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我要做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昭宣之治,底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稳定的政治局面。
所以,嘴炮放到这里,刘彻也明知的选择了收手。
目前,汉室政府的主要工作方向,还不是打击官僚,惩治苛捐杂税这个工作规模太大,工程量太大,没有足够多的人手,就贸然干这个事情,很可能事情没干好,反倒陷入无休止的政治倾轧,新旧党争。
所以,刘彻选择的是,先把蛋糕做大,让天下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扩大,亩产增加。
但要做这个工作,就要先震慑住官僚们。
最起码,让他们的爪子收敛一些,心肠不要那么黑,让他们有所顾忌,有所底线。
不然,蛋糕做大了,但百姓却吃不到,照样要悲剧!
今天的这个开场嘴炮,就是为了吓唬一下官僚们。
目前来看,应该是有些效果的,但,单纯的恐吓还不够,因为只是恐吓的话,大家可能就是会稍微注意几天,用不了多久,就故态萌发。
所以,还是要有血淋淋的例子来佐证这个嘴炮不是吓人的,就像杀鸡骇猴,立几个典型出来。
“此中大义,朕不能明其中,丞相、御史大夫、廷尉、列侯、两千石下朝后,好好讨论讨论,博士们也不要闲着,仔细考虑考虑,各上书陈奏,朕将亲览,有能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凡有害民者,也不要忌讳,不管涉及到谁,都要查一到底,律法有缪,那就修改律法,政策有误,那就检讨政策!”
这杀气腾腾的话语,让不少人腿肚子都有些抽筋。
刘彻却走回御座,拿着天子剑,抵着地面,道:“朕的训话完了,下面,开始讨论屯垦移民政策!”
许多人这才战战兢兢的起身,想起了今天是朔望朝会,要讨论的是屯垦移民政策。
本来,许多人还打算着,利用这个屯垦政策,给自己捞好处移民开垦的土地,将是以百万亩为单位计算的。
哪怕辽东和新化那边产出不如中国腹心膏腴之地,但最起码,也能抵个下田什么的吧。
自己从里面捞个几百顷甚至千把顷,不是问题吧?
但此刻,大家都没有了这个心思了。
土地虽好,也要命来拿!
倒是列侯们稳坐钓鱼台,屯垦移民政策的补充部分,就是列侯们的将在新的疆土,新化地区获得一块对等封邑的封国。
这样,列侯们就不会参与也没那个心思去搞那些花招了有那个功夫和精力,还不如将自己即将获得的新封邑开发好呢。
这样,即不用承担风险,也不会有亏名节,还能赚上一笔。
这也是刘彻早就计划好的政策,拉列侯功勋阶级,打压文官官僚集团。反过来又利用文官官僚阶级,监督列侯功勋阶级,拉一派打一派,刘彻玩的不亦乐乎。
“汲黯,宣读一下朕拟定的屯垦政策!”刘彻命令着。
有了之前的嘴炮。不管是列侯还是朝臣或者是最善于嘴炮的博士官们。都只能纷纷跪下来,恭听圣谕。
若在以往,他们肯定要出来说点话的。
但如今,却统统当了缩头乌龟,像个好好学生一样,竖着耳朵,乖乖的听着汲黯宣读政策。
汲黯恭敬的捧着一册帛书。走到御阶前。先朝刘彻一拜,再对朝臣一拜,然后,摊开帛书,念起来:“国之大事,唯戎与祀,民之大事,在食与货。民饱食则天下安,货足则社稷固。昔者吴子曰:江山在德不在险,朕意嘉之,心有所与!今朕受命于天,兴王师,伐不臣,收朝鲜之地,出义师,助忠臣,得沧海君之附,拓土三千里,收东北之地,东北之地,虽苦寒无人烟,然,地势平坦,沃野千里,实天赐也,乃令天下无地之民,迁之于辽东、新化、朝鲜,以守土、固疆、开发也。朕思民无有保,众无所庇,恐其难活,乃命有司议定,屯垦军管之政,今久得众智,集朝野之贤,得条文若干,今公之于众,定之于法!”
