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地球纪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刻那台外星装置的真实运动形式应该和画面之中所呈现的相差不多。”
“那么……船长。您可以理解这些影像之中所传递的信息吗?”叶落幽幽问道。
卫风点了点头,说道:“我可以理解。它开始了自我旋转这件事情传达了两个信息。一,它的技术含量并没有我们之前所推测的那么高。二,我们仍旧有机会捕获它。”
“是的。”叶落回答道,“只要将它最重的部分拆卸掉,我们就可以获取到它其余的仪器。”
“那可是一颗黑洞啊……一颗几乎可以肯定是由人工制造出来的微型黑洞。”卫风感叹道,“我们人类文明虽然也有了在实验室之中制造微型黑洞的能力,但它们存在的时间只能以普朗克时间长度来计算。如果可以获取到这颗微型黑洞,它一定对我们人类文明的科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可惜,它太重了,我们没有捕捉到它的能力,只有忍痛将其抛弃掉,然后获取它其余部位的仪器了。”
卫风看到那台仪器旋转的画面就得出了那里面存在一颗黑洞的结论,这看似十分的没有条理,但这个结论却是经过了严密的逻辑思考得出来的。
有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质量越大,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就越难以改变。所以,如果这台仪器的密度真的像是推测之中那样大的话,那么四枚推进器的推动应该不会改变它的任何运动状态,它之前是什么样,现在也会是什么样。它之前没有自转,现在也不会有自转。
但是它现在有了自转了,而且是围绕着它构造的某一部分开始自转的。这就意味着,它的其余构造部分质量其实是很低的,那五百万吨质量下限之中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到了它的自转点之上,同时,那个自转点和这台外星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确定了这台装置只能在不改变距离的情况之下运动。
而不改变距离的运动状态是什么运动?很显然就是圆周运动。现在,这台外星装置围绕着自转点所进行的疯狂旋转很显然也是圆周运动。
只有确定了这一点,它此刻的运动状态才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而根据此刻这台外星装置出现运动的的部位进行排除,可以得出那个自转点的体积上限。由质量下限除以体积上限就可以得出那个重物的密度下限。这是很简单的一个计算过程,仅仅心算了一下,卫风就得出了运算结果:它的密度下限为十吨每立方厘米。这已经是一颗典型白矮星密度的十倍了,却又远远达不到中子星物质的密度。
而这个密度仅仅是它的密度下限而已,依据总质量和体积的变化,它的真实密度可能是这个数字的许多倍。
而……白矮星和中子星物质在离开星体,失去了庞大重力的束缚之后是无法维持这样致密的存在状态的。当然,在这里并不能排除由未知科技维系存在状态的可能,但卫风可以肯定,那种技术手段一定十分高超,甚至比此刻的人类文明先进数万年都不一定。
由超级科技维系的致密状态物质是一个可能,另一种可能则是不需要超级科技维系的致密状态。而不需要超级科技维系的致密状态只有黑洞。很显然,一颗相当于太阳质量的黑洞是黑洞,一颗质量一千吨的黑洞仍旧是黑洞,它不像是白矮星和中子星那样,一颗太阳质量的白矮星是白矮星,一块质量一千吨的白矮星物质就会化作普通物质。
那么核心重物到底是什么就化成了一个概率问题,一个可能是,那个重物是由先进科技维系的致密存在状态,另一个可能是,它是一颗微型黑洞。而微型黑洞的科技含量要比白矮星或者中子星物质的科技含量低上许多。
而依据对这台外星装置的初步观测,比如通过那些裸露的管线,电缆,通道之类的东西来看的话,它似乎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技术含量。这也就意味着“超级科技”这个可能的概率极低,微型黑洞的概率就相应的极高。
所以,在看到这台外星装置在四枚推进器的推动之下开始了疯狂的旋转之后,卫风立刻就得出了“一,它的技术含量并没有我们之前所推测的那么高。二,我们仍旧有机会捕获它”这两个结论,并且认为它其中有着一颗微型黑洞。
