苏达州天文台长和其助手观察到“皮克洛米尼坑”的一道黑线,但转瞬即逝;1955年9月8日“洛斯坑”边缘两度呈现闪光;1967年9月11日“静海”中弥漫着紫色的黑云
没有人动作,没有人说话,面罩的听觉装置中传来每个人均匀而厚重的呼吸。星河下意识地回头望向天文学家杨。
面对因不存在而产生的“奇迹”杨的神情依旧崇敬而神圣,他的思绪也同样被牵扯着流向“tlp”
月面暂现现象并不仅仅局限于光。1843年,一位曾绘制出数百张月球地图的德国天文学家发现,原来直径数千米的“利尼坑”正在变小;1866年,希腊天文台长宣称:月球“澄海”中的一座环形山突然消失!时隔两年之后,又有人报告说:一座原本直径500米的环形山增大了6倍时间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记录变得越来越煞有其事:1956年日本明治大学的丰田博士居然声称自己观察到数个排列成“dyax”和“jwa”字型的黑色物体!1966年2月4日,苏联“月神9号”登陆“雨海”拍摄到两排等距的塔状结构物,它们反射着日光,宛如跑道旁的记号,从阴影的长度可以估计出它们那15层楼的身高,然而附近却没有任何高地能使这些岩石滚落到目前的位置上,更不用说以几何形式排列了;同年11月20日,美国“轨道2号”探测飞船在距“静海”46千米的高空拍到数个金字塔形结构物,估计高度在15至25米高,也属规则排列,颜色淡于周围的岩石土壤,显然不是自然物
数百年来有关变化现象竟积累出1400起之多。做为一名严肃的天文学家,杨清楚地知道,尽管这当中不乏观测者的幻觉甚至是蓄意欺骗——有一段时间美苏两国甚至竞相撒谎——但当那些明显的伪证或疑点被剔除之后,仍有为数众多的不解之谜。
“面孔”的消失与所谓环形山的消失——假如是真的——自然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但是至少杨相信,这种消失与此前的消失,都意味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的存在。
已再次回头重新面对“虚无”的星河突然感觉到杨也在看他,当他扭头对视的时候,杨给了他一个友好的微笑。
他们都明白,从目前的情况来判断,杨被电脑系统确定留下已成为一个必然的事实。在着陆点附近,一个临时性的简陋基地正在建设中,杨的躯体将被即时低温冷冻,暂停代谢,等待再探测飞船的来临。在“图灵”号上,被保存的标以“杨”的基因正在被取出,复制工作已开始进行。“图灵”号上没有生老病死,每一个成员在即将退隐之前都要用自己的基因孕育一个新的生命。在“图灵”号可预见的将来,会有一个天文学家的后代与父辈们一同探索太空。
在“图灵”号升空之前,他们将与杨握手道别,人类学家甚至会热情地施以拥抱。
他们一定会说“再见”尽管今生今世他们根本不再可能再相见;
但他们一定会说“再见”因为他们和与杨本人别无二致的后代马上就会再次相见。
6
详尽严谨的考察报告是电脑的作业,这次的信息量很可能会比“阿波罗”数次所捡皮毛的总和还要多出许多。星河甚至连所谓人类成员的感受都不必书写,这些早已被电脑探查和收集过了——何况还有杨的口述补充并上测谎机经受验证。星河真正要总结的,也许只是一个感受性的概述,或者说是这份报告的前言。
“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只有猜测。”
星河面对话筒,信息转换成电波,几乎同步地出现在地球的电脑屏幕和放音设备中。
是的,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只有猜测。
开始部分与任何一部通俗的科幻小说一样:在宇宙的某一时空,存在着一个先进的文明,他们不但学会了如何使用火,也在成长的日子里逐渐掌握了核能。他们也许比当今的地球文明要领先一个档次,也许只是在诸如航天之类的领域有些畸形的超前。
好了,下面他们就要开始著名的“图灵计划”了。
指的当然不是那个有关电脑智能的“图灵实验”:让人与电脑一起在“黑箱”中接受提问,假如外界无法判断答案是人给出的还是电脑做出的,那么就可以认为电脑的人工智能程度已经可以与人类并驾齐驱了。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一个有关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的“图灵判断”在地外文明研究的领域中,它与阿西莫夫那个著名的“地外文明数目公式”同领风骚。
著名数学家图灵曾设计过一种以其名字命名的飞船。这种飞船是无人驾驶的,但是上面的电脑可以在其航行一段时间之后,自动搜集到足够的宇宙物质来自我复制,以制造出新的图灵飞船,然后再各向平权地等距等速发散——很显然,子一代图灵飞船的数目是以几何级数陡然增长的。而这些图灵飞船,就是最初制造者赖以向宇宙表明自己存在的星际大使。
为此图灵做出过一个详细的计算,为了避免枯燥我们将其中的具体时间数字予以省略:一个条件适宜的行星经过多少多少年即可产生生命,生命经过多少多少年即可进化成为可以构造文明社会的高等生命,这种文明再经过多少多少年将发展出足够高的航天能力,再经过多少多少年就可以掌握制造图灵飞船的技术了。而根据银河系的年龄来看,能够拥有这种能力的文明早就应该存在了,即使不考虑它是否为数众多,但只要保证一个不一定很大的初始飞船数目,它们早就应该路过太阳系这片天区了。
