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最大与最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波涛万顷的南中国海上,一支德国船队正在乘风破浪,向北面航行。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站在船头上,眉头深锁,心中充满了一种莫名的忧虑,一种军人的直觉,使他感觉到前途上似乎充满了危机。
就在这时,一名参谋人员匆匆地跑了过来,“紧急电报,南中国海上出现日军大群舰队!”,那位参谋焦急地道。
不知为什么,当知道危险迫在眉睫的时候,雷德尔的眉头反而舒展了。他迅速地看了一下电报,道:“用信号旗通知最前面的七艘船,继续往正北航行,准备登陆广州。通知已经完成加油任务的3条油船,往东北移动,争取用舰载水上飞机,拦截一切侦察敌机。其余船只改道西北,分散航行距离,各自起飞水上飞机,实行拦截敌方侦察机的‘反侦察计划’”。
两时后,一个密集的船队,有条不紊地分散开来。各种按照相应的航线行进。只见一架架水上飞机从各商船上腾空而起,朝远处飞去。
德国船队没有任何军舰护航,并不代表没有任何武装。船队的大部分商船都进行了改装,安装了飞机弹射架,并载有Ar95、Do22水上飞机和Bf109陆基战斗机。
在原时空,德国最著名的战列舰俾斯麦号被英国皇家空军围攻,又被大量战舰围追,最终悲壮地自沉大西洋。其中一个的插曲,决定了其悲剧命运。有一架英国PBY-Catalina水上飞机发现了俾斯麦号,但俾斯麦号的Ar196水上飞机却未能及时地击落英国的这架水上飞机,以至于暴露了行踪。
在辽阔的大海上,尽管视野开阔,但航线却不受制约,敌对双方的舰队相遇并交战的机会并不大。在发明飞机以前,敌对双方的舰队常常擦肩而过,却茫然不知。二十世纪以来,由于飞机和无线电通讯的出现,为海军舰队提供了千里眼,使得海军舰队可以完美地“控制海面”。然而在1936年时,侦察飞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是由舰载水上飞机进行。
水上飞机,顾名思义,就是能在水上起飞和降落的飞机,其最大的设计难是要兼顾空气动力学,漂浮能力,以及起飞时的水流动力学和降落时入水瞬间强大的冲击力。其中一种类型是将机身作得很大,像能直接漂浮在水上的船一样,这类的水上飞机的正式名称是水上飞船(Flying-Boat)。另一种类型是在机身下加挂浮箱,这类的水上飞机的正式名称是漂浮飞机(Floating-Plane)。
水上飞机理论上听起来非常吸引人,似乎整个宽阔的海洋都是它的机场,想象中它应该部署便宜,使用灵活。其实水上飞机有很明显的弱。为了在水上起飞和降落,水上飞机的设计面临一系列挑战。水上飞机对制作材料很挑剔,必须使用抗海水腐蚀的材料。为了保证在水面降落时,能经受入水瞬间的巨大冲击,水上飞机对结构强度的要求高。水上飞船上还需要额外备件,如锚,抽水机等,还常需要增加额外重量达到水密封。为了兼顾水流动力学,水上飞机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比一般的飞机差,也就是,其单位航程的油耗大,飞行的速度,高度,灵活度等指标低。总之,同样马力的水上飞机的造价一般都比陆基或舰载飞机大,而性能却差很多。
水上飞机的使用其实受很多限制,在水上起飞和降落的优势常因为恶劣的气候而打折扣。漂浮飞机一般只能在很安静的水面起飞降落,水上飞船情形稍好,但也只能在风浪不是很大的海面起飞和降落。水上飞机的维护与后勤相对困难,在水上装载弹药和油料,要比在陆地上或航空母舰上困难。
雷德尔一直很重视水上飞机的发展。尧明一开始与雷德尔意见相反,对在原时空1960年代后,就被普遍淘汰了的水上飞机很反感。他曾经让精明的雷德尔自己算了算,得到的结论很明显,一旦部署的飞机数目达到某种规模,水上飞机就完全失去了优势。比如在港口,一旦需要部署10架以上飞机,建立一个机场的成本就和10架水上飞机增加的附加成本接近,只要时间允许,自然是建立机场便宜。又如在水上,一旦需要部署30架以上飞机,则完全可以靠轻型航空母舰。
但雷德尔却很执着,他再三强调水上飞机部署灵活的特。中国海域广大,建立机场和成规模的航空母舰都需要时间,有很多空白,需要靠部署灵活的水上飞机去填补。水上飞机只需要一个帮助起飞的弹射架,和一个把飞机从海里捞起来的吊车,就可以在船上使用。在当时,大型炮战型军舰上,都用水上飞机帮助预警、搜索、救援、炮火校正和反潜。水上飞机还可以在普通商船上配置,帮助预警和反潜。