“其一曰:屯垦军管,各以军制而定,或曰某部,或曰某军,皆以汉军各部各军之名而命之,各部各军,各出士官,以为各屯垦团之校尉、司马,辅佐百姓,开垦土地,少府、大农、有司各道,佐以技术、物资支援!”
这一条念完,周亚夫为首的武将集团和元老勋臣们纷纷叩首,拜道:“谨遵圣意!”
表示他们和军队完全支持和拥护天子的决定,坚决支持天子的举措。
而实际上,这一条对军方非常有利,等于,各个山头,从此都能在辽东、新化和朝鲜获得他们的铁杆支持者。
想想看,譬如细柳营这样的精锐,一旦跟一个有着一万人甚至数万人的屯垦团建立起了稳固的关系,那么,这个屯垦团日后的兵源和青壮,肯定会优先选择进入细柳营服役,而细柳营也能借助在该团的人员,培养起符合他们要求的兵源。
这对一支部队来说,非常重要。
就像二战前,霓虹的师团一样,当一支部队的兵源固定从一个地方获得后,这支部队,也就有了属于他们独有的作战风格和精神面貌。
这一点,三国时代,也有很明显的例子。
虎豹骑、陷阵营、白马义从,基本都是从一个固定的地方获得兵源,训练出来的。
这也是刘彻为汉军量身打造的一个未来发展方向。
至于山头啊军阀啊什么的,不用担心,因为有后续安排。
“其二曰:各屯垦团,皆受命于天子,各授军旗,各屯垦团校尉、司马,早晚两次,需带众于军旗之下,宣誓效忠天子,效忠汉律!”
“诺!”周亚夫等人再拜受命。
这是很正常的安排,屯垦团与军队的关系,固然紧密,但他们与天子的关系,应当更加接近。
“其三曰:各屯垦团,置一丞令,谓之屯丞,以文官充之,秩比四百石,掌各屯垦团之财务、支出、诉讼纠纷,公室告等职!”
“诺!”群臣再拜。
这一条例,也是朝野各方在撕逼无数次后很难得取得的一致意见之一。
屯垦团的军方背景太多了,文官集团必然想要将之民政化,最起码,不能让之完全脱离文官系统。
而军政分离,也是刘彻努力的方向。
“其四曰:屯垦团,以汉律为准绳,除其民兵外,余者诉讼犯法,皆以汉律治之!”
这也是一条有广泛共识的条例。
很简单,让民众以军事化聚集和管理,这是为了初期的开垦和保护,但若以军法作为其内部法律依据,那就要出大事。
总不能老百姓们稍微偷个懒,犯点事,就要掉脑袋吧!
当然,作为准军事化组织,屯垦团,必然有着预备役的民兵,甚至是武装军队保护。这些人,就得以军法来管理了。
“其五曰:屯垦团初期所需之粮食种子耕牛农具,由少府并丞相府贷之,其明年收获后,以粮食冲抵所贷物资。有司各道不得收取子息。此条,张于露布,告之天下,使黎庶明知朕意,有敢推诿、加征、摊派者,御史大夫并廷尉,严惩之。以死罪论!”
众臣再次叩首。这一条的提出,是原本朝会上各方争论不休的焦点。
在过去几次的朔望朝讨论上,各方都觉得,应该收取一定的利息,来作为朝廷付出的收益。
区别只在于,是收取商业利息还是正常利息。
但很明显,天子对此非常不满,做出他的最终决定。
这让不少人心里暗自惋惜。
利息这个东西。可是大杀器!
哪怕是低息,譬如一分息这样的。都能在最后给大家伙带来无数收益。
唬弄百姓可比唬弄天子要容易得多了,很多地方能把一个人头税收上五次,就是明证。
可惜啊,天子毅然断绝了大家的念想。
大家都是摇摇头,无可奈何。
许多人本来是想着,这个事情,天子要是不让俺们捞好处,那俺们就下绊子,扯后腿。
但如今,随着前面四条的宣布,这个扯后腿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军队方面,根本不会鸟文官集团的唧唧歪歪。
或许,各屯垦团的丞令方面能做些文章?有人心里想着。
官僚们就是这样的,统治者们要是不让他们胡作非为,那他们就会想办法,无所不为。
坑皇帝,本来就是文官集团的本能和天赋。
可惜,随后公布的规定,让他们的这个梦想彻底破灭。
“其六曰:屯垦团每岁所获之产出,三成归公,三成上缴,余者四成,各团百姓以其所耕土地产出多寡而分之,归公之三成所得,一为备饥荒灾厄之储备,一为供给军方各部之补给,上缴者,一半充入国库,一半归于内库,以充赋税之失!”
