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光采 (2/2)
笔趣阁 www.biquge2.com,时光之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说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都耸然一惊,城市的功能,城市的气质,这些想法他们中间有人或许隐隐约约意识到一点,但从来不敢在公开的场合说出来。最多,也就是作为做某些决策的时候的一种参考而已。
“比如宜城,作为一个海港城市,又位于洛河入海口,是东平内陆地区和外界进行沟通的最方便快捷的桥梁。她的功能就是物资的流动和交换,而她的气质,一方面是重商的、富裕的,而另一方面又由于宜城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而变得休闲舒适。要说防御上,可以说,虽然是符合大城市的城防设施的标准,但也仅仅就是符合而已,没有什么亮点,甚至可以说没有多少有力的防御措施。但这并不影响宜城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在东平,乃至在整个大陆上的地位。”
“而丹阳却又不同。丹阳,是东平的首都,是一个特殊的,和任何其他城市都不同的城市。”叶韬顿了顿之后,说:“除了承担一般的城市的功能之外,丹阳还是一个向所有人展示东平国的各方面的实力的重要场合。这多方面的实力包括人口,经济,军事,和文化。要说人口,丹阳城现在有常住人口将近九十万,加上往来的商旅以及跟随着商旅而来的雇工等等人员,因为各种原因来丹阳的各国使团,最高峰的时期,还要加上来丹阳考试的全国各地的学子,需要驻留的人员超过百万人,人口方面的繁荣自不待言。只不过,对于丹阳来说,稍稍有些繁荣过头了。说起经济来,东平十大商户有六家的总店在此,各种各样的店铺,工坊鳞次栉比,也算是非常优秀。在文化方面,丹阳似乎略有不足,教坊青楼只能算是娱乐场所,书画店玉器店只能算是奢侈品消费,也和文化关系不大,大有补足的余地。在军事方面,丹阳城驻军时常将近超过十万人,随各地军旅的调动驻派的程序不同而有变化,相对于丹阳的重要性来说,不能算多,但要是加上直接间接为军队服务的人,可能要有十五万到二十万人,其中有制造军械的工匠,有为军队置备衣物,其他器具,置备饮食等等的各种人员。……我想,这一次兴建城西的兵营,固然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是,考虑到丹阳这方面配比的不太平衡,为丹阳城的人口进行分流,腾出空间来让丹阳能够喘口气,应该也是考量之一吧。”
看着谈晓培赞赏地点了点头,叶韬微笑着,继续说了下去:“既然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更大程度上对丹阳城也进行一次整理呢?驻军可以分流出一部分,几万人,加上本地驻军的家属,加上必然要跟着过去的大量为军队服务的人员,差不多就有八万到十万人了。哪怕就是这八万人到十万人,也足以运转一座城市了。丹阳作为东平首府,有许多精密军械的工坊,也应该转移过去,至少,我叶氏工坊的军械部门,是准备设置在那里的。在一个以军队和军队家属的管辖区内,工匠和学徒和外界接触的层面有限,很多东平独有的技术外流的可能性就大大缩小了。其实,哪怕是其他类型的工坊,尤其是陶器、瓷器工坊,我想,不断燃煤烧窑,那冲天的浓烟,想必不会赏心悦目吧。这些工坊或许不够资格进入军营,但是,由于军营的建造,实际上在丹阳和军营之间不算很长的距离,都可以算是极为安全,不妨新建一个到两个以工坊为主的村镇,将城里的那些有碍观瞻的工坊迁址过去。而腾出的空间,大可以做些其他事情。丹阳是一个独特的城市,她应该有统御周围整个空间的能力,这空间,包括丹阳,包括兵营,也自然应该包括周围的那些可以被利用起来而现在却闲置着的地方。”
谈玮馨暗自点头。叶韬所说的这些话里,包括了似乎一直到近现代才开始被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规划、城市定位、城市功能设计方面的思路,隐隐点出的那些事情,虽然落实起来并不容易,但经过几年的规划部署,一旦能够克尽全功,则可以让丹阳和周边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不再是这个时代的城市总是盲目地堆积人口和商铺工坊的粗放型的发展,而是更细致的,更全面的也更专业化的发展。叶韬的这些说法,在场所有人中间,大概也只有她,才能理解了个十足十,而作为对于经济方面有着专才的她,能够做的要比叶韬所设想的更加多,更加丰富。
而谈玮馨也不自禁地要叹口气。她的这个身体,实在是负担不起太沉重的工作,而叶韬这些说法,看来是很容易被肯定的,等到要一项项落实的时候,她会被累成什么样子呢?
