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没有亏待他们,将领之中,麻贵升任右都督,陈璘和刘綎也升了官。
当兵的也没白干,为表彰群众,据说万历从国库里拨出了八万两白银,作为对士兵的封赏。当然,具体到每个人的头上,一层扒一层,外加还有陈璘这样的领导,能分到多少,那就不好说了。但无论如何,也算够意思了。
虽然在七年之中,曾有过无数的曲折,遇上许多的困难,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打赢了。
所谓正义、邪恶、侵略、暴行,大多时候都是毫无意义的胡扯,衡量战争的唯一且永远的准则,就是胜利,或失败。
用黑暗的暴力维护了光明的正义,这就是明朝创立的不朽功勋。
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大致如此,十分清楚,但有趣的是,几百年后,历史对于这场战争的评价,却十分之不清楚。
具体情况大致如下:日本的史料表示,这是一场延续了战国光荣以及名将光辉的战争,虽然未必光彩(这一点,他们是承认的)。
朝鲜(韩国)的史料则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胜利,主要是因为李舜臣和朝鲜义军(无奈,政府军的表现实在太差),至于其他方面的因素,当然是有的,但似乎也是比较次要的。
而明朝方面……基本没什么动静。
现象是奇怪的,但原因是简单的,因为在明朝看来,这场战争,压根就不是什么大事。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谓的抗倭援朝战争,在史学界实在不算个啥,也没听说哪位专家靠研究这事出了名。即使在明代,它也只是“万历三大征”的一部分而已,史料也不算多,除了《万历三大征考》还算是马马虎虎外,许多细节只能从日本和朝鲜史料中找。
说起来,也只能怪我国地大物博,什么事都有,什么人都出。就规模而言,这场战争确实不值一提,打了七年,从头到尾,明军的总人数不过四万左右,直到最后一年,才勉强增兵至八万,且打两个月就收了场,架势并不算大。
而日本为了打这场仗,什么名将精兵之类的老本全都押上去了,十几万人拉到朝鲜,死光了再填,打到后来,国内农民不够,竟然四处抓朝鲜人回去种田,实在是顶不住了。
朝鲜更不用说,被打得束手无策,奄奄一息,差点被人给灭了,国王都准备外出避难,苦难深重,自然印象深刻。
相比而言,日本是拼了老命,朝鲜是差点没命,而明朝却全然没有玩命的架势,派几万人出国,军费粮食自己掏腰包,就把日本办挺了,事后连战争赔款都没要(估计日本也没钱给)。
什么叫强大?这就叫强大。
事实上,在进行这场战争的同时,明朝还调兵十余万,围剿四川方向的杨应龙叛乱。在万历同志看来,这位叫杨应龙的土财主(土司),比丰臣秀吉的威胁更大。
基于以上理由,在宣传方面,明朝也是相当落后。战争结束后,在日本,明明表现不咋样的加藤清正、岛津义弘都被捧上了天,所谓“虎加藤”、“鬼石曼子”一波接一波地吹,从没消停过。
朝鲜方面,货真价实的李舜臣自不必说,死后被封公爵,几百年下来,能加的荣誉都加了,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至于明朝,对相关人员的处理,大致是这样的:
战后,刘綎、陈璘任职都督同知(从一品),算是升了半级。当然,也不是白升的,几个月后,这二位仁兄就被调去四川播州的穷山恶水,因为在那里,还有个杨应龙等着他们去收拾。
英勇献身的邓子龙也得到了封赏,他被追赐为都督佥事(从二品),并得到了一个世袭职位,给儿子找了个铁饭碗。
仅此而已。
但和李如松比起来,以上的几位就算不错了。这位仁兄智勇双全、能征善战,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朝鲜战局,是朝鲜战争中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
可这位盖世英雄,死后不但没人捧,还差点被口水淹死第二遍。
说到底,都是言官惹的祸。
明代是一个开明的朝代,言官可以任意发言,批评皇帝,弹劾大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民主。
可是民主过了头,就有问题了,发展到万历年间,言官们已经是无所不骂,坏人要骂,好人也要骂,不干事的要骂,干事的也要骂,且职位越高,权力越大,骂得就越响。
而李成梁十分符合这个条件。这位兄弟镇守边界数十年,权大势大,是最好的目标,外加他亏空贪污之类的事情也没少干,下台之后自然不招人待见,弹章堆得和山一样高,说什么的都有。
李如松自然也未能幸免,加上他在朝鲜风光一时,功勋卓著,就成了连带打击对象。最扯淡的是御史丁应泰,不但攻击他本人,连他的战绩也要骂,说平壤战役是小胜,日军死伤极少,碧蹄馆之战是大败,明军死伤极多。