结论:既然迄今我们仍未发现这种装置,可见地外文明并不存在。
可以说,从逻辑上很难驳倒这位逻辑大师的立论,但是星河认为他少考虑了一层因素,那就是费用。
近数十年,人类的航天技术突飞猛进,但是为什么近在咫尺的月球仍然没有作为旅游胜地对公众开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难降,所需费用依然不菲。想当初“阿波罗”计划曾使全人类欢呼雀跃,可随后一些有识之士就对总共购买了380千克月岩的巨额耗资提出置疑——美国政府完全可以有更好的理由来糟蹋纳税人的银子。
一个理智的、成熟的——或者说是正在丧失激情的、像星河而非人类学家那样的成年人占大多数的——文明,是否会做这种未必具有短期效益的投资呢?
这是一个很难准确回答的问题。
于是后来又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方案,不再考虑星际播种的数量和速度,采取的是一种“放长线”的思路,这在阿西莫夫的地外文明中有详细记载:
构造一个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系统,状如一颗完整的行星。但是它不按照天体力学的原则运行,而是自主地在恒星际漂流。这样,它便不需要有多么快的运行速度,因为在它的内部,文明自在发展,按部就班,生命生生不息,繁衍不止,是一艘永不需要返回的大使星船。
最后,这位著名的科普大师借他人之口这样问道: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紧接着,阿西莫夫自己有力地反诘道:
“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是的,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现在让我们按照这个思路继续猜测下去:
这艘被称为——看来我们需要给她一个名字了:我们可以叫她露娜,也可以叫她菲菠,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的阿尔忒弥斯,或者干脆就叫她“夜之王后”当然了,古老东方的嫦娥、吴刚和玉兔也可供随意选用。不过根据星河成型的前言来看,他似乎还是更喜欢黛安娜这个名字。(注)
那么好吧,我们就叫她“黛安娜”
这艘被称为“黛安娜”的飞船,开始了她告别故乡的远征
早在1970年,两位苏联科学家便语出惊人,提出了所谓的“月球飞船”理论。基本结论如下:月球并非天成,而是经过某种智慧生物改造的星体;内部载有文明资料;月球被有意置于地球上空;所谓“tlp”是至今仍生活在月内高等生物的杰作
这个说法理所当然地被整个科学界一致地予以嗤之以鼻。联想当苏联科学家的喜欢信口开河的先例——1958年一位苏联教授曾因火星卫星过小而怀疑它们是中空的人造卫星,甚至认为即使火星现在没有智慧生命,那么它们的史前文明必定保留在这两个巨大的“太空博物馆”里;更早同时也是更离奇的故事还有:众所周知,火星表面的颜色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是因为它的极冠在冬天可扩大到纬度超过50度的地区,可直到20世纪40年代,苏联科学家还坚持认为这是“火星植物”因季节而枯荣变化的证据,并据此在苏联的高等学府中开设有“火星植物学”的课程因此人们对于他们70年代还在上演这种闹剧就更觉得没有兴趣了。
但他们关于月球构造的理论却令人很难反驳,诸如中空结构,诸如双层月壳——外壳是6千米的岩石及矿物层,陨石撞击月球时可将其穿透;内壳是坚硬的人造金属层,厚度未知,由铁、钛、铬等金属的合金构成,耐高温高压,抗锈蚀腐蚀
不管以后的地球人类如何绞尽脑汁,此时此刻的“黛安娜”依旧我行我素。她横穿星系,跨越银河,在广阔的时空区域里无不留下她的欢声笑语,在无数的天体系统中无不回荡她的动人歌声。她真切地感受着星云的炽热,深刻地体会到恒星的温情。无论拜会哪一处天界星辰,还是离别哪一颗陨星流萤,她的笑靥里总是荡漾着相逢的喜悦,她的泪花中始终溢满了炽烈的深情。
叙述到这里,星河不禁停下来摇首叹息。相比之下“图灵”号显得是多么的卑微和渺小。尽管同样是一个自我补给的封闭系统,但是壮观程度却远不及那些宇宙中的前辈。
当然,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图灵”号的目的,使她完全可以不必如此巨大。但是,星河还是对那些宇宙前辈表现出了自己发自内心的敬仰。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一个激情的时代,一个开发星系宇宙拓荒的伟大时代,星河因为自己没能赶上那个年代而痛悔得沦肌浃髓。
舷窗外的月球景象匀速转动“图灵”号正在环绕中准备启航。
文明的接力棒仿佛不熄的圣火,永远、永远地被传递下去。
7
亿万年的漂流足以吞噬如太阳般的巨大能源“黛安娜”终于耗尽了自己库存的最后一滴能量。当研究工作尚未进行到能从以太空间中提取更多养料的时候,正在接近的有着众多行星的那个恒星系统,就成为全体居民心中的唯一寄托。
当然更重要的不是能源,而是这第一次面对面的接触。亿万年的等待,难道不就是为了这短暂的一瞬?