无论如何,所有人,包括她,都折服于这一刻,年轻的叶韬的侃侃而谈中流露出的那些理论和愿景了。工部和兵部的官员们原本只是觉得叶韬的设计兼顾了美观与功能,各方面的想法也很有独到之处,到此刻,他们才终于明确了叶韬做出这一系列设计并且在一些他们认为不太必要的地方和他们屡屡争执坚持着不肯改动的原因。叶韬是有着一个更高的视点来看待一个兵营的建造问题的,而这些,恰是他们应该做到而没有能做到的。
; 说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都耸然一惊,城市的功能,城市的气质,这些想法他们中间有人或许隐隐约约意识到一点,但从来不敢在公开的场合说出来。最多,也就是作为做某些决策的时候的一种参考而已。
“比如宜城,作为一个海港城市,又位于洛河入海口,是东平内陆地区和外界进行沟通的最方便快捷的桥梁。她的功能就是物资的流动和交换,而她的气质,一方面是重商的、富裕的,而另一方面又由于宜城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而变得休闲舒适。要说防御上,可以说,虽然是符合大城市的城防设施的标准,但也仅仅就是符合而已,没有什么亮点,甚至可以说没有多少有力的防御措施。但这并不影响宜城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在东平,乃至在整个大陆上的地位。”
“而丹阳却又不同。丹阳,是东平的首都,是一个特殊的,和任何其他城市都不同的城市。”叶韬顿了顿之后,说:“除了承担一般的城市的功能之外,丹阳还是一个向所有人展示东平国的各方面的实力的重要场合。这多方面的实力包括人口,经济,军事,和文化。要说人口,丹阳城现在有常住人口将近九十万,加上往来的商旅以及跟随着商旅而来的雇工等等人员,因为各种原因来丹阳的各国使团,最高峰的时期,还要加上来丹阳考试的全国各地的学子,需要驻留的人员超过百万人,人口方面的繁荣自不待言。只不过,对于丹阳来说,稍稍有些繁荣过头了。说起经济来,东平十大商户有六家的总店在此,各种各样的店铺,工坊鳞次栉比,也算是非常优秀。在文化方面,丹阳似乎略有不足,教坊青楼只能算是娱乐场所,书画店玉器店只能算是奢侈品消费,也和文化关系不大,大有补足的余地。在军事方面,丹阳城驻军时常将近超过十万人,随各地军旅的调动驻派的程序不同而有变化,相对于丹阳的重要性来说,不能算多,但要是加上直接间接为军队服务的人,可能要有十五万到二十万人,其中有制造军械的工匠,有为军队置备衣物,其他器具,置备饮食等等的各种人员。……我想,这一次兴建城西的兵营,固然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是,考虑到丹阳这方面配比的不太平衡,为丹阳城的人口进行分流,腾出空间来让丹阳能够喘口气,应该也是考量之一吧。”
看着谈晓培赞赏地点了点头,叶韬微笑着,继续说了下去:“既然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更大程度上对丹阳城也进行一次整理呢?驻军可以分流出一部分,几万人,加上本地驻军的家属,加上必然要跟着过去的大量为军队服务的人员,差不多就有八万到十万人了。哪怕就是这八万人到十万人,也足以运转一座城市了。丹阳作为东平首府,有许多精密军械的工坊,也应该转移过去,至少,我叶氏工坊的军械部门,是准备设置在那里的。在一个以军队和军队家属的管辖区内,工匠和学徒和外界接触的层面有限,很多东平独有的技术外流的可能性就大大缩小了。其实,哪怕是其他类型的工坊,尤其是陶器、瓷器工坊,我想,不断燃煤烧窑,那冲天的浓烟,想必不会赏心悦目吧。这些工坊或许不够资格进入军营,但是,由于军营的建造,实际上在丹阳和军营之间不算很长的距离,都可以算是极为安全,不妨新建一个到两个以工坊为主的村镇,将城里的那些有碍观瞻的工坊迁址过去。而腾出的空间,大可以做些其他事情。丹阳是一个独特的城市,她应该有统御周围整个空间的能力,这空间,包括丹阳,包括兵营,也自然应该包括周围的那些可以被利用起来而现在却闲置着的地方。”
谈玮馨暗自点头。叶韬所说的这些话里,包括了似乎一直到近现代才开始被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规划、城市定位、城市功能设计方面的思路,隐隐点出的那些事情,虽然落实起来并不容易,但经过几年的规划部署,一旦能够克尽全功,则可以让丹阳和周边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不再是这个时代的城市总是盲目地堆积人口和商铺工坊的粗放型的发展,而是更细致的,更全面的也更专业化的发展。叶韬的这些说法,在场所有人中间,大概也只有她,才能理解了个十足十,而作为对于经济方面有着专才的她,能够做的要比叶韬所设想的更加多,更加丰富。
而谈玮馨也不自禁地要叹口气。她的这个身体,实在是负担不起太沉重的工作,而叶韬这些说法,看来是很容易被肯定的,等到要一项项落实的时候,她会被累成什么样子呢?
无论如何,所有人,包括她,都折服于这一刻,年轻的叶韬的侃侃而谈中流露出的那些理论和愿景了。工部和兵部的官员们原本只是觉得叶韬的设计兼顾了美观与功能,各方面的想法也很有独到之处,到此刻,他们才终于明确了叶韬做出这一系列设计并且在一些他们认为不太必要的地方和他们屡屡争执坚持着不肯改动的原因。叶韬是有着一个更高的视点来看待一个兵营的建造问题的,而这些,恰是他们应该做到而没有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