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1255再铸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北边的真腊甚至远在海外的锡兰(后世斯里兰卡)都曾经发生过战争,但现在已经进入了衰退期。
不过即使在兴盛期,三佛齐王对领地的控制也没多强,他在国内施行的是典型的封建统治,在各地不置官吏、不征税赋,只要求各地领主对他尽封建义务,在需要的时候派兵随之出征即可。而且,此国的统治重心是在南边的苏门答腊岛的南半部分,对北边的马来半岛领土只是羁縻控制,对龙牙门的华人就更顾不上了。
纵观12-15世纪的三佛齐历史,婆罗门教与佛教之间的斗争、东西南北封建主之间的战争、唐人在南洋的扩张、天方教势力的侵蚀、东西海商与海盗的争斗,各方势力犬牙差互、争奇斗艳,应当是相当精彩的。可惜本地人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后人只能从外部(主要是中国人)记录的历史来窥探一角,未能知晓这段历史的全貌,实在是可惜。
这几方势力中,最咄咄逼人的,无疑是有思想武器的天方教势力。但实际上直到15世纪初期(永乐年间),唐人在南洋都是相当强势的,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聚居区和人口数量,甚至还有大海盗在本地建立了政权。但是可惜,随着明朝的闭关锁国,他们失去了后盾,渐渐落了下风,南洋一带被普遍绿化,即使是欧洲殖民者的到来也无法改变这一趋势了。而现在这个节点,有了东海人的介入,时代发生了不可预料的逆转,事情是不是就有转机了呢?
狄柳荫与梁存忠聊了几句,发现他是个有货的,便仿效之前的例子,搬了桌椅下来,又付了他一笔信息费,与他聊了起来。
“马六甲?满剌加?有些耳熟,或许土语中有此一说,但以此为名的城没听说过。要说这片海峡的话,唐人通称为‘五屿’,因海中五岛而得名。过了五屿,再往西倒也有几个小城,但是人口不多、物产不丰,除非去了大北边的苏洛鬲城才有人气。公子想要采购南洋珍奇的话,最好还是去南边的占碑、旧港二地,那边是三佛齐国的王都所在,地方比较富裕,也有不少唐商居住,想做贸易是不难的。”
狄柳荫有些意外,原来马六甲海峡因之而得名的马六甲城居然在现在还没建起来,现在应该叫五屿海峡。
实际上,这个时代,南洋贸易更大的比重是中国与南洋之间的贸易,而跨越海峡所进行的东西方贸易只占了一小部分,这条黄金水道在现在的地位远没有后世那么重要。也正是因此,他们几百个唐人才能公然地居住在龙牙门这个重要节点而不引发别人的觊觎,实在是因为当下这里其实并不算多么重要的节点。
而南边的占碑、旧港二地才是贸易重镇。其中,旧港是三佛齐国的前首都,三佛齐人自己的称呼是“巴邻旁”。三佛齐国曾与爪哇的阇婆国发生过战争,巴邻旁被阇婆攻占过,后来就迁都了占碑。此后,贸易重心也跟着迁移到了占碑,巴邻旁因此被唐商称作“旧港”。
有着夺都之仇,三佛齐自然与阇婆国恩怨很深。实际上,后世就是因为爪哇势力的咄咄逼人,三佛齐统治者才逐渐向海峡北边迁移,后来才建立起马六甲、柔佛等城。而现在,这些在后世闻名遐迩的城市只是些部落领地而已。
狄柳荫往北边一看,本地居民在那边一处高地上建立了一个小镇,屋舍是入乡随俗的高脚屋,只是部分屋子加盖了中式的飞檐,周围用木头加上土石围了一圈。他突然想起了一事,问道:“梁君,你们龙牙门看着也得有上百户了吧?平日以何谋生?”
他们冒险居住在这风口浪尖之地,自然有不少谋财的手段,不过话说财不露白,这东海人看着和善,但谁知道背后有什么心思呢?所以梁存忠也没说实话,反而很有技巧地哭穷道:“此地终日如夏,一年可三熟,因此我们收拾了几亩地,产出还不错,既能自己吃,还能供应过往客商。再加上前后做些小买卖,日子也还过得去,跟中土是没法比,但总能繁衍生息,一扎下根来,便离不去了……”
狄柳荫听出了他的掩饰,笑了笑不以为意,又问道:“那么,三佛齐王顾不到这边,而这边港湾众多、丛林密布,难道就不会有盗匪?你们是怎么防备海寇的呢?”