这还不算,他居然检举朝鲜与日本串通,说李如松也有通倭嫌疑。要按照他的说法和算法,明军的士兵估计都是死后从坟里刨出来的(一共也就四五万人),日军都是拿白鸽的和平使者(死伤不多,就是要逃)。李如松应该算是双面间谍,明明和日军勾结,偏偏还把日军赶跑了。
这人不但无耻,还很无聊,弹劾一封接着一封,闹到最后,连不爱搭理人的万历也忍不住了,直接给他下了个革职令让他滚蛋。
然而,从根本上讲,封赏过少、弹劾过多的责任者并不是丁应泰,更不是万历,因为按照明朝的惯例和规定,像抗倭援朝这种规模的战役,带几万人出去打一场,封赏就这么少,弹劾就这么多,大家都习惯了。
所以真正的原因虽然可笑,却很真实:
对明朝而言,这实在不是个太大的事。
既然不是什么大事,自然就没人管,自己不管别人当然也不管,加上那些无聊的言官泼脏水,修《明史》的清代史官照单全收,日本和朝鲜史料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各说各话。于是,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争议、误解、谜团。
然而无论大小,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样一件事情:
四百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遏止贪欲和邪恶,远赴他乡,进行过一场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里,他们中的许多人,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知道有这样一场战争,有这样一群人,曾为了捍卫自由与正义,英勇奋战,毫无畏惧。
为了那些无比的智慧,无畏的勇气,以及无私的牺牲。
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月,征倭总兵麻贵率军凯旋归来,明神宗在午门接见了他。
在搞完大大小小不厌其烦的程序仪式后,明神宗下旨,当众宣读大明诏书,通传天下,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结束。
这是一封诏书,也是一个预言,因为在这份长篇大论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没有亏待他们,将领之中,麻贵升任右都督,陈璘和刘綎也升了官。
当兵的也没白干,为表彰群众,据说万历从国库里拨出了八万两白银,作为对士兵的封赏。当然,具体到每个人的头上,一层扒一层,外加还有陈璘这样的领导,能分到多少,那就不好说了。但无论如何,也算够意思了。
虽然在七年之中,曾有过无数的曲折,遇上许多的困难,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打赢了。
所谓正义、邪恶、侵略、暴行,大多时候都是毫无意义的胡扯,衡量战争的唯一且永远的准则,就是胜利,或失败。
用黑暗的暴力维护了光明的正义,这就是明朝创立的不朽功勋。
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大致如此,十分清楚,但有趣的是,几百年后,历史对于这场战争的评价,却十分之不清楚。
具体情况大致如下:日本的史料表示,这是一场延续了战国光荣以及名将光辉的战争,虽然未必光彩(这一点,他们是承认的)。
朝鲜(韩国)的史料则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胜利,主要是因为李舜臣和朝鲜义军(无奈,政府军的表现实在太差),至于其他方面的因素,当然是有的,但似乎也是比较次要的。
而明朝方面……基本没什么动静。
现象是奇怪的,但原因是简单的,因为在明朝看来,这场战争,压根就不是什么大事。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谓的抗倭援朝战争,在史学界实在不算个啥,也没听说哪位专家靠研究这事出了名。即使在明代,它也只是“万历三大征”的一部分而已,史料也不算多,除了《万历三大征考》还算是马马虎虎外,许多细节只能从日本和朝鲜史料中找。
说起来,也只能怪我国地大物博,什么事都有,什么人都出。就规模而言,这场战争确实不值一提,打了七年,从头到尾,明军的总人数不过四万左右,直到最后一年,才勉强增兵至八万,且打两个月就收了场,架势并不算大。
而日本为了打这场仗,什么名将精兵之类的老本全都押上去了,十几万人拉到朝鲜,死光了再填,打到后来,国内农民不够,竟然四处抓朝鲜人回去种田,实在是顶不住了。
朝鲜更不用说,被打得束手无策,奄奄一息,差点被人给灭了,国王都准备外出避难,苦难深重,自然印象深刻。
