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明末天下1639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武六年八月初二,千秋节(皇后芳诞)刚过。
正准备把工作重心放到即将到来的秋收上的内阁不得不把目光再次投向了陛下和都督府。
往年诸将进京述职都是在十月末,可就在今年八月初,数十位将左悄无声息的回到了都督府。
对于军方完全听从皇帝指挥,自己无法干预的情况,朝中大臣们都感到很不适应。
“从正武三年起,国朝兵戈不兴已有三载。天下庶民才过了几年的好日子,国朝也不过才丰收了两年,怎的陛下又有了动作?”
苏觉潮叹了口气,语气里对陛下隐隐有些不满。他自信天下再生平几年,“正武之治”必将名垂青史,自己这几人也将荣登“名相”之列。
次辅龚鼎孳笑了笑道:“本朝新气象为千百年未有,这几年丰收也全赖陛下弄来的新作物和耕田之术的推广,这才使得本朝两年岁入抵得上前朝数十年不止。”
“我等本就坐享其名,怎可对陛下有了埋怨?”
苏觉潮不以为意的看了龚鼎孳一眼,这个人就是陛下放在内阁当搅屎棍的存在。平日对其他事漠不关心,但凡诸人谈及陛下,此人必要歌功颂德一回。
“陛下是开国壮主,喜好文治武功倒也不足为奇。”首辅裴恒摸了摸自己的太阳穴,他倒是早就猜到了大楚不会一直这么太平下去,毕竟张守言的年纪在这摆着,今年虚岁才二十九不到而立。
“陛下对于召集诸将的事从未向内阁提及,本人只是奇怪自从三年末起,各地皇庄田亩并官员已经陆续转入地方,难道陛下手里还有任性发动战事的内努么?”
苏觉潮想了一想,提出了一个猜测。
“正武三年的撒马尔罕之战,卓布剌生擒天竺之主,前几年可是索了天竺不少黄金和物件。莫不是陛下从中留了一手,克扣了一些入了内努。”
“不妥,”龚鼎孳又说话了,“便是陛下留下一些,那也没有多少,怕是撑不起一场大的战事。想必是陛下可怜天下方定,又要拿出往年积蓄来支应。”
几人都很默契的没有提及被张守言收走的海量黄金,不然国内那些陆陆续续投建的工坊、军队的换装所费又从何而来。
“难道是天竺那边又出了乱了?”龚鼎孳虽然无条件的挺着陛下,但自己心里对陛下安排草原各部攻击天竺抢金子的事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按说去年放莫卧儿沙贾汗归国,本人就保留了意见。他在昭京(哈密)被幽禁了二年多,肚子里不知有多恨国朝,这番回去怕是会惹出事来。”
“不是天竺那边的事,”首辅裴恒到底比他们知道得多一些,“有个从商部传来的消息,都督府也确认过,那个沙贾汗回到国内便被三王子软禁,并于今年四月初病死,如今他的四个儿子在莫卧儿国内已经打成了一团。”…
“那莫不是南洋?”
苏觉潮汇总了一下自己这段时间得到的消息,提出了另一个可能。
“正武三年的时候,南洋的佛郎机人与红毛夷在马尼拉大战,虽然佛郎机人赢了那一次。可红毛夷之中多有本朝***商人,靠着这几年与本朝的贸易实力增涨很快,而且最近屡屡被袭的也是这些红毛......不,是荷兰人。”
“近期海军调动频繁,拿获了不少佛.....额西班牙海盗,难道是陛下准备插手南洋?”
“那是迟早的事,”裴恒闻言站了起来,走到了一张巨大的行政地图前,若有所思的说道,“本朝海外贸易养活了整个南海,陛下又下旨准许国人在南洋置办产业,当是早将这里看做了本朝的地盘。”
“只不过,要收了这里还似乎缺点什么?”
......
“平复南洋是早在议程上的事,”都督府节堂内,皇帝带着诸将在看偌大的南洋沙盘,不过张守言指的地方却不在南海之上,“所以咱们得先把这里拿下来!”
长长的木棍敲在了一片靠海的陆地,狭长的地形让诸将都微微皱眉。
“安南!?”
