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汉魏文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袁绍向来宠爱小儿子袁尚,因而借口查看几个子侄的能力,早早地就把老大袁谭给发到青州去了。即便兵败而至幽州,他的方针也似乎并没有改变,让袁谭镇守南面的涿郡,位于抗曹前线,把二儿子袁熙派去渔阳郡南方,外甥高幹派去镇守代郡,光把个小儿子袁尚留在身边——这废长立幼之心是昭然若揭啊。所以许攸就打算着,等袁绍一死,袁尚继位,袁谭铁定不服,兄弟阋墙之下,自己劝说无效,就此灰心失望去投曹操,那还有谁能说我的不是?忠臣令名就此得以保全,身家性命更是无忧,而且在曹操那里还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下半辈子都有依靠啦。
可是谁能想到,袁绍临终前竟突然改了主意,要传位给袁谭——这、这不科学啊!
袁绍再次睁开双眼,正撞上许攸疑惑的目光,于是缓缓地解释道:“无怪乎子远之惑也。乃吾昔日见事不明故。若进而囊有天下,或退而得四州为守,则传位显甫最佳,即显思不忿,亦无可如何也。然今蜷曲一隅。即幽州尚不可全,乃不可如此。设显甫嗣,显思必往投曹,则幽州南门洞开——况以显思志大而才疏,异日必启孟德之忌,亦难全首级。则我袁氏族灭矣……”
袁绍对自家几个儿子倒是看得挺准,袁谭就是那种野心勃勃,然而又没本事的纨绔子弟。在原本的历史上,袁绍一挂,袁尚继位。袁谭立刻起兵相攻,战败以后干脆跑去投了曹操,开门揖盗。可要是他从此就老实跟着曹操干了,袁家还未必会亡,问题他势力才略微有点儿恢复,就暗中写信给旧将吕旷、吕翔,要他们背曹而从己。那俩比他精明,比他看得清形势。直接就把信交给曹操了。
可是即便如此,曹操也还并没有杀袁谭之心,为了安抚他。让自家庶子曹整迎娶袁谭之女为妻。然而不久以后,曹操围攻邺城,袁谭趁机掀起反旗,攻略原从袁尚的冀州故地,曹操闻报大怒,发兵讨伐。便在战阵之上,取了袁显思的性命。
袁绍最了解自家儿子。所以他料着了,袁谭即便降曹。那也长久不了,最终还得完蛋。继而他又说:
“吾知正南(审配)、元图(逄纪)党于显甫,公则(郭图)、仲治(辛评)党于显思……”别以为你们拉帮结派,主子不清楚,其实都瞧得真真儿的,只是因为政治需要而暂时不加以惩治罢了——“今正南殁,则若两斗,元图如何是公则的对手?”逄纪是斗不过郭图的。
“何如即以显思嗣,使其入蓟,则显甫无以敌也。显奕(袁熙)无大志,乐从其弟,亦乐从其兄,兄弟若睦,乃可暂守此幽州之地,或能全吾一门。”袁熙是没有啥政治野心的,高幹只是外甥,更不可能竖起反旗,那么即便袁谭弄死了袁尚,剩下俩兄弟加一表弟,要是真能联起手来,曹操也不敢轻侮啊,或许就有长期割据,保全家族的可能。
正是基于以上考量,所以袁本初幡然悔悟,决定急召袁谭回来,传位给长子。
当下袁绍口授,许攸提笔写成了召还袁谭,并暗示他将来主持父亲丧礼的公文,给袁绍看过无误,用上车骑将军的印章。随即二人含泪而别,许攸说主公你可千万要挺住啊,一定要等到大公子回来才成。
随即许攸便离开?水旁的庄园,在扈从警卫下,疾驰返回蓟城。进城的时候,天都已经快黑了,从人问是先归衙署呢,还是直接回家去呢?许攸手扶额头想了一想,开口吩咐道:“往逄长史府上。”
逄纪时任车骑将军长史,如今蓟城之内,文事都由许攸处断,武事统归逄纪负责。于是许攸即来拜访逄纪,三言两语之后便请屏去众人,然后就袖中把袁绍的军令给掏出来,递过去了。
逄纪展开来一瞧,不禁大惊失色:“主公安得出此乱命?”
许攸冷笑道:“以礼立长,以主公夙志,则当立显甫公子,旁人无份也。吾故以为,乃某人欲为其姻戚趁乱取利,而煽惑主公,使下此命。显思若来,蓟城之兵都在君手,为显甫公子计,得无挠阻乎?如此兄弟相争,彼乃可为渔翁矣。”
袁绍终究是垂死之际,考虑问题不是很全面,他光想着逄纪是袁尚一党,所以召许攸来下令了,就没想到如今蓟县,甚至整个广阳郡的兵权都在逄纪手中,除非袁谭轻车简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秘密驰入蓟城,否则他那里只要一动,逄纪必然派兵拦阻。袁谭真的能够顺利返回蓟城来接位吗?
当然啦,倘若许攸肯为袁谭设计,成功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只是袁绍做梦也想不到,许攸一转脸就去了逄纪府上,还诡称袁绍下此乱命,一定是某人想要让袁谭、袁尚兄弟相争,他好从中渔利。那么这个“某人”又是谁呢?谁最近一直警护在袁绍身边?谁的妹夫虽然高不成、低不就,却也是袁绍的儿子,同样拥有继承权?