这条规定,让军方的各个山头,都会无比重视屯垦团。
因为,这等于将屯垦团跟军队捆绑了起来。
屯垦团发展的越好,产出越多,军队获得的利益就越多,他们的军费也就越多。
所有人都知道,军队方面是绝对不会让官僚集团来拖他们的后腿的。
谁要敢拖他们后腿,那群丘八绝对敢打上门来。
汉室如今,武人的权力和力量,是远超文官集团的。
文官集团敢坑皇帝,但绝对不敢坑掌握了枪杆子的武将集团。
丘八发起愣来,不管规矩,不要脸面了,谁挡得住?
许多人都只觉得嘴巴有些发苦。
当今天子,对文官的不信任,可见一斑了。
从之前的地方亭长、游缴、廧夫以退役士卒优先到如今的屯垦团政策,武人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可以预计,未来,九卿之中,武将将继续占到一个大的比例。
“真是斯文到底,让我等饱学之士,情何以堪……”博士官们更是羡慕嫉妒恨。
但没办法,汉室政权,目前的属性就是以列侯军功贵族集团为主体的军国主义政权。
这一点,从丞相只能从列侯中产生就可以看出来了。
而列侯,除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外戚宗室外,只能在军功贵族的佼佼者中产生。
当然,刘彻也自知,这个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当军队发现,他们能通过屯垦政策获得利益后,出于人类的本能和政治势力的天性,他们必然想要将屯垦团,变大变强,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而当屯垦团变大变强后,他们又会想要更大更多的屯垦团。
这样,再加上军队本身的属性,军方必然会变成一个鹰派和扩张派的集中营,假以时日,武将集团恐怕,会连一个鸽派都不存在,全是一帮满脑子用汉室的剑为汉室的犁获得更多土地的中二愤青。
这将迫使和激励汉室,不停的对外扩张。
恐怕,要等他们将已知世界的所有能耕种的土地和所有能击败的敌人,统统收入怀中,踩到脚下,他们才会寻思接下来怎么办这个问题。
就像当年的秦帝国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一样。
准确的来说,屯垦军管。本身就是刘彻基于秦的耕战政策的一个变种。
这是一个纯粹为了扩张和侵略而推出来的政策。
只要有这个政策在,屯垦团继续存在,汉军就停不下来,也没人能让他们停下来。
军队通过对屯垦团的支持,获得荣誉、资源、兵源和利益。而屯垦团的民众依赖军队的扩张。获得土地和安全保障,军队不会满足于现有的利益,民众也不会满足,自己就这么点土地。
他们将变成一个恐怖的怪兽。
刘彻活着的时候,或许还能拉住缰绳,让他们安静和冷静。
但刘彻将来要是不在了,这头怪兽就没人能制服了。
不过。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太早了。
怎么栓绳子,制服这头怪兽的问题,还是等到汉室打败了匈奴这个大敌,获得东亚霸主之后再考虑吧。
现在,一切都得为战争让路,为扩张让路。
刘彻很清楚,只有击败匈奴,殖民西域、印度。学习大英帝国,从异族身上吸血。进而获得足够的养分,为汉文明的进化打好基础。
到那个时候,才是思考以后的问题的时候。
而且,目前的情况就是,中国的耕地就这么多,而人口却日益增长。
不想办法多弄点土地来耕种,多弄点资源来喂饱嗷嗷待哺的民众。
那汉政权就要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所以,在犹豫了之后,刘彻还是选择放出这头怪兽。
起码,它现在还不可能反噬汉政权自己。
秦的耕战体系,也是到了它统一天下,无欲无求后才开始腐朽和崩溃的。
而汉室现在能种田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东北的朝鲜、新化、辽东、辽西,南方的三越,西南夷,未来二十年,都能容纳至少五百万人口。
等到这些地方种满了田,汉室也该击败匈奴,拿到西域的霸权,到时候,中亚和南亚地区,广阔的土地,依然能满足汉人的需要。
若是做到这一点了,汉人也就布种天下了。
人口,起码也破亿了。
如此大的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疆域,如此巨大的财富。
那它就只能选择进化了,向更高级的文明工业文明进化。
因为,庞大的疆域,无尽的人口,除了工业化外,没有第二个选择,不能做到,就只能崩溃。
“若是那样,还不能完成工业化,那就只能说明,子孙不肖……”刘彻心里嘀咕着。
至于目前,军国主义化,是唯一的发展方向。
当然了,刘彻也不是没有留下制约的手段。
以考举为代表的文官政治,将来未必就不能跟军队掰腕子,比力量。
而汲黯却没有停顿,继续念下去:“其七曰:屯垦团年限,预定为五年,五年后,屯垦团解散军管,复置亭里、乡县、郡国,各校尉、司马、丞令,转为文职!”