梁存忠尴尬地笑笑,说道:“不瞒公子,本地确实强人不少,不过也不是不能对付。一来,他们真要来劫掠的话,我们有寨可守,实在抵挡不住,往北边林子里一跑,他们也追不来;二来,这南洋强人有不少已经成了势的,既有土人,也有汉人,乃至天竺人、大食人,但他们也要吃饭喝水,过这龙牙门的时候我们给他们送上些,他们也就约束部下不与我们为难。这一来二去,也就成了规矩,他们不与我们为难,我们也不参与他们的争斗里面去,龙牙门就靠卖些力气赚辛苦钱。”
虽然他说得他们很弱势的样子,但这背后恐怕并不简单,不过狄柳荫也无意深究,而是就感兴趣的地方追问了起来:“那么,这海上的强人有哪家比较出名呢?这一带的天竺人和大食人又是个什么情况?”
后世人常常忽略大航海时代印度人的作用,只把它当作一块肥美的殖民地看待,但实际上印度商人曾经一度相当活跃,足迹遍布东南亚,远达中国,甚至还能提供一些远距离汇兑之类的高级金融业务,那么出几个大海盗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梁存忠答道:“在龙牙门之北,约莫两千里海程之外,有一地叫‘冲古剌’。此地地形极窄,东西两岸皆是大海,陆行二百里便可沟通,故天竺与中土商船常在两岸停靠,互相贸易。在东岸,便有陈姓与顾姓两大海主,过往商船皆要抽解才能通行;在西岸,便是天竺强人的天下了。不过天竺人虽然一度兴盛,但近年风头被大食人渐渐盖过去了,现在前者一般只在北边行动,而后者掌控了西边往狮子国去的航路。唉,这些大食人精于航海又好狠斗勇,在海上风头正劲,公子要是遇到了……呃,以公子的大船,在这一带航行不易,还得小心啊!”
“梁君费心了。”狄柳荫呵呵一笑,他还巴不得阿拉伯人自己过来送死呢。
北边的真腊甚至远在海外的锡兰(后世斯里兰卡)都曾经发生过战争,但现在已经进入了衰退期。
不过即使在兴盛期,三佛齐王对领地的控制也没多强,他在国内施行的是典型的封建统治,在各地不置官吏、不征税赋,只要求各地领主对他尽封建义务,在需要的时候派兵随之出征即可。而且,此国的统治重心是在南边的苏门答腊岛的南半部分,对北边的马来半岛领土只是羁縻控制,对龙牙门的华人就更顾不上了。
纵观12-15世纪的三佛齐历史,婆罗门教与佛教之间的斗争、东西南北封建主之间的战争、唐人在南洋的扩张、天方教势力的侵蚀、东西海商与海盗的争斗,各方势力犬牙差互、争奇斗艳,应当是相当精彩的。可惜本地人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后人只能从外部(主要是中国人)记录的历史来窥探一角,未能知晓这段历史的全貌,实在是可惜。
这几方势力中,最咄咄逼人的,无疑是有思想武器的天方教势力。但实际上直到15世纪初期(永乐年间),唐人在南洋都是相当强势的,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聚居区和人口数量,甚至还有大海盗在本地建立了政权。但是可惜,随着明朝的闭关锁国,他们失去了后盾,渐渐落了下风,南洋一带被普遍绿化,即使是欧洲殖民者的到来也无法改变这一趋势了。而现在这个节点,有了东海人的介入,时代发生了不可预料的逆转,事情是不是就有转机了呢?
