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大世争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一个人站在一群西派的官员中间,有种鹤立鸡群的突兀,尤其是他还穿了一件白色长衫,更是显得与众不同。要是杨度在这里,肯定要丑化杜月笙,骚包出了地方,还装文人,他像文人吗?
文盲才差不多。
就杜月笙现在的打扮,杨度在清廷也住过些日子,好东西见的多,自然能够认出来这身衣服价格不菲。简直就是文人中的爆发户,全身上下都带着一股子腥锈的钱味。可旁人却认不出来啊!林长民甚至觉得杜月笙这个人风骨超然,穿着挺素的:“在下林长民,兄台看着面生?”
林长民?
杜月笙当然知道,浙江的民政厅长,在此之前还担任过内阁的司法总长,属于北洋内阁成员之一。民国的民政厅长可不是后来发放救济抚恤金,管理福利院、孤寡老人的政府部门。而是和百姓息息相关的政务都归民政厅管,在一个省内,林长民绝对能当半个浙江的家。如果说民国时候的省长,省政府主席,在明清的时候等同的是巡抚的话,民政厅长就是明清的布政使衙门的大老爷。而林长民的性格活络,喜欢搞……串联,这也是王学谦用他的主要原因。
他能够把几股不同的势力扭到一起,协调方方面的的矛盾。性格活络,也就话多,他看着杜月笙文质彬彬的样子,觉得很投缘。
要是杜月笙知道林长民心里这么看他,早就落荒而逃了:“老弟看着面生,看着不像是西派人,肯定是家学渊源深厚。”
试探性的问话,毕竟能够住在迎宾楼里的都是身份地位到了一定的曾度的高官。杜月笙也觉得自己顿感风流倜傥了许多,反正文人打扮也有好处,就连脸上的凶相也遮挡了下去:“早年也有过留洋的打算,可惜没能如愿!”
杜月笙也真是的,没去过就说没去过,还用模棱两可的话来对付。
张载阳正听的挺有趣,他和杜月笙不熟,但和张啸林是好友,在张啸林家里看到过一张相片,是和张啸林合拍的相片,至少能认出人来。林长民问杜月笙有没有留学?杜月笙回答倒是巧妙,拔高了自己的身份。可是杜月笙也太不要脸,竟然一下子把自己吹到了天上去了。有心想要提醒林长民不要让人难堪,张载阳拉了一下林长民的衣袖,后者后知后觉地回头看了一眼,然后继续热情地打听杜月笙的来历,仿佛像是上瘾一样的习惯,让张载阳顿时无语,再问下去恐怕这位上海滩的风云人物要变脸啊!
“老弟师从那位名师高人,在下别的不敢说,这闽浙地面上的名士倒是多有来往。”林长民习惯性的拉关系,也怨不得他,平常往来的要么是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要么就是留洋回国的开明人士,哪里见到过如同杜月笙这等身份的高官?
“不会是太炎先生吧?这位可是奇人,文章独步天下有余,性格奔放,还是大帅的老师,身份尊贵无比。”林长民吹嘘了一通之后,觉得杜月笙有成为王学谦师兄弟的可能。
毕竟,闽浙的官场中派人物本来就不多,遇到一个,恐怕多少和王学谦有点渊源。
杜月笙顿时傻了,他哪里拜访过名师?就连村子里开私塾的先生,因为家里穷也缴不起束脩,年幼的时候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不过杜月笙是场面人,属于驴倒架子不倒的典范,黑着脸应对道:“在下的字倒是太炎先生起的。”
当然,杜月笙请章太炎起名字还真有这么一回事,不过他是付钱了的。
原本杜月笙不叫杜月笙,而是叫杜月生,颇为土气。自从改了名字之后,顿有种文化人的深邃。可惜肚子里墨水不够,文绉绉的话也只能说上一两句应景。
见杜月笙应声表示自己和章太炎先生有渊源。
林长民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章太炎先生本来住在杭州,不过这段时间在宁波,不妨接待过后,结伴去拜访太炎先生如何?”
