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2.com,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国,因为历史上往往是夷人藐视中国“则藐忽而虐侮之”,乾隆的政治目的,是继续震慑洋人,让他们看到中国的强大国力,依然是用政治的额角度来看待对外贸易的。
后来马嘎尔尼觐见乾隆的时候,英国政府特别交代过马嘎尔尼,让他不要在乾隆面前提及东印度公司跟十三行商人之间的商业纠纷,以免触怒乾隆,谁知道乾隆却得意洋洋的在马嘎尔尼面前提起这些事,因为在马嘎尔尼看来,那些商业纠纷是让人不快的,可乾隆却认为他的双倍赔付是照顾了洋人,给了对方恩惠。
1780年四行商破产之后,广州官府跟当时的总商潘振承商议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成立了公行佣金,从十三行行商利润中抽取百分之十,加上从每笔贸易中抽取百分之三单独放在一个户头作为公积金,以应对这种破产之类的事件。
可是完善的金融业没有诞生出来,商人又始终有借钱的动机,难免就会被高利贷一次次缠身,终于在广州围城,行商们再一次大出血之后,他们中的许多人资金链断裂,又一次步入破产的边缘。
许多人进行了自救,比如总商蔡世文等,他们加大了贸易量,拼命想做更多的业务,来弥补损失,魏连理成立的连利行是一个很好的贸易对象,现金充沛从不拖欠,而且为了抢货源,还愿意提前支付定金。
但他们这次亏欠太多了,不是一次贸易能够缓过来的,所有行商中,除了潘家之外,基本上都资不抵债。
此时新任海关监督上任,他不但不想帮着行商度过这个难关,还想着捞一笔呢。能当上海关监督的权贵,除了身份地位显赫,门路广之外,也得花费很多钱来打点,海关监督属于内务府直接管理,内务府和户部两个部门这些年都是一个人在管,那就是和珅,想从和珅手里讨到海关监督这种肥差,不出一笔血是不可能的。
英国人研究的很透彻,他们这样形容海关监督,“这个职务一向是由皇帝钦派的满洲人担任,他是代表宫廷和宫廷人物的。在他满足了他北京的恩主们(和恩主妇们)的慾望之后还有余裕时,他也可中饱,自行积聚一份家私。他一到任就必须有所报效;在这从来长不到3年的任期之内,仍旧要经常不断地报效;并且在他可以满载而归之前,也还要再作报效。他从头到底一直报效。那些相继而来的步骤使得这个官职的外水日益减少,估计粤海关监督在任内每年经常送往北京的礼物,价值不下100万两。别的权威人士曾经讥讽地说:在支付了为维持大批僚属生活的征收费用之后,他任内第一年的净利是用来得官,第二年的用来保官,第三年的用来辞官和充实自己的宦囊。”
英国人的说法极为妥帖,其实不止是海关监督这样的官职,但凡是可以通过金钱买来的权力,往往都存在着这样三个步骤,“第一年的净利是用来得官,第二年的用来保官,第三年的用来辞官和充实自己的宦囊。”
新任海关监督苏楞额,甚至比盛住更加贪婪。历史上这个人在马嘎尔尼从北京返回广州的时候,甚至命人向马嘎尔尼的使团征税,而且一上任就要求行商向他报效二十万两。不过由于当时他上任的时候,广州城被围了起来,他没能顺利跟盛住交接,并且也不想交接,因为一旦交接,他就得为围城一事负责,所以他就一直在城外待到周琅撤退,这才亮出身份进城交接,接任海关监督,结果就错过了他向马嘎尔尼使团征税的故事,否则马嘎尔尼恐怕要疯了。
可现在行商们告诉苏楞额说他们没钱,钱都在上次夷人围城的时候,报效朝廷做军费了。苏楞额当即怒不可遏,他当上这个海关监督可是花了大价钱给和大人送礼的,粤海关监督可是有名的天子南库,老子好容易谋到这份差事了,你们告诉老子没钱!婶婶可以忍叔叔不能忍,马上就抓人,大刑伺候。
倒霉蛋还是蔡世文。
但魏连理继续春风得意,因为苏楞额大人开口要钱的时候,他连一个绊子都没打,马上送上了现洋,跟那些抠抠搜搜的行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楞额大人也为了表彰魏连理这种识相,就不时请他到海关衙门里欣赏一下自己从北京带来的戏班表演,很是给他面子。
魏连理也长袖善舞,他懂什么,诗词歌赋当然不懂,可是戏曲、女人他懂,苏楞额这种权贵子弟也懂,一来二去俩人的关系就近了,至于魏连理背后的身份,苏楞额根本不在乎,他有所风闻,但两广总督、广东巡抚都不管,他就更懒得管了,对方大把银子送上来,他犯不着跟这种财神爷翻脸不是。
于是从苏楞额这里,魏连理得到了很大的方便。
