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女帝师(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节 天子之孝】
皇太子高曜于灵前即位,改元明道。新君降居日华殿,缞绖蔬食,谅暗三旬,不能亲政。于是我代他处置一切书奏往来。因着国丧,新年也没有半分欢愉气氛。大行皇帝遗命三十六日除服,眼见除服之期将到,却有礼部官员上书,说父尊母卑,皇帝既然曾为母妃守陵三载,如今父皇驾崩,至少也当守孝三年,方能除服亲政。
我接书颇为不快。慎妃与高曜固然母子情深,但当年去守妃陵却是见疑于高思谚的无奈之举。当年尚且如此,登基后又怎甘心默默三载,将国家拱手交给别人?我坐在小书案后,左手揉着太阳穴,右手一颤,朱笔重重顿在桌上,险些戳中了奏疏。
朱笔娇艳,衣袖雪白。高思谚尸骨未寒,有人就这样迫不及待了么?
银杏见状,连忙收起奏疏,自炭火上提了小壶,往茶盏中添水:“姑娘累了,歇一歇,喝口水吧。”
茶烟滚滚,笼罩心头未明的乱局。我放下朱笔,推了茶盏,“我不渴。”
银杏微微一笑,慢慢拭去桌上的朱砂印,小心翼翼道:“姑娘有烦恼。”
我重新展开奏疏,睥睨道:“《书》云,高宗谅暗,三年不言[1],四海之内,寂然无声。居丧之义也。”说罢微一冷笑。
银杏忽闪两下大眼睛,恍然大悟,“奴婢明白了!究竟是谁想要陛下‘寂然无声’?”我换了一本奏疏,重新拿起朱笔:“你也听出来了?不过,议论和制订丧仪,本就是礼部的职责。也许是我多心了。”
银杏笑道:“既然是职责,那姑娘照规矩回复便是了。”
我淡淡道:“我回复,便是代皇帝批示的。皇帝是万民表率,绝不能明说不愿意守孝三年。不但不能直接驳回,连婉拒也不行。”
银杏一怔,不禁抿嘴一笑:“原来陛下不愿意——”说着掩唇,改口道,“依奴婢看,这个时候,如果有大臣能针锋相对地再上一本就好了。不但解了陛下的困局,而且在这个节骨眼上书,圣心大悦,升官发财不是近在眼前么?”说罢自顾自地偷笑。
我瞥了她一眼:“这些年我以为你读书长进了,想不到都长在这些上面。”
银杏嘻嘻一笑:“都是耳濡目染,跟着姑娘久了,多少也明白一些。”
我哼了一声:“那你倒说说,三十六日之期将到,临时临尾的,我上哪里找这么一个人?”
银杏笑道:“奴婢说错了,姑娘可不准笑话奴婢。”
“你只管说罢了。”
银杏想了想,沉吟道:“女官可以和百官书奏往来,那都是有记档的,是公事。可是若私下递话,便是大罪了。可是姑娘别忘了,隔壁不就坐着封大人么?封大人的父亲因灾异辞官,这会儿正好上书,说不定也能像苏大人似的,再度入朝呢。”
我微微诧异:“你是越来越诡猾了。”
银杏笑道:“分明封大人就在那里坐着,奴婢自然第一个想到她了。”
我垂眸一笑,将礼部的奏疏递给她:“既这样说,就趁她不在的时候,把这本奏疏放在封大人桌子上。我且回避回避。封大人若问你,你知道怎样答么?”