潜艇专家邓尼茨也鼓吹发展水上飞机。原因很简单,潜艇因为船台低,即使完全浮出水面,因为地球表面的弯曲,其视野也受到很大限制,最多数公里。可以潜艇在海上是瞎子。潜艇需要靠水上飞机协助,帮助搜索攻击目标。
尧明在与雷德尔争执的过程中,联想到了原时空水上飞机运用上的例子,突然发现海军力量薄弱的德国,可以靠发展高性能的水上飞机,抑制日军水上飞机的侦察功能。只需要不断地把日军的水上飞机赶走或击落,就能隐蔽我方船只的位置。
尧明终于意识到,尽管水上飞机在1960年代会被淘汰,在1930年代却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历史发展中,有很多昙花一现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大概也是同理。有时候必须要实用一,不能过度理想化。
当时德国普遍服役的漂浮飞机(Floating-Plane)是Ar95型,这是一种双翼型的水上飞机,性能与日本现役的95型水上飞机接近。德国还有另外一款单翼型的Do22型水上飞机,1935年就出了样机,但以后就被忽视了,开发进展很慢。德国在决定参与太平洋海域的战争,支持中国后,立即加快了Do22型的开发,提前投入了批量生产,Do22型的各项指标有了质的飞跃,足够阻击日本现役水上飞机。
为了保证Ar95型水上飞机在战斗中,能击落日本的95型水上飞机,尧明出了一个有趣的子,在战斗中,把浮箱甩掉,就能大大提高Ar95的飞行性能。当然,若用机械装置甩掉浮箱,结构将很复杂,也很容易出故障。不过尧明有办法,当时德国在秘密地进行火箭技术储备,其中有一种多节火箭的技术,用定向炸药剥离火箭。尧明就提议用这种炸药技术,在紧急时剥离浮箱。
浮箱剥离后,飞机变得轻灵了,速度提高了20%-30%,德国的Ar95足够将日本的95型水上飞机揍下来。当然,丢掉浮箱的Ar95再也无法安全降落。完成作战任务后,飞行员必须跳伞,飞机则只能抛弃。
既然为了特定目标,比如击落对方的侦察机,飞机可以“一次性使用”,对Bf109羡慕已久的雷德尔就干脆建议在船上配备一部分Bf109,以备万一。若遇见敌方的轰炸机群,一次性地靠弹射架放飞数架Bf109,至少可以拼掉一批敌军轰炸机,或许能在关键时刻,让船队转危为... -->>
波涛万顷的南中国海上,一支德国船队正在乘风破浪,向北面航行。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站在船头上,眉头深锁,心中充满了一种莫名的忧虑,一种军人的直觉,使他感觉到前途上似乎充满了危机。
就在这时,一名参谋人员匆匆地跑了过来,“紧急电报,南中国海上出现日军大群舰队!”,那位参谋焦急地道。
不知为什么,当知道危险迫在眉睫的时候,雷德尔的眉头反而舒展了。他迅速地看了一下电报,道:“用信号旗通知最前面的七艘船,继续往正北航行,准备登陆广州。通知已经完成加油任务的3条油船,往东北移动,争取用舰载水上飞机,拦截一切侦察敌机。其余船只改道西北,分散航行距离,各自起飞水上飞机,实行拦截敌方侦察机的‘反侦察计划’”。
两时后,一个密集的船队,有条不紊地分散开来。各种按照相应的航线行进。只见一架架水上飞机从各商船上腾空而起,朝远处飞去。
德国船队没有任何军舰护航,并不代表没有任何武装。船队的大部分商船都进行了改装,安装了飞机弹射架,并载有Ar95、Do22水上飞机和Bf109陆基战斗机。
在原时空,德国最著名的战列舰俾斯麦号被英国皇家空军围攻,又被大量战舰围追,最终悲壮地自沉大西洋。其中一个的插曲,决定了其悲剧命运。有一架英国PBY-Catalina水上飞机发现了俾斯麦号,但俾斯麦号的Ar196水上飞机却未能及时地击落英国的这架水上飞机,以至于暴露了行踪。
在辽阔的大海上,尽管视野开阔,但航线却不受制约,敌对双方的舰队相遇并交战的机会并不大。在发明飞机以前,敌对双方的舰队常常擦肩而过,却茫然不知。二十世纪以来,由于飞机和无线电通讯的出现,为海军舰队提供了千里眼,使得海军舰队可以完美地“控制海面”。然而在1936年时,侦察飞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是由舰载水上飞机进行。
水上飞机,顾名思义,就是能在水上起飞和降落的飞机,其最大的设计难是要兼顾空气动力学,漂浮能力,以及起飞时的水流动力学和降落时入水瞬间强大的冲击力。其中一种类型是将机身作得很大,像能直接漂浮在水上的船一样,这类的水上飞机的正式名称是水上飞船(Flying-Boat)。另一种类型是在机身下加挂浮箱,这类的水上飞机的正式名称是漂浮飞机(Floating-Plane)。
