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作咸》译文 (2/2)
笔趣阁 www.biquge2.com,丫还是女生的!气煞我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江苏淮扬一带出产的盐,又重又黑,其他地方出产的盐则是又轻又白。从重量上比较,淮扬盐场的盐,一升重约十两,而广东、浙江、长芦盐场的盐就只有六七两重。蓬草盐的来源不太可靠,蓬草有时好几年来一次,也有时一个月就来好几次,因此不能经常指望它。
盐遇到水后就会溶解,遇到风后就会流盐卤,碰上火却愈发坚硬。储藏盐不必用仓库。盐的特性是怕风吹但不怕地湿,只要在地上铺三寸来厚的稻草秆,任凭地势低湿也没有什么妨害的。如果周围再用砖砌上,缝隙用泥封堵上,上面盖上一尺多厚的茅草,这样即使放置一百年也不会发生变质。
池盐
【原文】
凡池盐,宇内有二,一出宁夏,供食边镇;一出山西解池①,供晋、豫诸郡县。解池界安邑、猗氏、临晋之间,其池外有城堞,周遭禁御。池水深聚处,其色绿沉。土人种盐者,池旁耕地为畦垄,引清水入所耕畦中,忌浊水,掺入即淤淀盐脉。
凡引水种盐,春间即为之,久则水成赤色。待夏秋之交,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即古志所谓大盐②也。以海水煎者细碎,而此成粒颗,故得大名。其盐凝结之后,扫起即成食味。种盐之人,积扫一石交官,得钱数十文而已。其海丰、深州③引海水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藉南风则大异也。
【注释】
①山西解池:在今山西运城市之南。
②古志所谓大盐:大盐初见于众《史记.货殖列传》之唐司马贞“索隐”:“河东大盐。”河东即山西。
③海丰、深州:海丰即今广东海丰县。深州疑指海丰之一地,非今河北省之深州也。
【译文】
我国有两个池盐产地,一处是在宁夏,出产的食盐供边远地区食用;另一处是山西解池,出产的食盐供山西、河南各郡县食用。解池位于河南安邑、猗氏和临晋之间,它的四周筑有城墙用来防卫保护盐池。池水深的地方,水呈现为深绿色。当地制盐的人,在池旁耕地耕成畦垄,把池内清水引入畦垄之中。但是要注意提防浊水流入,否则就将造成泥沙淤积盐脉。
每到春季就要开始引池水制盐,时间太晚了水就会变成红色。等到夏秋之交南风劲吹的时候,一夜之间就能凝结成盐,这种盐名叫“颗盐”,也就是古书上所说的“大盐”。因为海水煎炼的盐细碎,而池盐则成颗粒状,所以得到了“大盐”的称号。池盐一经凝结成形后就可扫起供人食用。制盐的人,制成一石盐上交给官府,也不过只得几十文铜钱而已。在海丰和深州地区,把海水引入池内晒成的盐,凝结后扫起就可食用了,而不需再煎炼加工,这一点和池盐是一样的。但成盐的时间,以及它不需依靠南风吹这两点,就跟池盐大不相同了。
井盐
【原文】
凡滇、蜀两省远离海滨,舟车艰通,形势高上,其成脉即蕴藏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远者,多可造井取盐。盐井周围不过数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余,深必十丈以外乃得卤性①,故造井功费甚难。
其器冶铁锥,如碓嘴形,其尖使极刚利,向石上舂凿成孔。其身破竹缠绳,夹悬此锥。每舂深入数尺,则又以竹接其身使引而长。初入丈许,或以足踏碓梢,如舂米形。太深则用手捧持顿下。所舂石成碎粉,随以长竹接引,悬铁盏挖之而上。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
盖井中空阅,则卤气游散,不克结盐故也。井及泉后,择美竹长丈者,凿净其中节,留底不去②。其喉下安消息③,吸水入筒,用长縆④系竹沉下,其中水满。井上悬桔槔、辘轳诸具,制盘驾牛。牛拽盘转,辘轳绞缏,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只用中釜⑤,不用牢盆),顷刻结盐,色成至白。
