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震惊全罗北道的华侨校长
对于韩晟昊来说,一九五九年秋天又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一次痛苦而寒心的转折。
他毅然地脱去了“光环笼罩”的政治外衣,结束了十年的特务生涯,回到了正常人的生活。十年来,他过着一种风风火火、紧张而神秘的特殊生活,对那种妻儿绕膝的平常日子,似乎已经陌生了。
十年前,在他圣诞节的婚礼上,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台湾调查局的旨意,当上了一名台湾的特工人员。当时,他是何等兴奋,何等激动啊?觉得自己的生命充满了神圣的使命感,觉得自己所干的一切都是党国千秋大业的一部分!然而今天,当他看透了一切,当他毅然地退出政界之后,他的心却充满了难以描述的痛苦……
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十年?那是他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十年啊!
没有了。人生只有一个这样的十年!而这十年,他却是在风风火火认认真真中虚度的。
不,不是虚度!而是作废了!是完完全全地为他人作废了!
但是,他的聪明就在于能醒悟自己。
此刻,坐在南去的列车上,他心情抑郁地望着窗外的秋景,心里默默地过滤着自己三十一岁的人生历程……
在国内受迫害出逃……
为国民党卖了十年命,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一幕幕由自己亲手导演出来的活剧,到头来却是一场悲剧。他不由得想起摸骨瞎子说过的那句话,“波澜壮阔之悲剧英雄”……
悲剧英雄?我算什么英雄?只不过是被人利用的炮灰罢了!
他感到心寒,感到人生的险恶。但也感到一丝宽慰,自己毕竟醒悟了,没有再继续虚度下去。如果一直执迷不悟到人生终了,那该是多么大的悲剧啊?
此刻,他就像一只疲于奔命的拉磨毛驴,终于挣脱了主人的笼套,摘掉了蒙眼,看清了磨道里的黑暗,很想找一处安静的墙根躺一躺,静静地养养伤,调养调养心态,安安稳稳地过过日月,再不想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了。他已经从惊天动地的举动中领略了种种厌烦与失落。可是,命运这鬼东西,常常跟他像捉迷藏似的开着玩笑。他想出风头时,它却偏偏不让他出。他想沉默时,它却又偏偏不让他沉默。
当韩晟昊带着满腔惆怅与失落,走下火车,在几位华侨教师的掌声中,来到西海岸边的群山华侨小学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景象,却使这颗渴求平静的心,又骤然掀起了大波……
此时的校园惨不忍睹。
整个学校已被瘟疫般的战争后遗症完全吞没了,丝毫没留下可供孩子们学习的空间!
教室里挤满了衣着褴褛的难民。走廊里到处都奔跑着肮脏不堪的难童。呜哩哇啦的叫骂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不绝于耳。整个操场都变成了小贩商品的集散地。一堆堆白菜、萝卜坟丘般地堆满了院子。被掏了两个大窟窿的院墙,像城门似的,给出出进进搬运东西的商贩大开方便之门。大门口更是热闹非凡,各色摊床杂乱无章地挤在一起。商贩们冲着熙来攘往的人群高声叫卖着……为了争占地盘,两个商贩像公鸡斗架似的,正抻着脖子吵架呢!
这哪还是什么学校?简直是一所难民营!
“这成了什么样子?”韩晟昊问原来的老校长,“暑假马上结束了,学生就要开学,为什么还不撵走他们?”
“唉,没法子,撵不走哇!”老校长一脸无奈。
“不撵走他们,学生怎么上课?”
“我们也多次撵过,就是撵不走有啥法子?”
“那学生就在这难民营里上课吗?”韩晟昊有些动气了。
“韩校长,你不了解这里的情况,韩国人对咱们华侨……”性情文弱的老校长一脸难色,欲说又止,长叹一声,“唉,一言难尽哪!”
确实一言难尽。全罗北道的韩国人,凶悍坚强是全韩都出名的,他们动不动就想冲谁练练拳脚。外籍华侨自然就成了他们大练拳脚的对象。上学的孩子们,常常带着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哭咧咧地跑回家去。可是地位低下的父母,并非是能给孩子遮风挡雨的大树,他们也只不过是根浅叶单的小草,只能用委曲求全来包扎孩子们的伤口,“孩子,忍着点吧,离人家远点儿,咱得罪不起人家呀!”
人在矮檐下,焉敢不低头?
华侨不仅饱尝了地痞流氓的欺负,还吃尽了一些兵痞的蛮横。那些在战争中丢掉了胳膊腿的兵痞们,常常到饭馆里大吃海喝一顿,吃完起身就走,要钱?没有!要急了,就从空荡荡的袖筒里伸出一只铁钩子,照着老板的脑袋就狠狠地刨过去!不少老板都吃过这种伤兵痞的苦头。
这年夏天,不知从哪儿忽然涌来一批难民,他们像蝗虫一般涌进这所假期中的华侨小学,砸开了只挡君子不挡小人的锁头,拖儿带女占据了所有的教室。
教师们几次试图想撵走他们,可是,几位教师还没等走近他们,这帮无家可归的难民就操起了炉钩子火铲子,齐刷刷地筑起了一道人墙,瞪着一双双被战争打磨得天不怕地不怕的眼睛,亮出一副谁来犯我、我就砸碎谁脑壳的架式!吓得手无缚鸡之力的教师们,赶紧夺路而逃,再也不敢去造次了。
面对这帮红了眼睛的难民,韩晟昊一时也束手无策。
他一连几个小时在难民营里转来转去,惹得难民们几次冲他大吼:“你干什么你?总在这转游啥?想夺地盘呀?休想!”
到学校的第一天晚间,韩晟昊就失眠了。本来是想来寻一份心静的。可是严酷的现状摆在面前,他想图清静,能清静得了吗?
怎么办?不撵走这些难民学生就没法上课,撵吧,靠谁去撵?老校长告诉他,学校多次找过当地的警察,可人家连自己民族的事都管不过来,哪还顾得过来几个外国人呢?
不过,韩晟昊毕竟不是无能之辈。他那聪明过人的头脑,总是在绝路中给自己辟出一条蹊径……
一夜无眠。第二天他返回了汉城。
他找到王东原,说:“王大使,我遇到了麻烦,请你帮我一把!”
“什么麻烦?”
“学校变成了难民营,根本就无法上课!”
“你让我怎么帮你?”
“我只要求你在开学典礼那天,以大使的名义到群山华侨小学去视察一下!其他的事情我来运作!”
“这没问题,还有什么要求?”
“你要把你视察的时间,通知给韩国外务部!”
“这好办。”
“好,这就行了!”
韩晟昊带着王东原的许诺返回群山,当天就来到群山市的首脑机关,把大使要来视察华侨小学的消息禀报给市长。并且,敬请各位官员先光临校园视察一下,以防到时候哪里准备不周,影响了群山市的形象!
不仅如此,他还请来两个吹喇叭的摄影记者,大张着相机镜头,准备为首脑们大采风光……
第二天,当群山市的几位官员乘车来到华侨小学门口,慢腾腾地走下车来,领略着乱轰轰的校外景观,又从鳞次栉比的“丘陵”中,小心翼翼地走进呜哇乱叫的“难民营”时,他们顿时明白了这位新来校长的精明……
“你们看见了吧?我们大使马上要来视察开学典礼了。你们看他怎么进来?学生又怎么上课?这里是我们中国人的学校,还是你们韩国的难民营?”
几句话说得够咬骨头的啦。
“对不起韩校长,请韩校长息怒。我们一定想办法解决!一定!”市长连连向这位个子不高、却精明过人的校长鞠躬致歉。
“怎么解决?临开学还有半个月了?”
“我们马上想办法!”
“市长先生,我们大使来视察华侨学校的事,已经向你们韩国外务部报告了!”
“是是是,韩校长,我们一定尽力办好!请校长放心!”
“那我以华侨小学全体师生的名义,拜托您了!”韩晟昊也不失时机地向对方致谢。
这招果然奏效。
没出一周,一排胶合板简易房在郊外雨后春笋般地立了起来。难民们虽然很不情愿,但毕竟有了栖身之地。
一连两天,师生们从学校里运出去几十车垃圾。
可是,还有五天就要开学了,校门口的商贩却赖着不走,门口仍然是一片臭鱼烂虾的菜市场。
无奈,韩晟昊只好去搬来二三百名警察,把商贩的摊床掀得人仰马翻!一帮商贩像红了眼睛的猴子似的,跟警察对打起来,砖头瓦块横飞,却专门向校长的办公室飞来……转眼间,校长办公室的门窗全部变成了光秃秃的“眼镜眶”,连一片玻璃碴儿都没剩下!
