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由盛连义接过去,放到了东屋柜子上头。 那个是不能动的,一般都得留着再走人情,这年月过日子仔细,多数人家都如此。
所以,盛希平又从兜子里翻出一包糖果来,递给了老太太。
“奶,你给我弟弟妹妹,还有小侄儿、小侄女们分一分吧。我来的匆忙,也没带别的。”
“哎,好。”
盛家老太太招招手,那些满院子跑的小娃们,全都跑了过来,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太奶奶手里的东西。
老太太打开包装的纸袋,从里头摸出来糖果,一人给两块儿,“还不谢谢恁叔?”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向盛希平道谢,盛希平摸摸孩子的头顶,笑着让他们去吃糖。
家里孩子不少,有那心眼儿多的,就把右手的糖果倒左手里,攥着手心藏在背后,然后把右手再次伸出来。
老太太可能是岁数大了眼花,加上孩子多,也没注意,见到有个孩子手里空着,又给了一份儿。
那孩子拿着糖,一溜烟就跑了。
盛希平瞅着,觉得好笑。
老家日子不好过,孩子们难得吃一回糖,耍点儿小心眼儿,也很正常。
快六点钟的时候,在公社的盛连杰,也领着妻儿回来了。
盛连杰比盛连成小三岁,是盛家第一个读书的,当时读完了高小,家里没钱再供他念书,于是在县里找了个工作。
当时来说,就算盛家最有出息的一个了。
盛连杰在县城里,遇着个情投意合的姑娘,可那年月都是父母包办婚姻,哪由得自己做主?
盛家老太太找人说媒提亲,在周围庄子上给儿子找了个媳妇,长得膀大腰圆,不咋好看,但干活是个好手。
盛连杰不喜欢这个媳妇,就把媳妇扔在家里,他自己回县城上班,继续跟那个女的暧昧不清。
后来,就有些闲言碎语传了回来。
盛家老太太一看,这样不行,就让家里老四老五,推着地排车,将她和老三媳妇,一起送去了城里。
这么一闹,盛连杰在县城的工作受了影响。
后来没办法,只能跟县里那女人断了联系,搬回到集镇上,正好时楼公社成立,盛连杰就在公社里上班。
他有文化,在城里上过班眼界高,工作上又用心,所以慢慢的就升到了公社书记。
盛连杰长得跟盛连成挺像,几年前盛连杰去东北外调出差,曾经去林场看望过兄嫂。
跟那时相比,盛连杰倒是胖了不少,也变老了。
盛连杰和妻子最初感情不好,结婚好几年都没孩子,后来回到公社上班,心逐渐安稳了,才跟媳妇好好过日子。
盛连杰家里一共四个孩子,盛希文、盛希武,盛秀莲、盛秀荷,两男两女,最大的希文今年十六,小丫头才八岁。
“哎呦,俺大侄回来了,好些年没见,俺大侄儿出息了哈。
恁大来信都说了,恁招了工,娶了媳妇,还有俩孩儿,真好。”
盛连杰爱说爱笑,见了盛希平特别亲热,拽着盛希平的手不撒开,陪着盛希平唠家常。
盛希平的三婶,只进门那会儿跟盛希平打了个招呼,便去锅屋,也就是厨房,帮着盛连义媳妇忙活做饭了。
老家这边的厨房不在屋里,而是在正房外面一个四下透亮的棚子里。妯娌俩领着闺女,在厨房一通忙活。
晚饭都做好了,也不用进屋吃,就在这院子里头摆一张桌子,菜都是用碗盛着,摆了一桌子。
有肉炒莲藕、肉炒葫芦等东北吃不着的菜,也有别的菜,菜里面会搁一些囫囵的花椒。
没有电灯,就借着月光和星光,盛家老爷子、盛连义、盛连杰、盛希平,以及盛希正哥俩,六个人围坐在桌边。
这年月,老家还是女人不上桌的,弄完了菜,她们就悄悄离开了,孩子们也都领走,不让靠前。
盛家老太太也不上桌,她坐在旁边,看着老头子跟儿孙们坐一起喝酒,便抿着嘴直乐。
偶尔的,也会跟着插句话,说两句。
这个时节,老家已经挺热了,还别说,在外头吃饭,晚风一吹,确实挺风凉的。
盛希平给爷爷还有大伯、三叔都倒了酒,陪着他们唠嗑。
“恁大孝顺,咱家这房子啊,还是恁大寄回来的钱盖起来的呢。
这逢年过节的,恁都往这边寄钱,寄东西,爷心里知道。”
盛家老爷子岁数大了,不能喝太多,只倒了半杯酒,他抿了两口酒,就拽着盛希平说话。
老爷子想说啥,盛希平能猜得出来。
老家这边日子确实艰难,盛连成逢年过节往回寄的钱和东西,老两口都舍不得花用,最后都添补给晚辈了。
这也正常,盛连成离着远,不能在父母跟前儿尽孝,寄钱寄东西那都是应该的。
至于钱最后给谁花了,那些都不用计较。
二老这个岁数了,有个病啊灾的,还不是盛连义一家子在跟前儿伺候?
