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大唐神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人生。”李世民喃喃道。是啊,人活一辈子,不懂得知识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吃喝富裕全凭天的农民。可在这个时代,农民就算种田又能获得多少收入?温饱?也许会,但那也是有点地的农民。没有地的农民也就是活在这个世界的最底层而已。
可有了知识呢?学得好的人可以做官,就算做不了官,识文断字的总也能给自己找上一份出路。连字都看不懂,从商的希望都相当的渺茫。可一旦有了知识,这就不同了。但是问题又出来了,学知识不就是为了当官入仕途么?这样一来又有多少人来又有多少人会放弃进入仕途而选择当一个小小的教师?
“仙师,这个也有问题啊,怎样才能让士子主动担当教师呢?”李世民问道。
黄俊明这时突然想到,貌似在这初唐的时候还有国子监的存在,既然都是一样性质的东西,那直接就弄到一起得了。“陛下,国子监的教师们都有品阶,那为什么其他的教师不能有呢?再说,贫道觉得这弘文馆和国子监从根本的出发点上都是相同的嘛,何必分的那么开直接合并到一起,那岂不是多了许多生源?若是陛下真的想要区分,就弄出一个进阶的纲领,比如从乡学升到县学,从县学升到州学、郡学,再从州学。郡学升到国子监,国子监为普通高等学府,一旦国子监学成之后可以选择入仕,优异者可以通过测试去弘文馆去进修,每个学馆所学到的知识不同。县学最浅,弘文馆最高。不过按贫道所想,弘文馆是一个搞精英教育的东西,只要能进入弘文馆的都是精英。而从弘文馆结业之后便可直接给予较高的起点。而国子监的学子虽然也是常人中的精英。但是结业之后只能给予普通的工作。国子监和弘文馆的学生,在结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其他学馆的学生若是不能继续学习,则自行寻找出路。这样一来学子们为了获得更好地出身势必投入全身心的去学习,这样一来我门大唐的接班人就越来越多了。”
李世民听着黄俊明的每一个字句开始沉思了起来,这样一来确实要好的多,可是太过费时间了,关于教师的品阶问题,那也不是什么麻烦事。国子监祭酒从三品,国子监司业从四品下,国子监博士正六品上,国子监助教从六品上,国子监主簿从七品上,再往下顺,州郡学的主事给个从七品,县学的给个从八品,乡学的给个从九品。正好够用也无非是几担俸禄的事,没什么可以再操心的。有了官身,也不怕没人来报名,要知道官身可不是那种随便就能获得的。在者这个年头人们最崇敬的就是天地君师亲,教师的地位可是相当的高,这样有身份,有地位,容易获得名利的职业怎么能不让人心动?
“仙师,所言果然是字字珠玑,可这样一来科举便是用不到了吧?”李世民出声问道。
“科举?陛下以为现在的科举能吸纳多少贫民以抗衡世家?虽说有可能,但通过科举的平民总是那么寥寥无几的几个吧?知识全都掌握在世家手中,世家子弟的起步本来就比贫民子弟高很多,或许几十年以后科举产生的贫民学子才会和世家子弟相抗衡,这几年恐怕是悬的很啊。”黄俊明虽然对着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有所兴趣,但可不认为自己这一套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生大学,大学升研究生的一套理论比科举低到那里去。
“陛下,贫道就这么跟您说,你看不如咱们把童蒙识字,一些基本的算学,功夫,简单的书画知识放在乡学当中,每个有条件的孩子从七八岁开始入学读书,时间为四年或者五年,这样一来给孩子们打下基础,在通过考试升到县学,县学所学到的东西是在乡学基础上更深一层的东西,咱们还可以夹杂一些简单的道学,贫道所说的道学非是经典而是科道,再加一些爱国明理的思想,毕竟这个时候孩子们也开始慢慢懂事了,不是那种好坏不分的时候。县学学习三年之后,经过考核升入州郡学,州郡学在县学的基础上再次加深,同样在添加一些其他的内容,比如说对大唐地理的认知,简略一点的历史,同时加强他们的爱国观念,和思想的教育,简单的律法知识,稍微高级一点的道学知识。”
“随后就是经过考核升入国子监?”李世民这时基本上全部明白了黄俊明得意思。不由得开口接到。
黄俊明颇为意外的看了李世民一眼,随后说... -->>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人生。”李世民喃喃道。是啊,人活一辈子,不懂得知识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吃喝富裕全凭天的农民。可在这个时代,农民就算种田又能获得多少收入?温饱?也许会,但那也是有点地的农民。没有地的农民也就是活在这个世界的最底层而已。
可有了知识呢?学得好的人可以做官,就算做不了官,识文断字的总也能给自己找上一份出路。连字都看不懂,从商的希望都相当的渺茫。可一旦有了知识,这就不同了。但是问题又出来了,学知识不就是为了当官入仕途么?这样一来又有多少人来又有多少人会放弃进入仕途而选择当一个小小的教师?