五天后,当王东原带着武官少将汪子清,在当地一帮首脑的陪同下,迈着方步,从几百名师生夹道欢迎的人墙中,谈笑风生地走进校门时,一座清洁安静、粉刷一新的华侨校园,不能不惊诧着所有人的眼睛……
“非常感谢贵市对我们华侨学校的大力支持。”王东原以大使的身分,不失礼仪地向群山市市长道谢。
“不不,”市长连忙摆手,笑指着韩晟昊,说:“不是我们的功劳,是你们有一位精明过人的校长!这位韩校长太了不起啦!”
“哪里哪里?还得感谢市长对我们华侨的大力支持嘛!”韩晟昊把功劳又推了回去。
“啊哈哈哈……”一帮官员们,禁不住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看到这一切,深知内情的汪子清武官却调侃地拍拍韩晟昊的肩膀,戏谑道:“你小子鬼头蛤蟆眼的,什么招都使!”
韩晟昊笑曰:“不使这招,学生怎么上课啊?”
王东原冲韩晟昊笑笑,赞叹道:“你是真了不起啊,拿起枪来是将军,拿起笔来是文豪!干什么都会成功!只可惜……”他想说“只可惜没人赏识你,”但他话锋一转,“不过,我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走出困境……”
是的,连韩晟昊自己也没想到,距离辞职的时间不过两个月,他却一扫离任时的失落,又重新在这方天地里闯出了一番光景。这是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的。
他冲王东原笑笑,说:“没法子,我也想沉默几天,可你看到学校这种形势,沉默得了吗?”
王东原笑道:“我看你还是不要沉默了吧,我们华侨太需要你这样的干将了!”
韩晟昊却摇头说道:“嗨,我哪是什么干将?纯属是一个傻狍子!”
这事之后,韩晟昊又在群山滨海园大酒店摆下了二十五桌酒席,来宴请当地的各方首脑。当时的场面很是壮观,四面八方的官员、贤士都云集于此,大家欢聚一堂,与华侨们推杯换盏。众多华侨一扫寄人篱下的卑微,第一次挺起胸脯来做人,与当地的官员们开怀畅饮,大为开心,也大长脸面。
这是百年华侨史上从未有过的宏大之举。酒菜不仅滋润着各方人士的胃肠,也大大壮大了华侨的威望。这番举动把全罗北道的人全给震住了。
从此以后,那些再想对华侨动拳脚的韩国人,不得不三思而行。他们知道这里来了一个韩小个子,这人个子虽小,却是满脑袋智慧,那是绝非靠拳脚所能征服了的。
一时,韩晟昊又成了众人瞩目的人物,也成了华侨扬眉吐气的靠山。
后来,韩晟昊发现这所学校是日伪时期留下来的敌产,很便宜,就动员大家捐款买下来。可是曲高和寡,华侨一听说要让自己掏腰包买什么校舍,顿时就退避三舍了,没一个人肯出钱。
于是,韩晟昊召开全体华侨开会,先将自己三个月的工薪二十四万韩币拍到桌子上,然后才对低眉俯首不敢正眼瞅他的华侨们开口说道:
“我现在不让你们马上捐款!我让你们回去考虑三天,然后再决定怎么办?但我要提醒你们,孩子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幼苗,咱们自己不培养谁来培养?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没有文化的家庭也同样是没有出息的家庭!中国人为什么在这里只能卖烧饼,卖炸酱面?不就是因为没有文化,干不了其他事情,只能干这种出苦力的差事吗?难道你们让自己的子女,永远背着火烧锅,拎着擀面杖,卖一辈子火烧和炸酱面吗?就不想让他们去去美国,遛遛南洋,干点大事?赚点大钱吗?”
这番蕴含着深刻社会哲理的话语,无异于是一针清醒剂,瞬间催醒了那些只盯着火烧锅的眼睛。他们纷纷抬起被火烧锅熏红的脸膛,惊讶地凝望着这位校长……
没出三天,数目不等的币子,纷纷从沾满火烧香及炸酱面味的衣兜里掏出来,转眼就集资了七百万。连王东原也解开私囊,为华侨后代的读书空间捐出了十万韩币。
光阴荏苒。几十年过去了,从这所宽敞幽静的学校里,不知走出了多少富豪与学者?他们有的迁居美国,有的定居加拿大,有的投奔台湾,有的返回内地。但没有多少人会记得这一幕:有人为了他们今天的灿烂人生,曾毫不犹豫地撒出自己的血汗钱。有人为了他们今天的前程,曾费过好多口舌,动了好多智谋……
后来,群山华侨小学办得非常出色,四面八方的华侨子女都来此就读。华侨们对此感激不尽,有人提出要为韩晟昊立功德碑,被韩晟昊婉言谢绝了。
他说:“其实我没干什么了不起的事,只不过让孩子们有个安静的读书环境而已!”
他不仅为孩子们留下一个宽敞的读书空间,而且也为华侨留下一份不可多得的不动产(现在这所学校非常值钱)。
但是,二年后,这位深受师生爱戴的校长却背负着众多惋惜的目光,毅然地辞去了校长职务,又踏上了南去的列车……
一举成名的“蒙古大夫”
事情似乎是从一次聚餐引起的。
尽管这位校长在人们心目中德高望重,但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精神上的富翁、经济上的乞丐。因此在金钱万能的社会里,自然会受到经济“杠杆”的制约。
在一次朋友的聚餐中,他被尴尬地冷落在一旁,而且有人不屑一顾地嘀咕他:“啊,他呀,最大的财富就是一帮学生,穷光蛋一个!能请他来就不错了,还想坐上席呀?嘘……”
从没受到过这种窝囊气的韩晟昊,当时就站了起来,准备拂袖而去,却被一位朋友按到椅子上,悄声挽留他,说:“别跟这种小人一般见识,坐下!”他只好硬着头皮坐下来,静观着他人的海吃神喝,整个宴席连筷子都没动一下。
过后他想:我韩晟昊凭什么受这种窝囊气?不就是因为没钱吗?当今是“有钱的王八坐上席,无钱的绅士受鳖气”的时代!难道我韩晟昊要受一辈子穷气?不,我不相信我韩某人赚不到钱,更不相信我永远是个穷光蛋!
这次,囊中羞涩给他带来的难堪,使这位从来视金钱为粪土的清高之士,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自己的价值观来,也促使他重新考虑起今后的人生道路……
当校长是永远富不了的。做生意吧?没本钱,又没有那种无奸不商的狡猾劲。开饭馆吧?又没有那种八面玲珑、见啥人说啥话的本事。干点什么实体呢?又没有专长……
想来想去,他忽然觉得自己十分可悲,活到三十几岁,除了会点舞文弄墨之外,别无所长,连个养家糊口的本事都没有!转而又感到一种时间流逝的悲哀,十几年的大好时光,都“杀杀砍砍”中白白地空耗掉了,想起来实在太可惜了。
可是时间不再。他只能紧紧抓住今后的生命。
他看到学校旁边一家中药药房里,一个鼻梁上卡着老花镜的老头,整天拎着一只小秤盘,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小秤杆一翘,币子就源源不断地流进了紫黑色的抽屉里,钱来得很容易。而且,这种文雅的行当很适合自己,既不需要狡猾,又不需要八面玲珑……
一天,他来到药房,恭恭敬敬地请教老先生:“老先生,我请教您一下,您说怎样才能当个汉医生呢?”
听到这话,这位铁匠出身的药房先生,从老花镜上方露出一双小而浑浊的眼睛,轻蔑地打量他一眼,摇摇头,这才操着嘶哑的嗓音开口道:“你?想坐堂?没那么容易!必须三年切药,三年撮药,三年站班,三年拜师访友,然后才能坐堂(看病)!”说完,就用那只抡过多年大铁锤的手,像推磨盘似的,一下一下推起算盘珠来,再不理睬他。
这番话也太刺激人了。韩晟昊那颗敏感的自尊心,再次受到了伤害。他不相信这套谬论,更不相信自己不如眼前这个药房先生!于是去请教另一位王肇昔医生……
王肇昔先生倒是满热情,远不像那位药房先生那么牛气。
他说:“别相信他那套鬼话!他是干啥的?不就是打铁出身吗?抓了几天药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学问了!这样吧,我来教你号脉看病。不过来这之前,你要先把《本草纲目》、《伤寒论》、《黄帝内经》等汉医书学完!”