“对,正是安南。”
张守言放下木棍,看向了议论纷纷的诸将:“本来朕是准备再过两年去动安南的,可事情的变化却有些出乎朕的预料。”
“高平的莫氏在两月之前提出内附,朕想了许久还是决定答应下来。”
“一旦高平内附,安南郑氏便暴露在了帝国的直接攻击范围,他们不可能不立即做出反应。当年前明张辅给他们带去的阴影实在是太大了。”
庞功平盯着沙盘上那狭长的地形和绿色延绵的地貌,眉头皱的厉害。
“陛下,这地方的地形也太狭窄了些,还有这些林子看着让人发渗。”
“所以朕准备让孟继堂去!”
一直没有出声的孟继堂闻言看向了陛下,毫不犹豫的拱手应命。
“来,你给大家说说看。”
孟继堂应命上前拿起了木棍,先点向了云贵、湘桂一带。
“这三年本朝改土归流成效颇大,陛下命我将大批土司兵和各地苗人打散重编,以他们为主建立了两个师,合计有三万余人。”
“至今这些人已经训了两年,主要训练的是山地、丛林和沼泽地区的作战项目。”
“而这两个师的主要假想敌就是安南等国。”
孟继堂回忆了一下自己所记的内容,把木棍再次指向了沙盘上安南所在的位置,介绍起了安南的国力、兵力和地形要害。
张守言对于这些是早就熟了的,他心头闪过的却是安南这两百年来的奇葩历史。
自前明从安南撤出后,安南黎朝建立。可惜此国不得天顾,立国之后几乎一刻不得安宁。首代国主之后,接连都是幼主登位权臣不断。
安南各地军阀混战,便是古之三国也远不及之。不过一个三百多万人口的小国,几乎遍地都是军阀。…
尤其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与汉末董卓入京的往事几乎如出一辙。
一百年前,安南出了个叫陈真的军阀,打遍全国无敌手,安南“皇帝”召其入京镇压天下。
结果没多久又因为忌惮此人的无礼跋扈,将其骗入宫中处死。(三国何进:咦,这幕我熟......。)
陈真一死,他的几个部将立即造反洗劫了升龙府,安南“皇帝”被迫出逃,投奔别的军阀。
(献帝、王允、董卓、李傕、郭淮集体无语中。)
皇帝投奔了另一个军阀的名字姓莫,叫莫登庸。这人早年也是很忠君爱国的一人,各地军阀都不帮忙,就他一人保着安南“皇帝”跟占据升龙府的叛军死磕... -->>
正武六年八月初二,千秋节(皇后芳诞)刚过。
正准备把工作重心放到即将到来的秋收上的内阁不得不把目光再次投向了陛下和都督府。
往年诸将进京述职都是在十月末,可就在今年八月初,数十位将左悄无声息的回到了都督府。
对于军方完全听从皇帝指挥,自己无法干预的情况,朝中大臣们都感到很不适应。
“从正武三年起,国朝兵戈不兴已有三载。天下庶民才过了几年的好日子,国朝也不过才丰收了两年,怎的陛下又有了动作?”
苏觉潮叹了口气,语气里对陛下隐隐有些不满。他自信天下再生平几年,“正武之治”必将名垂青史,自己这几人也将荣登“名相”之列。
次辅龚鼎孳笑了笑道:“本朝新气象为千百年未有,这几年丰收也全赖陛下弄来的新作物和耕田之术的推广,这才使得本朝两年岁入抵得上前朝数十年不止。”
“我等本就坐享其名,怎可对陛下有了埋怨?”
苏觉潮不以为意的看了龚鼎孳一眼,这个人就是陛下放在内阁当搅屎棍的存在。平日对其他事漠不关心,但凡诸人谈及陛下,此人必要歌功颂德一回。
“陛下是开国壮主,喜好文治武功倒也不足为奇。”首辅裴恒摸了摸自己的太阳穴,他倒是早就猜到了大楚不会一直这么太平下去,毕竟张守言的年纪在这摆着,今年虚岁才二十九不到而立。
“陛下对于召集诸将的事从未向内阁提及,本人只是奇怪自从三年末起,各地皇庄田亩并官员已经陆续转入地方,难道陛下手里还有任性发动战事的内努么?”