很显然的,只要想办法将那颗黑洞扔掉,卫风就可以将这台外星装置捕获到自己手中了。(未完待续)
刻那台外星装置的真实运动形式应该和画面之中所呈现的相差不多。”
“那么……船长。您可以理解这些影像之中所传递的信息吗?”叶落幽幽问道。
卫风点了点头,说道:“我可以理解。它开始了自我旋转这件事情传达了两个信息。一,它的技术含量并没有我们之前所推测的那么高。二,我们仍旧有机会捕获它。”
“是的。”叶落回答道,“只要将它最重的部分拆卸掉,我们就可以获取到它其余的仪器。”
“那可是一颗黑洞啊……一颗几乎可以肯定是由人工制造出来的微型黑洞。”卫风感叹道,“我们人类文明虽然也有了在实验室之中制造微型黑洞的能力,但它们存在的时间只能以普朗克时间长度来计算。如果可以获取到这颗微型黑洞,它一定对我们人类文明的科技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可惜,它太重了,我们没有捕捉到它的能力,只有忍痛将其抛弃掉,然后获取它其余部位的仪器了。”
卫风看到那台仪器旋转的画面就得出了那里面存在一颗黑洞的结论,这看似十分的没有条理,但这个结论却是经过了严密的逻辑思考得出来的。
有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质量越大,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就越难以改变。所以,如果这台仪器的密度真的像是推测之中那样大的话,那么四枚推进器的推动应该不会改变它的任何运动状态,它之前是什么样,现在也会是什么样。它之前没有自转,现在也不会有自转。
但是它现在有了自转了,而且是围绕着它构造的某一部分开始自转的。这就意味着,它的其余构造部分质量其实是很低的,那五百万吨质量下限之中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到了它的自转点之上,同时,那个自转点和这台外星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确定了这台装置只能在不改变距离的情况之下运动。
而不改变距离的运动状态是什么运动?很显然就是圆周运动。现在,这台外星装置围绕着自转点所进行的疯狂旋转很显然也是圆周运动。
只有确定了这一点,它此刻的运动状态才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而根据此刻这台外星装置出现运动的的部位进行排除,可以得出那个自转点的体积上限。由质量下限除以体积上限就可以得出那个重物的密度下限。这是很简单的一个计算过程,仅仅心算了一下,卫风就得出了运算结果:它的密度下限为十吨每立方厘米。这已经是一颗典型白矮星密度的十倍了,却又远远达不到中子星物质的密度。
而这个密度仅仅是它的密度下限而已,依据总质量和体积的变化,它的真实密度可能是这个数字的许多倍。
而……白矮星和中子星物质在离开星体,失去了庞大重力的束缚之后是无法维持这样致密的存在状态的。当然,在这里并不能排除由未知科技维系存在状态的可能,但卫风可以肯定,那种技术手段一定十分高超,甚至比此刻的人类文明先进数万年都不一定。
由超级科技维系的致密状态物质是一个可能,另一种可能则是不需要超级科技维系的致密状态。而不需要超级科技维系的致密状态只有黑洞。很显然,一颗相当于太阳质量的黑洞是黑洞,一颗质量一千吨的黑洞仍旧是黑洞,它不像是白矮星和中子星那样,一颗太阳质量的白矮星是白矮星,一块质量一千吨的白矮星物质就会化作普通物质。
那么核心重物到底是什么就化成了一个概率问题,一个可能是,那个重物是由先进科技维系的致密存在状态,另一个可能是,它是一颗微型黑洞。而微型黑洞的科技含量要比白矮星或者中子星物质的科技含量低上许多。
而依据对这台外星装置的初步观测,比如通过那些裸露的管线,电缆,通道之类的东西来看的话,它似乎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技术含量。这也就意味着“超级科技”这个可能的概率极低,微型黑洞的概率就相应的极高。
所以,在看到这台外星装置在四枚推进器的推动之下开始了疯狂的旋转之后,卫风立刻就得出了“一,它的技术含量并没有我们之前所推测的那么高。二,我们仍旧有机会捕获它”这两个结论,并且认为它其中有着一颗微型黑洞。
很显然的,只要想办法将那颗黑洞扔掉,卫风就可以将这台外星装置捕获到自己手中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