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济宁。
多铎主力已经离开的消息,只骗了费如鹤不到十天,毕竟各城都有大同军细作。虽然多铎搞出各种迷惑招数,但物资调动还是骗不了人。
追是没办法追的,若非张铁牛提前回师,沂州城只能靠守城农兵硬扛。
费如鹤不管敌方主力,直接选择攻打济宁,因为攻城炮运来了!
一共造了六门攻城炮,三门在澳门制造,通过海运至长江,再走大运河送到费如鹤这里。另三门在江西制造,一路水运前往河南战场。
这些攻城炮,炮身自重3.5吨,口径约20厘米,按照英国的叫法,应该称为“63磅炮”。
赵瀚借鉴了此种方法,又加以本土化,呼为“四十七斤炮”(57.15市斤)。
但“四十七斤炮”实在不威风,一些将士沿袭明代的叫法,依旧称为“威武大将军炮”,或者以炮身重量称为“六千斤炮”(实际为7000市斤)。
此时此刻,祖泽远已带着汉军镶白旗来援,目前就驻扎在济宁城里。
不管是洪承畴,还是左良玉、祖泽远,都对费如鹤的攻城不以为意。因为城内驻扎大军,济宁又城高池深,只要严防城内奸细,费如鹤攻一年都别想破城。
济宁城墙高13米,墙基厚度为14米,墙顶厚度为7米。
就算挖地道用火药炸,那也不是几百斤火药能炸塌的!
洪承畴坐在城楼上看书,城外民夫,依旧还在填护城河。左良玉干脆在晒太阳,脑子里思索着战争态势,他这些日子总感觉心惊肉跳。
“巨炮!”
忽然有守城士卒惊呼。
喧哗声越来越大,洪承畴终于坐不住,起身前去看个究竟。
只见岸边用圆木搭起三脚架,仅这样的三脚架就好几个。具体细节看不清楚,似有滑车(滑轮)装置,绳子都是一大堆,敌军民夫正在拉动滑轮组,一根什么东西从船上拉起。
洪承畴夺过观察兵手里的千里镜,却见用滑轮组吊起的是一门火炮。比常见的红夷大炮,稍微修长一些,但那炮管是真的粗。
祖泽远也跑过来,从洪承畴手里抢走千里镜,看得口干舌燥道:“这回麻烦了!”
又有掌握数学的炮兵军官,来到定好的炮兵阵地,拿出测量仪来测算角度和距离。
大明就有火炮测距技术,立表杆,杆上有数百刻度,使用勾股斜弦来测算。孙元化又编写《西法神机》,引入欧洲的火炮测距技术。
三门攻城炮,拥有带轮子的炮车。
民夫们奋力推着炮车,前往炮兵军官的身边。这种炮车也是特制,由铜、铁、硬木组成,攻城炮的后挫力全靠轮子和地面缓冲。
经过反复测算,大同军开始试炮。
洪承畴、左良玉、祖泽远等人,不等城外填装炮弹,就纷纷跑下城楼躲避。
按照几百年后的重量单位,一颗炮弹就是57斤多,把炮弹塞进炮管都费力得很!
除了三门攻城重炮之外,二十五门野战火炮,也瞄准同一段城墙。
精彩的场面来了。
三门攻城重炮,二十五门野战火炮,陆陆续续朝着同段城墙发射。每发射一门,都会记录数据,然后进行角度调整。
“轰轰轰轰!”
大部分炮弹,都太远或太近,只有三枚命中目标,其中一枚还是打到顶端的女墙。
谁也压不住,也没人弹压,反正那段城墙的守城士兵全跑了。
攻城重炮每发射一次,都会重新推回原位,仅推炮车的士兵就有十人。
“轰!”
终于有一门重炮命中,47明斤(57市斤)的铁弹,狠狠砸在城墙上。外层城墙砖被砸得乱飞,但里面的夯土城墙,却能吸收炮弹的动能。
济宁城墙,太厚实了!
城里只有祖泽远的汉军八旗,其余全是汉人降军,有山东降军,也有边军降军。
一些山东降将,已经打主意逃跑了,什么时候城墙轰塌,他们就什么时候逃跑,反正不可能为满清卖命。
至少,在满清没打胜仗之前,他们不会给满清卖命。
靠近那段城墙的建筑,简直倒了大霉。半天之后,城墙没塌,附近的房子塌了一片。
傍晚,炮击停止。
洪承畴提着灯笼,走进一间垮塌大半的店铺。他蹲下看着炮弹发愣,脑袋那么大的炮弹,洪承畴是真的没有见过。
祖泽远也走过来蹲下,看了一阵说:“得出城把火炮抢过来,不能让敌军这样轰下去!”
左良玉提醒道:“搬不动啊。”
“那就炸掉!”祖泽远说。
左良玉说:“若能炸掉敌军巨炮,除非我军能大胜。到那时还炸了作甚?它都已经被咱们缴获了。”
“只能夜间袭营!”祖泽远说。
左良玉道:“夜间袭营,恐怕只能造成一时混乱,城外的大营一直都防备谨慎。若只一时混乱,黑灯瞎火的,你能找到敌军巨炮在哪?”
