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一世富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虽然所写所论都无前例可循,不依故事。但所论的事也有他的道理,并非一无是处,少傅因何批其荒谬呢?莫非有我想不到的,不如详论。”
李迪做事一向都不细心,当时拿着奏章并没有详看,只是注意到了不应该设官场,当下对赵祯道:“陛下,徐平年幼,不知朝堂故事,所言多不中理。大中祥符五年,开封城天降大雪,炭价暴涨,先帝发宫中炭四十万斤,置场半价发售,很快城中炭价平息。官民两便,城中百姓因此存活无数,是为善政。”
赵祯与徐平同龄,听见李迪说徐平年幼就已经有些不高兴,待听到李迪还是老调重弹,并没有什么新意,就更加深了心里的不快。
对李迪道:“少傅,此一时彼一时,岂能一概而论?那时开封大雪是十二月底,眼看着就要开春,半价卖炭只要挨过那一时,便就再无后患。现在却还不到十一月,刚刚入冬没有多久,冷的日子还在后头。如果存炭卖光,道路又不通畅,外州县的炭运不到开封城里来,那时又该如何?依徐平所说,现在的炭价,买的人家都是有家底的,寻常穷苦百姓也买不起,这样冷下去,穷苦百姓如何挨得下去?”
李迪听了只是怔在那里,后面的内容他也没有详看,如今被赵祯一问,更是连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突然想起吕夷简说的话,什么按户发炭,对赵祯道:“徐平所想或有道理,但其论事却不合实际,什么按户发炭,不说炭价,京城百姓以百万计,开封府如何做得过来?”
赵祯听到这里已经有些失望,李迪说的毫无建设性,竟然就随手批下了那八个字的评语,想起前些日子中书责备徐平的“文理荒谬”,那事情明明是自己与徐平谈过的。
把奏章放下,赵祯随口问吕夷简:“吕相公以为徐平所论如何?”
吕夷简恭声道:“陛下,徐平所奏确实不依故事,为臣也是闻所未闻。不过观其奏章里所说,也并不是全无道理。尤其是如果真如其所料,炭卖光而天气不转暖,则京城必出大乱。不管徐平说的有无道理,都应深思。臣已行下札子,让许申暂罢铸钱,京城内各场务凡用炭的去处,能停则停。如果徐平料差了,做这些事也无关紧要,影响不了什么。如果一旦被徐平料中,有这些存炭在手,也有回旋的余地。至于置场卖炭的事,还是依李相公所说,前朝故事,行之有效的办法,自然不能停。”
李迪听到这里,心里就觉得不对劲,转头瞪着吕夷简。
吕夷简神情泰然,只是肃容面对皇上。
赵祯被徐平奏章里说的官府存炭全光,街上冻死百姓枕籍的景象吓得头蒙,听吕夷简说已经开始收集存炭,心里才稍稍安定下来。
李迪在一边怎么琢磨吕夷简的话怎么觉得不对味,但又说不出什么来,只是憋在心里,越想越是难受。
赵祯又翻开徐平的奏章看了一番,问道:“既然吕相公这么想,那就说明徐平所说的并不是全无道理。那么,如果官场里的炭卖光了开气还不转暖又该如何?还要不要再加一些到场里接着发卖?”
吕夷简道:“到了那一步,再加炭售卖只怕也是无济于事了,当另想办法。”
至于什么办法吕夷简一时也想不起来,不过有什么关系?最坏还有徐平的办法在这里呢。什么开封府忙不过来,他也只是随口说给粗心的李迪听,京城里面又不是只有开封府一家,还有各衙门的官吏,实在不行还有数十万禁军呢。
李迪越听越是不对味,不过今天他当值,根本没时间详看徐平的奏章,再加上固有的印象,徐平二十出头的年纪,爵至郡侯,官至郎中,少年义气必然是有的,才随手下了那八个字的评语。现在皇上明显不认同,但又怪得谁来?
