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南北杂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么小小的精致的一个物什,用手指轻轻滑开盖子,内里又另有乾坤,着实精妙啊!
如此轻便之物,造价又低,又能给人指明方向,若是果真大批量生产……
“陛下,此物怕是不能轻易示人。”当即有人反对道。
“此乃利器也!”
“司南一物,自古有之,王公大臣所用,如何能让如此利器流入民间?”
“……”
皇帝听了,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拿了唐俭那一份文书出来,给他们看。
唐俭这一份文书上面写的什么呢,讲起来也是有几分复杂。
唐大人这段时间在河西走廊也没闲着,经常来往于敦煌城与常乐县之间,尝与胡人以及当地一些有识之士交谈,又从罗用那里拿了许多现成的,最后组织组织,便成了这样一份文书。
这份文书,与其说它是一份文书,倒不如说是一篇论文。
文中涉及西域各国以及他们的现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皆有涉及,甚至还画了几张简图。
不过这篇文书中所讲诉的重点,还是宗教,其中便以佛教和伊/斯兰教为主。
西域诸国多信佛教,千里佛国,佛风浓郁。虽然其中也有不少其他宗教,但是大唐的佛教,与西域的佛教,还有天竺的佛教串联在一起,便是一个大佛教圈,这是一个无形的宗教文化防御圈,肉眼看不到,但是极其重要。
在遥远的西域,还有一个伊/斯兰教,近年阿拉伯半岛已经实现了统一,眼下正在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伊/斯兰教是一个政权与教义分得不甚清晰的宗教,具有很强的侵略性和排他性,眼下他们的国家又是处在一个不断膨胀壮大的阶段,不得不防。
最后唐俭又说,不管有没有伊/斯兰教,唐作为一个佛教兴盛国家,在眼下佛教在到处都很兴盛的时候,就应该争取占据宗教高地,让这股宗教力量,成为一股强而有力的拥唐力量。
纵观眼下形势,西有大食这个冉冉升起的帝国,南有吐蕃,松赞干布现在还这般年轻,便已有所成就。北有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那些可都是不好啃的硬骨头。
在这样的大局势下,小小一个高昌国又有什么要紧呢。
眼下正是应该要拉拢佛教势力的时候,大可不必为了那高昌国,令大唐政权与众多佛教徒生出间隙。
这样一篇放眼天下的论文,直接就把一些大臣给看晕了。
不免要在心中暗叹,唐俭这个人的胸怀与眼界,确实不是寻常人能比。
被唐俭这么一说,那高昌国完全可以不用打了,正好那麴智胜现如今就在长安城,整日说要与天可汗献宝,那要不然……
“依我看,这高昌国就算打下来了,也没有太大意义。”有一个大臣这时候就说了。
从河西走廊去往高昌国,还隔着大片荒滩,唐之国力若是强盛,他一个高昌小国自然也不敢造次,唐之国力若是不强,那样一个地方,就算打下来,根本也守不住,即便是派遣了文臣武将去到那个地方,最后这些人也很有可能占据地利自立为王,过个几年,便又是一个新政权。
为了这样一个国家,值当耗费那么多的粮草军饷,用那么多大唐士卒的性命去填?
不过就算不打高昌,那突厥肯定还是要打,眼下高昌国既然有意降唐,那便收了吧,然后再与高昌国合力去打突厥。
想来想去,还是这样的做法对国家最是有利。
待到诸位大臣散去之后,李世民却并不着急离开,而是依旧坐在原处,捧起唐俭那一份文书细看。
唐俭此人确有才干,纵观朝堂上下,怕是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这样一份文书,虽说是人才济济,但总归各有所长,有些人擅长打仗,有些人擅长治国之道,真正能够做到放眼天下的,确实也是寥寥无几。
这位后来名传千古的大唐帝王,他这时候已经不是很在意高昌国的事情了,天下之大,他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又何必钻了牛角尖,与那小小的高昌国死磕,既显得他不够仁慈,又显得他不够大度。
高昌既要降唐,那便收了吧,倒是可以趁着这次机会好好打一打那些突厥人,既能灭了突厥威势,也能让西域那些小国看看大唐的强盛。
么小小的精致的一个物什,用手指轻轻滑开盖子,内里又另有乾坤,着实精妙啊!