西川有火井⑥,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也。
凡川、滇盐井逃课掩盖至易,不可穷诘。
【注释】
①卤性:盐层。
②留底不去:此长竹的最后一节不凿透。
③其喉下安消息:在最后一节的上部,安装阀门。
④长縆(ɡēnɡ):长绳。
⑤中釜:中号的锅。牢盆则太大了。
⑥火井:即今之天然气井。
【译文】
云南和四川两省,离海滨距离很远,交通也不便利,地势又很高,因此那两个省的盐就蕴藏在当地的地下。在四川离河不远的石山上,大多都可以凿井取盐。盐井的圆周不过几寸,盐井的上口用一个小盂便能盖上,而盐井的深度必须要达到十丈(三十多米深)以上,才能到盐卤水层,因此凿井的代价很大,要花费很长时间,也很艰难。
凿井的工具,使用的是铁锥,铁锥的形状很像碓嘴,要把铁锥的尖端做得非常坚固锋利,才能用它在石上冲凿成孔。铁锥的锥身是用破开两半的竹片夹住,再用绳缠紧做成的。每凿进数尺深,就要用竹竿子把它接上以增加它的身长。起初的这一丈多深,可以用脚踏碓梢,就像舂米那样。再深一些就用两手将铁锥举高然后再用力夯下去,这可能把石头舂得粉碎,随后把长竹接在一起再捆上铁勺,把碎石挖出来。打一眼深井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而打一眼浅井一个多月就能够成功了。如果井眼凿的过大,卤气就会游散,以致不能凝结成盐。当盐井凿到卤水层能打出水后,挑选一根长约一丈的好竹子,将竹内的节都凿穿,只保留最底下的一节,并在竹节的下端安一个吸水的单向阀门以便汲取盐水入筒。用长绳拴上这根竹筒,将它沉到井底之下,竹筒内就会汲满了盐水。井上安装桔槔或辘轳等提水工具。操作方法是套上牛,用牛拉动转盘而带动辘轳绞绳把盐水汲上来。然后将卤水倒进锅里煎炼(只用中等大小的锅,而不用牢盆),很快就能凝结成雪白的盐了。
四川西部地区有一种火井,非常奇妙,火井里居然全都是冷水,完全没有一点热气。但是,把长长的竹子劈开去掉竹节,再拼合起来用漆布缠紧,将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用曲管对准锅脐,把卤水接到锅里,只见热烘烘的,卤水很快就沸腾起来了。可是打开竹筒一看,却没有一点烧焦的痕迹。看不见火的形象而起到了火的作用,这真是人世间的一大奇事啊!
四川、云南两省的盐井,很容易逃避官税,难以追查。
末盐
【原文】
凡地碱煎盐,除并州①末盐外,长芦分司②地土人,亦有刮削煎成者,带杂黑色,味不甚佳。
【注释】
①并州:今山西中部,太原一带。有土盐。
②长芦分司:明代在长芦(今河北境内)设盐运使,并于沧州、青州设二分司。
【译文】
用地碱煎熬的盐,除了并州的粉末盐之外,家住河北沿渤海湾一带的人们,也经常刮取地碱熬盐,但是这种盐含有杂质,颜色比较黑,味道也不太好。
崖盐
【原文】
凡西省阶、凤①等州邑,海井交穷②。其岩穴自生盐,色如红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炼。
【注释】
①阶、凤:阶州,今甘肃武都;凤州,今陕西凤县。
②海井交穷:海盐、井盐都没有。
【译文】
陕西省的阶州、凤县等地区,既没有海盐又没有井盐,但是当地的岩洞里却出产食盐,看上去很像红土块儿,任凭人们刮取食用,而不必通过煎炼。
【评析】
《《天工开物.上篇》里,对食品加工有很生动的记录,包括了制糖、制盐、制油、制酒。这几种之中,盐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中国菜之所以能扬名世界,跟调味料的运用脱离不了关系。我国对盐的掌握很早就开始了,周朝还设有“盐人”这种官职专门负责制盐的事。可见我国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开始用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盐的种类更多、制造技术更为专门,于是宋应星在本篇中仔细解说了盐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