于是,按着王医生的指教,韩晟昊从此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这是一个完全陌生而又枯燥的世界。张仲景、李时珍等先人那博大精深的中医原理及药理,对这个多年驰骋于政界沙场的人来说,简直就像顽童走进莫测高深的庙宇一样,懵懂而神秘。那些生僻晦涩的字句,更是坚硬如铁,每啃一段就像啃石头似的。但是,韩晟昊是一个从不肯服输的人。他坚信,一些笨蛋都能干的事情,为什么我这个聪明人就干不了?半年下来,他生吞活剥,把一本《本草纲目》全“吃”光了。二百多个方子烂熟于心,重要章节能倒背如流。而且,他还报考了一所汉医科大学……
当他再次出现在王医生那里,像小学生背诵课本一般背诵《本草纲目》时,不禁使王医生大吃一惊:“哎呀呀,我说校长,你也太厉害了!连我这个当了一辈子汉医师的人,也背不下来呀?韩校长,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是的,韩晟昊自己也相信自己能成为一名好医生。他相信自己干什么都会成功!这似乎有点狂,但聪明和自信确是他一生成功的真正秘诀。
这期间,他边当校长边读医科大学,还到另一位华侨刘竹三医生那里学习中医的望、闻、问、切,阅读了大量的行医笔记……
后来,他决心开一家中医院,也就是韩国人所说的汉医院。但他知道,群山绝非是他的行医之地。因为在人们的眼里,他是一位受人尊重的校长,而不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
于是,他在众多惋惜留恋的目光下,毅然地辞去了校长职务,到光州去开辟新的人生道路了。
到光州不久,恰好刚刚发生了朴正熙和金锺泌发动的“5·16”革命,推翻了尹普善执政的第二共和国,获取了政权。这次接收政权的大多是军界人士,很多是韩晟昊干情报工作时结识的同行。因为金锺泌就是当时的情报部长。
很多政界人士得知“**第一高手”当上了药房先生,都来取笑他,“哎,你是不是光会卖狗皮膏药哇?”
“哪能呢?我学会看汉医了!不信有病人你领来给我看看,我保证让他……”
“让他见阎王啊?”
“不,让他好病啊!”
“得了,我才不相信你那两下子呢,没病也让你给治出病来了!”
一些当年很熟的军界人物,一见面就打趣他。
难怪大家取笑他,他确实是个二百五的大夫,连药房购进多少中草药都弄不明白。本来常用的药,他进了一点点,不常用的药却买进来一大堆,一二十年都用不完。草药商背后取笑他:“这哪是来买草药?分明是来买柴草!”
但,人生就好像一场梦,常常伴随着戏剧性的失败与成功。在韩晟昊身上,尤其体现了这点。他这一生,好多事情都出自一种偶然性。好事坏事都如此。
那是一个雨后的上午。刚刚被雨水冲刷过的空气清新而凉爽,窗外飘来一阵阵泛着雨丝的土腥味,间或夹杂着无穷花的清香。
可是,韩晟昊却心绪不佳,坐在窗前翻看着已经翻烂了的《本草纲目》。他租了一个韩国人的行医执照(韩国法律允许),开诊已经好多天了,却没有一个病人。医生没病人看病,能不着急吗?
这时,只听院子里突然传来喊声,“喂!韩大夫,我给你带来病人了!”
韩晟昊忙抬头望去,只见光州市副市长鲁仁焕笑眯眯走进院子,身后跟着一帮人抬着一个人,仔细一看,那是一个蒙张纸能哭得过的“死人”!他心里顿时惊呼:天老爷,你领来这么个“死人”干啥?这不是明明要我这个“蒙古大夫”的好瞧吗?
而且,来者是光州市有名的崔大财主。家里开了好几家电影院,还有多处房地产。可是家产再多,也堵不住他肺叶上的十几个窟窿,更止不住他大量的咳血了!已经到了肺结核晚期,四处求医都宣告无效。在美国教会济众医院住了四、五年院。最后,教会医院给他一张肺上有十四个洞的X光片子,把他撵回家来。生命对于这位腰缠万贯的财主来说,只是多一天少一天的事了。当时,肺结核还属于不治之症。
现在,这位被肺结核熬剩一把骨头的崔大财主,却抬到了韩晟昊面前……
此刻,这位财主面色死黄,两眼紧闭,奄奄一息地躺在担架上,只剩一丝似有似无的气息,支撑着他残烛般的生命。
想想看,面对这样一个死到临头的病人,韩晟昊只不过是个刚刚租到行医执照,连一个病人都没看过的“蒙古大夫”,这不明明要看他的好戏吗?看吧,实在没那两下子!不看吧,众多双眼睛都盯着这张小名叫“大夫”的脸!如果打退堂鼓,那从此就别想在光州混了,就得赶紧夹起行李卷乖乖地走人吧!
此刻,进退两难的韩晟昊心里叫苦不迭,暗暗责骂那个好心的副市长:该死的老鲁,你把这么个棺材瓤子领来干啥?这不明明是要我的好瞧吗?
但已别无选择,只能硬拿鸭子上架了!与其让别人瞧不起,莫不如装模作样铤而走险,闯过这道鬼门关!
于是,他煞有介事地挽了挽袖子,故作慢条斯理地把手搭在病人麻秆似的腕子上……
可是,他摸不着病人的脉搏,却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咚咚”的,像擂鼓似的!可想而知,这样一个“蒙古大夫”能诊出什么子午卯酉来?
尽管没有摸到病人的脉搏,诊完脉他得开方子,不然没法向病人家属交待。可是一拿起笔就更糟糕了!虽然把李时珍的二百多个方子背得滚瓜烂熟,可那纯属是纸上谈兵!一到用它,二百多个方子全都变成了过河小卒,一齐向他的笔下拱来,根本不知道该动用哪一个才对?这才叫懵门呢!而且在病人面前又不能翻书,只好硬着头皮凭着点滴的记忆,开下如此一个方子:
金银花十六两、天花粉八两、人参四两、白茯苓四两、苦杏仁四两、瓜娄仁三两、唐甘草一两……
一副药二斤八两多重(十六两一斤),大概是世界上剂量最大的药方了。一共开了十副。
不一会儿,药剂师拎着满满一秤盘金银花,疑惑地来问他:“韩大夫,这药量咋这么大呀?一副药用半版纸都包不了?”
“那就用整版纸!”他只好乍着胆子如此回答。
他看到十副药堆起来像小山似的,心里越发忐忑不安,头上直冒虚汗。
崔先生的儿子指着小山似的药包问他:“韩大夫,我父亲从没吃过这么大包的药,这要吃死可咋办?”
一句话,越发说得韩晟昊大汗淋漓,心魂不安了。
真的,这要吃死可咋办?
正在这时,当地的华侨协会张会长来了,一见有人来看病,就说:“这不是有病人来了吗?哎哟,这药剂子咋这么大呀?”他一眼看到小山似的药包,忙问道。
“啊,方子就这么大!”韩晟昊只好如此作答。
“你好好看看方子,是不是把一钱写成一两了?”张会长好心提醒他。
这时,周围一双双怀疑的目光都盯着这个“蒙古大夫”……
“没看错,哪能看错方子呢?”韩晟昊只好硬着头皮说。不过,他偷偷暗示稍稍通点医道的张会长,让他看看方子上有没有能致人死命的毒药?
张会长示意他没有毒药。
于是,韩晟昊就乍着胆子叮嘱病人家属:“一天吃一包,当水喝,要不断地喝!”
豁出去了,逼上梁山!是死是活只能这么造了!他宁可冒险也不会在危险面前退却。这就是他韩晟昊的性格。
可是,当一帮人背着两大背篓草药,抬着崔先生走出了院门,他那灵魂深处的虚弱才从毛细孔里一下子全冒了出来,像泉涌似的,他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
他担心吃人命官司!
十几天后的一天清晨,正在刮胡子的韩晟昊从镜子里看见院外走来一帮人。他一眼认出是崔家的,三男六女,顿时心凉半截:坏了!肯定是人死了来找我算账来了!忙对妻子说了一句,“不好,崔家来找我算账了!我得马上出去躲一躲!”起身就从后窗子跳了出去。
他慌慌张张跑到张会长家,一来告别,二来请会长在自己走后对家属给些关照。
可是,张会长却笑眯眯地问他:“我说蒙古大夫,你给谁治好了病?人家全家来感谢你了?”