“林老弟,杜先生恐怕抽不出时间。”张载阳真不是来解围的,他只是单纯的想要提醒林长民,眼前这位和章太炎一点关系都没有。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杜月笙的额头都已经见汗了,当年他请章太炎先生改名字,花了几十大洋……这要是算有渊源的话,也算是一段奇闻了。杜月笙心虚地左顾右盼,见张载阳帮忙解围大为感激的看了他一眼,随后口气抱歉道:“林厅长,在下刚才看到一个熟人,去打一声招呼!”
“您先忙,记着有空去拜访章太炎先生!”
等杜月笙落荒而逃了,张载阳这才笑出声来,他已经憋的很辛苦了:“林老弟,你恐怕要落空了计划。这位杜先生我敢担保,章太炎先生绝对没有收他为徒的打算。”
“为什么?”
“因为老头丢不起这个脸!”称呼章太炎老头,并非是张载阳对章太炎的不敬,而是章太炎本来就性格豪放不羁,恭恭敬敬地叫他一声先生,反而会不喜。
而排在老头名下的社会名流也不少,以子弟礼节待章太炎。
林长民想起这位杜先生好像张载阳认识,随即问道:“春曦兄,你认识这位杜先生,被林某介绍一二吧?”
“杜月笙,上海新上任的当家人。”张载阳玩味道。
这三个字,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林长民低头沉默起来。张载阳不解,问道:“林老弟不用担心,杜老弟是个心胸豁达的人,不会计较的。”
林长民反驳道:“春曦兄,我不是因为自己得罪他而担心不已。而是再想此人身上的闪光点。”
张载阳顿时无语,面对林长民的偏执,他也只有摇头叹气的份。这位交朋友的底线,绝对让人无语。就像是一个调解员,往来于各个不同的人群之中,充当和事佬。
午饭过后,就有三三两两的走进会议厅的官员,随着临近开会时间卫兵在外高喊道:“总司令到!——”(未完待续。)
他一个人站在一群西派的官员中间,有种鹤立鸡群的突兀,尤其是他还穿了一件白色长衫,更是显得与众不同。要是杨度在这里,肯定要丑化杜月笙,骚包出了地方,还装文人,他像文人吗?
文盲才差不多。
就杜月笙现在的打扮,杨度在清廷也住过些日子,好东西见的多,自然能够认出来这身衣服价格不菲。简直就是文人中的爆发户,全身上下都带着一股子腥锈的钱味。可旁人却认不出来啊!林长民甚至觉得杜月笙这个人风骨超然,穿着挺素的:“在下林长民,兄台看着面生?”
林长民?
杜月笙当然知道,浙江的民政厅长,在此之前还担任过内阁的司法总长,属于北洋内阁成员之一。民国的民政厅长可不是后来发放救济抚恤金,管理福利院、孤寡老人的政府部门。而是和百姓息息相关的政务都归民政厅管,在一个省内,林长民绝对能当半个浙江的家。如果说民国时候的省长,省政府主席,在明清的时候等同的是巡抚的话,民政厅长就是明清的布政使衙门的大老爷。而林长民的性格活络,喜欢搞……串联,这也是王学谦用他的主要原因。
他能够把几股不同的势力扭到一起,协调方方面的的矛盾。性格活络,也就话多,他看着杜月笙文质彬彬的样子,觉得很投缘。
要是杜月笙知道林长民心里这么看他,早就落荒而逃了:“老弟看着面生,看着不像是西派人,肯定是家学渊源深厚。”
试探性的问话,毕竟能够住在迎宾楼里的都是身份地位到了一定的曾度的高官。杜月笙也觉得自己顿感风流倜傥了许多,反正文人打扮也有好处,就连脸上的凶相也遮挡了下去:“早年也有过留洋的打算,可惜没能如愿!”