但随着距离的接近,失望情绪却在“黛安娜”上面发芽和滋长:这是一个正在死去的恒星,所提供的能源甚至不够煮开一杯纯水。只有继续前进。看着行将离去的飞船,不能提供丝毫援手的垂暮太阳老泪纵横。
科学家也许在紧张不懈地研究着,也许面对太空无能为力空叹蹉跎——毕竟,宇宙太大了,智慧的火花微不足道。能够做的,也许只有留下坐标和遗产。
无论科学家和管理者如何思考,也丝毫不能影响一个小姑娘完成她自己的艺术作品。
没有人理睬她,她也安静地独处。对照着镜子和即将完工的巨大“面孔”细致地雕画着自己的芳容。唯一的区别是她没在上面写上忧郁,而是勾勒出一抹欢愉的笑容。
“黛安娜”在广漠无垠的时空中继续漂流,正在接近着一个新的恒星系。不过此时,她上面的最后一个人已经仙逝,她的行动只服从于天体力学的不易法则。
我们无法设想是小姑娘在钻出内舱外出游玩时丢弃了它,因为最后已经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她这样追求自由了;我们也不愿设想她是擅自跑出来并未能及时返回,因为这样将在镌片旁边守卫着一具清秀的白骨。
我们只能猜想,是后来多年的地质变化、陨星压砸或者火山爆发,使这块小小的见证被孤独地抛出了月心。
我们宁可不认为它是仍旧冬眠在月球内部智慧种族的一块路标。
你来了。
那束来自遥远中心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引力,正在慢慢地把你拉扯过来,纳入他自己的引力场当中。
这引力源,就是我们的太阳。
向中心进军是一次缓慢的长征,你掠过了矮小瘦弱的冥王,守卫天界的海王,懒惰斜躺的天王,你擦过土星的光环,告别木星的红眼,穿越火星的尘暴就这样一步步地执着前进。
你带来恒星际真挚的问候,带来宇宙间热切的叮咛。宛如一颗正在长大的彗星,你用你轻盈的步履追逐夜晚,你用你飘逸的长发掠过黎明。
假如你真是一颗误入这片天区的彗星,也许还能固执地保持自己的双曲轨道,然后悄然离别一去不返;也许在经过木星的边缘时,轨道被篡改成绕日椭圆,或者干脆就加盟成为木星那众多的编号卫星。
但你毕竟不是一个没有动力流浪四方的太空孤儿,你有你不小的初速,你有你残余的动能,因此,你能够摆脱沿途的纠缠,一路朝着光明的中心努力前进。
也许,有一种本能告诉你,那里能够找到能源?
本来你是有希望成为一颗近日行星的,甚至有可能如火凤凰一般扑进太阳公公那热情有力的怀抱。但是你太累了:经年的太空尘埃阻滞了你的行动,小行星的撞击打坏了你的动力系统,你已经耗尽了最后一丝微薄的气力。也许亿万年的奔波漂流,已经使你过于疲惫身心憔悴;也许无数次的恩恩怨怨,使得激情故事无法再度重演?当然也许,在你的原始程序中,就处处渗透着遥望恒星这不远不近的距离:这也许是为了安全圆满获取能量的忠告,也许是为了有效接触文明火焰的条件?