这一条,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补丁,是为了防止那头怪兽长的太快,同时也是为了激励和鼓动军队,想要更多的好处?
那就去抢别人的土地吧!
不管是匈奴人,乌孙人,西域人,印度人,甚至安息人,大秦人,只要你们能抢到对方家里去,占了他们的土地,那,就可以在当地屯垦。
同时,这一个规定,也是为了防止屯垦团最终变成类似明朝的卫所制度一样的腐朽制度。
五年的军管期限,将使得军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将屯垦团的民众变成自己的奴隶的转变。
刘彻可不像朱元璋,会自大的认为,自己的政策,只要制定下去,就能万世不易!
事实上,刘彻决定,他的政策,每五年就要进行一次检讨,每十年,就必须做出针对性的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这也是汉代政治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所谓‘九变复贯,知言之选’‘通其便,使民不倦’‘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代不同法而霸’之类的言论,在汉代政坛是人所共知和认可的真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汉历史上,才会出现一朝天子一朝制,一代皇帝一代法的现象。
几乎每一个皇帝上台,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改革政策。
这一点,历代都很少见!(未完待续。)
昭宣之治,底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稳定的政治局面。
所以,嘴炮放到这里,刘彻也明知的选择了收手。
目前,汉室政府的主要工作方向,还不是打击官僚,惩治苛捐杂税这个工作规模太大,工程量太大,没有足够多的人手,就贸然干这个事情,很可能事情没干好,反倒陷入无休止的政治倾轧,新旧党争。
所以,刘彻选择的是,先把蛋糕做大,让天下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扩大,亩产增加。
但要做这个工作,就要先震慑住官僚们。
最起码,让他们的爪子收敛一些,心肠不要那么黑,让他们有所顾忌,有所底线。
不然,蛋糕做大了,但百姓却吃不到,照样要悲剧!
今天的这个开场嘴炮,就是为了吓唬一下官僚们。
目前来看,应该是有些效果的,但,单纯的恐吓还不够,因为只是恐吓的话,大家可能就是会稍微注意几天,用不了多久,就故态萌发。
所以,还是要有血淋淋的例子来佐证这个嘴炮不是吓人的,就像杀鸡骇猴,立几个典型出来。
“此中大义,朕不能明其中,丞相、御史大夫、廷尉、列侯、两千石下朝后,好好讨论讨论,博士们也不要闲着,仔细考虑考虑,各上书陈奏,朕将亲览,有能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凡有害民者,也不要忌讳,不管涉及到谁,都要查一到底,律法有缪,那就修改律法,政策有误,那就检讨政策!”
这杀气腾腾的话语,让不少人腿肚子都有些抽筋。
刘彻却走回御座,拿着天子剑,抵着地面,道:“朕的训话完了,下面,开始讨论屯垦移民政策!”
许多人这才战战兢兢的起身,想起了今天是朔望朝会,要讨论的是屯垦移民政策。
本来,许多人还打算着,利用这个屯垦政策,给自己捞好处移民开垦的土地,将是以百万亩为单位计算的。
哪怕辽东和新化那边产出不如中国腹心膏腴之地,但最起码,也能抵个下田什么的吧。
自己从里面捞个几百顷甚至千把顷,不是问题吧?