可是有人不识相啊,十三行中排名第二的而益行,死活不肯满足海关监督大人的要求,而且还以破产相威胁。
苏楞额一怒之下,决定整治整治这个而益行。
中国,因为历史上往往是夷人藐视中国“则藐忽而虐侮之”,乾隆的政治目的,是继续震慑洋人,让他们看到中国的强大国力,依然是用政治的额角度来看待对外贸易的。
后来马嘎尔尼觐见乾隆的时候,英国政府特别交代过马嘎尔尼,让他不要在乾隆面前提及东印度公司跟十三行商人之间的商业纠纷,以免触怒乾隆,谁知道乾隆却得意洋洋的在马嘎尔尼面前提起这些事,因为在马嘎尔尼看来,那些商业纠纷是让人不快的,可乾隆却认为他的双倍赔付是照顾了洋人,给了对方恩惠。
1780年四行商破产之后,广州官府跟当时的总商潘振承商议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成立了公行佣金,从十三行行商利润中抽取百分之十,加上从每笔贸易中抽取百分之三单独放在一个户头作为公积金,以应对这种破产之类的事件。
可是完善的金融业没有诞生出来,商人又始终有借钱的动机,难免就会被高利贷一次次缠身,终于在广州围城,行商们再一次大出血之后,他们中的许多人资金链断裂,又一次步入破产的边缘。
许多人进行了自救,比如总商蔡世文等,他们加大了贸易量,拼命想做更多的业务,来弥补损失,魏连理成立的连利行是一个很好的贸易对象,现金充沛从不拖欠,而且为了抢货源,还愿意提前支付定金。
但他们这次亏欠太多了,不是一次贸易能够缓过来的,所有行商中,除了潘家之外,基本上都资不抵债。
此时新任海关监督上任,他不但不想帮着行商度过这个难关,还想着捞一笔呢。能当上海关监督的权贵,除了身份地位显赫,门路广之外,也得花费很多钱来打点,海关监督属于内务府直接管理,内务府和户部两个部门这些年都是一个人在管,那就是和珅,想从和珅手里讨到海关监督这种肥差,不出一笔血是不可能的。
英国人研究的很透彻,他们这样形容海关监督,“这个职务一向是由皇帝钦派的满洲人担任,他是代表宫廷和宫廷人物的。在他满足了他北京的恩主们(和恩主妇们)的慾望之后还有余裕时,他也可中饱,自行积聚一份家私。他一到任就必须有所报效;在这从来长不到3年的任期之内,仍旧要经常不断地报效;并且在他可以满载而归之前,也还要再作报效。他从头到底一直报效。那些相继而来的步骤使得这个官职的外水日益减少,估计粤海关监督在任内每年经常送往北京的礼物,价值不下100万两。别的权威人士曾经讥讽地说:在支付了为维持大批僚属生活的征收费用之后,他任内第一年的净利是用来得官,第二年的用来保官,第三年的用来辞官和充实自己的宦囊。”
英国人的说法极为妥帖,其实不止是海关监督这样的官职,但凡是可以通过金钱买来的权力,往往都存在着这样三个步骤,“第一年的净利是用来得官,第二年的用来保官,第三年的用来辞官和充实自己的宦囊。”
新任海关监督苏楞额,甚至比盛住更加贪婪。历史上这个人在马嘎尔尼从北京返回广州的时候,甚至命人向马嘎尔尼的使团征税,而且一上任就要求行商向他报效二十万两。不过由于当时他上任的时候,广州城被围了起来,他没能顺利跟盛住交接,并且也不想交接,因为一旦交接,他就得为围城一事负责,所以他就一直在城外待到周琅撤退,这才亮出身份进城交接,接任海关监督,结果就错过了他向马嘎尔尼使团征税的故事,否则马嘎尔尼恐怕要疯了。
可现在行商们告诉苏楞额说他们没钱,钱都在上次夷人围城的时候,报效朝廷做军费了。苏楞额当即怒不可遏,他当上这个海关监督可是花了大价钱给和大人送礼的,粤海关监督可是有名的天子南库,老子好容易谋到这份差事了,你们告诉老子没钱!婶婶可以忍叔叔不能忍,马上就抓人,大刑伺候。
倒霉蛋还是蔡世文。
但魏连理继续春风得意,因为苏楞额大人开口要钱的时候,他连一个绊子都没打,马上送上了现洋,跟那些抠抠搜搜的行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楞额大人也为了表彰魏连理这种识相,就不时请他到海关衙门里欣赏一下自己从北京带来的戏班表演,很是给他面子。
魏连理也长袖善舞,他懂什么,诗词歌赋当然不懂,可是戏曲、女人他懂,苏楞额这种权贵子弟也懂,一来二去俩人的关系就近了,至于魏连理背后的身份,苏楞额根本不在乎,他有所风闻,但两广总督、广东巡抚都不管,他就更懒得管了,对方大把银子送上来,他犯不着跟这种财神爷翻脸不是。
于是从苏楞额这里,魏连理得到了很大的方便。
可是有人不识相啊,十三行中排名第二的而益行,死活不肯满足海关监督大人的要求,而且还以破产相威胁。
苏楞额一怒之下,决定整治整治这个而益行。