银杏忙道:“姑娘放心,奴婢只说是中官糊涂,错把给姑娘看的本子拿到小书房给封大人看了。封大人是个聪明人,她一定能明白姑娘的用意。”
我微微叹息:“但愿如此,否则还得想别的法子。”说罢抬头望一望墨蓝的窗纸。
窗下的龙榻空了许久,御书房已多日不闻奏对之声了。高思谚用过的垫褥和笔墨都还在,仿佛只是回寝殿小憩一阵,依旧会回来与我远远地相对而坐。虽然长日不发一言,心境却平和满足,就像那一日在弥河边漫步。
我起身叹道:“天晚了,该去举哀了。”
数日后,封羽的上书夹在苏令的奏疏中被拿进了御书房:“庶人之孝,承顺颜色;天子之孝,惟安国家,定社稷。”“欲终三年之丧,必思所以奉宗庙社稷。今天下初定,河北伺隙,故夏待衅。西南未靖,复添吐蕃、四镇之患。边民尚未安亩,戍士常擐胄甲,正欲陛下‘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2]。”云云。
消息一泄露出去,好些官员上书反对皇帝守孝三年。于是下政事堂议论,终究还是以谅暗三旬,三十六日除服收场。
银杏得意道:“陛下能这样快亲政,得好好赏赐姑娘。三年不能说话事小,不能亲政,这天下要让给谁去?”
我淡淡道:“极小的事罢了,何必说给陛下听。他若能早些亲政,我肩上的担子也就放下了。”
银杏笑道:“那可不能,奴婢还想看姑娘做国师呢。”
高曜已经登基,不过数年,柔桑便能成为皇后。熙平得偿所愿,我这颗棋子,若继续留在这大好的棋局中,只会增添罪恶。新的局面,该有新的棋子,新的路数,该有新的棋手。然而新的局,却是旧的路,不过如此。我倦意沉沉,不禁笑道:“你就爱胡言乱语。”
第三十六日,高思谚梓宫入陵。第三十七日,高曜亲政。按照遗诏,史易珠在今日出宫。
天还黑着,我便坐起身来,拨开帐子,一迭声地唤人。绿萼睡眼惺忪地从对面的榻上爬起来,拿了灯过来:“姑娘现在就起身么?”
“今日易珠妹妹出宫,我要送一送她。”
绿萼虽然困倦,却不敢违拗,出去唤了银杏和采衣进来,服侍我洗漱更衣。幸而热水都是现成的,丧期刚过也不必搽胭脂。于是选了一身靛蓝色绣青白卷草纹的交领长衣,裹了斗篷匆匆出门。
金水门刚刚启钥,玄武门戍士班列。天空渐渐成了墨蓝,戍卫兵甲耀如晓星。晨风湿冷,怀中青瓷手炉的热力突兀而孤寂。等了片刻,绿萼道:“姑娘本来就身子不好,何必出来得这样早?颖嫔娘娘哪里会这么早就出宫?”
话音刚落,便见三个人影自迷蒙晨雾中慢慢凸显。走得近了,才辨认出是易珠、辛夷和淑优三人。易珠身穿牙白斗篷,领间镶着金黄色的皮毛,侧绾双鬟,正中别着一朵杏色宫花。虽是出宫,装扮却隆重,素雅之中依旧透着宫妃的华贵之气。她目中悲中带喜,神色迷离。直走到玄武门十几步远的地方,这才发现我站在宫墙下,于是疾步上前。未等我开言,她已端端正正行了一礼。
我连忙扶起她,嗔怪道:“妹妹怎的出来得这样早,陛下还没上朝呢。”
易珠微笑道:“我为何出来得早,姐姐难道不知?若不知,也不会站在这里等我了。况且若让姐姐久等,着了风寒,岂非我的不是?”
我叹道:“妹妹当真狠心,宫中多年相伴,便不准我送一送么?若我来得稍迟,岂不是错过了?”
易珠含泪道:“昨日昱贵妃和婉妃姐姐都说要来送我,我不愿娘们哭哭啼啼的,所以早些出来。想不到姐姐比我来得更早。”说罢低了头。
我携起她的手,垂眸叹息:“妹妹连我也要避开么?”