杜月笙也真是的,没去过就说没去过,还用模棱两可的话来对付。
张载阳正听的挺有趣,他和杜月笙不熟,但和张啸林是好友,在张啸林家里看到过一张相片,是和张啸林合拍的相片,至少能认出人来。林长民问杜月笙有没有留学?杜月笙回答倒是巧妙,拔高了自己的身份。可是杜月笙也太不要脸,竟然一下子把自己吹到了天上去了。有心想要提醒林长民不要让人难堪,张载阳拉了一下林长民的衣袖,后者后知后觉地回头看了一眼,然后继续热情地打听杜月笙的来历,仿佛像是上瘾一样的习惯,让张载阳顿时无语,再问下去恐怕这位上海滩的风云人物要变脸啊!
“老弟师从那位名师高人,在下别的不敢说,这闽浙地面上的名士倒是多有来往。”林长民习惯性的拉关系,也怨不得他,平常往来的要么是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要么就是留洋回国的开明人士,哪里见到过如同杜月笙这等身份的高官?
“不会是太炎先生吧?这位可是奇人,文章独步天下有余,性格奔放,还是大帅的老师,身份尊贵无比。”林长民吹嘘了一通之后,觉得杜月笙有成为王学谦师兄弟的可能。
毕竟,闽浙的官场中派人物本来就不多,遇到一个,恐怕多少和王学谦有点渊源。
杜月笙顿时傻了,他哪里拜访过名师?就连村子里开私塾的先生,因为家里穷也缴不起束脩,年幼的时候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不过杜月笙是场面人,属于驴倒架子不倒的典范,黑着脸应对道:“在下的字倒是太炎先生起的。”
当然,杜月笙请章太炎起名字还真有这么一回事,不过他是付钱了的。
原本杜月笙不叫杜月笙,而是叫杜月生,颇为土气。自从改了名字之后,顿有种文化人的深邃。可惜肚子里墨水不够,文绉绉的话也只能说上一两句应景。
见杜月笙应声表示自己和章太炎先生有渊源。
林长民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章太炎先生本来住在杭州,不过这段时间在宁波,不妨接待过后,结伴去拜访太炎先生如何?”
“林老弟,杜先生恐怕抽不出时间。”张载阳真不是来解围的,他只是单纯的想要提醒林长民,眼前这位和章太炎一点关系都没有。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杜月笙的额头都已经见汗了,当年他请章太炎先生改名字,花了几十大洋……这要是算有渊源的话,也算是一段奇闻了。杜月笙心虚地左顾右盼,见张载阳帮忙解围大为感激的看了他一眼,随后口气抱歉道:“林厅长,在下刚才看到一个熟人,去打一声招呼!”
“您先忙,记着有空去拜访章太炎先生!”
等杜月笙落荒而逃了,张载阳这才笑出声来,他已经憋的很辛苦了:“林老弟,你恐怕要落空了计划。这位杜先生我敢担保,章太炎先生绝对没有收他为徒的打算。”
“为什么?”
“因为老头丢不起这个脸!”称呼章太炎老头,并非是张载阳对章太炎的不敬,而是章太炎本来就性格豪放不羁,恭恭敬敬地叫他一声先生,反而会不喜。
而排在老头名下的社会名流也不少,以子弟礼节待章太炎。
林长民想起这位杜先生好像张载阳认识,随即问道:“春曦兄,你认识这位杜先生,被林某介绍一二吧?”
“杜月笙,上海新上任的当家人。”张载阳玩味道。
这三个字,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林长民低头沉默起来。张载阳不解,问道:“林老弟不用担心,杜老弟是个心胸豁达的人,不会计较的。”
林长民反驳道:“春曦兄,我不是因为自己得罪他而担心不已。而是再想此人身上的闪光点。”
张载阳顿时无语,面对林长民的偏执,他也只有摇头叹气的份。这位交朋友的底线,绝对让人无语。就像是一个调解员,往来于各个不同的人群之中,充当和事佬。
午饭过后,就有三三两两的走进会议厅的官员,随着临近开会时间卫兵在外高喊道:“总司令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