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回到明朝当王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没叹了口气,撇下这事儿不谈,先就那份奏折道:“皇上,这件折子应该交三位大学士好好议一议,这稻米既然抗虫耐旱可以增产,与大明百姓十分有利,应交发地方试种,若真有奇效,便广而推之,百姓受惠,谁会不感念皇上恩德?”
他见正德听了不是很在意,不由灵机一动,说道:“若这稻米真的好用,那便是皇上慧眼识珍了,介时臣请以皇上年号命名,称之为‘正德米’,那么千秋万世,人们都会记得皇上了”。
这样一说,正德帝果然大起兴趣,他高兴地道:“杨卿说的有理,那就这样,着当地官僚士绅试种,每家不得少于两亩,一旦果然优良,便予推广”,他匆匆扯过那折子,把批复写在上面,立即唤过门旁小太监道:“马上送与大学士们阅办”。
这件事一下子触发了杨凌的心思,记得在鸡鸣驿时韩林曾经拿回几只蕃薯,北方人都以为稀罕物,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这水稻效果到底如何,恐怕要后年才知道。
蕃薯等物自已可是知道一定多产的,刘瑾圈了皇庄虽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我能让皇帝答应在皇庄内广种此物,等人人都知道了它的好处,百姓处然积极种值,京师是天下根本所在,这里的百姓广种这种粮食,不消几年就可传遍天下了。
杨凌越想越是兴奋,正算盘着如何开口,刘瑾已笑道:“杨大人,你的军队常驻京城,咱们就可以时常在陛下面前相见了。呵呵,方才杨芳、王鏊两人拿了信阳水患的折子来见皇上,听说皇上要圈皇庄让你驻扎京城,还谗言阻止呢”。
杨凌知道这是刘瑾向自已示好,不过一听信阳大水的事还有人在上折子,不禁吓了一跳,这都多少天了,朝廷还不处理,若真的饿死了人,岂不是逼得百姓造反吗?他连忙追问道:“怎么信阳大灾还没发下赈粮么?”
正德皇帝道:“刘大学士已下令调拨钱粮赈济地方了,可是他们得寸进尺,还想要朕再免信阳三年钱粮,这水患嘛,是一时之患,大水退了便没事了,何必要免三年钱粮?我方才险些被他们哭天抹泪的给骗了,幸亏刘瑾提醒,才没上了他们的当”。
杨凌觉得有些不妥,说道:“皇上,河南多灾多难,百姓大多手无余粮,这赈济只是解决他们一时温饱。况且大水之后必有瘟疫,百姓纵有些积蓄的也禁不起折腾,若是能减免一些钱粮,让百姓有个盼头,休养生息,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呀”。
刘瑾脸上有些挂不住,说道:“杨大人宅心仁厚,怜惜百姓,可是损害朝廷、买好地方的官员实在不少,这个例子一开,以后不知要有多少官员藉口灾荒要皇上免这个免那个,那朝廷岂不是入不敷出了?”
正德一听点头道:“不错不错,刘瑾说的有道理,我看他们说得过于夸张,一场水患便哀鸿千里么?不能纵容了他们”。
刘瑾又道:“朝廷盘查地方钱粮从来没个定规、查的也不仔细,他们府库中纵有钱粮,也常向朝廷哭穷。皇上年幼,可不能让臣子们蒙蔽了,老奴建议皇上定下规矩,每年都要派人巡查地方钱粮收入,自已心里有本帐,才不会被骗了”。
杨凌惊讶地望了他一眼,想不到这不学无术、只知害人的刘瑾居然还有这番见地,后世通讯发达、制度健全,还有审计机关年年审计地方呢,这时的大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若不加强对地方的财政管理,的确不利于朝廷。
不过这件好事若是委派内官的太监们去执行,只怕他们还是讨好皇帝、中饱私囊的居多,那时出现一堆张剥皮、李剥皮,好事也变了坏事。杨凌忙补充道:“这主意甚好,这对加强朝廷的控制和岁入大有好处,皇上应该着户部定下规矩,由他们每年派员予以执行。”
刘瑾得他赞同,顿时满面红光,他这时还没想过要从中捞什么好处,只是想在皇上面前卖弄一下本领,杨凌是天子近臣、威武伯爷、看过的诗书比他这只识得几个大字的人不知强了多少倍,杨凌能赞成他的看法,刘瑾顿觉自已不止会侍候人,还是有点真本事的。
他一时高兴,立即又侃侃而谈道:“奴才还以为,杨芳、王鏊如此为信阳尽心竭力,是因为他们是信阳籍官员,所以偏袒乡里,朝中官员尚且如此,地方官员则更为不堪了,为了防止裙带关系和亲人受贿,全国地方官员不应在本省任职,同样的道理,漕运御史不能由江南人担任。”
