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而已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苦闷的象征(7),瓦浪斯基们的苏俄的文艺论战(8)之类,然后自己再想想,再博览下去。因为文学的理论不像算学,二二一定得四,所以议论很纷歧。如第三种,便是俄国的两派的争论,——我附带说一句,近来听说连俄国的小说也不大有人看了,似乎一看见“俄”字就吃惊,其实苏俄的新创作何尝有人绍介,此刻译出的几本,都是革命前的作品,作者在那边都已经被看作反革命的了。倘要看看文艺作品呢,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一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看他在史上的位置;
倘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
第三,说几句关于批评的事。现在因为出版物太多了,——其实有什么呢,而读者因为不胜其纷纭,便渴望批评,于是批评家也便应运而起。批评这东西,对于读者,至少对于和这批评家趣旨相近的读者,是有用的。但中国现在,似乎应该暂作别论。往往有人误以为批评家对于创作是操生杀之权,占文坛的最高位的,就忽而变成批评家;他的灵魂上挂了刀。但是怕自己的立论不周密,便主张主观,有时怕自己的观察别人不看重,又主张客观;有时说自己的作文的根柢全是同情,有时将校对者骂得一文不值。凡中国的批评文字,我总是越看越胡涂,如果当真,就要无路可走。印度人是早知道的,有一个很普通的比喻。他们说: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去出卖,货卖去了,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但路人责备他了,说是不晓事,叫老年人徒步。他们便换了一个地位,而旁人又说老人忍心;老人忙将孩子抱到鞍鞒上,后来看见的人却说他们残酷;于是都下来,走了不久,可又有人笑他们了,说他们是呆子,空着现成的驴子却不骑。于是老人对孩子叹息道,我们只剩了一个办法了,是我们两人抬着驴子走。
(9)无论读,无论做,倘若旁征博访,结果是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
不过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说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厨,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我先前反对青年躲进研究室(10),也就是这意思,至今有些学者,还将这话算作我的一条罪状哩。
听说英国的培那特萧(bernardshaw)(11),有过这样意思的话:世间最不行的是读书者。因为他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不用自己。这也就是勖本华尔(schopenhauer)(12)之所谓脑子里给别人跑马。较好的是思索者。因为能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还不免是空想,所以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这是的确的,实地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我先前吃过干荔支,罐头荔支,陈年荔支,并且由这些推想过新鲜的好荔支。这回吃过了,和我所猜想的不同,非到广东来吃就永不会知道。但我对于萧的所说,还要加一点骑墙的议论。
萧是爱尔兰人,立论也不免有些偏激的。我以为假如从广东乡下找一个没有历练的人,叫他从上海到北京或者什么地方,然后问他观察所得,我恐怕是很有限的,因为他没有练习过观察力。所以要观察,还是先要经过思索和读书。
总之,我的意思是很简单的: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1)本篇记录稿经作者校阅后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八月十八、十九、二十二日广州民国日报副刊现代青年第一七九、一八、一八一期;后重刊于一九二七年九月十六日北新周刊第四十七、四十八期合刊。
(2)知用中学一九二四年由广州知用学社社友创办的一所学校,北伐战争期间具有进步倾向。
(3)博物旧时中学的一门课程,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学科的内容。
(4)这里说的开一大篇书目,指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和吴宓的西洋文学入门必读书目等。这些书目都开列于一九二三年。
(5)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参看本卷第195页注(26)。
(6)本间久雄日本文艺理论家。曾任早稻田大学教授。新文学概论有章锡琛中译本,一九二五年八月商务印书馆出版。
(7)厨川白村(1880—1923)日本文艺理论家。曾任京都帝国大学教授。苦闷的象征是他的文艺论文集。
(8)苏俄的文艺论战任国桢辑译,内收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四年间苏联瓦浪斯基(a.