“没……没有啊?”
“不对吧?快回家吧。人家正等着向你谢恩哪!”
“得了吧会长,快别拿我开心了!人家是来告我的,说不定要送我进监狱呢!”
“你怎么不信呢?你夫人刚打来电话,让你马上回家!”
“不,不可能吧?”
半信半疑的韩晟昊在张会长的“押送”下,忐忑不安地向家里走去,还没等走进家门,老远就看到**个人齐刷刷地跪在院子里……
说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也是上苍对他的格外恩赐。
那天,崔家人背着十包草药到家以后,用洋银锅放上一大桶水熬完药,给病人连连喝了。病人喝了这大剂量的草药,一连昏睡了三天三夜。家人一看病人昏睡不醒,全身大汗淋漓像水洗的一般,顿时慌了手脚,准备来找韩晟昊算账。可到第四天清晨醒来,病人竟奇迹般地坐了起来,还破天荒地说话了。“我咋这么舒服啊?什么时候了?给我点儿吃的呀!”
“谢天谢地,老爷您可算醒了!”全家人化悲为喜,高兴得哭成一团。
到第十天下来,病人不再咳嗽了,脸色也渐渐变得鲜亮起来。又过了几天,竟能下地走路了。
于是,崔家就开来了浩浩大军,专程来向这位“神医”磕头谢恩来了。
“韩大夫,您真是神医啊!救了我儿子的命,您是我们崔家的救命恩人哪!”
七旬的崔家老母泪流满面,边说边将白花花的脑袋叩到地上。一帮年轻人也跟着磕头,一溜脑袋齐刷刷地跪在院子里。
“啊呀呀,快请起!快请起!我哪是什么神医呀?只不过是瞎猫碰死耗子碰上罢了!”
韩晟昊这才惊魂稍定,把准备逃跑的心收回到肚子里,急忙去搀扶老人。
据传闻,有一位科学家在计算慧星轨道时,看错了一个小数点,得出某颗慧星要在某年某月某天某时与地球相撞、地球将要毁灭的错误结论。他不忍心目睹地球毁灭,首先自杀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而今这位“蒙古大夫”也犯了小数点错位的错误。不过他歪打正着,不但没有自杀,反倒成功了。超剂量的草药,不但“堵住”了崔先生肺叶上的十四个窟窿,还为这位“蒙古大夫”送来一把打开行医之门的金钥匙。
呜呼,真是老天开恩!
两个月后,崔先生托着“蒙古大夫”给予的生命,带着厚礼亲自来拜谢救命恩人来了。
“韩大夫,您是我的再造父母啊……”这位年近五旬,已经走近地狱之门的崔大财主,竟对“蒙古大夫”感激涕零、泣不成声。
“不要说那种话,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严重的结核病患者,心里也没底。”
这时,“蒙古大夫”坐在太师椅上,端出一副医道高深的模样,故作深沉地说道。其实,别说没治疗过结核病,就是一般的病症他也没治过呀?
“不过,我在脉上看不出你肺上有十四个洞,你到美国教会医院照一张X光片子,看看肺叶上的洞还有没有了?”韩晟昊是个精明人。他想知道崔先生的结核病到底好到什么程度?
当时,他没有告诉对方自己是“蒙古大夫”。直到后来,崔先生的身体痊愈之后,心地透明的韩晟昊,这才把一切都和盘端给他。崔先生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两人从此成了莫逆之交。
崔先生按着韩晟昊的吩咐,来到曾住了四、五年院的美国教会济众医院,用X光一检查,竟把几位洋博士的绿眼珠,惊得像猫眼睛似的……
从X光片上看,肺叶上的十四个窟窿还在,但已经开始钙化了。这在当时不能不是一个奇迹。这使洋博士们感到万分惊讶。这本是一个被他们枪毙了的“死刑犯”,现在却拿着改判的判决书,来证明自己无罪获释了,岂不令法官大人拍案而起吗?
“崔先生,请问是哪位名医给你治的病?”
“一位华侨汉医给治的!”崔先生回答。
“他给你用的什么药?”
“草药。”
“不可能!你骗我们!我们的洋药都治不好的肺结核,那些干草怎么能治好呢?崔先生,你要对我们讲实话,我们好去请教他!”
“确实是一位汉医的草药给治的!”
“NO!NO!”几个洋博士满脸轻蔑地连连摇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不管你们说可不可能,可我自己的病是最好的证明!”崔先生起身走人了,不愿再跟几个固执的洋博士磨嘴皮子。
崔先生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病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又到光州医科大学做了X光检查,结果与美国教会医院的X光片一样,肺叶上的十四个洞还在,已经开始钙化了。
这次可没遭到洋博士那种嗤之以鼻的态度,而是引起了医院的轰动。
第二天,医科大学校长亲自来拜见韩晟昊,他说:“韩大夫,说心里话,我不相信汉药能治疗肺结核。可眼前,有活生生的证据不能不令人信服。您继续为崔先生治疗下去,如果汉药真能治疗肺结核,那您可应该获诺贝尔奖了!”
韩晟昊听了哈哈大笑,“我可不要什么诺贝尔奖,我只要能养家糊口就行了!”他心里却说,我这个“蒙古大夫”要能获诺贝尔,那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不都瞎眼睛了吗?
不过,崔先生的康复却给韩晟昊以很大启迪。他把给崔先生开的药方反复研究,纠正了误差造成的大剂量错误,从此掌握了治疗肺结核的“秘方”。
可是,“蒙古大夫”月末一算账,赔了,连本都没赚回来!
原来他不了解中草药的行情,出手的药价太便宜了。而且除了崔先生以外,患者仍然寥寥无几。他的行医之道仍然处于举步维艰之中。
后来有一天,韩晟昊家里忽然呼呼啦啦来了一帮记者,说是来采访攻克了肺结核病的伟大医生。韩晟昊一时懵懂,不知这些人的来由,转头一看,见外面站着崔先生的秘书,顿时明白了崔大财主的良苦用心。他用这种方式来答谢这个“蒙古大夫”来了……
第二天,光州市所有的报纸、电台,都出现了韩晟昊的名字,而且堂而皇之地注上了:攻克肺结核病的伟大人物──中国人韩晟昊!报上还登着崔大财主愈前愈后的照片。
一夜之间,这位“蒙古大夫”竟成了光州市家喻户晓的人物。韩晟昊竟成了肺结核的“克星”。
但深知内情的朋友们都拿他开心,都喊他“蒙古大夫”。韩晟昊也从不介意,而且哈哈大笑着把给崔先生看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个仔细,说他如何摸不着病人的脉搏,却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说他怎样从镜子里看到崔家来人吓得跳窗子逃跑等等。大家听了笑得直不起腰来,一个劲儿喊肚子疼。
然而,就这样一个“蒙古大夫”,后来却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博士,成为红极一时的韩国总统“御医”。为韩国四位总统诊过病,直到今天,仍在为韩国总统当着编外保健医。
韩晟昊的一生,正像他三叔及摸骨瞎子所预言的那样:波澜壮阔之悲剧英雄!一点不错,他这一生,总是有意无意地造成一次次的轰动效应。
崔先生的活广告,无异是给结核病患者扔去了一只救生圈,同时也为举步维艰的韩晟昊,送来一把打开行医之门的金钥匙。
于是,门可罗雀的小小韩家医院,忽然热闹起来,成了众多结核患者求生的方舟。四面八方的病人纷至沓来。他们带着求生的愿望和充足的银两,以及结核菌带给他们的潮红脸色,在韩家医院里恭恭敬敬地恭候着……
如今坐在堂前的韩大夫,再不像第一次出诊时那样手足无措、心慌意乱了,而是稳稳当当地坐在太师椅上,像模像样地把着病人的脉搏,手笔从容地写下一个个药方,不失礼仪地送走一个个感恩戴德的患者。
别说,这老祖宗留下来的药方确实疗效甚佳,众多结核患者在“蒙古大夫”的调治下,喝着被洋博士嗤之以鼻的黑药汤子,竟一个个地好了起来。这在当时还没有攻克结核病的情况下,不能不是一个医学奇迹。
这时,一直人满为患、以治疗肺结核为主的美国教会济众医院,却突然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了。空荡荡的病房里,患者寥寥无几。这使... -->>
震惊全罗北道的华侨校长
对于韩晟昊来说,一九五九年秋天又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一次痛苦而寒心的转折。
他毅然地脱去了“光环笼罩”的政治外衣,结束了十年的特务生涯,回到了正常人的生活。十年来,他过着一种风风火火、紧张而神秘的特殊生活,对那种妻儿绕膝的平常日子,似乎已经陌生了。
十年前,在他圣诞节的婚礼上,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台湾调查局的旨意,当上了一名台湾的特工人员。当时,他是何等兴奋,何等激动啊?觉得自己的生命充满了神圣的使命感,觉得自己所干的一切都是党国千秋大业的一部分!然而今天,当他看透了一切,当他毅然地退出政界之后,他的心却充满了难以描述的痛苦……
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人生又有几个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十年?那是他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十年啊!
