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大世争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管汪兆铭的性情如何乖张,但用天才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少年人的话,少年时期的汪兆铭绝对是一个天才。至少,在一个读书人的眼中,确实如此。
且看:
笑将远响答清吟,叶在欹巾酒在襟。天淡云霞自明媚,林空岩壑更深沉。茱萸棖触思亲感,碑版勾留考古心。咫尺名山时入梦,偶逢佳节得登临。
这首诗就出自于十四岁的汪兆铭之手,诗歌的意境,文字的凝练,都已经到了一定的造诣。
这是汪兆铭十四岁的时候写的,后来他十八岁的时候,中秀才的时候,也是广州的小三元,文采斐然。再看这个时期的老蒋,十四岁的时候,老蒋结婚了……这好像没什么好宣扬的,本来找一个比自己大五岁的老婆,老蒋脸上也无光的很。但是要命的是,老蒋在他结婚当天,穿着礼服,竟然领着一帮村子里的毛孩子,在自己家的门口起哄,抢没炸响的鞭炮,简直就是一个撒尿和泥的熊孩子。
也怪不得,老蒋混得越来越惨,而汪兆铭在青年时期,就成了孙先生的左膀右臂。
再看生活作风,汪兆铭在‘国党’之内,生活非常规律,没有任何的瑕疵,不赌博,不玩女人,甚至还要以身作则,训斥那些败坏‘国党’声誉的同僚,在‘国党’中有道学先生的叫法。立志坚定,对自己更是严格,甚至立下了,革命不成功,他绝不结婚的誓言,而且这一点他也做到了。
还有他在燕京谋划刺杀摄政王被抓的时候,在燕京街头,狂歌:“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更是成就他的文名。
想当初,汪兆铭也是有气结的大好青年。
至于为什么会堕落,很多人都会奇怪,明明一个有血性的大好青年,怎么越来越走歪了呢?要说辛亥革命之前,同盟会领导的起义达到了6次之多,但是都是以惨败而告终。
当时同盟会中,还面临着分裂的危险。孙中山一意孤行去南洋发展,并抛弃了东京同盟会的总部。加上同盟会组织的起义,多半并不是同盟会主要领导人领导。缺乏说服力。在燕京的梁启超,甚至撰文骂同盟会‘远距离革命家’,一个个都龟缩在大后方,却教唆不相干的进步青年和军人,替他们送死。
汪兆铭也就是在同盟会如此尴尬的情况下,才站出来,向孙先生提出,去燕京刺杀满清高官,用鲜血印证革命的纯洁……
怎奈。写文章汪兆铭拿手。刺杀满清高官,这么专业性强的工作,他一点经验都没有。还没有准备好呢?就被满清的爪牙逮了个正着。
抱定必死决心的汪兆铭在被捕审讯的时候,也显露出一个革命者该有的气结。为了替同僚开脱罪名。他甚至把刺杀摄政王载沣的罪责都往自己的身上揽。
如果汪兆铭的生命,在这一刻停止,在菜市口,引刀就义的话。他的人生是光辉的,是正面的,是无数革命者学习的榜样。可是。他遇到了一个奇葩王爷,肃亲王善耆,这位也是川岛芳子的亲生父亲。当他看到汪兆铭被捕后,被搜查出来的《告别同志书》之后,竟然立场非常不坚定的同情起来汪兆铭。
不分敌我的肃亲王善耆,甚至在对汪兆铭过堂之后,还说出了,他要不是王爷,也要被汪兆铭的义举感召,加入革命党。
吓得当时会审的几个官员都不敢吱声了,消息传到了摄政王载沣的耳中,这位末代皇帝的老爹也凌乱了。肃亲王善耆是绝对不会加入革命党的,这一点他清楚。但是面对如此分不清立场的王爷,还想方设法的替‘乱党’说话,他只能哀叹道:‘不是敌太强大,而是我军太愚蠢。’
就这样,原本应该成为烈士的汪兆铭,竟然从死刑变成了无期徒刑。
这个结果,对于本来必死的汪兆铭,也是晴空霹雳。大难不死之后,立场动摇起来,对原本是对立阶层的肃亲王善耆感恩戴德起来,甚至还写过文章,感慨他的成就离不开肃亲王善耆的救命之恩。
之后的几年,才是汪兆铭变化最大的几年,他开始崇尚权力的魔力,凭借孙中山的信任,开始在‘国党’内部争夺更多的话语权。
性格失去了沉稳,加上自卑心理的作祟,让他无法忍受被忽视的冷落。这才有了他想要凭借文章抨击王学谦的想法出来。
或许是做了亏心事,见不得人。而心里又是瘙痒难耐,迫切的希望读者看到他写的文章后的反应。早市的时候,来店里吃早点的客人很多,‘拼桌’也是常有的事。
汪兆铭故意将报纸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好让同桌的人看到。
不过第一个和他‘拼桌’的客人,显然粗鄙的让汪兆铭没有炫耀的心思,好不容易,在饭桌上,赖了近两个钟头,终于等来了一个看上去还算体面,至少有些学识模样的人,坐在了他的对面。
对方见桌子上有报纸,正准备翻,抬眼看到汪兆铭一脸希望的样子,顿时感觉有些异样,尴尬的询问:“这位仁兄,这是你的报纸?”