但此刻,大家都没有了这个心思了。
土地虽好,也要命来拿!
倒是列侯们稳坐钓鱼台,屯垦移民政策的补充部分,就是列侯们的将在新的疆土,新化地区获得一块对等封邑的封国。
这样,列侯们就不会参与也没那个心思去搞那些花招了有那个功夫和精力,还不如将自己即将获得的新封邑开发好呢。
这样,即不用承担风险,也不会有亏名节,还能赚上一笔。
这也是刘彻早就计划好的政策,拉列侯功勋阶级,打压文官官僚集团。反过来又利用文官官僚阶级,监督列侯功勋阶级,拉一派打一派,刘彻玩的不亦乐乎。
“汲黯,宣读一下朕拟定的屯垦政策!”刘彻命令着。
有了之前的嘴炮。不管是列侯还是朝臣或者是最善于嘴炮的博士官们。都只能纷纷跪下来,恭听圣谕。
若在以往,他们肯定要出来说点话的。
但如今,却统统当了缩头乌龟,像个好好学生一样,竖着耳朵,乖乖的听着汲黯宣读政策。
汲黯恭敬的捧着一册帛书。走到御阶前。先朝刘彻一拜,再对朝臣一拜,然后,摊开帛书,念起来:“国之大事,唯戎与祀,民之大事,在食与货。民饱食则天下安,货足则社稷固。昔者吴子曰:江山在德不在险,朕意嘉之,心有所与!今朕受命于天,兴王师,伐不臣,收朝鲜之地,出义师,助忠臣,得沧海君之附,拓土三千里,收东北之地,东北之地,虽苦寒无人烟,然,地势平坦,沃野千里,实天赐也,乃令天下无地之民,迁之于辽东、新化、朝鲜,以守土、固疆、开发也。朕思民无有保,众无所庇,恐其难活,乃命有司议定,屯垦军管之政,今久得众智,集朝野之贤,得条文若干,今公之于众,定之于法!”
“其一曰:屯垦军管,各以军制而定,或曰某部,或曰某军,皆以汉军各部各军之名而命之,各部各军,各出士官,以为各屯垦团之校尉、司马,辅佐百姓,开垦土地,少府、大农、有司各道,佐以技术、物资支援!”
这一条念完,周亚夫为首的武将集团和元老勋臣们纷纷叩首,拜道:“谨遵圣意!”
表示他们和军队完全支持和拥护天子的决定,坚决支持天子的举措。
而实际上,这一条对军方非常有利,等于,各个山头,从此都能在辽东、新化和朝鲜获得他们的铁杆支持者。
想想看,譬如细柳营这样的精锐,一旦跟一个有着一万人甚至数万人的屯垦团建立起了稳固的关系,那么,这个屯垦团日后的兵源和青壮,肯定会优先选择进入细柳营服役,而细柳营也能借助在该团的人员,培养起符合他们要求的兵源。
这对一支部队来说,非常重要。
就像二战前,霓虹的师团一样,当一支部队的兵源固定从一个地方获得后,这支部队,也就有了属于他们独有的作战风格和精神面貌。
这一点,三国时代,也有很明显的例子。
虎豹骑、陷阵营、白马义从,基本都是从一个固定的地方获得兵源,训练出来的。
这也是刘彻为汉军量身打造的一个未来发展方向。
至于山头啊军阀啊什么的,不用担心,因为有后续安排。
“其二曰:各屯垦团,皆受命于天子,各授军旗,各屯垦团校尉、司马,早晚两次,需带众于军旗之下,宣誓效忠天子,效忠汉律!”
“诺!”周亚夫等人再拜受命。
这是很正常的安排,屯垦团与军队的关系,固然紧密,但他们与天子的关系,应当更加接近。
“其三曰:各屯垦团,置一丞令,谓之屯丞,以文官充之,秩比四百石,掌各屯垦团之财务、支出、诉讼纠纷,公室告等职!”
“诺!”群臣再拜。
这一条例,也是朝野各方在撕逼无数次后很难得取得的一致意见之一。
屯垦团的军方背景太多了,文官集团必然想要将之民政化,最起码,不能让之完全脱离文官系统。
而军政分离,也是刘彻努力的方向。
“其四曰:屯垦团,以汉律为准绳,除其民兵外,余者诉讼犯法,皆以汉律治之!”