没有了。人生只有一个这样的十年!而这十年,他却是在风风火火认认真真中虚度的。
不,不是虚度!而是作废了!是完完全全地为他人作废了!
但是,他的聪明就在于能醒悟自己。
此刻,坐在南去的列车上,他心情抑郁地望着窗外的秋景,心里默默地过滤着自己三十一岁的人生历程……
在国内受迫害出逃……
为国民党卖了十年命,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一幕幕由自己亲手导演出来的活剧,到头来却是一场悲剧。他不由得想起摸骨瞎子说过的那句话,“波澜壮阔之悲剧英雄”……
悲剧英雄?我算什么英雄?只不过是被人利用的炮灰罢了!
他感到心寒,感到人生的险恶。但也感到一丝宽慰,自己毕竟醒悟了,没有再继续虚度下去。如果一直执迷不悟到人生终了,那该是多么大的悲剧啊?
此刻,他就像一只疲于奔命的拉磨毛驴,终于挣脱了主人的笼套,摘掉了蒙眼,看清了磨道里的黑暗,很想找一处安静的墙根躺一躺,静静地养养伤,调养调养心态,安安稳稳地过过日月,再不想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了。他已经从惊天动地的举动中领略了种种厌烦与失落。可是,命运这鬼东西,常常跟他像捉迷藏似的开着玩笑。他想出风头时,它却偏偏不让他出。他想沉默时,它却又偏偏不让他沉默。
当韩晟昊带着满腔惆怅与失落,走下火车,在几位华侨教师的掌声中,来到西海岸边的群山华侨小学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景象,却使这颗渴求平静的心,又骤然掀起了大波……
此时的校园惨不忍睹。
整个学校已被瘟疫般的战争后遗症完全吞没了,丝毫没留下可供孩子们学习的空间!
教室里挤满了衣着褴褛的难民。走廊里到处都奔跑着肮脏不堪的难童。呜哩哇啦的叫骂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不绝于耳。整个操场都变成了小贩商品的集散地。一堆堆白菜、萝卜坟丘般地堆满了院子。被掏了两个大窟窿的院墙,像城门似的,给出出进进搬运东西的商贩大开方便之门。大门口更是热闹非凡,各色摊床杂乱无章地挤在一起。商贩们冲着熙来攘往的人群高声叫卖着……为了争占地盘,两个商贩像公鸡斗架似的,正抻着脖子吵架呢!
这哪还是什么学校?简直是一所难民营!
“这成了什么样子?”韩晟昊问原来的老校长,“暑假马上结束了,学生就要开学,为什么还不撵走他们?”
“唉,没法子,撵不走哇!”老校长一脸无奈。
“不撵走他们,学生怎么上课?”
“我们也多次撵过,就是撵不走有啥法子?”
“那学生就在这难民营里上课吗?”韩晟昊有些动气了。
“韩校长,你不了解这里的情况,韩国人对咱们华侨……”性情文弱的老校长一脸难色,欲说又止,长叹一声,“唉,一言难尽哪!”
确实一言难尽。全罗北道的韩国人,凶悍坚强是全韩都出名的,他们动不动就想冲谁练练拳脚。外籍华侨自然就成了他们大练拳脚的对象。上学的孩子们,常常带着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哭咧咧地跑回家去。可是地位低下的父母,并非是能给孩子遮风挡雨的大树,他们也只不过是根浅叶单的小草,只能用委曲求全来包扎孩子们的伤口,“孩子,忍着点吧,离人家远点儿,咱得罪不起人家呀!”
人在矮檐下,焉敢不低头?
华侨不仅饱尝了地痞流氓的欺负,还吃尽了一些兵痞的蛮横。那些在战争中丢掉了胳膊腿的兵痞们,常常到饭馆里大吃海喝一顿,吃完起身就走,要钱?没有!要急了,就从空荡荡的袖筒里伸出一只铁钩子,照着老板的脑袋就狠狠地刨过去!不少老板都吃过这种伤兵痞的苦头。
这年夏天,不知从哪儿忽然涌来一批难民,他们像蝗虫一般涌进这所假期中的华侨小学,砸开了只挡君子不挡小人的锁头,拖儿带女占据了所有的教室。
教师们几次试图想撵走他们,可是,几位教师还没等走近他们,这帮无家可归的难民就操起了炉钩子火铲子,齐刷刷地筑起了一道人墙,瞪着一双双被战争打磨得天不怕地不怕的眼睛,亮出一副谁来犯我、我就砸碎谁脑壳的架式!吓得手无缚鸡之力的教师们,赶紧夺路而逃,再也不敢去造次了。
面对这帮红了眼睛的难民,韩晟昊一时也束手无策。
他一连几个小时在难民营里转来转去,惹得难民们几次冲他大吼:“你干什么你?总在这转游啥?想夺地盘呀?休想!”
到学校的第一天晚间,韩晟昊就失眠了。本来是想来寻一份心静的。可是严酷的现状摆在面前,他想图清静,能清静得了吗?
怎么办?不撵走这些难民学生就没法上课,撵吧,靠谁去撵?老校长告诉他,学校多次找过当地的警察,可人家连自己民族的事都管不过来,哪还顾得过来几个外国人呢?
不过,韩晟昊毕竟不是无能之辈。他那聪明过人的头脑,总是在绝路中给自己辟出一条蹊径……
一夜无眠。第二天他返回了汉城。
他找到王东原,说:“王大使,我遇到了麻烦,请你帮我一把!”
“什么麻烦?”
“学校变成了难民营,根本就无法上课!”
“你让我怎么帮你?”
“我只要求你在开学典礼那天,以大使的名义到群山华侨小学去视察一下!其他的事情我来运作!”
“这没问题,还有什么要求?”
“你要把你视察的时间,通知给韩国外务部!”
“这好办。”
“好,这就行了!”
韩晟昊带着王东原的许诺返回群山,当天就来到群山市的首脑机关,把大使要来视察华侨小学的消息禀报给市长。并且,敬请各位官员先光临校园视察一下,以防到时候哪里准备不周,影响了群山市的形象!
不仅如此,他还请来两个吹喇叭的摄影记者,大张着相机镜头,准备为首脑们大采风光……
第二天,当群山市的几位官员乘车来到华侨小学门口,慢腾腾地走下车来,领略着乱轰轰的校外景观,又从鳞次栉比的“丘陵”中,小心翼翼地走进呜哇乱叫的“难民营”时,他们顿时明白了这位新来校长的精明……
“你们看见了吧?我们大使马上要来视察开学典礼了。你们看他怎么进来?学生又怎么上课?这里是我们中国人的学校,还是你们韩国的难民营?”
几句话说得够咬骨头的啦。
“对不起韩校长,请韩校长息怒。我们一定想办法解决!一定!”市长连连向这位个子不高、却精明过人的校长鞠躬致歉。
“怎么解决?临开学还有半个月了?”
“我们马上想办法!”
“市长先生,我们大使来视察华侨学校的事,已经向你们韩国外务部报告了!”
“是是是,韩校长,我们一定尽力办好!请校长放心!”
“那我以华侨小学全体师生的名义,拜托您了!”韩晟昊也不失时机地向对方致谢。
这招果然奏效。
没出一周,一排胶合板简易房在郊外雨后春笋般地立了起来。难民们虽然很不情愿,但毕竟有了栖身之地。
一连两天,师生们从学校里运出去几十车垃圾。
可是,还有五天就要开学了,校门口的商贩却赖着不走,门口仍然是一片臭鱼烂虾的菜市场。
无奈,韩晟昊只好去搬来二三百名警察,把商贩的摊床掀得人仰马翻!一帮商贩像红了眼睛的猴子似的,跟警察对打起来,砖头瓦块横飞,却专门向校长的办公室飞来……转眼间,校长办公室的门窗全部变成了光秃秃的“眼镜眶”,连一片玻璃碴儿都没剩下!