相比而言,日本是拼了老命,朝鲜是差点没命,而明朝却全然没有玩命的架势,派几万人出国,军费粮食自己掏腰包,就把日本办挺了,事后连战争赔款都没要(估计日本也没钱给)。
什么叫强大?这就叫强大。
事实上,在进行这场战争的同时,明朝还调兵十余万,围剿四川方向的杨应龙叛乱。在万历同志看来,这位叫杨应龙的土财主(土司),比丰臣秀吉的威胁更大。
基于以上理由,在宣传方面,明朝也是相当落后。战争结束后,在日本,明明表现不咋样的加藤清正、岛津义弘都被捧上了天,所谓“虎加藤”、“鬼石曼子”一波接一波地吹,从没消停过。
朝鲜方面,货真价实的李舜臣自不必说,死后被封公爵,几百年下来,能加的荣誉都加了,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至于明朝,对相关人员的处理,大致是这样的:
战后,刘綎、陈璘任职都督同知(从一品),算是升了半级。当然,也不是白升的,几个月后,这二位仁兄就被调去四川播州的穷山恶水,因为在那里,还有个杨应龙等着他们去收拾。
英勇献身的邓子龙也得到了封赏,他被追赐为都督佥事(从二品),并得到了一个世袭职位,给儿子找了个铁饭碗。
仅此而已。
但和李如松比起来,以上的几位就算不错了。这位仁兄智勇双全、能征善战,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朝鲜战局,是朝鲜战争中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
可这位盖世英雄,死后不但没人捧,还差点被口水淹死第二遍。
说到底,都是言官惹的祸。
明代是一个开明的朝代,言官可以任意发言,批评皇帝,弹劾大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民主。
可是民主过了头,就有问题了,发展到万历年间,言官们已经是无所不骂,坏人要骂,好人也要骂,不干事的要骂,干事的也要骂,且职位越高,权力越大,骂得就越响。
而李成梁十分符合这个条件。这位兄弟镇守边界数十年,权大势大,是最好的目标,外加他亏空贪污之类的事情也没少干,下台之后自然不招人待见,弹章堆得和山一样高,说什么的都有。
李如松自然也未能幸免,加上他在朝鲜风光一时,功勋卓著,就成了连带打击对象。最扯淡的是御史丁应泰,不但攻击他本人,连他的战绩也要骂,说平壤战役是小胜,日军死伤极少,碧蹄馆之战是大败,明军死伤极多。
这还不算,他居然检举朝鲜与日本串通,说李如松也有通倭嫌疑。要按照他的说法和算法,明军的士兵估计都是死后从坟里刨出来的(一共也就四五万人),日军都是拿白鸽的和平使者(死伤不多,就是要逃)。李如松应该算是双面间谍,明明和日军勾结,偏偏还把日军赶跑了。
这人不但无耻,还很无聊,弹劾一封接着一封,闹到最后,连不爱搭理人的万历也忍不住了,直接给他下了个革职令让他滚蛋。
然而,从根本上讲,封赏过少、弹劾过多的责任者并不是丁应泰,更不是万历,因为按照明朝的惯例和规定,像抗倭援朝这种规模的战役,带几万人出去打一场,封赏就这么少,弹劾就这么多,大家都习惯了。
所以真正的原因虽然可笑,却很真实:
对明朝而言,这实在不是个太大的事。
既然不是什么大事,自然就没人管,自己不管别人当然也不管,加上那些无聊的言官泼脏水,修《明史》的清代史官照单全收,日本和朝鲜史料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各说各话。于是,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争议、误解、谜团。
然而无论大小,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样一件事情:
四百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遏止贪欲和邪恶,远赴他乡,进行过一场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里,他们中的许多人,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知道有这样一场战争,有这样一群人,曾为了捍卫自由与正义,英勇奋战,毫无畏惧。
为了那些无比的智慧,无畏的勇气,以及无私的牺牲。
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月,征倭总兵麻贵率军凯旋归来,明神宗在午门接见了他。
在搞完大大小小不厌其烦的程序仪式后,明神宗下旨,当众宣读大明诏书,通传天下,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结束。
这是一封诏书,也是一个预言,因为在这份长篇大论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