(9)这个比喻见于印度何种书籍,未详。一八八八年(清光绪十四年)张赤山译的伊索寓言海国妙喻·丧驴中也有同样内容的故事。
(10)进研究室“五四”以后,胡适提出“进研究室”、“整理国故”的主张,企图诱使青年脱离现实斗争。一九二四年间,鲁迅曾多次写文章批驳过,参看坟·未有天才之前等文。
(11)培那特萧即萧伯纳。他关于“读书者”、“思索者”、“观察者”的议论见于何种著作,未详。(按英国学者嘉勒尔说过类似的话,见鲁迅译日本鹤见襱辅思想·山水·人物中的说旅行。)
(12)勖本华尔即叔本华。“脑子里给别人跑马”可能指他的读书和书籍中的这段话:“我们读着的时候,别人却替我们想。我们不过反复了这人的心的过程。读书时,我们的脑已非自己的活动地。这是别人的思想的战场了。”
的苦闷的象征(7),瓦浪斯基们的苏俄的文艺论战(8)之类,然后自己再想想,再博览下去。因为文学的理论不像算学,二二一定得四,所以议论很纷歧。如第三种,便是俄国的两派的争论,——我附带说一句,近来听说连俄国的小说也不大有人看了,似乎一看见“俄”字就吃惊,其实苏俄的新创作何尝有人绍介,此刻译出的几本,都是革命前的作品,作者在那边都已经被看作反革命的了。倘要看看文艺作品呢,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一个作者的专集,然后再从文学史上看看他在史上的位置;
倘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
第三,说几句关于批评的事。现在因为出版物太多了,——其实有什么呢,而读者因为不胜其纷纭,便渴望批评,于是批评家也便应运而起。批评这东西,对于读者,至少对于和这批评家趣旨相近的读者,是有用的。但中国现在,似乎应该暂作别论。往往有人误以为批评家对于创作是操生杀之权,占文坛的最高位的,就忽而变成批评家;他的灵魂上挂了刀。但是怕自己的立论不周密,便主张主观,有时怕自己的观察别人不看重,又主张客观;有时说自己的作文的根柢全是同情,有时将校对者骂得一文不值。凡中国的批评文字,我总是越看越胡涂,如果当真,就要无路可走。印度人是早知道的,有一个很普通的比喻。他们说: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去出卖,货卖去了,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但路人责备他了,说是不晓事,叫老年人徒步。他们便换了一个地位,而旁人又说老人忍心;老人忙将孩子抱到鞍鞒上,后来看见的人却说他们残酷;于是都下来,走了不久,可又有人笑他们了,说他们是呆子,空着现成的驴子却不骑。于是老人对孩子叹息道,我们只剩了一个办法了,是我们两人抬着驴子走。
(9)无论读,无论做,倘若旁征博访,结果是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
不过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说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厨,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我先前反对青年躲进研究室(10),也就是这意思,至今有些学者,还将这话算作我的一条罪状哩。
听说英国的培那特萧(bernardshaw)(11),有过这样意思的话:世间最不行的是读书者。因为他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不用自己。这也就是勖本华尔(schopenhauer)(12)之所谓脑子里给别人跑马。较好的是思索者。因为能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还不免是空想,所以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这是的确的,实地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我先前吃过干荔支,罐头荔支,陈年荔支,并且由这些推想过新鲜的好荔支。这回吃过了,和我所猜想的不同,非到广东来吃就永不会知道。但我对于萧的所说,还要加一点骑墙的议论。
萧是爱尔兰人,立论也不免有些偏激的。我以为假如从广东乡下找一个没有历练的人,叫他从上海到北京或者什么地方,然后问他观察所得,我恐怕是很有限的,因为他没有练习过观察力。所以要观察,还是先要经过思索和读书。
总之,我的意思是很简单的: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1)本篇记录稿经作者校阅后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八月十八、十九、二十二日广州民国日报副刊现代青年第一七九、一八、一八一期;后重刊于一九二七年九月十六日北新周刊第四十七、四十八期合刊。
(2)知用中学一九二四年由广州知用学社社友创办的一所学校,北伐战争期间具有进步倾向。
(3)博物旧时中学的一门课程,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学科的内容。
(4)这里说的开一大篇书目,指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和吴宓的西洋文学入门必读书目等。这些书目都开列于一九二三年。
(5)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参看本卷第195页注(26)。
(6)本间久雄日本文艺理论家。曾任早稻田大学教授。新文学概论有章锡琛中译本,一九二五年八月商务印书馆出版。
(7)厨川白村(1880—1923)日本文艺理论家。曾任京都帝国大学教授。苦闷的象征是他的文艺论文集。
(8)苏俄的文艺论战任国桢辑译,内收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四年间苏联瓦浪斯基(a.
(9)这个比喻见于印度何种书籍,未详。一八八八年(清光绪十四年)张赤山译的伊索寓言海国妙喻·丧驴中也有同样内容的故事。
(10)进研究室“五四”以后,胡适提出“进研究室”、“整理国故”的主张,企图诱使青年脱离现实斗争。一九二四年间,鲁迅曾多次写文章批驳过,参看坟·未有天才之前等文。
(11)培那特萧即萧伯纳。他关于“读书者”、“思索者”、“观察者”的议论见于何种著作,未详。(按英国学者嘉勒尔说过类似的话,见鲁迅译日本鹤见襱辅思想·山水·人物中的说旅行。)
(12)勖本华尔即叔本华。“脑子里给别人跑马”可能指他的读书和书籍中的这段话:“我们读着的时候,别人却替我们想。我们不过反复了这人的心的过程。读书时,我们的脑已非自己的活动地。这是别人的思想的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