五天后,当王东原带着武官少将汪子清,在当地一帮首脑的陪同下,迈着方步,从几百名师生夹道欢迎的人墙中,谈笑风生地走进校门时,一座清洁安静、粉刷一新的华侨校园,不能不惊诧着所有人的眼睛……
“非常感谢贵市对我们华侨学校的大力支持。”王东原以大使的身分,不失礼仪地向群山市市长道谢。
“不不,”市长连忙摆手,笑指着韩晟昊,说:“不是我们的功劳,是你们有一位精明过人的校长!这位韩校长太了不起啦!”
“哪里哪里?还得感谢市长对我们华侨的大力支持嘛!”韩晟昊把功劳又推了回去。
“啊哈哈哈……”一帮官员们,禁不住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看到这一切,深知内情的汪子清武官却调侃地拍拍韩晟昊的肩膀,戏谑道:“你小子鬼头蛤蟆眼的,什么招都使!”
韩晟昊笑曰:“不使这招,学生怎么上课啊?”
王东原冲韩晟昊笑笑,赞叹道:“你是真了不起啊,拿起枪来是将军,拿起笔来是文豪!干什么都会成功!只可惜……”他想说“只可惜没人赏识你,”但他话锋一转,“不过,我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走出困境……”
是的,连韩晟昊自己也没想到,距离辞职的时间不过两个月,他却一扫离任时的失落,又重新在这方天地里闯出了一番光景。这是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的。
他冲王东原笑笑,说:“没法子,我也想沉默几天,可你看到学校这种形势,沉默得了吗?”
王东原笑道:“我看你还是不要沉默了吧,我们华侨太需要你这样的干将了!”
韩晟昊却摇头说道:“嗨,我哪是什么干将?纯属是一个傻狍子!”
这事之后,韩晟昊又在群山滨海园大酒店摆下了二十五桌酒席,来宴请当地的各方首脑。当时的场面很是壮观,四面八方的官员、贤士都云集于此,大家欢聚一堂,与华侨们推杯换盏。众多华侨一扫寄人篱下的卑微,第一次挺起胸脯来做人,与当地的官员们开怀畅饮,大为开心,也大长脸面。
这是百年华侨史上从未有过的宏大之举。酒菜不仅滋润着各方人士的胃肠,也大大壮大了华侨的威望。这番举动把全罗北道的人全给震住了。
从此以后,那些再想对华侨动拳脚的韩国人,不得不三思而行。他们知道这里来了一个韩小个子,这人个子虽小,却是满脑袋智慧,那是绝非靠拳脚所能征服了的。
一时,韩晟昊又成了众人瞩目的人物,也成了华侨扬眉吐气的靠山。
后来,韩晟昊发现这所学校是日伪时期留下来的敌产,很便宜,就动员大家捐款买下来。可是曲高和寡,华侨一听说要让自己掏腰包买什么校舍,顿时就退避三舍了,没一个人肯出钱。
于是,韩晟昊召开全体华侨开会,先将自己三个月的工薪二十四万韩币拍到桌子上,然后才对低眉俯首不敢正眼瞅他的华侨们开口说道:
“我现在不让你们马上捐款!我让你们回去考虑三天,然后再决定怎么办?但我要提醒你们,孩子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幼苗,咱们自己不培养谁来培养?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没有文化的家庭也同样是没有出息的家庭!中国人为什么在这里只能卖烧饼,卖炸酱面?不就是因为没有文化,干不了其他事情,只能干这种出苦力的差事吗?难道你们让自己的子女,永远背着火烧锅,拎着擀面杖,卖一辈子火烧和炸酱面吗?就不想让他们去去美国,遛遛南洋,干点大事?赚点大钱吗?”
这番蕴含着深刻社会哲理的话语,无异于是一针清醒剂,瞬间催醒了那些只盯着火烧锅的眼睛。他们纷纷抬起被火烧锅熏红的脸膛,惊讶地凝望着这位校长……
没出三天,数目不等的币子,纷纷从沾满火烧香及炸酱面味的衣兜里掏出来,转眼就集资了七百万。连王东原也解开私囊,为华侨后代的读书空间捐出了十万韩币。
光阴荏苒。几十年过去了,从这所宽敞幽静的学校里,不知走出了多少富豪与学者?他们有的迁居美国,有的定居加拿大,有的投奔台湾,有的返回内地。但没有多少人会记得这一幕:有人为了他们今天的灿烂人生,曾毫不犹豫地撒出自己的血汗钱。有人为了他们今天的前程,曾费过好多口舌,动了好多智谋……
后来,群山华侨小学办得非常出色,四面八方的华侨子女都来此就读。华侨们对此感激不尽,有人提出要为韩晟昊立功德碑,被韩晟昊婉言谢绝了。
他说:“其实我没干什么了不起的事,只不过让孩子们有个安静的读书环境而已!”
他不仅为孩子们留下一个宽敞的读书空间,而且也为华侨留下一份不可多得的不动产(现在这所学校非常值钱)。
但是,二年后,这位深受师生爱戴的校长却背负着众多惋惜的目光,毅然地辞去了校长职务,又踏上了南去的列车……
一举成名的“蒙古大夫”
事情似乎是从一次聚餐引起的。
尽管这位校长在人们心目中德高望重,但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精神上的富翁、经济上的乞丐。因此在金钱万能的社会里,自然会受到经济“杠杆”的制约。
在一次朋友的聚餐中,他被尴尬地冷落在一旁,而且有人不屑一顾地嘀咕他:“啊,他呀,最大的财富就是一帮学生,穷光蛋一个!能请他来就不错了,还想坐上席呀?嘘……”
从没受到过这种窝囊气的韩晟昊,当时就站了起来,准备拂袖而去,却被一位朋友按到椅子上,悄声挽留他,说:“别跟这种小人一般见识,坐下!”他只好硬着头皮坐下来,静观着他人的海吃神喝,整个宴席连筷子都没动一下。
过后他想:我韩晟昊凭什么受这种窝囊气?不就是因为没钱吗?当今是“有钱的王八坐上席,无钱的绅士受鳖气”的时代!难道我韩晟昊要受一辈子穷气?不,我不相信我韩某人赚不到钱,更不相信我永远是个穷光蛋!
这次,囊中羞涩给他带来的难堪,使这位从来视金钱为粪土的清高之士,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自己的价值观来,也促使他重新考虑起今后的人生道路……
当校长是永远富不了的。做生意吧?没本钱,又没有那种无奸不商的狡猾劲。开饭馆吧?又没有那种八面玲珑、见啥人说啥话的本事。干点什么实体呢?又没有专长……
想来想去,他忽然觉得自己十分可悲,活到三十几岁,除了会点舞文弄墨之外,别无所长,连个养家糊口的本事都没有!转而又感到一种时间流逝的悲哀,十几年的大好时光,都“杀杀砍砍”中白白地空耗掉了,想起来实在太可惜了。
可是时间不再。他只能紧紧抓住今后的生命。
他看到学校旁边一家中药药房里,一个鼻梁上卡着老花镜的老头,整天拎着一只小秤盘,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小秤杆一翘,币子就源源不断地流进了紫黑色的抽屉里,钱来得很容易。而且,这种文雅的行当很适合自己,既不需要狡猾,又不需要八面玲珑……
一天,他来到药房,恭恭敬敬地请教老先生:“老先生,我请教您一下,您说怎样才能当个汉医生呢?”
听到这话,这位铁匠出身的药房先生,从老花镜上方露出一双小而浑浊的眼睛,轻蔑地打量他一眼,摇摇头,这才操着嘶哑的嗓音开口道:“你?想坐堂?没那么容易!必须三年切药,三年撮药,三年站班,三年拜师访友,然后才能坐堂(看病)!”说完,就用那只抡过多年大铁锤的手,像推磨盘似的,一下一下推起算盘珠来,再不理睬他。
这番话也太刺激人了。韩晟昊那颗敏感的自尊心,再次受到了伤害。他不相信这套谬论,更不相信自己不如眼前这个药房先生!于是去请教另一位王肇昔医生……
王肇昔先生倒是满热情,远不像那位药房先生那么牛气。
他说:“别相信他那套鬼话!他是干啥的?不就是打铁出身吗?抓了几天药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学问了!这样吧,我来教你号脉看病。不过来这之前,你要先把《本草纲目》、《伤寒论》、《黄帝内经》等汉医书学完!”
