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家父隋炀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杨铭的午饭,就留在千秋殿,与大哥杨昭一块吃。
杨昭完全没有胃口,只是踱步在堆满一地的卷宗当中,来回翻找查阅。
“你呀,跟窦彦置什么气,犯得着吗?”杨昭坐在一摞书册上,翻阅着手里的卷宗。
杨铭叹息一声:“大哥你也知道,汉王此番造反,山西是主战场,很多百姓为避战乱,已经都往外面避难了,好多村庄人都走空了,史万岁和长孙成如今仍在安抚,这个时候征调这么多民夫,真的不合适。”
“我也知道不合适,”杨昭将卷宗放在一旁,沉声道:
“营造洛阳,利好关中,此乃国策,你心里不是也清楚吗?真要延误了工期,父皇岂能不怪罪?”
我为什么要争营造大监?就是为了拖延工期......杨铭皱眉道:
“我并非要延误工期,只是希望能尽量减少百姓伤亡,真要按照窦彦所说,五万百姓因此丧命,山西被汉王叛乱沉下来的这口气,只怕几十年都缓不过来。”
人口是第一要素,没人,你什么都干不成,死人容易,但是一个孩子出生到成年,可是需要十几二十年的。
杨昭无奈道:“那你说怎么办?窦彦说的,也都是实际情况,我也不希望百姓伤亡过高,你倒是想一个法子出来啊?”
杨铭直接道:“我想以王府主簿裴熙载,为窦彦副手,大哥这边可以安排一下。”
“这个没问题,”杨昭见弟弟语气软了下来,笑道:“但你要好好整理出一个万全之策,到时候让我看看。”
杨铭点了点头。
下午那场议事,他就没有再参与了,而是早早返回隆庆坊的王府官署,将众人都召集起来商议。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我打算让熙载去做,”杨铭澹澹道。
裴熙载是山西人,能体恤山西百姓的,只能是山西人,换个其它地方的,根本不会把你山西人当回事,因为他对这片土地没有感情。
杜如晦赶忙从书库中,找出一份山西地图,大家也都凑了过来,研究探讨。
半晌后,元文都道:“五十万民力,一点不虚,长平郡此番在营造东京上面,是要出大力的,石料、垩灰、红土,足保供应,就是这开采、运输、烧制,要费大力气。”
杨铭脸色凝重道:“征调民夫的事情,就不要再议了,太子那边已经定下了,现在大家议个方案出来,看看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少百姓伤亡。”
既然有了主题,那么大家也就有了方向。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
事情,还是需要大家伙儿一起商议的。
两个时辰后,大概议了一个草桉。
一,要解决粮食问题,杨铭需要和太子及民部交涉,各地官仓要适当的多拨一些粮食,保障劳工们的吃饭问题,人人吃饱几乎不太可能,但总不能老饿肚子。
大隋现在的粮食,是非常富裕的,当然,是官仓富裕,老百姓不富裕,这么大的工程,官仓肯定得开,不然根本保障不了供应,但是供应多少,就需要争取了。
二、饮水问题,长平郡一带的水源,只怕供应不了,所以就需要河东官府帮忙,征调水车保障民夫饮水,当然了,也需要长平郡自己解决一部分,比如多开凿一些深井,开挖一些饮水渠,还有蓄水池用于积蓄雨水。
五十万人吃喝,能把山吃空,水喝断,大隋可没有那么多饮水工程,老百姓吃水,一靠周边水源,二靠雨水。
三,以畜力替代一部分人力,主要体现在运输方面,这就需要大量征调骡马,元文都他们的意思,每二十家出一骡(驴),每三十家出一牛。
骡驴牛,都是需要老百姓自己想办法解决,或是凑钱买,这尼玛的,不赚钱还得往里搭钱。
既然是买,从哪买呢,当然是地主商人,豪门贵族。
杨铭针对这一点,略作修改,改为由地主和贵族们提供骡驴牛,这样一来,杨铭就会得罪很多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四,从民间招募大量懂得医术的医者,但凡懂点皮毛,都要招募,
杨铭还专门点名一个叫孙思邈的人,让这个人负责主持,太医署那边,出几个医生(学医的生员)做为孙思邈的副手,负责长平郡劳工的医疗卫生服务。
这一点,颇让元文都等人感到惊讶,他们没想到,杨铭堂堂亲王,竟然这么在乎劳工的命。
杜如晦年轻,没有被官场污染,又是读圣贤书的,所以他眼下对杨铭,是发自内心的敬服,他觉得杨铭跟他一样,都是遵循圣人之道的。
至于孙思邈,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开皇初年,担任过国子监博士,但后来称病隐退终南山。
这个人因为名气太大,所以杨铭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就打听过底细,原本以为用不上,结果现在派上大用场。
他要是不肯出山,杨铭会派人把他绑到长平郡。
五,在长平与洛阳之间,每三十里,修建一座临时的行栈,负责保障运输队伍的饮水休息。这项工程不大,作用却非常大,... -->>
杨铭的午饭,就留在千秋殿,与大哥杨昭一块吃。
杨昭完全没有胃口,只是踱步在堆满一地的卷宗当中,来回翻找查阅。
“你呀,跟窦彦置什么气,犯得着吗?”杨昭坐在一摞书册上,翻阅着手里的卷宗。
杨铭叹息一声:“大哥你也知道,汉王此番造反,山西是主战场,很多百姓为避战乱,已经都往外面避难了,好多村庄人都走空了,史万岁和长孙成如今仍在安抚,这个时候征调这么多民夫,真的不合适。”
“我也知道不合适,”杨昭将卷宗放在一旁,沉声道:
“营造洛阳,利好关中,此乃国策,你心里不是也清楚吗?真要延误了工期,父皇岂能不怪罪?”
