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民国之铁血荣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华盛顿召开的反法西斯联盟参谋长会议,标志着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阵营中,形成了以美国、华夏、苏俄三方势力合作的格局。美国如愿以偿的取代了英国,成为西方世界的龙头老大,而崛起的华夏则是东方新的霸主,苏俄出于意识形态上与美国和华夏这两个地区性大国的不同,成为一个独立的势力,他一方面谋求自主,一方面又需要西方国家给予他足够的援助。
在杨寰宇的算计中,两强相争的格局显然是不合适的,他很清楚前世冷战的最终结果,并不希望在这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一个美国和华夏间的东西方世界的对峙。他希望的是三强或四强的格局,这样才有利于平衡,最合适的结果,他希望是三强。只是,那三强才好呢?
处于华夏自身的立场,他打心眼里不希望苏俄成为这三强中的一员。或者说,不希望俄国人成为这三强中的一员。不管是苏俄还是俄罗斯联邦,他们之中无论谁在强大起来后,对会对华夏造成隐患。别看现在的俄罗斯联邦附骥在华夏,那是他们还没有击败苏俄,没有获得一个统一的俄罗斯,一旦他们击败了苏俄,自身实力壮大之后,俄国人天性中的扩张意识,会让他们逐步摆脱华夏对他们的控制,最终很可能再次与华夏反目。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自己边上有个强邻,时间长了,总归不是件好事。华夏需要的是一个松散的俄罗斯联邦,他们之间要既联合又对立,这样的话,加上一个独立的印度的话,就能充当亚洲与欧洲间的缓冲。
这三强中的另一强如果是德国呢?想得到这样的结果,似乎难度比较大。以现在美英与德国间的关系,他们之间不分出个胜负,似乎是很难罢手的。尽管在杨寰宇看来,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一个欧洲联盟,一个亚洲联盟或者是华夏联盟,两个联盟间有足够的缓冲带,互不接壤,加上一个美国,这样的三强鼎立格局是最理想的。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杨寰宇心里有些遗憾的想着。
随着华盛顿会议结束,七大战区的划定,华夏终于正式加入了战圈。摆在杨寰宇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华夏主导的三个战区司令部的组建,和相关的人选问题。考虑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涉及与英美合组的印度洋战区和太平洋战区的领导权的顺畅,出任这三个战区司令官的人选,依旧只是上将军衔就显得有些低了。只是这些上将如果晋衔元帅的话,杨寰宇也感觉有些摆不平。原来的十九名上将中,除开许崇智是新晋的上将,资历先对差一点,其它的十八个人就需要一些平衡了。不然的话,那就是自找麻烦了。
华夏的陆军、装甲炮兵、海军、空军、特种部队五大军种里,特种部队级别可以低一点,他们虽然战力强悍毕竟他们的兵力最少。而三大战区的司令官最多也就和这些军种司令官平级。要命的是,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这四大总部的主官怎么办?为了避免麻烦,杨寰宇把这个问题交给军事委员会讨论,以避免由他独断而带来那些没有获得晋衔的人,可能产生的对他个人的不满情绪。
让杨寰宇意外的是,在军事委员会的委员会议上,大家提出来的第一个意见竟是为杨寰宇晋衔。杨寰宇目前是华夏唯一的一个元帅军衔拥有着,与会委员们的这个提议,让杨寰宇心里有些感叹,这是大家都想晋升元帅的预兆啊!如果杨寰宇不晋衔,那么,华夏在元帅军衔的晋升上,就会卡的比较紧,不管怎么说,这个军衔都是与杨寰宇平级的,不可能一抓一大把,向向前授予上将那样,一下子有十八名上将。可杨寰宇的元帅军衔再晋一级,大家就没了顾虑,升到元帅还与杨寰宇差着一级呢不是?
虽然杨寰宇以国防军序列里,并没有再高一级的军衔做推辞,可看到与会的这些人眼里热切的目光,杨寰宇妥协了。接受了大家集体提议的新设大元帅军衔的提议,并交由国会批准。而接下来的讨论就比较热烈了,大家谁会不想扛个元帅的肩章啊。虽然杨寰宇明确提出,按职位来确定军衔,可他心里清楚,这个办法也控制不住这个军衔的最终名额。因为,职位是可以换着坐的。任职期满,换个人来任职,军衔升不升?退下去的人,军衔给不给保留?
讨论的结果有些出乎杨寰宇的预料,以陆军、装甲炮兵、海军、空军四大军种司令官、亚洲、印度洋、太平洋三大战区司令官、和总参谋部和总后勤部二个总部主官由元帅军衔将领出任的意见占了大多数。总装备部主官落选,杨寰宇是意料之中的,总政治部主官落选,有些让他意外。不过,这既然是大多数人的意见,杨寰宇也就从善如流了。不过,在讨论这些主官人选时,几乎所有人都闭上了嘴,这再次让杨寰宇有些挠头。
焦点就在于这三大战区的司令官,亚洲战区好点,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战区,由于要和英美的将领合作,将领的政治能力要比军事能力更重要。而人选,自然是现有的上将中选拔,绝不可能让一个中将突兀的晋升元帅的。可眼下,会议上几乎全部的上将都在座,谁升?让他们自己推荐自己,有些勉为其难,可推荐别人,让自己落选,似乎又有些于心不甘。最明智的那就是闭口不言,看杨寰宇的选择了。
在战区司令的人选上,杨寰宇有三个人选,只是他不愿意马上拿出来。杨寰宇的人选是吴佩孚出任太平洋战区司令官、蒋志清出任亚洲战区司令官和徐树铮出任印度洋... -->>
在华盛顿召开的反法西斯联盟参谋长会议,标志着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阵营中,形成了以美国、华夏、苏俄三方势力合作的格局。美国如愿以偿的取代了英国,成为西方世界的龙头老大,而崛起的华夏则是东方新的霸主,苏俄出于意识形态上与美国和华夏这两个地区性大国的不同,成为一个独立的势力,他一方面谋求自主,一方面又需要西方国家给予他足够的援助。
在杨寰宇的算计中,两强相争的格局显然是不合适的,他很清楚前世冷战的最终结果,并不希望在这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一个美国和华夏间的东西方世界的对峙。他希望的是三强或四强的格局,这样才有利于平衡,最合适的结果,他希望是三强。只是,那三强才好呢?