于是,按着王医生的指教,韩晟昊从此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这是一个完全陌生而又枯燥的世界。张仲景、李时珍等先人那博大精深的中医原理及药理,对这个多年驰骋于政界沙场的人来说,简直就像顽童走进莫测高深的庙宇一样,懵懂而神秘。那些生僻晦涩的字句,更是坚硬如铁,每啃一段就像啃石头似的。但是,韩晟昊是一个从不肯服输的人。他坚信,一些笨蛋都能干的事情,为什么我这个聪明人就干不了?半年下来,他生吞活剥,把一本《本草纲目》全“吃”光了。二百多个方子烂熟于心,重要章节能倒背如流。而且,他还报考了一所汉医科大学……
当他再次出现在王医生那里,像小学生背诵课本一般背诵《本草纲目》时,不禁使王医生大吃一惊:“哎呀呀,我说校长,你也太厉害了!连我这个当了一辈子汉医师的人,也背不下来呀?韩校长,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是的,韩晟昊自己也相信自己能成为一名好医生。他相信自己干什么都会成功!这似乎有点狂,但聪明和自信确是他一生成功的真正秘诀。
这期间,他边当校长边读医科大学,还到另一位华侨刘竹三医生那里学习中医的望、闻、问、切,阅读了大量的行医笔记……
后来,他决心开一家中医院,也就是韩国人所说的汉医院。但他知道,群山绝非是他的行医之地。因为在人们的眼里,他是一位受人尊重的校长,而不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
于是,他在众多惋惜留恋的目光下,毅然地辞去了校长职务,到光州去开辟新的人生道路了。
到光州不久,恰好刚刚发生了朴正熙和金锺泌发动的“5·16”革命,推翻了尹普善执政的第二共和国,获取了政权。这次接收政权的大多是军界人士,很多是韩晟昊干情报工作时结识的同行。因为金锺泌就是当时的情报部长。
很多政界人士得知“**第一高手”当上了药房先生,都来取笑他,“哎,你是不是光会卖狗皮膏药哇?”
“哪能呢?我学会看汉医了!不信有病人你领来给我看看,我保证让他……”
“让他见阎王啊?”
“不,让他好病啊!”
“得了,我才不相信你那两下子呢,没病也让你给治出病来了!”
一些当年很熟的军界人物,一见面就打趣他。
难怪大家取笑他,他确实是个二百五的大夫,连药房购进多少中草药都弄不明白。本来常用的药,他进了一点点,不常用的药却买进来一大堆,一二十年都用不完。草药商背后取笑他:“这哪是来买草药?分明是来买柴草!”
但,人生就好像一场梦,常常伴随着戏剧性的失败与成功。在韩晟昊身上,尤其体现了这点。他这一生,好多事情都出自一种偶然性。好事坏事都如此。
那是一个雨后的上午。刚刚被雨水冲刷过的空气清新而凉爽,窗外飘来一阵阵泛着雨丝的土腥味,间或夹杂着无穷花的清香。
可是,韩晟昊却心绪不佳,坐在窗前翻看着已经翻烂了的《本草纲目》。他租了一个韩国人的行医执照(韩国法律允许),开诊已经好多天了,却没有一个病人。医生没病人看病,能不着急吗?
这时,只听院子里突然传来喊声,“喂!韩大夫,我给你带来病人了!”
韩晟昊忙抬头望去,只见光州市副市长鲁仁焕笑眯眯走进院子,身后跟着一帮人抬着一个人,仔细一看,那是一个蒙张纸能哭得过的“死人”!他心里顿时惊呼:天老爷,你领来这么个“死人”干啥?这不是明明要我这个“蒙古大夫”的好瞧吗?
而且,来者是光州市有名的崔大财主。家里开了好几家电影院,还有多处房地产。可是家产再多,也堵不住他肺叶上的十几个窟窿,更止不住他大量的咳血了!已经到了肺结核晚期,四处求医都宣告无效。在美国教会济众医院住了四、五年院。最后,教会医院给他一张肺上有十四个洞的X光片子,把他撵回家来。生命对于这位腰缠万贯的财主来说,只是多一天少一天的事了。当时,肺结核还属于不治之症。
现在,这位被肺结核熬剩一把骨头的崔大财主,却抬到了韩晟昊面前……
此刻,这位财主面色死黄,两眼紧闭,奄奄一息地躺在担架上,只剩一丝似有似无的气息,支撑着他残烛般的生命。
想想看,面对这样一个死到临头的病人,韩晟昊只不过是个刚刚租到行医执照,连一个病人都没看过的“蒙古大夫”,这不明明要看他的好戏吗?看吧,实在没那两下子!不看吧,众多双眼睛都盯着这张小名叫“大夫”的脸!如果打退堂鼓,那从此就别想在光州混了,就得赶紧夹起行李卷乖乖地走人吧!
此刻,进退两难的韩晟昊心里叫苦不迭,暗暗责骂那个好心的副市长:该死的老鲁,你把这么个棺材瓤子领来干啥?这不明明是要我的好瞧吗?
但已别无选择,只能硬拿鸭子上架了!与其让别人瞧不起,莫不如装模作样铤而走险,闯过这道鬼门关!
于是,他煞有介事地挽了挽袖子,故作慢条斯理地把手搭在病人麻秆似的腕子上……
可是,他摸不着病人的脉搏,却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咚咚”的,像擂鼓似的!可想而知,这样一个“蒙古大夫”能诊出什么子午卯酉来?
尽管没有摸到病人的脉搏,诊完脉他得开方子,不然没法向病人家属交待。可是一拿起笔就更糟糕了!虽然把李时珍的二百多个方子背得滚瓜烂熟,可那纯属是纸上谈兵!一到用它,二百多个方子全都变成了过河小卒,一齐向他的笔下拱来,根本不知道该动用哪一个才对?这才叫懵门呢!而且在病人面前又不能翻书,只好硬着头皮凭着点滴的记忆,开下如此一个方子:
金银花十六两、天花粉八两、人参四两、白茯苓四两、苦杏仁四两、瓜娄仁三两、唐甘草一两……
一副药二斤八两多重(十六两一斤),大概是世界上剂量最大的药方了。一共开了十副。
不一会儿,药剂师拎着满满一秤盘金银花,疑惑地来问他:“韩大夫,这药量咋这么大呀?一副药用半版纸都包不了?”
“那就用整版纸!”他只好乍着胆子如此回答。
他看到十副药堆起来像小山似的,心里越发忐忑不安,头上直冒虚汗。
崔先生的儿子指着小山似的药包问他:“韩大夫,我父亲从没吃过这么大包的药,这要吃死可咋办?”
一句话,越发说得韩晟昊大汗淋漓,心魂不安了。
真的,这要吃死可咋办?
正在这时,当地的华侨协会张会长来了,一见有人来看病,就说:“这不是有病人来了吗?哎哟,这药剂子咋这么大呀?”他一眼看到小山似的药包,忙问道。
“啊,方子就这么大!”韩晟昊只好如此作答。
“你好好看看方子,是不是把一钱写成一两了?”张会长好心提醒他。
这时,周围一双双怀疑的目光都盯着这个“蒙古大夫”……
“没看错,哪能看错方子呢?”韩晟昊只好硬着头皮说。不过,他偷偷暗示稍稍通点医道的张会长,让他看看方子上有没有能致人死命的毒药?
张会长示意他没有毒药。
于是,韩晟昊就乍着胆子叮嘱病人家属:“一天吃一包,当水喝,要不断地喝!”
豁出去了,逼上梁山!是死是活只能这么造了!他宁可冒险也不会在危险面前退却。这就是他韩晟昊的性格。
可是,当一帮人背着两大背篓草药,抬着崔先生走出了院门,他那灵魂深处的虚弱才从毛细孔里一下子全冒了出来,像泉涌似的,他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
他担心吃人命官司!
十几天后的一天清晨,正在刮胡子的韩晟昊从镜子里看见院外走来一帮人。他一眼认出是崔家的,三男六女,顿时心凉半截:坏了!肯定是人死了来找我算账来了!忙对妻子说了一句,“不好,崔家来找我算账了!我得马上出去躲一躲!”起身就从后窗子跳了出去。
他慌慌张张跑到张会长家,一来告别,二来请会长在自己走后对家属给些关照。
可是,张会长却笑眯眯地问他:“我说蒙古大夫,你给谁治好了病?人家全家来感谢你了?”