“你请看,随便看。”
汪兆铭巴不得有人看报纸,哪里会拦着对方,反而热情的询问对方。早餐够不够,不够的话,他甚至表示‘会单’叫几份这家店里招牌锅贴。
这种出乎常人的反常举动,让人不免奇怪起来。但是看汪兆铭风流倜傥,也不像是街头上骗旅客的江湖小混混,也渐渐的放下心来。不... -->>
不管汪兆铭的性情如何乖张,但用天才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少年人的话,少年时期的汪兆铭绝对是一个天才。至少,在一个读书人的眼中,确实如此。
且看:
笑将远响答清吟,叶在欹巾酒在襟。天淡云霞自明媚,林空岩壑更深沉。茱萸棖触思亲感,碑版勾留考古心。咫尺名山时入梦,偶逢佳节得登临。
这首诗就出自于十四岁的汪兆铭之手,诗歌的意境,文字的凝练,都已经到了一定的造诣。
这是汪兆铭十四岁的时候写的,后来他十八岁的时候,中秀才的时候,也是广州的小三元,文采斐然。再看这个时期的老蒋,十四岁的时候,老蒋结婚了……这好像没什么好宣扬的,本来找一个比自己大五岁的老婆,老蒋脸上也无光的很。但是要命的是,老蒋在他结婚当天,穿着礼服,竟然领着一帮村子里的毛孩子,在自己家的门口起哄,抢没炸响的鞭炮,简直就是一个撒尿和泥的熊孩子。
也怪不得,老蒋混得越来越惨,而汪兆铭在青年时期,就成了孙先生的左膀右臂。
再看生活作风,汪兆铭在‘国党’之内,生活非常规律,没有任何的瑕疵,不赌博,不玩女人,甚至还要以身作则,训斥那些败坏‘国党’声誉的同僚,在‘国党’中有道学先生的叫法。立志坚定,对自己更是严格,甚至立下了,革命不成功,他绝不结婚的誓言,而且这一点他也做到了。
还有他在燕京谋划刺杀摄政王被抓的时候,在燕京街头,狂歌:“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更是成就他的文名。
想当初,汪兆铭也是有气结的大好青年。
至于为什么会堕落,很多人都会奇怪,明明一个有血性的大好青年,怎么越来越走歪了呢?要说辛亥革命之前,同盟会领导的起义达到了6次之多,但是都是以惨败而告终。
当时同盟会中,还面临着分裂的危险。孙中山一意孤行去南洋发展,并抛弃了东京同盟会的总部。加上同盟会组织的起义,多半并不是同盟会主要领导人领导。缺乏说服力。在燕京的梁启超,甚至撰文骂同盟会‘远距离革命家’,一个个都龟缩在大后方,却教唆不相干的进步青年和军人,替他们送死。
汪兆铭也就是在同盟会如此尴尬的情况下,才站出来,向孙先生提出,去燕京刺杀满清高官,用鲜血印证革命的纯洁……
怎奈。写文章汪兆铭拿手。刺杀满清高官,这么专业性强的工作,他一点经验都没有。还没有准备好呢?就被满清的爪牙逮了个正着。
抱定必死决心的汪兆铭在被捕审讯的时候,也显露出一个革命者该有的气结。为了替同僚开脱罪名。他甚至把刺杀摄政王载沣的罪责都往自己的身上揽。
如果汪兆铭的生命,在这一刻停止,在菜市口,引刀就义的话。他的人生是光辉的,是正面的,是无数革命者学习的榜样。可是。他遇到了一个奇葩王爷,肃亲王善耆,这位也是川岛芳子的亲生父亲。当他看到汪兆铭被捕后,被搜查出来的《告别同志书》之后,竟然立场非常不坚定的同情起来汪兆铭。
不分敌我的肃亲王善耆,甚至在对汪兆铭过堂之后,还说出了,他要不是王爷,也要被汪兆铭的义举感召,加入革命党。
吓得当时会审的几个官员都不敢吱声了,消息传到了摄政王载沣的耳中,这位末代皇帝的老爹也凌乱了。肃亲王善耆是绝对不会加入革命党的,这一点他清楚。但是面对如此分不清立场的王爷,还想方设法的替‘乱党’说话,他只能哀叹道:‘不是敌太强大,而是我军太愚蠢。’
就这样,原本应该成为烈士的汪兆铭,竟然从死刑变成了无期徒刑。
这个结果,对于本来必死的汪兆铭,也是晴空霹雳。大难不死之后,立场动摇起来,对原本是对立阶层的肃亲王善耆感恩戴德起来,甚至还写过文章,感慨他的成就离不开肃亲王善耆的救命之恩。
之后的几年,才是汪兆铭变化最大的几年,他开始崇尚权力的魔力,凭借孙中山的信任,开始在‘国党’内部争夺更多的话语权。
性格失去了沉稳,加上自卑心理的作祟,让他无法忍受被忽视的冷落。这才有了他想要凭借文章抨击王学谦的想法出来。
或许是做了亏心事,见不得人。而心里又是瘙痒难耐,迫切的希望读者看到他写的文章后的反应。早市的时候,来店里吃早点的客人很多,‘拼桌’也是常有的事。
汪兆铭故意将报纸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好让同桌的人看到。
不过第一个和他‘拼桌’的客人,显然粗鄙的让汪兆铭没有炫耀的心思,好不容易,在饭桌上,赖了近两个钟头,终于等来了一个看上去还算体面,至少有些学识模样的人,坐在了他的对面。
对方见桌子上有报纸,正准备翻,抬眼看到汪兆铭一脸希望的样子,顿时感觉有些异样,尴尬的询问:“这位仁兄,这是你的报纸?”
“你请看,随便看。”
汪兆铭巴不得有人看报纸,哪里会拦着对方,反而热情的询问对方。早餐够不够,不够的话,他甚至表示‘会单’叫几份这家店里招牌锅贴。
这种出乎常人的反常举动,让人不免奇怪起来。但是看汪兆铭风流倜傥,也不像是街头上骗旅客的江湖小混混,也渐渐的放下心来。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