大房费心费力照顾老人,其他人出点儿钱啥的,应当应分。
“爷,咱不说这些,孝顺二老,那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
我这次是办事儿路过,拐了个弯儿回来看看爷、奶,看看咱家里人。
等着过两年,我领着我爸我妈,还有我媳妇和孩子,一起回来。”
盛希平扯着老爷子的手,笑呵呵哄他高兴。
“哎,好好,把恁家媳妇和孩儿都领来,哎呦,恁大寄来的照片,俺这眼睛也花了,看不清。”
盛家老爷子一听,特别高兴,又抿了一小口酒。
这顿为盛希平而准备的接风宴,吃了小一个钟头。
之后女人们把饭菜撤走,端上来茶水,众人坐在院子里,又聊了好一会儿。
晚上,盛希平在爷爷奶奶这边住,盛连杰一家子住到盛连义那边去。
家里没有电灯,盛老太太举着火油灯照明,把浆洗干净的白色粗布床单,铺在了床上,又找出来蓝底白花的粗布薄被子,还有蚊帐。
把蚊帐挂好后,老太太这才转身,去另一个屋子睡觉了。
转过天正好星期六,盛希平的大姑,还有大房嫁出去的盛秀英,在得知盛希平回来后,都赶了回来。
到下午的时候,盛希平的四叔,盛连秋一家子,也从市里赶回来。
盛连秋比盛连成小了五岁,当时也是念到高小,家里没钱,实在是供不起了。
正好盛连成在东北找了工作,往回寄钱,又嘱咐家里人,一定让老四老五都念书。
盛连秋这才继续念的初中,然后考了市里的师专,毕业后就安排在市里一所学校教书。
他媳妇也是老师,两口子在市里结的婚,安家落户,生了三个孩子。
“你五叔给我打电话了,说是离着太远,赶不回来,让你在家好好住一阵子。
啥时候往回走,正好坐车到济南,见见你。”
盛连秋见了大侄儿也挺高兴,又把五弟弟的话,转告给盛希平。
“四叔,我这趟是出门办事的,已经出来一个多月了,不能再耽误。
回程的时候看看情况吧,还不知道买票买到哪儿呢,要是路过济南,我咋地也去看看五叔。”
盛希平点了点头,如今这年月,都不容易,离着近还好说,离着远,坐车啥的都不方便,这个能理解。
他回来这一趟,家里亲人能见着大半,这就挺好了。
盛希平在盛家老宅住了两天,跟堂兄弟们都相处的不错,大家伙儿凑在一起说说笑笑格外热闹。
还一起去了张集公社赶大集,天热一起去庄子后头的池塘洗澡。
虽然以往离着远,见面的机会少,但是血亲终究不一样,见了面就特别亲切,能玩到一起去。
“爷,奶,我难得回来一趟,想去北常集,我姥爷姥娘那边看看。”
二十三号的晚间,盛希平陪着爷爷奶奶坐在院子里乘凉,提起了这事儿。
张淑珍的娘家,住在离赵庄十六里地外,终兴公社的北常集村。
盛希平难得回来一趟,咋地也得过去看看姥爷姥娘,所以找盛家老爷子商议。
“中,是该去看看恁姥爷。他比俺小两岁,这些年腿脚不行,也不咋出去,有些时候没见着了。”
两个庄子离着不远,盛、张两家又是亲戚,平日里不管有个大事小情的,互相都有往来。
只是近几年,两家老爷子岁数都大了,很少出门。
人情往来,多数就是盛连义和张守山,以及下一辈儿的人互相走动。
就这样,第二天吃过早饭,盛希平要动身去北常集。
“乖,把这些带上,给恁姥儿送去。”不等盛希平走,盛家老太太急忙招呼他。
老太太打开柜子,把盛希平带来的点心,拿出来两包,另外又把别人送给她的两包馓子,也拿了出来。
老太太的意思,让孙子带上这些,就不用再买东西了。
“奶,不用,我另外再给我姥儿买东西就行,这些你和我爷留着吃。
你们岁数大了,该吃点儿好的,可别什么都藏着放着舍不得,到最后东西都放坏了。”
盛希平是缺那点儿钱的人么?自然不肯拿,还劝老太太呢。
当然,这话说了也没用,老辈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好东西从来不舍得吃,都是放着走礼用。
(本章完)
由盛连义接过去,放到了东屋柜子上头。 那个是不能动的,一般都得留着再走人情,这年月过日子仔细,多数人家都如此。
所以,盛希平又从兜子里翻出一包糖果来,递给了老太太。
“奶,你给我弟弟妹妹,还有小侄儿、小侄女们分一分吧。我来的匆忙,也没带别的。”