杨凌眉毛跳了跳,心道:这刘瑾自已不是好人,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别人都想的如此不堪,他当天下的官儿都是营私舞弊之徒么?但是转念一想,这种方法从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防止循私。
杨凌便道:“刘公公说的甚有道理,不过天下才子学士大多集中出于几个地方,如果举国官员皆不准在本省任职,那好多官员就不好安排了,不如规定富裕省份的官员为避嫌疑,不得在本省任职,这样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大一些。”
正德登基后,正想不出什么卓见可以发布诏书以显示新帝的本事,一听刘瑾提的这两条杨凌都大表赞同,还予以补充完善,顿时来了兴致,他提起笔来认真记下,把这当成自已柄国后发布的头两道新政。
*************************************************************************************************************************************
正德初做皇帝,还有些认真劲儿,可是那些奏折写的又臭又长,内容又实在枯噪无味,批了一会儿便不耐烦,叫刘瑾陪着他去逗弄小猴儿去了。
杨凌独自走出乾清宫,立在宫门下停了一会儿。现在御马监的四卫人马已调回宫中,他已不必再常留宫中了,可是方才回来皇上还没有要他离开的意思,他也没找到机会开口。
想想自从领兵进山再到进驻皇宫,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他和幼娘可谓咫尺天涯,同在北京城里,走路也没多少路程,彼此却不得相见,心中实在思念的很。
今日回不去,再过两天也该能回去了,那小丫头想我了么?也不知她瘦了没有。杨凌想着那娇俏可爱的小妮子,身子里不禁一阵燥热,恨不得立刻飞奔回去,把那娇滴滴知情识趣的小娘子搂在怀中恣意亲热一番。
他正情思旖ni的望着院中的青藤发呆,一位文官走进宫来,瞧见他站在宫门前发怔,便逡巡着凑了过来,那人望了他一眼,橘皮般的老脸堆满了谦卑的笑容,拱手施礼道:“这位可是威武伯杨大人?啊哈,果然是杨大人”。
杨凌愣了愣神儿,扭头见是个有几分面熟的文官,这人年纪怕不有七十岁了,补服上绣着一只锦鸡,感情是位二品大员,杨凌忙拱手道:“下官失礼,大人是”。
那老大人呵呵笑道:“老夫吏部侍郎焦芳”。
杨凌忙道:“原来是焦大人,焦大人这是想去见皇上么?”
*****************************************************************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快速投票点这里
没叹了口气,撇下这事儿不谈,先就那份奏折道:“皇上,这件折子应该交三位大学士好好议一议,这稻米既然抗虫耐旱可以增产,与大明百姓十分有利,应交发地方试种,若真有奇效,便广而推之,百姓受惠,谁会不感念皇上恩德?”
他见正德听了不是很在意,不由灵机一动,说道:“若这稻米真的好用,那便是皇上慧眼识珍了,介时臣请以皇上年号命名,称之为‘正德米’,那么千秋万世,人们都会记得皇上了”。
这样一说,正德帝果然大起兴趣,他高兴地道:“杨卿说的有理,那就这样,着当地官僚士绅试种,每家不得少于两亩,一旦果然优良,便予推广”,他匆匆扯过那折子,把批复写在上面,立即唤过门旁小太监道:“马上送与大学士们阅办”。
这件事一下子触发了杨凌的心思,记得在鸡鸣驿时韩林曾经拿回几只蕃薯,北方人都以为稀罕物,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这水稻效果到底如何,恐怕要后年才知道。
蕃薯等物自已可是知道一定多产的,刘瑾圈了皇庄虽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我能让皇帝答应在皇庄内广种此物,等人人都知道了它的好处,百姓处然积极种值,京师是天下根本所在,这里的百姓广种这种粮食,不消几年就可传遍天下了。
杨凌越想越是兴奋,正算盘着如何开口,刘瑾已笑道:“杨大人,你的军队常驻京城,咱们就可以时常在陛下面前相见了。呵呵,方才杨芳、王鏊两人拿了信阳水患的折子来见皇上,听说皇上要圈皇庄让你驻扎京城,还谗言阻止呢”。
杨凌知道这是刘瑾向自已示好,不过一听信阳大水的事还有人在上折子,不禁吓了一跳,这都多少天了,朝廷还不处理,若真的饿死了人,岂不是逼得百姓造反吗?他连忙追问道:“怎么信阳大灾还没发下赈粮么?”