江苏淮扬一带出产的盐,又重又黑,其他地方出产的盐则是又轻又白。从重量上比较,淮扬盐场的盐,一升重约十两,而广东、浙江、长芦盐场的盐就只有六七两重。蓬草盐的来源不太可靠,蓬草有时好几年来一次,也有时一个月就来好几次,因此不能经常指望它。
盐遇到水后就会溶解,遇到风后就会流盐卤,碰上火却愈发坚硬。储藏盐不必用仓库。盐的特性是怕风吹但不怕地湿,只要在地上铺三寸来厚的稻草秆,任凭地势低湿也没有什么妨害的。如果周围再用砖砌上,缝隙用泥封堵上,上面盖上一尺多厚的茅草,这样即使放置一百年也不会发生变质。
池盐
【原文】
凡池盐,宇内有二,一出宁夏,供食边镇;一出山西解池①,供晋、豫诸郡县。解池界安邑、猗氏、临晋之间,其池外有城堞,周遭禁御。池水深聚处,其色绿沉。土人种盐者,池旁耕地为畦垄,引清水入所耕畦中,忌浊水,掺入即淤淀盐脉。
凡引水种盐,春间即为之,久则水成赤色。待夏秋之交,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即古志所谓大盐②也。以海水煎者细碎,而此成粒颗,故得大名。其盐凝结之后,扫起即成食味。种盐之人,积扫一石交官,得钱数十文而已。其海丰、深州③引海水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藉南风则大异也。
【注释】
①山西解池:在今山西运城市之南。
②古志所谓大盐:大盐初见于众《史记.货殖列传》之唐司马贞“索隐”:“河东大盐。”河东即山西。
③海丰、深州:海丰即今广东海丰县。深州疑指海丰之一地,非今河北省之深州也。
【译文】
我国有两个池盐产地,一处是在宁夏,出产的食盐供边远地区食用;另一处是山西解池,出产的食盐供山西、河南各郡县食用。解池位于河南安邑、猗氏和临晋之间,它的四周筑有城墙用来防卫保护盐池。池水深的地方,水呈现为深绿色。当地制盐的人,在池旁耕地耕成畦垄,把池内清水引入畦垄之中。但是要注意提防浊水流入,否则就将造成泥沙淤积盐脉。
每到春季就要开始引池水制盐,时间太晚了水就会变成红色。等到夏秋之交南风劲吹的时候,一夜之间就能凝结成盐,这种盐名叫“颗盐”,也就是古书上所说的“大盐”。因为海水煎炼的盐细碎,而池盐则成颗粒状,所以得到了“大盐”的称号。池盐一经凝结成形后就可扫起供人食用。制盐的人,制成一石盐上交给官府,也不过只得几十文铜钱而已。在海丰和深州地区,把海水引入池内晒成的盐,凝结后扫起就可食用了,而不需再煎炼加工,这一点和池盐是一样的。但成盐的时间,以及它不需依靠南风吹这两点,就跟池盐大不相同了。
井盐
【原文】
凡滇、蜀两省远离海滨,舟车艰通,形势高上,其成脉即蕴藏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远者,多可造井取盐。盐井周围不过数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余,深必十丈以外乃得卤性①,故造井功费甚难。
其器冶铁锥,如碓嘴形,其尖使极刚利,向石上舂凿成孔。其身破竹缠绳,夹悬此锥。每舂深入数尺,则又以竹接其身使引而长。初入丈许,或以足踏碓梢,如舂米形。太深则用手捧持顿下。所舂石成碎粉,随以长竹接引,悬铁盏挖之而上。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
盖井中空阅,则卤气游散,不克结盐故也。井及泉后,择美竹长丈者,凿净其中节,留底不去②。其喉下安消息③,吸水入筒,用长縆④系竹沉下,其中水满。井上悬桔槔、辘轳诸具,制盘驾牛。牛拽盘转,辘轳绞缏,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只用中釜⑤,不用牢盆),顷刻结盐,色成至白。
西川有火井⑥,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也。