祖泽远顿时沉默。
洪承畴开口说:“十王已带主力去沂州,我军万万不可出城,只能固守等待十王的消息。至于敌军巨炮,让他们继续轰吧,把城墙轰塌了,就在缺口处守城。”
这属于屁话... -->>
济宁。
多铎主力已经离开的消息,只骗了费如鹤不到十天,毕竟各城都有大同军细作。虽然多铎搞出各种迷惑招数,但物资调动还是骗不了人。
追是没办法追的,若非张铁牛提前回师,沂州城只能靠守城农兵硬扛。
费如鹤不管敌方主力,直接选择攻打济宁,因为攻城炮运来了!
一共造了六门攻城炮,三门在澳门制造,通过海运至长江,再走大运河送到费如鹤这里。另三门在江西制造,一路水运前往河南战场。
这些攻城炮,炮身自重3.5吨,口径约20厘米,按照英国的叫法,应该称为“63磅炮”。
赵瀚借鉴了此种方法,又加以本土化,呼为“四十七斤炮”(57.15市斤)。
但“四十七斤炮”实在不威风,一些将士沿袭明代的叫法,依旧称为“威武大将军炮”,或者以炮身重量称为“六千斤炮”(实际为7000市斤)。
此时此刻,祖泽远已带着汉军镶白旗来援,目前就驻扎在济宁城里。
不管是洪承畴,还是左良玉、祖泽远,都对费如鹤的攻城不以为意。因为城内驻扎大军,济宁又城高池深,只要严防城内奸细,费如鹤攻一年都别想破城。
济宁城墙高13米,墙基厚度为14米,墙顶厚度为7米。
就算挖地道用火药炸,那也不是几百斤火药能炸塌的!
洪承畴坐在城楼上看书,城外民夫,依旧还在填护城河。左良玉干脆在晒太阳,脑子里思索着战争态势,他这些日子总感觉心惊肉跳。
“巨炮!”
忽然有守城士卒惊呼。
喧哗声越来越大,洪承畴终于坐不住,起身前去看个究竟。
只见岸边用圆木搭起三脚架,仅这样的三脚架就好几个。具体细节看不清楚,似有滑车(滑轮)装置,绳子都是一大堆,敌军民夫正在拉动滑轮组,一根什么东西从船上拉起。
洪承畴夺过观察兵手里的千里镜,却见用滑轮组吊起的是一门火炮。比常见的红夷大炮,稍微修长一些,但那炮管是真的粗。
祖泽远也跑过来,从洪承畴手里抢走千里镜,看得口干舌燥道:“这回麻烦了!”
又有掌握数学的炮兵军官,来到定好的炮兵阵地,拿出测量仪来测算角度和距离。
大明就有火炮测距技术,立表杆,杆上有数百刻度,使用勾股斜弦来测算。孙元化又编写《西法神机》,引入欧洲的火炮测距技术。
三门攻城炮,拥有带轮子的炮车。
民夫们奋力推着炮车,前往炮兵军官的身边。这种炮车也是特制,由铜、铁、硬木组成,攻城炮的后挫力全靠轮子和地面缓冲。
经过反复测算,大同军开始试炮。
洪承畴、左良玉、祖泽远等人,不等城外填装炮弹,就纷纷跑下城楼躲避。
按照几百年后的重量单位,一颗炮弹就是57斤多,把炮弹塞进炮管都费力得很!
除了三门攻城重炮之外,二十五门野战火炮,也瞄准同一段城墙。
精彩的场面来了。
三门攻城重炮,二十五门野战火炮,陆陆续续朝着同段城墙发射。每发射一门,都会记录数据,然后进行角度调整。
“轰轰轰轰!”
大部分炮弹,都太远或太近,只有三枚命中目标,其中一枚还是打到顶端的女墙。
谁也压不住,也没人弹压,反正那段城墙的守城士兵全跑了。
攻城重炮每发射一次,都会重新推回原位,仅推炮车的士兵就有十人。
“轰!”
终于有一门重炮命中,47明斤(57市斤)的铁弹,狠狠砸在城墙上。外层城墙砖被砸得乱飞,但里面的夯土城墙,却能吸收炮弹的动能。
济宁城墙,太厚实了!
城里只有祖泽远的汉军八旗,其余全是汉人降军,有山东降军,也有边军降军。
一些山东降将,已经打主意逃跑了,什么时候城墙轰塌,他们就什么时候逃跑,反正不可能为满清卖命。
至少,在满清没打胜仗之前,他们不会给满清卖命。
靠近那段城墙的建筑,简直倒了大霉。半天之后,城墙没塌,附近的房子塌了一片。
傍晚,炮击停止。
洪承畴提着灯笼,走进一间垮塌大半的店铺。他蹲下看着炮弹发愣,脑袋那么大的炮弹,洪承畴是真的没有见过。
祖泽远也走过来蹲下,看了一阵说:“得出城把火炮抢过来,不能让敌军这样轰下去!”
左良玉提醒道:“搬不动啊。”
“那就炸掉!”祖泽远说。
左良玉说:“若能炸掉敌军巨炮,除非我军能大胜。到那时还炸了作甚?它都已经被咱们缴获了。”
“只能夜间袭营!”祖泽远说。
左良玉道:“夜间袭营,恐怕只能造成一时混乱,城外的大营一直都防备谨慎。若只一时混乱,黑灯瞎火的,你能找到敌军巨炮在哪?”
祖泽远顿时沉默。
洪承畴开口说:“十王已带主力去沂州,我军万万不可出城,只能固守等待十王的消息。至于敌军巨炮,让他们继续轰吧,把城墙轰塌了,就在缺口处守城。”
这属于屁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