这也是一条有广泛共识的条例。
很简单,让民众以军事化聚集和管理,这是为了初期的开垦和保护,但若以军法作为其内部法律依据,那就要出大事。
总不能老百姓们稍微偷个懒,犯点事,就要掉脑袋吧!
当然,作为准军事化组织,屯垦团,必然有着预备役的民兵,甚至是武装军队保护。这些人,就得以军法来管理了。
“其五曰:屯垦团初期所需之粮食种子耕牛农具,由少府并丞相府贷之,其明年收获后,以粮食冲抵所贷物资。有司各道不得收取子息。此条,张于露布,告之天下,使黎庶明知朕意,有敢推诿、加征、摊派者,御史大夫并廷尉,严惩之。以死罪论!”
众臣再次叩首。这一条的提出,是原本朝会上各方争论不休的焦点。
在过去几次的朔望朝讨论上,各方都觉得,应该收取一定的利息,来作为朝廷付出的收益。
区别只在于,是收取商业利息还是正常利息。
但很明显,天子对此非常不满,做出他的最终决定。
这让不少人心里暗自惋惜。
利息这个东西。可是大杀器!
哪怕是低息,譬如一分息这样的。都能在最后给大家伙带来无数收益。
唬弄百姓可比唬弄天子要容易得多了,很多地方能把一个人头税收上五次,就是明证。
可惜啊,天子毅然断绝了大家的念想。
大家都是摇摇头,无可奈何。
许多人本来是想着,这个事情,天子要是不让俺们捞好处,那俺们就下绊子,扯后腿。
但如今,随着前面四条的宣布,这个扯后腿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军队方面,根本不会鸟文官集团的唧唧歪歪。
或许,各屯垦团的丞令方面能做些文章?有人心里想着。
官僚们就是这样的,统治者们要是不让他们胡作非为,那他们就会想办法,无所不为。
坑皇帝,本来就是文官集团的本能和天赋。
可惜,随后公布的规定,让他们的这个梦想彻底破灭。
“其六曰:屯垦团每岁所获之产出,三成归公,三成上缴,余者四成,各团百姓以其所耕土地产出多寡而分之,归公之三成所得,一为备饥荒灾厄之储备,一为供给军方各部之补给,上缴者,一半充入国库,一半归于内库,以充赋税之失!”
这条规定,让军方的各个山头,都会无比重视屯垦团。
因为,这等于将屯垦团跟军队捆绑了起来。
屯垦团发展的越好,产出越多,军队获得的利益就越多,他们的军费也就越多。
所有人都知道,军队方面是绝对不会让官僚集团来拖他们的后腿的。
谁要敢拖他们后腿,那群丘八绝对敢打上门来。
汉室如今,武人的权力和力量,是远超文官集团的。
文官集团敢坑皇帝,但绝对不敢坑掌握了枪杆子的武将集团。
丘八发起愣来,不管规矩,不要脸面了,谁挡得住?