“仙师,这个也有问题啊,怎样才能让士子主动担当教师呢?”李世民问道。
黄俊明这时突然想到,貌似在这初唐的时候还有国子监的存在,既然都是一样性质的东西,那直接就弄到一起得了。“陛下,国子监的教师们都有品阶,那为什么其他的教师不能有呢?再说,贫道觉得这弘文馆和国子监从根本的出发点上都是相同的嘛,何必分的那么开直接合并到一起,那岂不是多了许多生源?若是陛下真的想要区分,就弄出一个进阶的纲领,比如从乡学升到县学,从县学升到州学、郡学,再从州学。郡学升到国子监,国子监为普通高等学府,一旦国子监学成之后可以选择入仕,优异者可以通过测试去弘文馆去进修,每个学馆所学到的知识不同。县学最浅,弘文馆最高。不过按贫道所想,弘文馆是一个搞精英教育的东西,只要能进入弘文馆的都是精英。而从弘文馆结业之后便可直接给予较高的起点。而国子监的学子虽然也是常人中的精英。但是结业之后只能给予普通的工作。国子监和弘文馆的学生,在结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其他学馆的学生若是不能继续学习,则自行寻找出路。这样一来学子们为了获得更好地出身势必投入全身心的去学习,这样一来我门大唐的接班人就越来越多了。”
李世民听着黄俊明的每一个字句开始沉思了起来,这样一来确实要好的多,可是太过费时间了,关于教师的品阶问题,那也不是什么麻烦事。国子监祭酒从三品,国子监司业从四品下,国子监博士正六品上,国子监助教从六品上,国子监主簿从七品上,再往下顺,州郡学的主事给个从七品,县学的给个从八品,乡学的给个从九品。正好够用也无非是几担俸禄的事,没什么可以再操心的。有了官身,也不怕没人来报名,要知道官身可不是那种随便就能获得的。在者这个年头人们最崇敬的就是天地君师亲,教师的地位可是相当的高,这样有身份,有地位,容易获得名利的职业怎么能不让人心动?
“仙师,所言果然是字字珠玑,可这样一来科举便是用不到了吧?”李世民出声问道。
“科举?陛下以为现在的科举能吸纳多少贫民以抗衡世家?虽说有可能,但通过科举的平民总是那么寥寥无几的几个吧?知识全都掌握在世家手中,世家子弟的起步本来就比贫民子弟高很多,或许几十年以后科举产生的贫民学子才会和世家子弟相抗衡,这几年恐怕是悬的很啊。”黄俊明虽然对着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有所兴趣,但可不认为自己这一套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生大学,大学升研究生的一套理论比科举低到那里去。
“陛下,贫道就这么跟您说,你看不如咱们把童蒙识字,一些基本的算学,功夫,简单的书画知识放在乡学当中,每个有条件的孩子从七八岁开始入学读书,时间为四年或者五年,这样一来给孩子们打下基础,在通过考试升到县学,县学所学到的东西是在乡学基础上更深一层的东西,咱们还可以夹杂一些简单的道学,贫道所说的道学非是经典而是科道,再加一些爱国明理的思想,毕竟这个时候孩子们也开始慢慢懂事了,不是那种好坏不分的时候。县学学习三年之后,经过考核升入州郡学,州郡学在县学的基础上再次加深,同样在添加一些其他的内容,比如说对大唐地理的认知,简略一点的历史,同时加强他们的爱国观念,和思想的教育,简单的律法知识,稍微高级一点的道学知识。”
“随后就是经过考核升入国子监?”李世民这时基本上全部明白了黄俊明得意思。不由得开口接到。
黄俊明颇为意外的看了李世民一眼,随后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