易珠忙道:“姐姐整日忙于朝政,还要旦夕举哀,实在辛苦。妹妹不忍——”
我叹道:“妹妹太见外了。妹妹出宫,我若不能送一送... -->>
【第一节 天子之孝】
皇太子高曜于灵前即位,改元明道。新君降居日华殿,缞绖蔬食,谅暗三旬,不能亲政。于是我代他处置一切书奏往来。因着国丧,新年也没有半分欢愉气氛。大行皇帝遗命三十六日除服,眼见除服之期将到,却有礼部官员上书,说父尊母卑,皇帝既然曾为母妃守陵三载,如今父皇驾崩,至少也当守孝三年,方能除服亲政。
我接书颇为不快。慎妃与高曜固然母子情深,但当年去守妃陵却是见疑于高思谚的无奈之举。当年尚且如此,登基后又怎甘心默默三载,将国家拱手交给别人?我坐在小书案后,左手揉着太阳穴,右手一颤,朱笔重重顿在桌上,险些戳中了奏疏。
朱笔娇艳,衣袖雪白。高思谚尸骨未寒,有人就这样迫不及待了么?
银杏见状,连忙收起奏疏,自炭火上提了小壶,往茶盏中添水:“姑娘累了,歇一歇,喝口水吧。”
茶烟滚滚,笼罩心头未明的乱局。我放下朱笔,推了茶盏,“我不渴。”
银杏微微一笑,慢慢拭去桌上的朱砂印,小心翼翼道:“姑娘有烦恼。”
我重新展开奏疏,睥睨道:“《书》云,高宗谅暗,三年不言[1],四海之内,寂然无声。居丧之义也。”说罢微一冷笑。
银杏忽闪两下大眼睛,恍然大悟,“奴婢明白了!究竟是谁想要陛下‘寂然无声’?”我换了一本奏疏,重新拿起朱笔:“你也听出来了?不过,议论和制订丧仪,本就是礼部的职责。也许是我多心了。”
银杏笑道:“既然是职责,那姑娘照规矩回复便是了。”
我淡淡道:“我回复,便是代皇帝批示的。皇帝是万民表率,绝不能明说不愿意守孝三年。不但不能直接驳回,连婉拒也不行。”
银杏一怔,不禁抿嘴一笑:“原来陛下不愿意——”说着掩唇,改口道,“依奴婢看,这个时候,如果有大臣能针锋相对地再上一本就好了。不但解了陛下的困局,而且在这个节骨眼上书,圣心大悦,升官发财不是近在眼前么?”说罢自顾自地偷笑。
我瞥了她一眼:“这些年我以为你读书长进了,想不到都长在这些上面。”
银杏嘻嘻一笑:“都是耳濡目染,跟着姑娘久了,多少也明白一些。”
我哼了一声:“那你倒说说,三十六日之期将到,临时临尾的,我上哪里找这么一个人?”
银杏笑道:“奴婢说错了,姑娘可不准笑话奴婢。”
“你只管说罢了。”
银杏想了想,沉吟道:“女官可以和百官书奏往来,那都是有记档的,是公事。可是若私下递话,便是大罪了。可是姑娘别忘了,隔壁不就坐着封大人么?封大人的父亲因灾异辞官,这会儿正好上书,说不定也能像苏大人似的,再度入朝呢。”
我微微诧异:“你是越来越诡猾了。”
银杏笑道:“分明封大人就在那里坐着,奴婢自然第一个想到她了。”
我垂眸一笑,将礼部的奏疏递给她:“既这样说,就趁她不在的时候,把这本奏疏放在封大人桌子上。我且回避回避。封大人若问你,你知道怎样答么?”