许多人都只觉得嘴巴有些发苦。
当今天子,对文官的不信任,可见一斑了。
从之前的地方亭长、游缴、廧夫以退役士卒优先到如今的屯垦团政策,武人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可以预计,未来,九卿之中,武将将继续占到一个大的比例。
“真是斯文到底,让我等饱学之士,情何以堪……”博士官们更是羡慕嫉妒恨。
但没办法,汉室政权,目前的属性就是以列侯军功贵族集团为主体的军国主义政权。
这一点,从丞相只能从列侯中产生就可以看出来了。
而列侯,除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外戚宗室外,只能在军功贵族的佼佼者中产生。
当然,刘彻也自知,这个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当军队发现,他们能通过屯垦政策获得利益后,出于人类的本能和政治势力的天性,他们必然想要将屯垦团,变大变强,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而当屯垦团变大变强后,他们又会想要更大更多的屯垦团。
这样,再加上军队本身的属性,军方必然会变成一个鹰派和扩张派的集中营,假以时日,武将集团恐怕,会连一个鸽派都不存在,全是一帮满脑子用汉室的剑为汉室的犁获得更多土地的中二愤青。
这将迫使和激励汉室,不停的对外扩张。
恐怕,要等他们将已知世界的所有能耕种的土地和所有能击败的敌人,统统收入怀中,踩到脚下,他们才会寻思接下来怎么办这个问题。
就像当年的秦帝国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一样。
准确的来说,屯垦军管。本身就是刘彻基于秦的耕战政策的一个变种。
这是一个纯粹为了扩张和侵略而推出来的政策。
只要有这个政策在,屯垦团继续存在,汉军就停不下来,也没人能让他们停下来。
军队通过对屯垦团的支持,获得荣誉、资源、兵源和利益。而屯垦团的民众依赖军队的扩张。获得土地和安全保障,军队不会满足于现有的利益,民众也不会满足,自己就这么点土地。
他们将变成一个恐怖的怪兽。
刘彻活着的时候,或许还能拉住缰绳,让他们安静和冷静。
但刘彻将来要是不在了,这头怪兽就没人能制服了。
不过。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太早了。
怎么栓绳子,制服这头怪兽的问题,还是等到汉室打败了匈奴这个大敌,获得东亚霸主之后再考虑吧。
现在,一切都得为战争让路,为扩张让路。
刘彻很清楚,只有击败匈奴,殖民西域、印度。学习大英帝国,从异族身上吸血。进而获得足够的养分,为汉文明的进化打好基础。
到那个时候,才是思考以后的问题的时候。
而且,目前的情况就是,中国的耕地就这么多,而人口却日益增长。
不想办法多弄点土地来耕种,多弄点资源来喂饱嗷嗷待哺的民众。
那汉政权就要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所以,在犹豫了之后,刘彻还是选择放出这头怪兽。
起码,它现在还不可能反噬汉政权自己。
秦的耕战体系,也是到了它统一天下,无欲无求后才开始腐朽和崩溃的。
而汉室现在能种田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东北的朝鲜、新化、辽东、辽西,南方的三越,西南夷,未来二十年,都能容纳至少五百万人口。
等到这些地方种满了田,汉室也该击败匈奴,拿到西域的霸权,到时候,中亚和南亚地区,广阔的土地,依然能满足汉人的需要。
若是做到这一点了,汉人也就布种天下了。
人口,起码也破亿了。
如此大的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疆域,如此巨大的财富。
那它就只能选择进化了,向更高级的文明工业文明进化。
因为,庞大的疆域,无尽的人口,除了工业化外,没有第二个选择,不能做到,就只能崩溃。
“若是那样,还不能完成工业化,那就只能说明,子孙不肖……”刘彻心里嘀咕着。
至于目前,军国主义化,是唯一的发展方向。
当然了,刘彻也不是没有留下制约的手段。
以考举为代表的文官政治,将来未必就不能跟军队掰腕子,比力量。
而汲黯却没有停顿,继续念下去:“其七曰:屯垦团年限,预定为五年,五年后,屯垦团解散军管,复置亭里、乡县、郡国,各校尉、司马、丞令,转为文职!”
这一条,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补丁,是为了防止那头怪兽长的太快,同时也是为了激励和鼓动军队,想要更多的好处?
那就去抢别人的土地吧!
不管是匈奴人,乌孙人,西域人,印度人,甚至安息人,大秦人,只要你们能抢到对方家里去,占了他们的土地,那,就可以在当地屯垦。
同时,这一个规定,也是为了防止屯垦团最终变成类似明朝的卫所制度一样的腐朽制度。
五年的军管期限,将使得军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将屯垦团的民众变成自己的奴隶的转变。
刘彻可不像朱元璋,会自大的认为,自己的政策,只要制定下去,就能万世不易!
事实上,刘彻决定,他的政策,每五年就要进行一次检讨,每十年,就必须做出针对性的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这也是汉代政治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所谓‘九变复贯,知言之选’‘通其便,使民不倦’‘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代不同法而霸’之类的言论,在汉代政坛是人所共知和认可的真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汉历史上,才会出现一朝天子一朝制,一代皇帝一代法的现象。
几乎每一个皇帝上台,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改革政策。
这一点,历代都很少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