我为什么要争营造大监?就是为了拖延工期......杨铭皱眉道:
“我并非要延误工期,只是希望能尽量减少百姓伤亡,真要按照窦彦所说,五万百姓因此丧命,山西被汉王叛乱沉下来的这口气,只怕几十年都缓不过来。”
人口是第一要素,没人,你什么都干不成,死人容易,但是一个孩子出生到成年,可是需要十几二十年的。
杨昭无奈道:“那你说怎么办?窦彦说的,也都是实际情况,我也不希望百姓伤亡过高,你倒是想一个法子出来啊?”
杨铭直接道:“我想以王府主簿裴熙载,为窦彦副手,大哥这边可以安排一下。”
“这个没问题,”杨昭见弟弟语气软了下来,笑道:“但你要好好整理出一个万全之策,到时候让我看看。”
杨铭点了点头。
下午那场议事,他就没有再参与了,而是早早返回隆庆坊的王府官署,将众人都召集起来商议。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我打算让熙载去做,”杨铭澹澹道。
裴熙载是山西人,能体恤山西百姓的,只能是山西人,换个其它地方的,根本不会把你山西人当回事,因为他对这片土地没有感情。
杜如晦赶忙从书库中,找出一份山西地图,大家也都凑了过来,研究探讨。
半晌后,元文都道:“五十万民力,一点不虚,长平郡此番在营造东京上面,是要出大力的,石料、垩灰、红土,足保供应,就是这开采、运输、烧制,要费大力气。”
杨铭脸色凝重道:“征调民夫的事情,就不要再议了,太子那边已经定下了,现在大家议个方案出来,看看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少百姓伤亡。”
既然有了主题,那么大家也就有了方向。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
事情,还是需要大家伙儿一起商议的。
两个时辰后,大概议了一个草桉。
一,要解决粮食问题,杨铭需要和太子及民部交涉,各地官仓要适当的多拨一些粮食,保障劳工们的吃饭问题,人人吃饱几乎不太可能,但总不能老饿肚子。
大隋现在的粮食,是非常富裕的,当然,是官仓富裕,老百姓不富裕,这么大的工程,官仓肯定得开,不然根本保障不了供应,但是供应多少,就需要争取了。
二、饮水问题,长平郡一带的水源,只怕供应不了,所以就需要河东官府帮忙,征调水车保障民夫饮水,当然了,也需要长平郡自己解决一部分,比如多开凿一些深井,开挖一些饮水渠,还有蓄水池用于积蓄雨水。
五十万人吃喝,能把山吃空,水喝断,大隋可没有那么多饮水工程,老百姓吃水,一靠周边水源,二靠雨水。
三,以畜力替代一部分人力,主要体现在运输方面,这就需要大量征调骡马,元文都他们的意思,每二十家出一骡(驴),每三十家出一牛。
骡驴牛,都是需要老百姓自己想办法解决,或是凑钱买,这尼玛的,不赚钱还得往里搭钱。
既然是买,从哪买呢,当然是地主商人,豪门贵族。
杨铭针对这一点,略作修改,改为由地主和贵族们提供骡驴牛,这样一来,杨铭就会得罪很多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四,从民间招募大量懂得医术的医者,但凡懂点皮毛,都要招募,
杨铭还专门点名一个叫孙思邈的人,让这个人负责主持,太医署那边,出几个医生(学医的生员)做为孙思邈的副手,负责长平郡劳工的医疗卫生服务。
这一点,颇让元文都等人感到惊讶,他们没想到,杨铭堂堂亲王,竟然这么在乎劳工的命。
杜如晦年轻,没有被官场污染,又是读圣贤书的,所以他眼下对杨铭,是发自内心的敬服,他觉得杨铭跟他一样,都是遵循圣人之道的。
至于孙思邈,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开皇初年,担任过国子监博士,但后来称病隐退终南山。
这个人因为名气太大,所以杨铭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就打听过底细,原本以为用不上,结果现在派上大用场。
他要是不肯出山,杨铭会派人把他绑到长平郡。
五,在长平与洛阳之间,每三十里,修建一座临时的行栈,负责保障运输队伍的饮水休息。这项工程不大,作用却非常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