凡川、滇盐井逃课掩盖至易,不可穷诘。
【注释】
①卤性:盐层。
②留底不去:此长竹的最后一节不凿透。
③其喉下安消息:在最后一节的上部,安装阀门。
④长縆(ɡēnɡ):长绳。
⑤中釜:中号的锅。牢盆则太大了。
⑥火井:即今之天然气井。
【译文】
云南和四川两省,离海滨距离很远,交通也不便利,地势又很高,因此那两个省的盐就蕴藏在当地的地下。在四川离河不远的石山上,大多都可以凿井取盐。盐井的圆周不过几寸,盐井的上口用一个小盂便能盖上,而盐井的深度必须要达到十丈(三十多米深)以上,才能到盐卤水层,因此凿井的代价很大,要花费很长时间,也很艰难。
凿井的工具,使用的是铁锥,铁锥的形状很像碓嘴,要把铁锥的尖端做得非常坚固锋利,才能用它在石上冲凿成孔。铁锥的锥身是用破开两半的竹片夹住,再用绳缠紧做成的。每凿进数尺深,就要用竹竿子把它接上以增加它的身长。起初的这一丈多深,可以用脚踏碓梢,就像舂米那样。再深一些就用两手将铁锥举高然后再用力夯下去,这可能把石头舂得粉碎,随后把长竹接在一起再捆上铁勺,把碎石挖出来。打一眼深井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而打一眼浅井一个多月就能够成功了。如果井眼凿的过大,卤气就会游散,以致不能凝结成盐。当盐井凿到卤水层能打出水后,挑选一根长约一丈的好竹子,将竹内的节都凿穿,只保留最底下的一节,并在竹节的下端安一个吸水的单向阀门以便汲取盐水入筒。用长绳拴上这根竹筒,将它沉到井底之下,竹筒内就会汲满了盐水。井上安装桔槔或辘轳等提水工具。操作方法是套上牛,用牛拉动转盘而带动辘轳绞绳把盐水汲上来。然后将卤水倒进锅里煎炼(只用中等大小的锅,而不用牢盆),很快就能凝结成雪白的盐了。
四川西部地区有一种火井,非常奇妙,火井里居然全都是冷水,完全没有一点热气。但是,把长长的竹子劈开去掉竹节,再拼合起来用漆布缠紧,将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用曲管对准锅脐,把卤水接到锅里,只见热烘烘的,卤水很快就沸腾起来了。可是打开竹筒一看,却没有一点烧焦的痕迹。看不见火的形象而起到了火的作用,这真是人世间的一大奇事啊!
四川、云南两省的盐井,很容易逃避官税,难以追查。
末盐
【原文】
凡地碱煎盐,除并州①末盐外,长芦分司②地土人,亦有刮削煎成者,带杂黑色,味不甚佳。
【注释】
①并州:今山西中部,太原一带。有土盐。
②长芦分司:明代在长芦(今河北境内)设盐运使,并于沧州、青州设二分司。
【译文】
用地碱煎熬的盐,除了并州的粉末盐之外,家住河北沿渤海湾一带的人们,也经常刮取地碱熬盐,但是这种盐含有杂质,颜色比较黑,味道也不太好。
崖盐
【原文】
凡西省阶、凤①等州邑,海井交穷②。其岩穴自生盐,色如红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炼。
【注释】
①阶、凤:阶州,今甘肃武都;凤州,今陕西凤县。
②海井交穷:海盐、井盐都没有。
【译文】
陕西省的阶州、凤县等地区,既没有海盐又没有井盐,但是当地的岩洞里却出产食盐,看上去很像红土块儿,任凭人们刮取食用,而不必通过煎炼。
【评析】
《《天工开物.上篇》里,对食品加工有很生动的记录,包括了制糖、制盐、制油、制酒。这几种之中,盐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中国菜之所以能扬名世界,跟调味料的运用脱离不了关系。我国对盐的掌握很早就开始了,周朝还设有“盐人”这种官职专门负责制盐的事。可见我国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开始用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盐的种类更多、制造技术更为专门,于是宋应星在本篇中仔细解说了盐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