“哎,好。”
盛家老太太招招手,那些满院子跑的小娃们,全都跑了过来,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太奶奶手里的东西。
老太太打开包装的纸袋,从里头摸出来糖果,一人给两块儿,“还不谢谢恁叔?”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向盛希平道谢,盛希平摸摸孩子的头顶,笑着让他们去吃糖。
家里孩子不少,有那心眼儿多的,就把右手的糖果倒左手里,攥着手心藏在背后,然后把右手再次伸出来。
老太太可能是岁数大了眼花,加上孩子多,也没注意,见到有个孩子手里空着,又给了一份儿。
那孩子拿着糖,一溜烟就跑了。
盛希平瞅着,觉得好笑。
老家日子不好过,孩子们难得吃一回糖,耍点儿小心眼儿,也很正常。
快六点钟的时候,在公社的盛连杰,也领着妻儿回来了。
盛连杰比盛连成小三岁,是盛家第一个读书的,当时读完了高小,家里没钱再供他念书,于是在县里找了个工作。
当时来说,就算盛家最有出息的一个了。
盛连杰在县城里,遇着个情投意合的姑娘,可那年月都是父母包办婚姻,哪由得自己做主?
盛家老太太找人说媒提亲,在周围庄子上给儿子找了个媳妇,长得膀大腰圆,不咋好看,但干活是个好手。
盛连杰不喜欢这个媳妇,就把媳妇扔在家里,他自己回县城上班,继续跟那个女的暧昧不清。
后来,就有些闲言碎语传了回来。
盛家老太太一看,这样不行,就让家里老四老五,推着地排车,将她和老三媳妇,一起送去了城里。
这么一闹,盛连杰在县城的工作受了影响。
后来没办法,只能跟县里那女人断了联系,搬回到集镇上,正好时楼公社成立,盛连杰就在公社里上班。
他有文化,在城里上过班眼界高,工作上又用心,所以慢慢的就升到了公社书记。
盛连杰长得跟盛连成挺像,几年前盛连杰去东北外调出差,曾经去林场看望过兄嫂。
跟那时相比,盛连杰倒是胖了不少,也变老了。
盛连杰和妻子最初感情不好,结婚好几年都没孩子,后来回到公社上班,心逐渐安稳了,才跟媳妇好好过日子。
盛连杰家里一共四个孩子,盛希文、盛希武,盛秀莲、盛秀荷,两男两女,最大的希文今年十六,小丫头才八岁。
“哎呦,俺大侄回来了,好些年没见,俺大侄儿出息了哈。
恁大来信都说了,恁招了工,娶了媳妇,还有俩孩儿,真好。”
盛连杰爱说爱笑,见了盛希平特别亲热,拽着盛希平的手不撒开,陪着盛希平唠家常。
盛希平的三婶,只进门那会儿跟盛希平打了个招呼,便去锅屋,也就是厨房,帮着盛连义媳妇忙活做饭了。
老家这边的厨房不在屋里,而是在正房外面一个四下透亮的棚子里。妯娌俩领着闺女,在厨房一通忙活。
晚饭都做好了,也不用进屋吃,就在这院子里头摆一张桌子,菜都是用碗盛着,摆了一桌子。
有肉炒莲藕、肉炒葫芦等东北吃不着的菜,也有别的菜,菜里面会搁一些囫囵的花椒。
没有电灯,就借着月光和星光,盛家老爷子、盛连义、盛连杰、盛希平,以及盛希正哥俩,六个人围坐在桌边。
这年月,老家还是女人不上桌的,弄完了菜,她们就悄悄离开了,孩子们也都领走,不让靠前。
盛家老太太也不上桌,她坐在旁边,看着老头子跟儿孙们坐一起喝酒,便抿着嘴直乐。
偶尔的,也会跟着插句话,说两句。
这个时节,老家已经挺热了,还别说,在外头吃饭,晚风一吹,确实挺风凉的。
盛希平给爷爷还有大伯、三叔都倒了酒,陪着他们唠嗑。
“恁大孝顺,咱家这房子啊,还是恁大寄回来的钱盖起来的呢。
这逢年过节的,恁都往这边寄钱,寄东西,爷心里知道。”
盛家老爷子岁数大了,不能喝太多,只倒了半杯酒,他抿了两口酒,就拽着盛希平说话。
老爷子想说啥,盛希平能猜得出来。
老家这边日子确实艰难,盛连成逢年过节往回寄的钱和东西,老两口都舍不得花用,最后都添补给晚辈了。
这也正常,盛连成离着远,不能在父母跟前儿尽孝,寄钱寄东西那都是应该的。
至于钱最后给谁花了,那些都不用计较。
二老这个岁数了,有个病啊灾的,还不是盛连义一家子在跟前儿伺候?