处于华夏自身的立场,他打心眼里不希望苏俄成为这三强中的一员。或者说,不希望俄国人成为这三强中的一员。不管是苏俄还是俄罗斯联邦,他们之中无论谁在强大起来后,对会对华夏造成隐患。别看现在的俄罗斯联邦附骥在华夏,那是他们还没有击败苏俄,没有获得一个统一的俄罗斯,一旦他们击败了苏俄,自身实力壮大之后,俄国人天性中的扩张意识,会让他们逐步摆脱华夏对他们的控制,最终很可能再次与华夏反目。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自己边上有个强邻,时间长了,总归不是件好事。华夏需要的是一个松散的俄罗斯联邦,他们之间要既联合又对立,这样的话,加上一个独立的印度的话,就能充当亚洲与欧洲间的缓冲。
这三强中的另一强如果是德国呢?想得到这样的结果,似乎难度比较大。以现在美英与德国间的关系,他们之间不分出个胜负,似乎是很难罢手的。尽管在杨寰宇看来,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一个欧洲联盟,一个亚洲联盟或者是华夏联盟,两个联盟间有足够的缓冲带,互不接壤,加上一个美国,这样的三强鼎立格局是最理想的。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杨寰宇心里有些遗憾的想着。
随着华盛顿会议结束,七大战区的划定,华夏终于正式加入了战圈。摆在杨寰宇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华夏主导的三个战区司令部的组建,和相关的人选问题。考虑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涉及与英美合组的印度洋战区和太平洋战区的领导权的顺畅,出任这三个战区司令官的人选,依旧只是上将军衔就显得有些低了。只是这些上将如果晋衔元帅的话,杨寰宇也感觉有些摆不平。原来的十九名上将中,除开许崇智是新晋的上将,资历先对差一点,其它的十八个人就需要一些平衡了。不然的话,那就是自找麻烦了。
华夏的陆军、装甲炮兵、海军、空军、特种部队五大军种里,特种部队级别可以低一点,他们虽然战力强悍毕竟他们的兵力最少。而三大战区的司令官最多也就和这些军种司令官平级。要命的是,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这四大总部的主官怎么办?为了避免麻烦,杨寰宇把这个问题交给军事委员会讨论,以避免由他独断而带来那些没有获得晋衔的人,可能产生的对他个人的不满情绪。
让杨寰宇意外的是,在军事委员会的委员会议上,大家提出来的第一个意见竟是为杨寰宇晋衔。杨寰宇目前是华夏唯一的一个元帅军衔拥有着,与会委员们的这个提议,让杨寰宇心里有些感叹,这是大家都想晋升元帅的预兆啊!如果杨寰宇不晋衔,那么,华夏在元帅军衔的晋升上,就会卡的比较紧,不管怎么说,这个军衔都是与杨寰宇平级的,不可能一抓一大把,向向前授予上将那样,一下子有十八名上将。可杨寰宇的元帅军衔再晋一级,大家就没了顾虑,升到元帅还与杨寰宇差着一级呢不是?
虽然杨寰宇以国防军序列里,并没有再高一级的军衔做推辞,可看到与会的这些人眼里热切的目光,杨寰宇妥协了。接受了大家集体提议的新设大元帅军衔的提议,并交由国会批准。而接下来的讨论就比较热烈了,大家谁会不想扛个元帅的肩章啊。虽然杨寰宇明确提出,按职位来确定军衔,可他心里清楚,这个办法也控制不住这个军衔的最终名额。因为,职位是可以换着坐的。任职期满,换个人来任职,军衔升不升?退下去的人,军衔给不给保留?
讨论的结果有些出乎杨寰宇的预料,以陆军、装甲炮兵、海军、空军四大军种司令官、亚洲、印度洋、太平洋三大战区司令官、和总参谋部和总后勤部二个总部主官由元帅军衔将领出任的意见占了大多数。总装备部主官落选,杨寰宇是意料之中的,总政治部主官落选,有些让他意外。不过,这既然是大多数人的意见,杨寰宇也就从善如流了。不过,在讨论这些主官人选时,几乎所有人都闭上了嘴,这再次让杨寰宇有些挠头。
焦点就在于这三大战区的司令官,亚洲战区好点,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战区,由于要和英美的将领合作,将领的政治能力要比军事能力更重要。而人选,自然是现有的上将中选拔,绝不可能让一个中将突兀的晋升元帅的。可眼下,会议上几乎全部的上将都在座,谁升?让他们自己推荐自己,有些勉为其难,可推荐别人,让自己落选,似乎又有些于心不甘。最明智的那就是闭口不言,看杨寰宇的选择了。
在战区司令的人选上,杨寰宇有三个人选,只是他不愿意马上拿出来。杨寰宇的人选是吴佩孚出任太平洋战区司令官、蒋志清出任亚洲战区司令官和徐树铮出任印度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