水上飞机理论上听起来非常吸引人,似乎整个宽阔的海洋都是它的机场,想象中它应该部署便宜,使用灵活。其实水上飞机有很明显的弱。为了在水上起飞和降落,水上飞机的设计面临一系列挑战。水上飞机对制作材料很挑剔,必须使用抗海水腐蚀的材料。为了保证在水面降落时,能经受入水瞬间的巨大冲击,水上飞机对结构强度的要求高。水上飞船上还需要额外备件,如锚,抽水机等,还常需要增加额外重量达到水密封。为了兼顾水流动力学,水上飞机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比一般的飞机差,也就是,其单位航程的油耗大,飞行的速度,高度,灵活度等指标低。总之,同样马力的水上飞机的造价一般都比陆基或舰载飞机大,而性能却差很多。
水上飞机的使用其实受很多限制,在水上起飞和降落的优势常因为恶劣的气候而打折扣。漂浮飞机一般只能在很安静的水面起飞降落,水上飞船情形稍好,但也只能在风浪不是很大的海面起飞和降落。水上飞机的维护与后勤相对困难,在水上装载弹药和油料,要比在陆地上或航空母舰上困难。
雷德尔一直很重视水上飞机的发展。尧明一开始与雷德尔意见相反,对在原时空1960年代后,就被普遍淘汰了的水上飞机很反感。他曾经让精明的雷德尔自己算了算,得到的结论很明显,一旦部署的飞机数目达到某种规模,水上飞机就完全失去了优势。比如在港口,一旦需要部署10架以上飞机,建立一个机场的成本就和10架水上飞机增加的附加成本接近,只要时间允许,自然是建立机场便宜。又如在水上,一旦需要部署30架以上飞机,则完全可以靠轻型航空母舰。
但雷德尔却很执着,他再三强调水上飞机部署灵活的特。中国海域广大,建立机场和成规模的航空母舰都需要时间,有很多空白,需要靠部署灵活的水上飞机去填补。水上飞机只需要一个帮助起飞的弹射架,和一个把飞机从海里捞起来的吊车,就可以在船上使用。在当时,大型炮战型军舰上,都用水上飞机帮助预警、搜索、救援、炮火校正和反潜。水上飞机还可以在普通商船上配置,帮助预警和反潜。
潜艇专家邓尼茨也鼓吹发展水上飞机。原因很简单,潜艇因为船台低,即使完全浮出水面,因为地球表面的弯曲,其视野也受到很大限制,最多数公里。可以潜艇在海上是瞎子。潜艇需要靠水上飞机协助,帮助搜索攻击目标。
尧明在与雷德尔争执的过程中,联想到了原时空水上飞机运用上的例子,突然发现海军力量薄弱的德国,可以靠发展高性能的水上飞机,抑制日军水上飞机的侦察功能。只需要不断地把日军的水上飞机赶走或击落,就能隐蔽我方船只的位置。
尧明终于意识到,尽管水上飞机在1960年代会被淘汰,在1930年代却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历史发展中,有很多昙花一现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大概也是同理。有时候必须要实用一,不能过度理想化。
当时德国普遍服役的漂浮飞机(Floating-Plane)是Ar95型,这是一种双翼型的水上飞机,性能与日本现役的95型水上飞机接近。德国还有另外一款单翼型的Do22型水上飞机,1935年就出了样机,但以后就被忽视了,开发进展很慢。德国在决定参与太平洋海域的战争,支持中国后,立即加快了Do22型的开发,提前投入了批量生产,Do22型的各项指标有了质的飞跃,足够阻击日本现役水上飞机。
为了保证Ar95型水上飞机在战斗中,能击落日本的95型水上飞机,尧明出了一个有趣的子,在战斗中,把浮箱甩掉,就能大大提高Ar95的飞行性能。当然,若用机械装置甩掉浮箱,结构将很复杂,也很容易出故障。不过尧明有办法,当时德国在秘密地进行火箭技术储备,其中有一种多节火箭的技术,用定向炸药剥离火箭。尧明就提议用这种炸药技术,在紧急时剥离浮箱。
浮箱剥离后,飞机变得轻灵了,速度提高了20%-30%,德国的Ar95足够将日本的95型水上飞机揍下来。当然,丢掉浮箱的Ar95再也无法安全降落。完成作战任务后,飞行员必须跳伞,飞机则只能抛弃。
既然为了特定目标,比如击落对方的侦察机,飞机可以“一次性使用”,对Bf109羡慕已久的雷德尔就干脆建议在船上配备一部分Bf109,以备万一。若遇见敌方的轰炸机群,一次性地靠弹射架放飞数架Bf109,至少可以拼掉一批敌军轰炸机,或许能在关键时刻,让船队转危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