苏觉潮想了一想,提出了一个猜测。
“正武三年的撒马尔罕之战,卓布剌生擒天竺之主,前几年可是索了天竺不少黄金和物件。莫不是陛下从中留了一手,克扣了一些入了内努。”
“不妥,”龚鼎孳又说话了,“便是陛下留下一些,那也没有多少,怕是撑不起一场大的战事。想必是陛下可怜天下方定,又要拿出往年积蓄来支应。”
几人都很默契的没有提及被张守言收走的海量黄金,不然国内那些陆陆续续投建的工坊、军队的换装所费又从何而来。
“难道是天竺那边又出了乱了?”龚鼎孳虽然无条件的挺着陛下,但自己心里对陛下安排草原各部攻击天竺抢金子的事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按说去年放莫卧儿沙贾汗归国,本人就保留了意见。他在昭京(哈密)被幽禁了二年多,肚子里不知有多恨国朝,这番回去怕是会惹出事来。”
“不是天竺那边的事,”首辅裴恒到底比他们知道得多一些,“有个从商部传来的消息,都督府也确认过,那个沙贾汗回到国内便被三王子软禁,并于今年四月初病死,如今他的四个儿子在莫卧儿国内已经打成了一团。”…
“那莫不是南洋?”
苏觉潮汇总了一下自己这段时间得到的消息,提出了另一个可能。
“正武三年的时候,南洋的佛郎机人与红毛夷在马尼拉大战,虽然佛郎机人赢了那一次。可红毛夷之中多有本朝***商人,靠着这几年与本朝的贸易实力增涨很快,而且最近屡屡被袭的也是这些红毛......不,是荷兰人。”
“近期海军调动频繁,拿获了不少佛.....额西班牙海盗,难道是陛下准备插手南洋?”
“那是迟早的事,”裴恒闻言站了起来,走到了一张巨大的行政地图前,若有所思的说道,“本朝海外贸易养活了整个南海,陛下又下旨准许国人在南洋置办产业,当是早将这里看做了本朝的地盘。”
“只不过,要收了这里还似乎缺点什么?”
......
“平复南洋是早在议程上的事,”都督府节堂内,皇帝带着诸将在看偌大的南洋沙盘,不过张守言指的地方却不在南海之上,“所以咱们得先把这里拿下来!”
长长的木棍敲在了一片靠海的陆地,狭长的地形让诸将都微微皱眉。
“安南!?”
“对,正是安南。”
张守言放下木棍,看向了议论纷纷的诸将:“本来朕是准备再过两年去动安南的,可事情的变化却有些出乎朕的预料。”
“高平的莫氏在两月之前提出内附,朕想了许久还是决定答应下来。”
“一旦高平内附,安南郑氏便暴露在了帝国的直接攻击范围,他们不可能不立即做出反应。当年前明张辅给他们带去的阴影实在是太大了。”
庞功平盯着沙盘上那狭长的地形和绿色延绵的地貌,眉头皱的厉害。
“陛下,这地方的地形也太狭窄了些,还有这些林子看着让人发渗。”
“所以朕准备让孟继堂去!”
一直没有出声的孟继堂闻言看向了陛下,毫不犹豫的拱手应命。
“来,你给大家说说看。”
孟继堂应命上前拿起了木棍,先点向了云贵、湘桂一带。
“这三年本朝改土归流成效颇大,陛下命我将大批土司兵和各地苗人打散重编,以他们为主建立了两个师,合计有三万余人。”
“至今这些人已经训了两年,主要训练的是山地、丛林和沼泽地区的作战项目。”
“而这两个师的主要假想敌就是安南等国。”
孟继堂回忆了一下自己所记的内容,把木棍再次指向了沙盘上安南所在的位置,介绍起了安南的国力、兵力和地形要害。
张守言对于这些是早就熟了的,他心头闪过的却是安南这两百年来的奇葩历史。
自前明从安南撤出后,安南黎朝建立。可惜此国不得天顾,立国之后几乎一刻不得安宁。首代国主之后,接连都是幼主登位权臣不断。
安南各地军阀混战,便是古之三国也远不及之。不过一个三百多万人口的小国,几乎遍地都是军阀。…
尤其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与汉末董卓入京的往事几乎如出一辙。
一百年前,安南出了个叫陈真的军阀,打遍全国无敌手,安南“皇帝”召其入京镇压天下。
结果没多久又因为忌惮此人的无礼跋扈,将其骗入宫中处死。(三国何进:咦,这幕我熟......。)
陈真一死,他的几个部将立即造反洗劫了升龙府,安南“皇帝”被迫出逃,投奔别的军阀。
(献帝、王允、董卓、李傕、郭淮集体无语中。)
皇帝投奔了另一个军阀的名字姓莫,叫莫登庸。这人早年也是很忠君爱国的一人,各地军阀都不帮忙,就他一人保着安南“皇帝”跟占据升龙府的叛军死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