正德皇帝道:“刘大学士已下令调拨钱粮赈济地方了,可是他们得寸进尺,还想要朕再免信阳三年钱粮,这水患嘛,是一时之患,大水退了便没事了,何必要免三年钱粮?我方才险些被他们哭天抹泪的给骗了,幸亏刘瑾提醒,才没上了他们的当”。
杨凌觉得有些不妥,说道:“皇上,河南多灾多难,百姓大多手无余粮,这赈济只是解决他们一时温饱。况且大水之后必有瘟疫,百姓纵有些积蓄的也禁不起折腾,若是能减免一些钱粮,让百姓有个盼头,休养生息,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呀”。
刘瑾脸上有些挂不住,说道:“杨大人宅心仁厚,怜惜百姓,可是损害朝廷、买好地方的官员实在不少,这个例子一开,以后不知要有多少官员藉口灾荒要皇上免这个免那个,那朝廷岂不是入不敷出了?”
正德一听点头道:“不错不错,刘瑾说的有道理,我看他们说得过于夸张,一场水患便哀鸿千里么?不能纵容了他们”。
刘瑾又道:“朝廷盘查地方钱粮从来没个定规、查的也不仔细,他们府库中纵有钱粮,也常向朝廷哭穷。皇上年幼,可不能让臣子们蒙蔽了,老奴建议皇上定下规矩,每年都要派人巡查地方钱粮收入,自已心里有本帐,才不会被骗了”。
杨凌惊讶地望了他一眼,想不到这不学无术、只知害人的刘瑾居然还有这番见地,后世通讯发达、制度健全,还有审计机关年年审计地方呢,这时的大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若不加强对地方的财政管理,的确不利于朝廷。
不过这件好事若是委派内官的太监们去执行,只怕他们还是讨好皇帝、中饱私囊的居多,那时出现一堆张剥皮、李剥皮,好事也变了坏事。杨凌忙补充道:“这主意甚好,这对加强朝廷的控制和岁入大有好处,皇上应该着户部定下规矩,由他们每年派员予以执行。”
刘瑾得他赞同,顿时满面红光,他这时还没想过要从中捞什么好处,只是想在皇上面前卖弄一下本领,杨凌是天子近臣、威武伯爷、看过的诗书比他这只识得几个大字的人不知强了多少倍,杨凌能赞成他的看法,刘瑾顿觉自已不止会侍候人,还是有点真本事的。
他一时高兴,立即又侃侃而谈道:“奴才还以为,杨芳、王鏊如此为信阳尽心竭力,是因为他们是信阳籍官员,所以偏袒乡里,朝中官员尚且如此,地方官员则更为不堪了,为了防止裙带关系和亲人受贿,全国地方官员不应在本省任职,同样的道理,漕运御史不能由江南人担任。”
杨凌眉毛跳了跳,心道:这刘瑾自已不是好人,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别人都想的如此不堪,他当天下的官儿都是营私舞弊之徒么?但是转念一想,这种方法从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防止循私。
杨凌便道:“刘公公说的甚有道理,不过天下才子学士大多集中出于几个地方,如果举国官员皆不准在本省任职,那好多官员就不好安排了,不如规定富裕省份的官员为避嫌疑,不得在本省任职,这样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大一些。”
正德登基后,正想不出什么卓见可以发布诏书以显示新帝的本事,一听刘瑾提的这两条杨凌都大表赞同,还予以补充完善,顿时来了兴致,他提起笔来认真记下,把这当成自已柄国后发布的头两道新政。
*************************************************************************************************************************************
正德初做皇帝,还有些认真劲儿,可是那些奏折写的又臭又长,内容又实在枯噪无味,批了一会儿便不耐烦,叫刘瑾陪着他去逗弄小猴儿去了。
杨凌独自走出乾清宫,立在宫门下停了一会儿。现在御马监的四卫人马已调回宫中,他已不必再常留宫中了,可是方才回来皇上还没有要他离开的意思,他也没找到机会开口。
想想自从领兵进山再到进驻皇宫,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他和幼娘可谓咫尺天涯,同在北京城里,走路也没多少路程,彼此却不得相见,心中实在思念的很。
今日回不去,再过两天也该能回去了,那小丫头想我了么?也不知她瘦了没有。杨凌想着那娇俏可爱的小妮子,身子里不禁一阵燥热,恨不得立刻飞奔回去,把那娇滴滴知情识趣的小娘子搂在怀中恣意亲热一番。
他正情思旖ni的望着院中的青藤发呆,一位文官走进宫来,瞧见他站在宫门前发怔,便逡巡着凑了过来,那人望了他一眼,橘皮般的老脸堆满了谦卑的笑容,拱手施礼道:“这位可是威武伯杨大人?啊哈,果然是杨大人”。
杨凌愣了愣神儿,扭头见是个有几分面熟的文官,这人年纪怕不有七十岁了,补服上绣着一只锦鸡,感情是位二品大员,杨凌忙拱手道:“下官失礼,大人是”。
那老大人呵呵笑道:“老夫吏部侍郎焦芳”。
杨凌忙道:“原来是焦大人,焦大人这是想去见皇上么?”
*****************************************************************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快速投票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