赵祯又问其他几位宰执的意见,宴殊在政事堂当值,王随和宋绶本就是看着吕夷简的意思行事,自然说来说去就把李迪晾在了一边。
身为首相李迪自然有许多特权,但说到底政事堂有些集体领导的性质,李迪孤家寡人一个,哪里比得过吕夷简笼络了宰执人员中的一大半。
这也怪不了别人,李迪一向不结党,不结党也就罢了,脾气还不好,跟很多人都合不来。范讽是他的姻家,结果在李迪与吕夷简别苗头的时候,范讽竟然还是跟吕夷简勾结在一起,而不是帮着自己的亲戚,可想而知李迪的人缘了。(未完待续。)
虽然所写所论都无前例可循,不依故事。但所论的事也有他的道理,并非一无是处,少傅因何批其荒谬呢?莫非有我想不到的,不如详论。”
李迪做事一向都不细心,当时拿着奏章并没有详看,只是注意到了不应该设官场,当下对赵祯道:“陛下,徐平年幼,不知朝堂故事,所言多不中理。大中祥符五年,开封城天降大雪,炭价暴涨,先帝发宫中炭四十万斤,置场半价发售,很快城中炭价平息。官民两便,城中百姓因此存活无数,是为善政。”
赵祯与徐平同龄,听见李迪说徐平年幼就已经有些不高兴,待听到李迪还是老调重弹,并没有什么新意,就更加深了心里的不快。
对李迪道:“少傅,此一时彼一时,岂能一概而论?那时开封大雪是十二月底,眼看着就要开春,半价卖炭只要挨过那一时,便就再无后患。现在却还不到十一月,刚刚入冬没有多久,冷的日子还在后头。如果存炭卖光,道路又不通畅,外州县的炭运不到开封城里来,那时又该如何?依徐平所说,现在的炭价,买的人家都是有家底的,寻常穷苦百姓也买不起,这样冷下去,穷苦百姓如何挨得下去?”
李迪听了只是怔在那里,后面的内容他也没有详看,如今被赵祯一问,更是连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突然想起吕夷简说的话,什么按户发炭,对赵祯道:“徐平所想或有道理,但其论事却不合实际,什么按户发炭,不说炭价,京城百姓以百万计,开封府如何做得过来?”
赵祯听到这里已经有些失望,李迪说的毫无建设性,竟然就随手批下了那八个字的评语,想起前些日子中书责备徐平的“文理荒谬”,那事情明明是自己与徐平谈过的。
把奏章放下,赵祯随口问吕夷简:“吕相公以为徐平所论如何?”
吕夷简恭声道:“陛下,徐平所奏确实不依故事,为臣也是闻所未闻。不过观其奏章里所说,也并不是全无道理。尤其是如果真如其所料,炭卖光而天气不转暖,则京城必出大乱。不管徐平说的有无道理,都应深思。臣已行下札子,让许申暂罢铸钱,京城内各场务凡用炭的去处,能停则停。如果徐平料差了,做这些事也无关紧要,影响不了什么。如果一旦被徐平料中,有这些存炭在手,也有回旋的余地。至于置场卖炭的事,还是依李相公所说,前朝故事,行之有效的办法,自然不能停。”
李迪听到这里,心里就觉得不对劲,转头瞪着吕夷简。
吕夷简神情泰然,只是肃容面对皇上。
赵祯被徐平奏章里说的官府存炭全光,街上冻死百姓枕籍的景象吓得头蒙,听吕夷简说已经开始收集存炭,心里才稍稍安定下来。
李迪在一边怎么琢磨吕夷简的话怎么觉得不对味,但又说不出什么来,只是憋在心里,越想越是难受。
赵祯又翻开徐平的奏章看了一番,问道:“既然吕相公这么想,那就说明徐平所说的并不是全无道理。那么,如果官场里的炭卖光了开气还不转暖又该如何?还要不要再加一些到场里接着发卖?”
吕夷简道:“到了那一步,再加炭售卖只怕也是无济于事了,当另想办法。”
至于什么办法吕夷简一时也想不起来,不过有什么关系?最坏还有徐平的办法在这里呢。什么开封府忙不过来,他也只是随口说给粗心的李迪听,京城里面又不是只有开封府一家,还有各衙门的官吏,实在不行还有数十万禁军呢。
李迪越听越是不对味,不过今天他当值,根本没时间详看徐平的奏章,再加上固有的印象,徐平二十出头的年纪,爵至郡侯,官至郎中,少年义气必然是有的,才随手下了那八个字的评语。现在皇上明显不认同,但又怪得谁来?
赵祯又问其他几位宰执的意见,宴殊在政事堂当值,王随和宋绶本就是看着吕夷简的意思行事,自然说来说去就把李迪晾在了一边。
身为首相李迪自然有许多特权,但说到底政事堂有些集体领导的性质,李迪孤家寡人一个,哪里比得过吕夷简笼络了宰执人员中的一大半。
这也怪不了别人,李迪一向不结党,不结党也就罢了,脾气还不好,跟很多人都合不来。范讽是他的姻家,结果在李迪与吕夷简别苗头的时候,范讽竟然还是跟吕夷简勾结在一起,而不是帮着自己的亲戚,可想而知李迪的人缘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