大房费心费力照顾老人,其他人出点儿钱啥的,应当应分。
“爷,咱不说这些,孝顺二老,那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
我这次是办事儿路过,拐了个弯儿回来看看爷、奶,看看咱家里人。
等着过两年,我领着我爸我妈,还有我媳妇和孩子,一起回来。”
盛希平扯着老爷子的手,笑呵呵哄他高兴。
“哎,好好,把恁家媳妇和孩儿都领来,哎呦,恁大寄来的照片,俺这眼睛也花了,看不清。”
盛家老爷子一听,特别高兴,又抿了一小口酒。
这顿为盛希平而准备的接风宴,吃了小一个钟头。
之后女人们把饭菜撤走,端上来茶水,众人坐在院子里,又聊了好一会儿。
晚上,盛希平在爷爷奶奶这边住,盛连杰一家子住到盛连义那边去。
家里没有电灯,盛老太太举着火油灯照明,把浆洗干净的白色粗布床单,铺在了床上,又找出来蓝底白花的粗布薄被子,还有蚊帐。
把蚊帐挂好后,老太太这才转身,去另一个屋子睡觉了。
转过天正好星期六,盛希平的大姑,还有大房嫁出去的盛秀英,在得知盛希平回来后,都赶了回来。
到下午的时候,盛希平的四叔,盛连秋一家子,也从市里赶回来。
盛连秋比盛连成小了五岁,当时也是念到高小,家里没钱,实在是供不起了。
正好盛连成在东北找了工作,往回寄钱,又嘱咐家里人,一定让老四老五都念书。
盛连秋这才继续念的初中,然后考了市里的师专,毕业后就安排在市里一所学校教书。
他媳妇也是老师,两口子在市里结的婚,安家落户,生了三个孩子。
“你五叔给我打电话了,说是离着太远,赶不回来,让你在家好好住一阵子。
啥时候往回走,正好坐车到济南,见见你。”
盛连秋见了大侄儿也挺高兴,又把五弟弟的话,转告给盛希平。
“四叔,我这趟是出门办事的,已经出来一个多月了,不能再耽误。
回程的时候看看情况吧,还不知道买票买到哪儿呢,要是路过济南,我咋地也去看看五叔。”
盛希平点了点头,如今这年月,都不容易,离着近还好说,离着远,坐车啥的都不方便,这个能理解。
他回来这一趟,家里亲人能见着大半,这就挺好了。
盛希平在盛家老宅住了两天,跟堂兄弟们都相处的不错,大家伙儿凑在一起说说笑笑格外热闹。
还一起去了张集公社赶大集,天热一起去庄子后头的池塘洗澡。
虽然以往离着远,见面的机会少,但是血亲终究不一样,见了面就特别亲切,能玩到一起去。
“爷,奶,我难得回来一趟,想去北常集,我姥爷姥娘那边看看。”
二十三号的晚间,盛希平陪着爷爷奶奶坐在院子里乘凉,提起了这事儿。
张淑珍的娘家,住在离赵庄十六里地外,终兴公社的北常集村。
盛希平难得回来一趟,咋地也得过去看看姥爷姥娘,所以找盛家老爷子商议。
“中,是该去看看恁姥爷。他比俺小两岁,这些年腿脚不行,也不咋出去,有些时候没见着了。”
两个庄子离着不远,盛、张两家又是亲戚,平日里不管有个大事小情的,互相都有往来。
只是近几年,两家老爷子岁数都大了,很少出门。
人情往来,多数就是盛连义和张守山,以及下一辈儿的人互相走动。
就这样,第二天吃过早饭,盛希平要动身去北常集。
“乖,把这些带上,给恁姥儿送去。”不等盛希平走,盛家老太太急忙招呼他。
老太太打开柜子,把盛希平带来的点心,拿出来两包,另外又把别人送给她的两包馓子,也拿了出来。
老太太的意思,让孙子带上这些,就不用再买东西了。
“奶,不用,我另外再给我姥儿买东西就行,这些你和我爷留着吃。
你们岁数大了,该吃点儿好的,可别什么都藏着放着舍不得,到最后东西都放坏了。”
盛希平是缺那点儿钱的人么?自然不肯拿,还劝老太太呢。
当然,这话说了也没用,老辈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好东西从来不舍得吃,都是放着走礼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