如此轻便之物,造价又低,又能给人指明方向,若是果真大批量生产……
“陛下,此物怕是不能轻易示人。”当即有人反对道。
“此乃利器也!”
“司南一物,自古有之,王公大臣所用,如何能让如此利器流入民间?”
“……”
皇帝听了,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拿了唐俭那一份文书出来,给他们看。
唐俭这一份文书上面写的什么呢,讲起来也是有几分复杂。
唐大人这段时间在河西走廊也没闲着,经常来往于敦煌城与常乐县之间,尝与胡人以及当地一些有识之士交谈,又从罗用那里拿了许多现成的,最后组织组织,便成了这样一份文书。
这份文书,与其说它是一份文书,倒不如说是一篇论文。
文中涉及西域各国以及他们的现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皆有涉及,甚至还画了几张简图。
不过这篇文书中所讲诉的重点,还是宗教,其中便以佛教和伊/斯兰教为主。
西域诸国多信佛教,千里佛国,佛风浓郁。虽然其中也有不少其他宗教,但是大唐的佛教,与西域的佛教,还有天竺的佛教串联在一起,便是一个大佛教圈,这是一个无形的宗教文化防御圈,肉眼看不到,但是极其重要。
在遥远的西域,还有一个伊/斯兰教,近年阿拉伯半岛已经实现了统一,眼下正在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伊/斯兰教是一个政权与教义分得不甚清晰的宗教,具有很强的侵略性和排他性,眼下他们的国家又是处在一个不断膨胀壮大的阶段,不得不防。
最后唐俭又说,不管有没有伊/斯兰教,唐作为一个佛教兴盛国家,在眼下佛教在到处都很兴盛的时候,就应该争取占据宗教高地,让这股宗教力量,成为一股强而有力的拥唐力量。
纵观眼下形势,西有大食这个冉冉升起的帝国,南有吐蕃,松赞干布现在还这般年轻,便已有所成就。北有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那些可都是不好啃的硬骨头。
在这样的大局势下,小小一个高昌国又有什么要紧呢。
眼下正是应该要拉拢佛教势力的时候,大可不必为了那高昌国,令大唐政权与众多佛教徒生出间隙。
这样一篇放眼天下的论文,直接就把一些大臣给看晕了。
不免要在心中暗叹,唐俭这个人的胸怀与眼界,确实不是寻常人能比。
被唐俭这么一说,那高昌国完全可以不用打了,正好那麴智胜现如今就在长安城,整日说要与天可汗献宝,那要不然……
“依我看,这高昌国就算打下来了,也没有太大意义。”有一个大臣这时候就说了。
从河西走廊去往高昌国,还隔着大片荒滩,唐之国力若是强盛,他一个高昌小国自然也不敢造次,唐之国力若是不强,那样一个地方,就算打下来,根本也守不住,即便是派遣了文臣武将去到那个地方,最后这些人也很有可能占据地利自立为王,过个几年,便又是一个新政权。
为了这样一个国家,值当耗费那么多的粮草军饷,用那么多大唐士卒的性命去填?
不过就算不打高昌,那突厥肯定还是要打,眼下高昌国既然有意降唐,那便收了吧,然后再与高昌国合力去打突厥。
想来想去,还是这样的做法对国家最是有利。
待到诸位大臣散去之后,李世民却并不着急离开,而是依旧坐在原处,捧起唐俭那一份文书细看。
唐俭此人确有才干,纵观朝堂上下,怕是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这样一份文书,虽说是人才济济,但总归各有所长,有些人擅长打仗,有些人擅长治国之道,真正能够做到放眼天下的,确实也是寥寥无几。
这位后来名传千古的大唐帝王,他这时候已经不是很在意高昌国的事情了,天下之大,他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又何必钻了牛角尖,与那小小的高昌国死磕,既显得他不够仁慈,又显得他不够大度。
高昌既要降唐,那便收了吧,倒是可以趁着这次机会好好打一打那些突厥人,既能灭了突厥威势,也能让西域那些小国看看大唐的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