“没……没有啊?”
“不对吧?快回家吧。人家正等着向你谢恩哪!”
“得了吧会长,快别拿我开心了!人家是来告我的,说不定要送我进监狱呢!”
“你怎么不信呢?你夫人刚打来电话,让你马上回家!”
“不,不可能吧?”
半信半疑的韩晟昊在张会长的“押送”下,忐忑不安地向家里走去,还没等走进家门,老远就看到**个人齐刷刷地跪在院子里……
说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也是上苍对他的格外恩赐。
那天,崔家人背着十包草药到家以后,用洋银锅放上一大桶水熬完药,给病人连连喝了。病人喝了这大剂量的草药,一连昏睡了三天三夜。家人一看病人昏睡不醒,全身大汗淋漓像水洗的一般,顿时慌了手脚,准备来找韩晟昊算账。可到第四天清晨醒来,病人竟奇迹般地坐了起来,还破天荒地说话了。“我咋这么舒服啊?什么时候了?给我点儿吃的呀!”
“谢天谢地,老爷您可算醒了!”全家人化悲为喜,高兴得哭成一团。
到第十天下来,病人不再咳嗽了,脸色也渐渐变得鲜亮起来。又过了几天,竟能下地走路了。
于是,崔家就开来了浩浩大军,专程来向这位“神医”磕头谢恩来了。
“韩大夫,您真是神医啊!救了我儿子的命,您是我们崔家的救命恩人哪!”
七旬的崔家老母泪流满面,边说边将白花花的脑袋叩到地上。一帮年轻人也跟着磕头,一溜脑袋齐刷刷地跪在院子里。
“啊呀呀,快请起!快请起!我哪是什么神医呀?只不过是瞎猫碰死耗子碰上罢了!”
韩晟昊这才惊魂稍定,把准备逃跑的心收回到肚子里,急忙去搀扶老人。
据传闻,有一位科学家在计算慧星轨道时,看错了一个小数点,得出某颗慧星要在某年某月某天某时与地球相撞、地球将要毁灭的错误结论。他不忍心目睹地球毁灭,首先自杀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而今这位“蒙古大夫”也犯了小数点错位的错误。不过他歪打正着,不但没有自杀,反倒成功了。超剂量的草药,不但“堵住”了崔先生肺叶上的十四个窟窿,还为这位“蒙古大夫”送来一把打开行医之门的金钥匙。
呜呼,真是老天开恩!
两个月后,崔先生托着“蒙古大夫”给予的生命,带着厚礼亲自来拜谢救命恩人来了。
“韩大夫,您是我的再造父母啊……”这位年近五旬,已经走近地狱之门的崔大财主,竟对“蒙古大夫”感激涕零、泣不成声。
“不要说那种话,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严重的结核病患者,心里也没底。”
这时,“蒙古大夫”坐在太师椅上,端出一副医道高深的模样,故作深沉地说道。其实,别说没治疗过结核病,就是一般的病症他也没治过呀?
“不过,我在脉上看不出你肺上有十四个洞,你到美国教会医院照一张X光片子,看看肺叶上的洞还有没有了?”韩晟昊是个精明人。他想知道崔先生的结核病到底好到什么程度?
当时,他没有告诉对方自己是“蒙古大夫”。直到后来,崔先生的身体痊愈之后,心地透明的韩晟昊,这才把一切都和盘端给他。崔先生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两人从此成了莫逆之交。
崔先生按着韩晟昊的吩咐,来到曾住了四、五年院的美国教会济众医院,用X光一检查,竟把几位洋博士的绿眼珠,惊得像猫眼睛似的……
从X光片上看,肺叶上的十四个窟窿还在,但已经开始钙化了。这在当时不能不是一个奇迹。这使洋博士们感到万分惊讶。这本是一个被他们枪毙了的“死刑犯”,现在却拿着改判的判决书,来证明自己无罪获释了,岂不令法官大人拍案而起吗?
“崔先生,请问是哪位名医给你治的病?”
“一位华侨汉医给治的!”崔先生回答。
“他给你用的什么药?”
“草药。”
“不可能!你骗我们!我们的洋药都治不好的肺结核,那些干草怎么能治好呢?崔先生,你要对我们讲实话,我们好去请教他!”
“确实是一位汉医的草药给治的!”
“NO!NO!”几个洋博士满脸轻蔑地连连摇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不管你们说可不可能,可我自己的病是最好的证明!”崔先生起身走人了,不愿再跟几个固执的洋博士磨嘴皮子。
崔先生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病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又到光州医科大学做了X光检查,结果与美国教会医院的X光片一样,肺叶上的十四个洞还在,已经开始钙化了。
这次可没遭到洋博士那种嗤之以鼻的态度,而是引起了医院的轰动。
第二天,医科大学校长亲自来拜见韩晟昊,他说:“韩大夫,说心里话,我不相信汉药能治疗肺结核。可眼前,有活生生的证据不能不令人信服。您继续为崔先生治疗下去,如果汉药真能治疗肺结核,那您可应该获诺贝尔奖了!”
韩晟昊听了哈哈大笑,“我可不要什么诺贝尔奖,我只要能养家糊口就行了!”他心里却说,我这个“蒙古大夫”要能获诺贝尔,那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不都瞎眼睛了吗?
不过,崔先生的康复却给韩晟昊以很大启迪。他把给崔先生开的药方反复研究,纠正了误差造成的大剂量错误,从此掌握了治疗肺结核的“秘方”。
可是,“蒙古大夫”月末一算账,赔了,连本都没赚回来!
原来他不了解中草药的行情,出手的药价太便宜了。而且除了崔先生以外,患者仍然寥寥无几。他的行医之道仍然处于举步维艰之中。
后来有一天,韩晟昊家里忽然呼呼啦啦来了一帮记者,说是来采访攻克了肺结核病的伟大医生。韩晟昊一时懵懂,不知这些人的来由,转头一看,见外面站着崔先生的秘书,顿时明白了崔大财主的良苦用心。他用这种方式来答谢这个“蒙古大夫”来了……
第二天,光州市所有的报纸、电台,都出现了韩晟昊的名字,而且堂而皇之地注上了:攻克肺结核病的伟大人物──中国人韩晟昊!报上还登着崔大财主愈前愈后的照片。
一夜之间,这位“蒙古大夫”竟成了光州市家喻户晓的人物。韩晟昊竟成了肺结核的“克星”。
但深知内情的朋友们都拿他开心,都喊他“蒙古大夫”。韩晟昊也从不介意,而且哈哈大笑着把给崔先生看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个仔细,说他如何摸不着病人的脉搏,却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说他怎样从镜子里看到崔家来人吓得跳窗子逃跑等等。大家听了笑得直不起腰来,一个劲儿喊肚子疼。
然而,就这样一个“蒙古大夫”,后来却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博士,成为红极一时的韩国总统“御医”。为韩国四位总统诊过病,直到今天,仍在为韩国总统当着编外保健医。
韩晟昊的一生,正像他三叔及摸骨瞎子所预言的那样:波澜壮阔之悲剧英雄!一点不错,他这一生,总是有意无意地造成一次次的轰动效应。
崔先生的活广告,无异是给结核病患者扔去了一只救生圈,同时也为举步维艰的韩晟昊,送来一把打开行医之门的金钥匙。
于是,门可罗雀的小小韩家医院,忽然热闹起来,成了众多结核患者求生的方舟。四面八方的病人纷至沓来。他们带着求生的愿望和充足的银两,以及结核菌带给他们的潮红脸色,在韩家医院里恭恭敬敬地恭候着……
如今坐在堂前的韩大夫,再不像第一次出诊时那样手足无措、心慌意乱了,而是稳稳当当地坐在太师椅上,像模像样地把着病人的脉搏,手笔从容地写下一个个药方,不失礼仪地送走一个个感恩戴德的患者。
别说,这老祖宗留下来的药方确实疗效甚佳,众多结核患者在“蒙古大夫”的调治下,喝着被洋博士嗤之以鼻的黑药汤子,竟一个个地好了起来。这在当时还没有攻克结核病的情况下,不能不是一个医学奇迹。
这时,一直人满为患、以治疗肺结核为主的美国教会济众医院,却突然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了。空荡荡的病房里,患者寥寥无几。这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