狄柳荫与梁存忠聊了几句,发现他是个有货的,便仿效之前的例子,搬了桌椅下来,又付了他一笔信息费,与他聊了起来。
“马六甲?满剌加?有些耳熟,或许土语中有此一说,但以此为名的城没听说过。要说这片海峡的话,唐人通称为‘五屿’,因海中五岛而得名。过了五屿,再往西倒也有几个小城,但是人口不多、物产不丰,除非去了大北边的苏洛鬲城才有人气。公子想要采购南洋珍奇的话,最好还是去南边的占碑、旧港二地,那边是三佛齐国的王都所在,地方比较富裕,也有不少唐商居住,想做贸易是不难的。”
狄柳荫有些意外,原来马六甲海峡因之而得名的马六甲城居然在现在还没建起来,现在应该叫五屿海峡。
实际上,这个时代,南洋贸易更大的比重是中国与南洋之间的贸易,而跨越海峡所进行的东西方贸易只占了一小部分,这条黄金水道在现在的地位远没有后世那么重要。也正是因此,他们几百个唐人才能公然地居住在龙牙门这个重要节点而不引发别人的觊觎,实在是因为当下这里其实并不算多么重要的节点。
而南边的占碑、旧港二地才是贸易重镇。其中,旧港是三佛齐国的前首都,三佛齐人自己的称呼是“巴邻旁”。三佛齐国曾与爪哇的阇婆国发生过战争,巴邻旁被阇婆攻占过,后来就迁都了占碑。此后,贸易重心也跟着迁移到了占碑,巴邻旁因此被唐商称作“旧港”。
有着夺都之仇,三佛齐自然与阇婆国恩怨很深。实际上,后世就是因为爪哇势力的咄咄逼人,三佛齐统治者才逐渐向海峡北边迁移,后来才建立起马六甲、柔佛等城。而现在,这些在后世闻名遐迩的城市只是些部落领地而已。
狄柳荫往北边一看,本地居民在那边一处高地上建立了一个小镇,屋舍是入乡随俗的高脚屋,只是部分屋子加盖了中式的飞檐,周围用木头加上土石围了一圈。他突然想起了一事,问道:“梁君,你们龙牙门看着也得有上百户了吧?平日以何谋生?”
他们冒险居住在这风口浪尖之地,自然有不少谋财的手段,不过话说财不露白,这东海人看着和善,但谁知道背后有什么心思呢?所以梁存忠也没说实话,反而很有技巧地哭穷道:“此地终日如夏,一年可三熟,因此我们收拾了几亩地,产出还不错,既能自己吃,还能供应过往客商。再加上前后做些小买卖,日子也还过得去,跟中土是没法比,但总能繁衍生息,一扎下根来,便离不去了……”
狄柳荫听出了他的掩饰,笑了笑不以为意,又问道:“那么,三佛齐王顾不到这边,而这边港湾众多、丛林密布,难道就不会有盗匪?你们是怎么防备海寇的呢?”
梁存忠尴尬地笑笑,说道:“不瞒公子,本地确实强人不少,不过也不是不能对付。一来,他们真要来劫掠的话,我们有寨可守,实在抵挡不住,往北边林子里一跑,他们也追不来;二来,这南洋强人有不少已经成了势的,既有土人,也有汉人,乃至天竺人、大食人,但他们也要吃饭喝水,过这龙牙门的时候我们给他们送上些,他们也就约束部下不与我们为难。这一来二去,也就成了规矩,他们不与我们为难,我们也不参与他们的争斗里面去,龙牙门就靠卖些力气赚辛苦钱。”
虽然他说得他们很弱势的样子,但这背后恐怕并不简单,不过狄柳荫也无意深究,而是就感兴趣的地方追问了起来:“那么,这海上的强人有哪家比较出名呢?这一带的天竺人和大食人又是个什么情况?”
后世人常常忽略大航海时代印度人的作用,只把它当作一块肥美的殖民地看待,但实际上印度商人曾经一度相当活跃,足迹遍布东南亚,远达中国,甚至还能提供一些远距离汇兑之类的高级金融业务,那么出几个大海盗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梁存忠答道:“在龙牙门之北,约莫两千里海程之外,有一地叫‘冲古剌’。此地地形极窄,东西两岸皆是大海,陆行二百里便可沟通,故天竺与中土商船常在两岸停靠,互相贸易。在东岸,便有陈姓与顾姓两大海主,过往商船皆要抽解才能通行;在西岸,便是天竺强人的天下了。不过天竺人虽然一度兴盛,但近年风头被大食人渐渐盖过去了,现在前者一般只在北边行动,而后者掌控了西边往狮子国去的航路。唉,这些大食人精于航海又好狠斗勇,在海上风头正劲,公子要是遇到了……呃,以公子的大船,在这一带航行不易,还得小心啊!”
“梁君费心了。”狄柳荫呵呵一笑,他还巴不得阿拉伯人自己过来送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