当下听了许攸的话,逄纪不禁把手中的军令狠狠揉作一团,恨声道:“甄氏乃欲速死耶?!”(未完待续)
bsp;袁绍向来宠爱小儿子袁尚,因而借口查看几个子侄的能力,早早地就把老大袁谭给发到青州去了。即便兵败而至幽州,他的方针也似乎并没有改变,让袁谭镇守南面的涿郡,位于抗曹前线,把二儿子袁熙派去渔阳郡南方,外甥高幹派去镇守代郡,光把个小儿子袁尚留在身边——这废长立幼之心是昭然若揭啊。所以许攸就打算着,等袁绍一死,袁尚继位,袁谭铁定不服,兄弟阋墙之下,自己劝说无效,就此灰心失望去投曹操,那还有谁能说我的不是?忠臣令名就此得以保全,身家性命更是无忧,而且在曹操那里还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下半辈子都有依靠啦。
可是谁能想到,袁绍临终前竟突然改了主意,要传位给袁谭——这、这不科学啊!
袁绍再次睁开双眼,正撞上许攸疑惑的目光,于是缓缓地解释道:“无怪乎子远之惑也。乃吾昔日见事不明故。若进而囊有天下,或退而得四州为守,则传位显甫最佳,即显思不忿,亦无可如何也。然今蜷曲一隅。即幽州尚不可全,乃不可如此。设显甫嗣,显思必往投曹,则幽州南门洞开——况以显思志大而才疏,异日必启孟德之忌,亦难全首级。则我袁氏族灭矣……”
袁绍对自家几个儿子倒是看得挺准,袁谭就是那种野心勃勃,然而又没本事的纨绔子弟。在原本的历史上,袁绍一挂,袁尚继位。袁谭立刻起兵相攻,战败以后干脆跑去投了曹操,开门揖盗。可要是他从此就老实跟着曹操干了,袁家还未必会亡,问题他势力才略微有点儿恢复,就暗中写信给旧将吕旷、吕翔,要他们背曹而从己。那俩比他精明,比他看得清形势。直接就把信交给曹操了。
可是即便如此,曹操也还并没有杀袁谭之心,为了安抚他。让自家庶子曹整迎娶袁谭之女为妻。然而不久以后,曹操围攻邺城,袁谭趁机掀起反旗,攻略原从袁尚的冀州故地,曹操闻报大怒,发兵讨伐。便在战阵之上,取了袁显思的性命。
袁绍最了解自家儿子。所以他料着了,袁谭即便降曹。那也长久不了,最终还得完蛋。继而他又说:
“吾知正南(审配)、元图(逄纪)党于显甫,公则(郭图)、仲治(辛评)党于显思……”别以为你们拉帮结派,主子不清楚,其实都瞧得真真儿的,只是因为政治需要而暂时不加以惩治罢了——“今正南殁,则若两斗,元图如何是公则的对手?”逄纪是斗不过郭图的。
“何如即以显思嗣,使其入蓟,则显甫无以敌也。显奕(袁熙)无大志,乐从其弟,亦乐从其兄,兄弟若睦,乃可暂守此幽州之地,或能全吾一门。”袁熙是没有啥政治野心的,高幹只是外甥,更不可能竖起反旗,那么即便袁谭弄死了袁尚,剩下俩兄弟加一表弟,要是真能联起手来,曹操也不敢轻侮啊,或许就有长期割据,保全家族的可能。
正是基于以上考量,所以袁本初幡然悔悟,决定急召袁谭回来,传位给长子。
当下袁绍口授,许攸提笔写成了召还袁谭,并暗示他将来主持父亲丧礼的公文,给袁绍看过无误,用上车骑将军的印章。随即二人含泪而别,许攸说主公你可千万要挺住啊,一定要等到大公子回来才成。
随即许攸便离开?水旁的庄园,在扈从警卫下,疾驰返回蓟城。进城的时候,天都已经快黑了,从人问是先归衙署呢,还是直接回家去呢?许攸手扶额头想了一想,开口吩咐道:“往逄长史府上。”
逄纪时任车骑将军长史,如今蓟城之内,文事都由许攸处断,武事统归逄纪负责。于是许攸即来拜访逄纪,三言两语之后便请屏去众人,然后就袖中把袁绍的军令给掏出来,递过去了。
逄纪展开来一瞧,不禁大惊失色:“主公安得出此乱命?”
许攸冷笑道:“以礼立长,以主公夙志,则当立显甫公子,旁人无份也。吾故以为,乃某人欲为其姻戚趁乱取利,而煽惑主公,使下此命。显思若来,蓟城之兵都在君手,为显甫公子计,得无挠阻乎?如此兄弟相争,彼乃可为渔翁矣。”
袁绍终究是垂死之际,考虑问题不是很全面,他光想着逄纪是袁尚一党,所以召许攸来下令了,就没想到如今蓟县,甚至整个广阳郡的兵权都在逄纪手中,除非袁谭轻车简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秘密驰入蓟城,否则他那里只要一动,逄纪必然派兵拦阻。袁谭真的能够顺利返回蓟城来接位吗?
当然啦,倘若许攸肯为袁谭设计,成功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只是袁绍做梦也想不到,许攸一转脸就去了逄纪府上,还诡称袁绍下此乱命,一定是某人想要让袁谭、袁尚兄弟相争,他好从中渔利。那么这个“某人”又是谁呢?谁最近一直警护在袁绍身边?谁的妹夫虽然高不成、低不就,却也是袁绍的儿子,同样拥有继承权?
当下听了许攸的话,逄纪不禁把手中的军令狠狠揉作一团,恨声道:“甄氏乃欲速死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