总之,你终于静静地停在了地球的身旁。
这时地球刚刚结束了他那火热放肆的青春时代,刚刚有了早期无脊椎动物的生命气息,刚刚进入三叶虫横行天下的寒武纪,可惜它们还没有进化到可以眺视星空仰头望月的境地,不懂得万人空巷一睹芳容。因而也就没有欢腾跳跃的迎接致意,也就没有惊恐万状的可笑慌张,到处是一派死气沉沉,只有星星与你说话作伴。
于是,你开始了漫长的沉睡。
你实在太累了。
流淌的时间不间断地修订着历史,旋转使你的体型变得日趋接近球体,吸附的厚厚尘埃覆盖了你圣洁的身躯,来自你身心内外的激动和重创反复体现着自然规律的冷漠与无情,在亿万年的岁月里终于凝聚成后来人类手中那张褪色的月质年代表。
你像一位睡美人一样一睡就是许多亿年,在你的邻家院落那里衍生出无数有关美女与野兽的传说,直到为了追寻这些传说他们一次次朝你缓缓走来。
然后呢?故事完了吗?
当然没有,但那已不是“图灵”号所能目睹的景象,只不过星河预知了它悲伤的结局。
永不停息的自转使地球日趋倦怠,他的速度随着时间逐渐流逝,数亿年来的稳定婚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月球一天天悄然离去,爱人同志的忠贞正在动摇。看远一些,4亿年前地月距离仅为现有距离的一半;看近一些,7千万年来她一直在以94。5厘米的年速远离地球。
列一个简单的方程就可以解出,只要时间参数的定义域足够宽广,这种倒退就有一个极限。在那一处空间坐标,月球开始与地球像陀螺般地相互旋转。它们将不分主次,分庭抗礼,仿佛舞池中和谐旋转的一对高大和娇小的伴侣。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人能够判断,地球与月球究竟是血缘母子、孪生兄弟还是一对偶然邂逅的相知情侣。
在经典的月球形成理论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始自乔治"达尔文的“潮汐分裂说”、格斯腾孔提出并由阿尔文极力推广的“俘获说”以及在现代太阳系起源学派中最有影响的“共同形成说”等诸多假说,可是无论那种假说都没能良好完整地向我们讲清月球的诞生:无论是46亿年前同源的星云襁褓,还是惊天骇地的抛射后留下的太平洋,都难以解释清楚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月岩月壤,化验分析的数据都显出了与地球的截然不同,地球铁富硅稀,月球则正好相反,却盛产地球稀有的钛矿;“俘获说”曾经也有它致命的弱点,假如真有一位误入太阳系的过客,主人的引力应远胜于仆婢,她如何会恋恋不舍地留在这颗蓝色行星的上空?
那么如今“月球一站”的新发现是不是可以给这些假说来一次彻底的清算?
那就姑且让我们认为他们是恋人吧——一对跨越了亿万光年相聚在此的恋人。
运动并没有止息,任何和谐的建立都意味着这种状态最终将被打破:地球再次将月球慢慢地拉近、拉近、拉近如果说刚才还是布鲁斯舞里暧昧的之字盘旋,现在则是探戈劲曲中潇洒的大王子步了。
然后呢?它们相撞吗?
决不会。当月球一但步入潮汐力大于引力的洛希半径之内,地球巨大的潮汐力就将无情地把这位昔日恋人狠狠撕碎,形成一道五彩缤纷、美丽壮观的巨大光环
因此,即使人们永远也不去探查月球的内部,仍有可能在一个理论上的未来日子里,看到那分崩离析的文明碎块。
无论月球与地球的告别速度增长到何种程度,也不会比她告别“图灵”号的速度更快。月球正在远去,对于“图灵”号来说,它们很快就会互相成为昊宇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天体亮点。“月海”的反照率相对较低,因此美丽的月神面庞正在变得日益黝黑,不过这也使得好几处闪烁的光芒显得更为耀眼,仿佛是一畦畦一束束为“图灵”号送行的鲜花在迎风怒放,此起彼伏,蔚为壮观。
那是一些以环形山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亮带,这些长宽明暗各不相同的美丽辐射纹几乎以笔直的方向穿过山系、月海和环形山。她的成因曾众说纷纭,陨石撞击在没有大气的月表可以使那些高温的碎块远溅尘寰,同时还有缘自火山爆发时炽烈的岩浆喷射,没有风的活动也有可能使这些不同成因的尘埃像文明本身一样等距等速地四处飞散。
“这是一个已经逝去的文明。”星河望别正在越来越小的月球,低下头来把玩手中那张镌片的复制品。“它与我们交肩错过。”
是的,他们与我们交肩错过。目前人类所找到的唯一完整证明,只有这张饱含着笑容的镌片。那笑容将永不消失,那笑容将亘古长在,那笑容将跨越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