银杏忙道:“姑娘放心,奴婢只说是中官糊涂,错把给姑娘看的本子拿到小书房给封大人看了。封大人是个聪明人,她一定能明白姑娘的用意。”
我微微叹息:“但愿如此,否则还得想别的法子。”说罢抬头望一望墨蓝的窗纸。
窗下的龙榻空了许久,御书房已多日不闻奏对之声了。高思谚用过的垫褥和笔墨都还在,仿佛只是回寝殿小憩一阵,依旧会回来与我远远地相对而坐。虽然长日不发一言,心境却平和满足,就像那一日在弥河边漫步。
我起身叹道:“天晚了,该去举哀了。”
数日后,封羽的上书夹在苏令的奏疏中被拿进了御书房:“庶人之孝,承顺颜色;天子之孝,惟安国家,定社稷。”“欲终三年之丧,必思所以奉宗庙社稷。今天下初定,河北伺隙,故夏待衅。西南未靖,复添吐蕃、四镇之患。边民尚未安亩,戍士常擐胄甲,正欲陛下‘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2]。”云云。
消息一泄露出去,好些官员上书反对皇帝守孝三年。于是下政事堂议论,终究还是以谅暗三旬,三十六日除服收场。
银杏得意道:“陛下能这样快亲政,得好好赏赐姑娘。三年不能说话事小,不能亲政,这天下要让给谁去?”
我淡淡道:“极小的事罢了,何必说给陛下听。他若能早些亲政,我肩上的担子也就放下了。”
银杏笑道:“那可不能,奴婢还想看姑娘做国师呢。”
高曜已经登基,不过数年,柔桑便能成为皇后。熙平得偿所愿,我这颗棋子,若继续留在这大好的棋局中,只会增添罪恶。新的局面,该有新的棋子,新的路数,该有新的棋手。然而新的局,却是旧的路,不过如此。我倦意沉沉,不禁笑道:“你就爱胡言乱语。”
第三十六日,高思谚梓宫入陵。第三十七日,高曜亲政。按照遗诏,史易珠在今日出宫。
天还黑着,我便坐起身来,拨开帐子,一迭声地唤人。绿萼睡眼惺忪地从对面的榻上爬起来,拿了灯过来:“姑娘现在就起身么?”
“今日易珠妹妹出宫,我要送一送她。”
绿萼虽然困倦,却不敢违拗,出去唤了银杏和采衣进来,服侍我洗漱更衣。幸而热水都是现成的,丧期刚过也不必搽胭脂。于是选了一身靛蓝色绣青白卷草纹的交领长衣,裹了斗篷匆匆出门。
金水门刚刚启钥,玄武门戍士班列。天空渐渐成了墨蓝,戍卫兵甲耀如晓星。晨风湿冷,怀中青瓷手炉的热力突兀而孤寂。等了片刻,绿萼道:“姑娘本来就身子不好,何必出来得这样早?颖嫔娘娘哪里会这么早就出宫?”
话音刚落,便见三个人影自迷蒙晨雾中慢慢凸显。走得近了,才辨认出是易珠、辛夷和淑优三人。易珠身穿牙白斗篷,领间镶着金黄色的皮毛,侧绾双鬟,正中别着一朵杏色宫花。虽是出宫,装扮却隆重,素雅之中依旧透着宫妃的华贵之气。她目中悲中带喜,神色迷离。直走到玄武门十几步远的地方,这才发现我站在宫墙下,于是疾步上前。未等我开言,她已端端正正行了一礼。
我连忙扶起她,嗔怪道:“妹妹怎的出来得这样早,陛下还没上朝呢。”
易珠微笑道:“我为何出来得早,姐姐难道不知?若不知,也不会站在这里等我了。况且若让姐姐久等,着了风寒,岂非我的不是?”
我叹道:“妹妹当真狠心,宫中多年相伴,便不准我送一送么?若我来得稍迟,岂不是错过了?”
易珠含泪道:“昨日昱贵妃和婉妃姐姐都说要来送我,我不愿娘们哭哭啼啼的,所以早些出来。想不到姐姐比我来得更早。”说罢低了头。
我携起她的手,垂眸叹息:“妹妹连我也要避开么?”
易珠忙道:“姐姐整日忙于朝政,还要旦夕举哀,实在辛苦。妹妹不忍——”
我叹道:“妹妹太见外了。妹妹出宫,我若不能送一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